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人保护区-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姐这今日,把我们兄弟几个都比了下去。”

    “玉树临风谁家少年郎。”

    ……

    余初摸了摸下巴:“我这副模样走出去,得耽误多少家小姑娘。”

    这句话成功的逗笑了众人。

    门外的人被屋内的动静提醒,敲了敲门:“时间差不多了。”

    她收起脸上的笑容,冲着身后的“伴郎团or接亲亲友团”郑重一抱拳:“兄弟们,今日拜托了!”

    “初姐放心。”

    “多谢各位。”余初将玉冠戴正,“不过今天,初姐这个称呼到门内为止,出了这个门,叫我什么?”

    一群小年轻嘻嘻哈哈喊人:“少爷!”

    踏出客栈大门,门外的接亲队伍已经准备就绪,余初一展袖,接过身边人递过来的马鞭,撩起衣摆,利落的翻身上马。

    她小腿一夹马腹:“走!”

    客栈选在离宅子不远不近的地方,接亲的队伍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就见到了宅子,只是人未到,一路鞭炮却先响了起来。

    余初接过一旁催马上来的同伴递过来的篮子,从里面抓出花生、糖块、干果和红绳栓的小铜钱,朝着路边撒去。

    无数孩子和大人蜂拥着抢着,惊呼声此起彼伏,抢到的便贺一声恭喜。

    一路热热闹闹的到了宅子,余初从马上一跃而下,将马鞭递给身边的人,冲着门外等着的谭宪诚恳一拱手:“大哥。”

    两人一个站在门外一个站在门内,只见门内的谭宪一挥手,两扇大门齐齐关上。

    ——成亲堵门。

    余初准备充足,她在袖子里掏啊掏啊,掏出一大把红包来,边往门缝塞红包边朗声道:“大哥,今日,我来求娶楚楚!”

    身后的“伴郎团”门一拥而上,抵着大门,和门内的同事展开了力的角逐。

    **

    屋内,叶长谦已经收拾妥当。

    他站在镜子前,听着门外的鞭炮声:“到了?”

    站在窗前的林秀琴,将外面的动静看的一清二楚,笑:“堵门呢。”

    叶长谦任工作人员将嫁衣替自己穿上,听到这话,脸上带着笑意:“她那么穷,你们又捉弄她。”

    “现在穷点怕什么。”林秀琴毕竟年长,对国师说话没有小一辈那么拘束,她拿起腰带,半蹲下来替叶长谦系上,“过了今天,你们就是一家人,你的不就是她的吗?”

    “琴姐说的是。”

    “你没有长辈父母,我就托回大,在你们成亲之前说几句。现代区的女孩子和古代区的女孩子不一样,她们在一夫一妻社会长大,读书明理,独立、有主见、敢爱敢恨、敢离敢舍。”

    林秀琴从裙摆开始,一点点给叶长谦整理:“门口那个姑娘,为了你放弃的东西远比你想象中的多,国师大人,出了这道门,你好好待她……”

    此时,大门被门外的人挤开。

    鞭炮声混合着众人的欢呼声,几乎要把宅子屋顶给掀开。

    林秀琴抬着头,听见着国师大人张了张嘴说了句什么,楞在原地。

    有人在她身后轻轻推了推,她回过神来,往窗外看了一眼,急急忙忙将红盖头盖在了叶长谦头上,然后用卡子固定好。

    等这边收拾完毕,余初刚好来到院外。

    隔着一道房门,余初站在门外,可能是怕屋内的叶楚同志女装不安,宛如被喜悦冲昏头脑的少年人。

    红着脸急吼吼的喊道:“媳妇,我来接你了。”

    逗得所有在场知情人哈哈大笑起来。

    新娘出嫁,需要女方男性长辈背出门,且不能落地。

    谭宪光荣的担任了这一任务,幸好练武出生,身量足,肩膀宽,肌肉扎堆,称的背上的被喜服包裹着新娘,也没有那么惹眼。

    从闺房门一直到喜轿,谭宪步伐稳当,将新娘背到轿子里,将人放下。

    他准备了一晚上,原本照着本地习俗,写了篇稿子会在此时用上。

    当他看见一旁站着的余初时,到了嘴边便只剩下了一句:“以后,你们俩好好过日子。”

    然后不等余初回答什么,他大手一挥:“起轿!”

    鞭炮声再一次响起。

    余初冲着谭宪拱了拱手,然后走到轿子边,隔着窗帘,偷偷的塞进去一包东西。

    然后在大家的起哄和祝福声中,快步走到队伍前面,抓着马鞍,踩着马镫,一跃上马。

    唢呐手独奏了一节鸳鸯会,嘹亮的唢呐声,几乎盖过了所有的声音。

    等唢呐声停止那一刻,老张头半昂着头,撕扯着粗粝的嗓子喊道。

    “新人成双,喜轿行嘞——”

    喜轿内。

    叶长谦打开余初塞进来的包裹,里面是一小瓶水和两个包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京都城门分左右两道; 一进一出。

    但是今日的京都城门; 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 都排满人群。

    不仅是戍守城防的京都戍卫军,负责京中大小事务的京都府衙,甚至是司城防的人都调了不少人协助盘查。

    只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几日下来; 从日出忙到日落,几乎没有任何时间休息; 就是铁打的人都感到了疲倦。

    这不城门才开了两个时辰; 作次北城查检负责人的刘牧站在太阳底下; 看着明晃晃的阳光; 觉得小腿都在打晃。

    他走到一旁的休息桌子前; 摇着铜壶里的水; 没有听到任何响动:“水呢?”

    一旁小兵连忙来到跟前:“石头去茶铺拿了,一会儿就来。”

    刘牧回头看了一眼后面排队的人群; 只觉得眼前发黑:“这差当的……”

    小兵小心翼翼陪笑:“这还不是国师大人……不少人不死心; 还念着出城门给国师祈福,等过两日祭天结束; 国师那啥……就好了。”

    刘牧听的眼角直跳; 伸手从桌子上抄起抹布,一把甩在了小兵的头上:“闭上你的狗嘴!国师大人就算弥留之际了; 也轮不到你说三道四——”

    小兵楞了一下,想起眼前这位在干旱那年受过国师恩惠,才全家安康活了下来。

    他后脊背发凉; 立刻自打嘴巴:“呸呸呸,小的狗嘴,是小的嘴臭,大人你犯不着跟小的生气,小的……”

    刘牧还想说什么,就听见了唢呐的声音,他回头看了一眼远处过来的接亲队伍,将手中的抹布往桌上一扔:“算了,你麻利的滚远一点,找个我看不见的地方呆着,今天不要在我面前招摇。”

    小兵松了一口气,点头哈腰:“是,小的马上就滚。”

    接亲队伍,上午刚过去两队,等着排队过城门的还有两队,现在又来了一队。

    每一户都是殷实人家,嫁妆不是十八台就是三十六台,加上接亲人、送亲人、喜乐师父、喜娘、丫鬟小厮……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迫使后面的人几乎挤满了官道。

    特别的占地儿。

    刘牧从队伍的商车上顺了个黄瓜,在衣摆之上擦了擦,就递到嘴边咔擦咔擦嚼了起来。

    他想了想,伸手招来几个小兵:“你们把办喜事的查一遍,没什么问题让他们赶紧走,咱们不耽误他们的时间,他们也别占咱们地儿。要是给你们‘好处’你们就收着,等晚上请兄弟几个吃顿好的。”

    成亲这种事太过繁琐,花的银子如流水不说,还要提前不少日子准备,得有宅子,有两家人配合。

    有这个时间有这个金钱借着成亲窝藏逃犯或者走私盐铁,不如直接拿钱去大理寺说项更划算。

    犯不着为了出个城搞出这么大阵仗。

    所以在他们这些人的经验里,没有比接亲队伍更安全的了,一般过个形式便成。

    殷实人家,又是办喜事,塞钱没有一个不痛快的。

    几个小兵自然明白这道理,原本苦哈哈了几天的脸立刻来了精神,笑着跟刘牧道谢之后,兄弟几个一对视,都朝着同一个接亲队伍走去。

    打头的一家相对而言排场最差,给的钱也不够大方。

    兄弟几个就故意慢腾腾的查起来,能看的地方都看一遍,能打开的地方也打开了。

第123节

    

只是新娘的嫁妆,不是些首饰就是些家具瓷器,有个莽撞的还开了人的衣箱,看见新娘的肚兜后……被周遭人指指点点了一炷香时间,等这家队伍走了,议论的人都没有消停。

    第二家给钱立刻就大方了不少。

    几个小兵也收敛了许多,象征性的将打头几个能开的箱子打开看了一眼就关上了,从头到尾顺顺利利。

    第三家,排场最大,也更加上道,一出手就是一小袋银子。

    为首的小兵掂了掂银两,估摸着十两最少,而且袋中还摸到了一张银票。

    银票的面额最少是十两。

    他眼睛都笑没了,对着马背上的小少爷道:“这位少爷,今日是你大喜之日,祝你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余初坐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轿子,转过身对着检查人员拱手,眼底都是欢喜:“谢谢。”

    他这话一说,其他几个在检查嫁妆的小兵纷纷意会,查东西时不仅没有翻东西,几乎没有上手。

    等最后一波成亲队伍出城,几人找了个角落开始盘点银子。

    第一家塞了三两。

    第二家给了八两。

    第三家给了二十八两。

    新兵蛋子好奇的问了一句:“大哥,最后一家给银子给的足,咱们为了银子一点没查,刘大人不会怪罪下来吧?”

    几个老兵笑成一团。

    被称作大哥的人解释道:“你以为我们是看在银子的上吗?”

    “诶?”

    “你看见新郎官了吧,我道贺他的时候,他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轿子。你要是注意看,就会发现他笑容,眼神,还有回头的下意识动作……轿子肯定坐着他心心念念之人。既然新人没问题,嫁妆还需要查吗?放心吧,刘大人刚就在一旁,都看在眼里,不会怪罪我们的。”

    对方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

    出了城门,一个多时辰,轿子转到了一处空地。

    胡大娘将新娘从轿子中牵出来,才发现出新娘的高挑,只不过新娘走姿温婉,裙摆更是连摆动都几乎看不出。

    典型的大家闺秀。

    她这辈子见过太多新娘,丑的五官挤一块的、肥的像个冬瓜似的,一脸麻子的,天生残疾的……这家新娘只不过身材高挑,

    婆家不在意,她自然也不在意。

    胡大娘将新娘送上马车后,就借着小丫头的手,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东家说新娘子的婆家离京都还有一两日,所以出了城由花轿上马车是惯例,今晚可能还会留宿某家客栈,明早换了行头再出发。

    到了男方那边,自然会有男方请的喜娘住持。

    换句话说,她和她那些老相识们,可以打道回府了。

    只不过胡大娘不知道的是,等她们领了赏钱离开的时候,马车并没有朝着官道另一头走去,而是中途拐了个弯,进了一处宅子。

    而余初和叶长谦的婚礼,才刚刚开始。

    ***

    京都负责人其实向来都是两个。

    一个是名义上的负责人,比如上一任的封肃,比如这一任的谭宪。

    而另一个,则是国师。

    相比较而言,驻地的工作人员对国师都有一些距离,尤其是叶长谦这种性格,不少人面对他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对领导的敬畏。

    如果新郎是叶长谦的话,保管整个内部小婚宴安安静静,没有一个人敢闹腾,但是这一次新郎是余初……

    小一辈自然玩心大起。

    划拳的划拳,灌酒的灌酒,要不是谭宪还坐在桌子上压阵,余初估计早就被灌趴下来。

    见余初晕乎乎,说话舌头都开始不直的时候,几个喝开了的,缠着余初说爱情故事。

    余初一脚踩在凳子身,一手拿着酒杯,开始了说书模式。

    “话说,那日我孤身来到古代区,就看见他站在街边,貌美如花……我当时就决定,要娶了他。”

    “哈哈哈哈……后来呢?”

    “后来我就想啊,这是古代又不是现代,没有联系方式怎么找到人,没办法,我只能偷偷跟在国师大人的后面。”

    “初姐,你这是尾随呀。”

    “尾随……嗝……怎么了,尾随后我还死缠烂打,跟着不放,他去哪我就去哪,他去云锦我就去云锦,他去京都我就到京都。”余初睁着一双醉醺醺的眼睛,“哦对了,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么?”

    这下连老一辈人都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那日在友人的府上,我唱了一折霖州乱。”

    只有余初一个人知道,这是以新郎的视角说的故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