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道剑仙-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墨:“遮雨……”

    徐子墨小声念道。

    突然,一个想法在徐子墨脑海中浮现。

    徐子墨:“你们说,要是那个时候下雨,还比不比得了。”

    两人顿时一阵沉默,又恍然大悟。

    卢胖子:“哦!”

    卢胖子:“老大我明白了!”

    卢胖子:“太子体弱多病,就可以以此为由推辞。”

    程心远:“若是有人执意,那就是图谋不轨。”

    徐子墨:“聪明。”

    卢胖子:“但是老大,你不是不能施法吗?”

    徐子墨:“我虽然不能,但是有人可以。”

    徐子墨摸了摸怀中口袋:“走。”

    “去玄道寺!”
………………………………

第九十七章 雨夜述权谋,良将受天命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二。

    雨夜。

    簌簌细细的雨声,敲打着树叶,给整个大内带来了一抹凉意。

    偶尔,还有几声雷鸣划过,更加增添了几分凉意。

    赵安一身常服,静静地坐在勤政殿的书房之中,批着各部递过来的折子。

    油灯的亮,在雨夜里如同萤火一般,显得十分渺小。

    小德张:“主子,公孙琦回来了在殿外恭候,宣他进来吗?”

    赵安放下了手中朱笔,点了点头。

    赵安:“宣。”

    小德张领了命,佝偻着腰,便一路小跑向殿外。

    过了许久,小德张便又回来了,身后还紧跟着公孙琦。

    只见公孙琦一身银甲,头扎蓝绸带,整个人都显得十分英武。

    公孙琦进了书房,便在赵安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公孙琦:“末将公孙琦拜见我皇。”

    赵安端坐在龙椅上,平静地说道。

    赵安:“爱卿起来吧。”

    公孙琦立即起身,从袖甲中抽出一块红缎子,双手捧着,恭敬地递到赵安面前。

    赵安随手接过那块红缎,缓缓打开。

    只见红缎之上,画着一张偌大的地图。

    那是瓜分了北唐之后的地图。

    赵安静静地看着地图,一言不发,只是思索着。

    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恐怖的寂静,只有雨声的细细莎莎。

    赵安:“这么说,明藩同意了。”

    公孙琦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是的,目前我已经在江阴秘密屯扎了三万兵马。”

    公孙琦:“明军则暂时接管济州。”

    赵安:“办得不错,不过那些文官还会闹几天,你自己多担待着。”

    公孙琦:“臣明白。”

    赵安将那地图折了折,随手放在桌上,因为对于赵安来说,他对瓜分北唐这件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并不关心。

    赵安:“他们在济州屯了多少人。”

    公孙琦:“步兵七万。”

    赵安:“七万?”

    赵安:“济州一共才多大!”

    赵安的神色突然有些凌厉,语气也有几分坚决。

    公孙琦:“陛下息怒,现在的济州城外,是我军佯装成的明军。”

    公孙琦:“济州城内实际有明军两万五千人。”

    赵安听罢,稍稍放下心来。

    赵安:“虽然名义上汉明此时应暗地结盟。”

    赵安:“但是对于明藩来说,他们未必有什么一统山河的智慧。”

    赵安:“所以我们不得不防,以免在心窝插了把刀。”

    公孙琦:“请陛下放心,有卑职在,定为陛下扫清一切内贼祸害。”

    赵安轻轻点了点头:“有你在,朕确实放心不少。”

    说完,赵安便不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闭上了眼。

    公孙琦是赵安的直属武官,在赵安身边侍候久了,自然知道这是赵安遇到什么难心事儿了,又不好意思开口讲。

    公孙琦见自己也不好妄自揣测圣意,便闭上了嘴,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时,赵安缓缓起身,小德张见状急忙跑到赵安身前侍奉。

    赵安缓缓走到一扇窗前,冷冷地说道:“打开。”

    小德张急忙挥了挥拂尘,恭敬地打开了窗户。

    霎时间,雨声,风声,清晰地传进屋内,并带进来了一阵寒意。

    那是一种独属于秋季的刺骨的寒冷。

    赵安:“怀之。”

    怀之,是公孙琦的字,这是赵安当年给公孙琦起的字,那个时候赵安还只是太子。每当赵安用这个称呼的时候,就是赵安最纠结的时候。

    公孙琦:“臣在。”

    赵安:“朕记得上一次和你一起听雨,是什么时候。”

    公孙琦:“臣愚钝,臣也忘了。”

    赵安:“还好朕记得。”

    赵安:“是前朝,靖安十六年。”

    赵安:“也就是通州大战的那一年。”

    赵安:“那一年,朕被明军给围了,是你在一个雨夜将朕给背出去的。”

    公孙琦:“臣想起来了,承蒙陛下记得。”

    赵安:“当年,朕还只是个太子。”

    赵安:“那个时候,满朝文武都说朕是一个太平世子,成不了出息。”

    小德张轻声劝说道:“陛下莫要信了那些文官的道。”

    小德张:“文官的酸气,他们见了谁当太子都觉得不如自己。”

    赵安轻声笑了笑:“是啊,朕也是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赵安:“所以朕看着现在的太子和徐子墨,就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赵安又笑了笑,只是这次,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

    公孙琦一听赵安的话,顿时以为徐子墨卷进了立储的事情当中,这可是作为臣子的大忌!

    公孙琦也顾不得盔甲的笨重,急忙跪身下拜:“求陛下息怒。”

    公孙琦:“我那师弟生性孤傲,好耍弄一些小聪明,不懂得为臣之道。”

    公孙琦:“望陛下千万息怒,莫伤了龙体。”

    赵安:“你就是太谨慎了。”

    赵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赵安转过身,看着跪在地上的公孙琦,转头向小德张使了个眼色。

    小德张心领神会,快步走到公孙琦面前,将他扶了起来。

    小德张:“公孙大人,你误会陛下的意思了。”

    小德张:“徐子墨很好,前几日陛下刚刚封他做了东宫的直属武官。”

    听了小德张的话,公孙琦顿时放下心来。

    赵安:“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朕吗?”

    赵安:“内阁那些人压着朕这么多年,朕还不是由着他们的性子?”

    赵安:“又怎么会为这个少年置气。”

    赵安缓缓走到了公孙琦面前,拍了拍公孙琦的肩膀。

    赵安:“以后,你就留在朕身边。”

    赵安:“大理寺就交给徐子墨吧。”

    赵安:“朕想明白了,朕想培养他。”

    公孙琦有些懵,因为这么多天他也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

    所以公孙琦惊得说不出话了,因为他深知这是何等的荣誉。

    赵安:“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

    赵安:“朕要把他培养成为社稷栋梁。”

    赵安微微笑着,那笑容充满了真诚。

    赵安:“至少要超过你。”

    公孙琦:“那谢陛下栽培。”

    此时,公孙琦的内心发自肺腑地替徐子墨高兴。

    这不仅仅意味着徐子墨的前途一片光明,更意味着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的了。

    赵安:“徐子墨够聪明。”

    赵安:“但就是太聪明了,什么都想猜到底。”

    公孙琦也笑着说道:“山上待久了,不懂得人间的世故。”

    赵安点了点头:“嗯,没错。”

    赵安:“所以朝堂上的这些事情就够他悟道了。”

    赵安:“朕给他安排了一个活。”

    “所以有些事情,得额外交给你了。”
………………………………

第九十八章 子墨见邪师,隐言释道缘

    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二。

    雨越下越大,伴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雷声,格外的让人恐怖。

    徐子墨带着程心远和卢胖子,找了一下下午,才缓缓来到玄道寺的山门前。

    玄道寺位置偏僻,藏在这大内之中,既没有钟声,也没有香客,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里。

    程心远给徐子墨举着伞,一旁的卢胖子则是打着灯笼探路。

    大内之中,有一处方圆占地不大的松林,而玄道寺就藏在这片松林里。

    三人沿着湿滑的青石板路,走了许久,在远远的看见一处小小的庙宇。

    那庙宇与别处道观没什么区别,只是门前多了两尊神兽的石像,石像口中各衔着一根蜡烛,那萤火般的光芒在雨夜中显得几分阴森。

    三人距离那玄道寺十几步,静静地观望着。

    程心远:“少爷,是这里吧。”

    徐子墨点了点头:“应该是。”

    程心远:“不过不像道观吧。”

    徐子墨明白程心远话里的意思,便解释道。

    徐子墨:“天下并非只有佛道两家,我想这一处应该是别有供奉。”

    徐子墨:“门前的两座石像,应该是他们这一教中的神兽。”

    程心远:“它怎么没对联呢?”

    徐子墨笑了笑:“应该是无言。”

    徐子墨:“修为高深者往往不会用对联来显示自家奥妙。”

    徐子墨:“蜀山就是,连大门都没有。”

    程心远顿时明白,点了点头。

    卢胖子:“老大,我有个问题。”

    徐子墨:“说吧。”

    卢胖子:“你怎么知道这里有人可以帮我们。”

    徐子墨:“因为我猜测上次宫中妖祸之乱的幕后元凶,就是这里的人。”

    程心远卢胖子顿时神情大变,惊愕地看向徐子墨。

    徐子墨伸手将食指抵在嘴唇上:“嘘。”

    徐子墨:“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千万不要说出去。”

    两人思索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徐子墨一挥手:“走,靠近了看看。”

    三人迈步,向寺门走去。

    走到了近前,卢胖子缓缓举起灯笼,向门牌匾上望。

    卢胖子:“老大,玄道寺,是这里。”

    这时,“吱”的一声响,寺门缓缓打开。

    只见一个小道士,手握拂尘,微微低着头,恭敬地施礼。

    小道童:“我家师父恭候徐大人多时了,请进。”

    说完,小道士缓缓转身,弯腰伸手示意徐子墨请进。

    徐子墨嘴角缓缓一笑,迈步就要进去。

    程心远、卢胖子见状也要跟进去。

    却见那小道士抬手示意二人止步,解释说道。

    小道士:“我家师父不迎俗世之人,二位且止步。”

    程心远:“嘿!你说谁呢!”

    程心远握拳就要向那小道士挥去,只见那小道士噗的一声化作一团烟雾散去。

    等了一会,烟雾散去,除了地上的一张纸人,什么也没有留下。

    程心远:“少爷,这……”

    徐子墨:“障眼法。”

    徐子墨直起腰,微微笑着。

    徐子墨:“你们在这里等我便可,还是我进去吧。”

    程心远:“少爷。”

    卢胖子也是一脸关心,不过见徐子墨已然拿定了主意,便只好说道。

    卢胖子:“那老大你小心啊。”

    徐子墨点了点头,便转身向寺内走去。

    不一会,徐子墨便来到了屋门前。

    这屋门矮小,只有六尺高,三尺宽,汉白玉雕刻的门框,仔细摸上去,足以见其精致考究。

    徐子墨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弯腰“钻了”进去。

    进了屋,里面却十分开阔,也十分亮堂。

    直接映入眼里的,是一尊高一丈的布艺将军像。

    石像由千年青石雕刻而成,栩栩如生。

    那将军闭目凝神,面庞俊俏,脸上戴着半边兽首面具。身穿武服布衣,腰间配着一只笛子,手握一杆方天画戟,整个人显得十分的英武威仪。

    神像两边,各摆三十六盏菜籽油灯,一直从神像脚下延伸到门口,将整个屋内点亮。

    此时此刻,令狐厌正恭敬地跪在神像脚下,点上三支香插入贡碗,虔诚地跪拜。

    徐子墨就这样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因为徐子墨知道,这个时候不要打扰他。

    过了许久,令狐厌才祷告完毕,缓缓的跪直了身子。

    令狐厌:“徐大人,您来了。”

    徐子墨没有接话,只是迈步向前走去。

    令狐厌:“让大人见笑了。”

    令狐厌:“在下求的是旁门之道,守的是人间孽恶,故不拜三清。”

    徐子墨:“尊道守己,莫要害人性命即可,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