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三品炼神,神与气融,内气脱变化为真气,可透体而出,凌空外击,无坚不摧。
正面交战,五品对四品或许有机会以弱胜强,但是四品对三品是绝对没有机会的。
雨化田看着白松,缓缓将三刃剑收回剑鞘。
“带下去!”
顿时陷阵营的兵士上前,将剑客的长剑收走,将两人押到了船上。
“雨督主什么时候突破的?”
高顺惊奇的问道。
“昨天与鬼头鲨一战有所领悟,晚上才得以突破。”雨化田淡笑道。
“恭喜雨督主。”高顺立即恭贺道。
从四品突破三品,绝对算得上一件喜事。
“我只是沾了殿下一点福气罢了,相信高将军以后也能突破三品。”雨化田罕见的谦逊道。
“我还差得远。”高顺摇摇头。
他现在才七品,连中三品都没有突破,更不要说上三品了。
……
走进赵府的大门,不,现在是王府了。
只见眼前一片欣欣向荣,满园花繁草茂,翠竹落英,假山奇石,在娇艳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妖娆。轻柔的细风一吹,浓郁的香气迎面飘来,令人神清气爽!
踏着青石小道上,郑铭看着池塘中妖娆的荷花,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终于成为有房一族了!
瞧瞧这亭子,这假山,这池塘,本王总算熬出头了。
他心中欣喜不已,对这个府邸非常满意。
“奴婢拜见殿下。”雨化田来到了郑铭前,拱手说道。
郑铭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道:“不错,以后每月俸银加五百两。”
雨化田突破的事情系统已经提示了,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郑铭也是大吃一惊。不过惊讶过后,却又欣喜万分。
至于俸银那是免不了的,雨化田虽然是从系统召唤来的,但也是人,有喜怒哀乐,郑铭可不会因为系统,就忽略了雨化田的需求。
相反像雨化田这些从系统召唤来的人,他给的俸禄远超其他人。
包括陷阵营的兵士们,他们的饷银是每月十五两,是城卫军的数倍,不可谓不高。
郑铭喜欢钱,但不是吝啬之人。
而且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赵宋刘三家贡献了六十多万两,鬼头鲨又贡献了五十多万两,够他挥霍很长时间了。
“谢殿下恩赐。”雨化田温和的笑起。
郑铭沿着池塘边缓缓走着,雨化田跟随其后,轻声说道:“殿下,奴婢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直接说就是。”郑铭看着池塘中游动的锦鲤说道。
雨化田低头道:“奴婢想扩充西厂。”
西厂现在连他在内只有十一人,而且还有四人留在了京都,所以西厂事实上只有七人罢了。
郑铭走到凉亭中坐下,沉思了片刻,说道:“想扩充就扩充吧,西厂就该有西厂样子。”
“奴婢领命。”雨化田笑道。
郑铭点点头,说道:“那两个义和堂的人带来让本王见见吧。”
在雨化田回来之前,就已经有厂卫将福海岛上发生的事情禀报给他了。
他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义和堂有些好奇。
雨化田缓缓退下,过了好一会,才将白松和剑客押来。
白松走到凉亭中,看着满脸稚嫩的郑铭,心里怦怦直跳。
他们可是海盗,而眼前之人却是皇族,身份地位天差地别。
“草民白松拜见郡王殿下。”他伏在地上,跪拜道。
郑铭捏着下巴看着他,嘴角带笑。
这个世界的读书人颇为有趣,好像很喜欢当狗头军师。
鬼头鲨有个狗头军师叫罗华生,现在正被关在县衙中,现在又来了一个义和堂的狗头军师。
山海县人少,读书人更少,识字的都没有多少,到现在县衙的文吏都没有招募齐全。
“你读过书?”郑铭问道。
“草民原本是北边府的秀才。”白松跪在地上,说道。
郑铭眉宇一挑。
“又是一个秀才!我记得那个罗华生也是秀才吧。”
他向雨化田问道。
“回殿下,罗华生是江北省的秀才。”雨化田回道。
郑铭笑着摇摇头,说道:“还真是有趣,你们这些秀才怎么都跑到山海县来了?”
白松是秀才,罗华生是秀才,姚海生也是秀才。
这才几天,就冒出三个秀才来了。
大璃科举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考过之后就是秀才。
大璃皇朝武道盛行,但文道同样不差,读书人的地位并不比武者差,秀才在民间的地位还是蛮高的。
第20章 义和堂
“草民只是迫于生计。”白松低声说道。
郑铭看着他笑了笑。
什么迫于生计,无非就是被流放到山海县来的。
山海县作为大璃皇朝的流放之地,不少犯罪的官员、读书人、武者都会被流放到山海县,而这些人不甘于困在山海县,就只能出海当了海盗。
“说说你们义和堂吧,本王挺感兴趣的。”
这时候,宋宝宝端来一壶清茶放在了郑铭身边,郑铭端起茶水轻抿了一口。
“回王爷,义和堂成立于和远七年,乃万诚先生所立,意在聚义仁和,现在义和堂拥有堂众三千,居于义和岛。”白松说道。
郑铭闻言眉头一挑。
和远七年成立,现在是和远三十九年,也就是已经成立了三十二年。
不过聚义仁和是不是有些搞笑?
海盗也讲仁义!
郑铭看向雨化田。
雨化田立即说道:“义和堂是落羽群岛中四大势力之一,相比于其他海盗,他们确实要仁义一些,拦截商船后,只收取少量的保护费,就可获得他们的通行令,其余海盗皆不敢阻拦。”
这下倒是让郑铭有些惊讶。
他还以为义和堂是一群虚伪的海盗,没想到人家真的讲仁义道德。
“他们的实力如何?”
“据鬼头鲨的人所说,义和堂堂主万诚今年七十有六,是位三品高手,万诚此人非常喜欢收弟子,三十年多年来,他收过的弟子超过三百人,其中有数位都是三品高手,不过有些弟子不喜欢义和堂内的气氛,就脱离了义和堂。”
“现在义和堂内还有除万诚外三品高手四名,皆是万诚的弟子,四品高手十几名。”
雨化田一一述说着。
郑铭捏着下巴,看着白松沉思起来。
义和堂的实力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居然拥有这么多的三品高手。
万诚此人不简单啊。
义和堂说是一个海盗团体,还不如说是一个宗门。
这样的势力在大璃皇朝境内都算是一个不小的宗门了。
而万诚在落羽群岛耕耘三十多年,麾下弟子三百多人,哪怕有些弟子脱离了义和堂,也会念着义和堂的情谊。
只要他们还在落羽群岛,就是义和堂的底蕴。
“四大势力之一,其他三个呢?”郑铭问道。
“实力与义和堂差不多,不过他们没有义和堂的威望,万诚此人在落羽群岛的威望非常高,很少有人敢反驳他。”雨化田说道。
“不过据说万诚的身体不太好,今年一直卧床不起。”
雨化田阴柔的双眸中闪着点点星光,心里不知道在打着什么主意。
郑铭想了想,看向白松,问道:“你是万诚派来的?”
“不是,草民是万诚先生的三弟子黎川派来。”白松回道。
郑铭再次看向雨化田。
“万诚身体不好,义和堂的堂主之位还没有立继承人,所以~~”雨化田后面的话没有说,但郑铭已经明白了。
“一个小小的义和堂就这么麻烦,真是头痛。”郑铭有些不满的说道。
“算了,谁想要福海岛,就让谁来,本王没时间跟你们浪费。”
“将人放了吧。”
郑铭挥挥手。
雨化田对旁边的厂卫使了一个眼色,厂卫立即将白松两人带了出去。
白松抬头看了一眼郑铭,欲言又止,但最终只能乖乖的离开了。
等他们离开后,雨化田突然说道:“殿下,奴婢想要去一趟义和堂。”
“你去做什么?”郑铭好奇的问道。
刚才他就觉得雨化田似乎有事想法。
“一旦万诚身死,义和堂必将分裂,奴婢想去试试能不能招揽几个有用之人。”
郑铭喝了一口茶,道:“不急,以本王现在实力,那些人估计也看不上,与其去浪费时间,还不如从山海县内扩张,你若想要扩充西厂,就去山寨中寻人,我听说这深山老林中藏着不少高手,其中不乏四五品的好手。”
义和堂牵扯着整个落羽群岛,现在山海县的实力低微,根本不足以摆弄落羽群岛这盘棋。
冒然涉入其中,说不定会惹上一身麻烦,影响到山海县的发展。
对此,郑铭心中抱着谨慎的态度。
他现在已经占据了山海县这块基本盘,还有系统这个外挂辅助,没有必要去冒险,安安心心的发展上几年,山海县的实力必然会提升无数倍。
甚至说不定哪天系统会给他一位宗师级高手,到时候他在大璃王朝都可以稳坐钓鱼台,干嘛费心去搞些乱七八糟的。
……
秋天的气温忽高忽热,昨天还热的让人受不来,今天就让人感觉到了寒意,不得不添加一些衣服。
郑铭身穿一身长袖锦袍,头戴玉冠,宛若世家公子一般行走在山海县的街道上。
雨化田和陆寿跟随在他身后。
此时的山海县就好像一个大型工地。
城内民房在大面积拆迁改造,城墙在修缮,城外道路、军营、以及一些房屋也在建造。到处都可以看到光着膀子的汉子。
这是一场全城大建设,郑铭以不计钱粮的代价,调动着全城的百姓参与了这场建设。
将基建狂魔的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殿下,预计入冬前,城内的建筑就能完成,不过城外的道路怕是要等来年了。”陆寿跟在郑铭身后,轻声说道。
山海县四季分明,到了冬天会非常寒冷,经常会有大雪封山。
郑铭微微点头,问道:“放出去多少银子了?”
“已经发放三万多两了,若是加上城卫军和陷阵营的赏银,已经超过五万两了。”陆寿回道。
上次陷阵营和城卫军与鬼头鲨一战,郑铭答应以首级论功,自然不会反悔。
在陷阵营和城卫军返回县城后,赏银就尽数发放了。
其中大部分都被陷阵营的战士拿去了,只有不到三千两进入了城卫军的口袋。
没办法,城卫军实力太差,收割的人头远不如陷阵营。
郑铭站在一处工地前,说道:“入冬前必须放出十万两银子,还有前往北边府的商队也不要停下,只要没有大雪封山就不能停,缺什么就买什么,特别是棉布、笔墨纸砚、书籍,入冬前学堂就开始招生了,笔墨纸砚,书籍等等都要准备齐全。”
光放银子不行,百姓手中有银子却买不到东西那也是白搭。
现在山海县不缺粮食,赵宋刘三家的存粮足以让整个山海县支撑一年。
但是其他的东西就不一定了。
特别是棉布之类的。
十万人,一人一身新衣服,所需的棉布不少,而山海县又不产棉布,只能外购。
以前普通百姓数年都不能换一件新衣,但今年郑铭要让他们每个人都穿上一身。
至于学堂,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山海县现在最缺的人才就是读书人,所以郑铭已经准备发展教育事业了。
不光学堂,还有武堂,都在建设。
第21章 匠人
“对了,我让你找的匠人都找到了吗?”郑铭向陆寿问道。
陆寿说道:“都找了一些,不知道符不符合殿下的要求。”
“走,去见见吧。”郑铭说道。
随后,陆寿带着他来到城外一处简陋的窝棚处。
十几间临时搭建的窝棚看起来非常杂乱无章,郑铭见了微微皱起了眉头。
“殿下,这些都是从山寨、村子里请来的人,城内实在没地方住了,只能安置在这里。”陆寿解释道。
“拜见大人!”
这时,十几个身穿麻布短衣的百姓一起凑过来。
“这位是郡王殿下,还不见礼。”陆寿连忙说道。
十几个百姓连忙跪下,颤颤巍巍的拜道:“拜见郡王殿下。”
“起来吧。”郑铭眉头微蹙,说道。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不喜欢这些礼节,但身在封建皇朝,他又免不了,只能受着了。
等他们站起来,郑铭问道:“你们谁会养殖牲畜家禽?”
“郡王殿下,草民会养鸡鸭。”
“郡王殿下,草民会养牛羊。”
“郡王殿下,草民会养马。”
……
立即有五个人站出来,低头说道。
“你会养马?叫什么名字?”郑铭看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问道。
“回殿下,草民叫刘三,原本是北山总督府的马倌,因为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