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虽然没有浩然之气,但在儒学一道也不算差。
崔元春见他如此自信,不禁晒然。
“可愿手谈一局?”
“自然愿意!”贾诩笑道。
这不是正符合他的心意吗?
随后他就坐在了崔元春的对面,两人猜子,贾诩执黑子先行。
如此,你一子我一子来回下了十几手,崔元春的眉头却越皱越深。
“你这棋艺有何传承?”
他发觉贾诩的棋艺并不简单,棋路棋风颇为怪异。
贾诩若无其事的说道:“学生所学为天地棋。”
“天地棋?”崔元春不解。
贾诩道:“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万物为棋子,此为天地棋。”
崔元春默然,继续落子。
口气很大,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两人一来一回,片刻间,棋盘上已经布满了棋子,黑白相间,看似杂乱,却有着奇异的规则。
贾诩微微抬头。
不知何时,旁边多了一位面容白净的男子,身穿青色宽袍,看起来四十多岁。
此人正是姚定山。
贾诩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目光再次回落在棋盘上。
“你似乎要输了!”崔元春笑道。
旁边的姚定山却是眉头紧皱。
正所谓旁观者清。
从棋盘上看,崔元春确实占优,可是姚定山却感觉崔元春要输了,但具体是从哪里输,他却无法确定。
“那可不一定!”贾诩笑道。
崔元春笑而不语,继续落子。
他的胜局越来越明显。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时候,贾诩轻轻的落下一子。
“以自然无为之道,谦谦若水之德与众生对弈,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不争而善胜。”
“崔老先生你输了。”
贾诩轻声说道。
崔元春愣愣的看着棋盘,良久都说不出一句话。
明明他全局占优,为何结果他却输了,而且输的非常彻底。
“这就是天地棋!”
贾诩道:“呵呵,学生只是善于下棋而已。”
崔元春笑着摇摇头,再次将目光投入棋盘上,回忆着之前的每一次落子。
“老夫输的不冤。”
他说道。
经过复盘,他才发现从棋局开始,他就被贾诩牵着鼻子走,每一步,每一颗棋子,都在贾诩的算计之内。
而更夸张的是就算知道贾诩最后的布局,他竟然发现自己破不了。
旁边,姚定山双眸闪亮,忍不住开口道:“老崔,这位是?”
观棋不语,之前他没有说话,现在棋局已经结束,他再也忍不住了。
崔元春介绍道:“这位是来自妖宁府的贾诩先生,刚才你也看到了,一盘棋打的老夫落花流水。”
姚定山看着贾诩,拱手道:“在下姚定山,见过贾诩先生。”
“贾诩见过姚先生。”贾诩起身回礼。
“要不要手谈一局?”姚定山按奈不住的心中的棋瘾,说道。
贾诩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说道:“崔老先生,您看如何?”
“哈哈,也好也好,老夫也想旁观一下。”崔元春说道。
他让出位置,让姚定山落座。
收棋、猜子、落子。
贾诩和姚定山对弈起来。
姚定山的棋艺跟崔元春差不多,不然两人也不会经常下棋。
不过这次贾诩没有再过多的布局,而是一上来就展示出凌厉的棋风,他手持白子,棋盘上白子声势浩大,黑子被杀的七零八落。
大约半个时辰,姚定山就投子认输了。
一举下完,姚定山有些怀疑人生的看着贾诩。
“贾诩先生这棋风还真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
旁边的崔元春哈哈大笑起来。
“定山,贾诩小友有求与我,所以棋风温和,对你无求,自然不会客气。”
与崔元春对弈时,贾诩的棋风偏向于布局,谋定后动,主要展示了自己的布局能力。
而与姚定山对弈时,贾诩只是在下棋,只是求胜。
两者有明显的不同。
有求无求,棋风不同。
崔元春以为是这样,但贾诩的目的却正好相反。
他求的是姚定山,而不是崔元春。
“有何求?”姚定山问道。
“贾诩小友有意进路远书院为师。”崔元春笑道。
贾诩解释道:“学生初来京都,所以想求一份生计。”
姚定山微微颔首,并没有再多问。
崔元春笑意盈盈,道:“贾诩小友,明天随我去书院可好?”
“学生谢过崔老先生。”贾诩道。
他的第一个目的达成了,加入路远书院。
同时第二个目的也达成了,与姚定山相识。
第二天贾诩就随着崔元春加入了路远书院,成了路远书院的一名棋艺老师。
崔元春特别看重贾诩的棋艺,对他格外的关照,不但带他浏览了整个书院,还给他和赵云安排了一座住处。
虽然只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小院,但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贾诩都在书院中教授棋艺,偶尔也会去翠云坊与姚定山和崔元春下棋。
以贾诩的手段,不到一个月,就融入了两人之间,成为了两人的好友。
第300章 盛皇和太子
清澜岛上。
随着与鲛人族的合作,岛上变得越来越繁荣。
而随着越来越多灵材通过姜、罗、聂三家的商铺走进司海郡城,清澜岛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大。
毕竟,与海中妖族合作,清澜岛是大盛皇朝独一份。
扩建过的码头上摆满了来往的船只和修炼者,很多修炼家族都慕名而来,专门来求合作。
姜,罗、聂三家的影响力只在司海郡城,谨仙自然不会拒绝其他修炼家族的合作,于是短短一个月,鲛人族产出的灵材在大盛北部数府之地都打开了市场。
就这样一条完成的商业链就产生了。
鲛人族作为生产商,清澜岛作为中间商,而众多修炼家族是掌控着销售渠道,三方合作,三方受益。
同时清澜岛也靠着这条商业链开始扩展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公子,这个月岛上收入三万八千灵石。”
别院中,谨仙向郑铭禀报道。
“这么多?”郑铭有些诧异,又有些高兴。
之前清澜岛每个月的收益不过两万,而现在与鲛人族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收益就提升了近一倍。
谨仙点点头,笑道:“以后还会更多,鲛人族那边已经开始扩大灵材的收集规模,还有很多修炼家族都在等着我们提供灵材。下个月预计收益能到达五万。”
“对了,很多修炼家族还购买一些机关兽,呵呵,他们想将机关兽作为运输器具。”
公输仇所传承的霸道机关术主要用于战争,但是随着机关术在大璃传播,不乏有些聪明的人会将其用在其他方面。
如今大璃内关于机关术的使用非常普遍,可以说遍及各行各业,就连耕地都有人专门设计出各种农具。
将机关兽当做运输工具来用,也不算什么。
郑铭微微颔首,道:“他们想买,我们就卖,只要他们敢买,我们就敢卖,这些事你看着办就好。”
谨仙微微颔首,道:“对了,锦衣卫传信来,说贾诩已经安全抵达帝都了。”
“另外,锦衣卫还搜集了很多关于云霄卫的情报。”
说着,他将一本书册递给郑铭。
郑铭打开看了起来。
云霄卫是盛皇的禁卫,主要负责完成盛皇交代的任务。
同时云霄卫还与各郡的仙灵衙门配合监察整个大盛皇朝。
有些类似于锦衣卫,但没有锦衣卫那么严密的组织结构,更没有锦衣卫的情报能力。
云霄卫更像是盛皇手中的刀,实力很强大。
看完之后,郑铭问道:“雨化田最近在干什么?”
之前他安排雨化田和袁天罡分别扩充西厂和锦衣卫。
“雨督主在司海郡,正在收集仙灵衙门的情报。”谨仙道。
“程家的事情搞定了?”郑铭又问道。
“已经搞定了,程如峰已经返回程家,黑麒麟则跟随雨督主去了司海郡。”谨仙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程家对郑铭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用处了。
不过这个钉子已经埋下,也不能放弃掉。
雨化田也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让真正的程如峰臣服加入了锦衣卫,为此雨化田还特意向郑铭求了一颗一转金丹给程如峰使用。
“北家那边呢?有没有动静?”郑铭点点头,又问道。
“没有任何动静。”谨仙道。
郑铭捏着下巴,沉思起来。
随着西厂和锦衣卫收集的情报,大盛北方的局势越来越明显。
皇族已经开始在各方面打压北家了,可是北家居然毫无所动。
难道北家真的打算任人宰割?
郑铭沉思了片刻,说道:“跟雨化田交代一下,让他多盯着一点北家,我总感觉北家还在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底牌。”
一个庞大的家族,不可能只有明面上的实力,背后不知道隐藏着多少手段。
特别像北家这样传承数千年的大家族,肯定会有强大的底牌。
谨仙点点头,道:“公子,岛上的暗探有些多,要不要清理一下?”
随着清澜岛的发展,必然会引来很多势力的关注。
郑铭摇摇头道:“不必,留着他们,我们现在只做生意,其余的什么也不管。”
现在清澜岛的发展还是以赚取灵石为主,就算真的想搞事情,清澜岛也不能站在人前。
……
清澜岛在有条不紊的发育,但大盛的局势却是风起云涌。
西部赤源山脉的妖兽暴动依然没有结束,而且随着大盛的增兵,妖兽暴动越来越激烈,经常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妖兽冲出山脉,袭击大盛的城池。
东部鬼仙道也不安分,甚至变本加厉的作乱,前段时间居然袭击了一个郡城,覆灭了两个二品家族。
此事一出,大盛朝野震动,朝堂立即调遣数十万大军前往镇压鬼仙道。
大盛京都,永盛宫。
盛皇端坐在案桌前,头发梳的十分整齐,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发却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一双幽深的眼眸,充满了威势和霸气。
在他身前,站着一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男子,这位男子就是当今太子。
虽然太子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但实则太子今年已经两百多岁,坐上太子之位就有一百多年了。
作为盛皇千挑万选出来的太子,太子绝对不是一个庸碌之人,无论是智谋还是修为都远非常人能比。
“你觉得北家会退让吗?”盛皇看着手中的奏折,头也不抬的问道。
太子面色肃然,道:“不会。”
“该如何处理?”盛皇又问道。
“铲除!”太子道。
盛皇抬起头来,直视着他,道:“北家根深蒂固,想要彻底铲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子平静的说道:“再难也要铲除,如果不除掉北家,北家很可能会成为我大盛的掘墓人。”
盛皇闻言,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道:“你有这份决心,朕很欣慰。”
“不管北家与我们皇族多亲近,只要他威胁到我们,就要彻底铲除。”
“就算他们退让,我们依然不能停下,直到彻底除掉他们为止。”
威胁已经产生,或许北家退让可以让大盛平稳一时,但只要北家还存在,依然还会成为威胁。
所以对盛皇来说,覆灭北家是必须的。
从一开始他就决定让北家彻底消失。
“不过北家势大,想要铲除他们不能操之过急,要徐徐图之才行。”他又说道。
太子低头,眉眼间有几分不认同。
在他看来,应该以雷霆手段一举铲除北家。
虽然如此做会给大盛带来很大的动荡,但长痛不如短痛。
而盛皇却总想着用温和的手段除掉北家的威胁,希望能将北家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这一点上,太子的想法对自己的父皇并不相同。
但他也不能反驳盛皇。
毕竟盛皇还没死,大盛皇朝还轮不到他当家作主。
盛皇也知道太子的想法,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对太子各方面都非常满意,虽然太子有时候会急于求成,但在他看来这不是毛病。
“这些你带回去处理,若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来找父皇。”
他将一堆奏折递给太子。
太子没有拒绝,接过奏折来,行礼告退。
返回太子府,太子在自己的书房中看着盛皇给他的奏折。
“微臣拜见殿下!”
姚定山走进书房,躬身拜道。
太子抬头看了看他,道:“定山,坐吧。”
姚定山拱拱手,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太子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越皱越深,姚定山见他如此,脸色多了几分凝重之色。
能让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