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只有天都城的居民才发现城中的城隍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实神祗在强大的修炼者眼中,也就是那么回事,特别是明道境以上的修炼者,他们并不将神祗放在心上,自然他们也不会去请神拜神。
仙地之内,神祗与百姓的关系更像符合交易的关系,百姓供奉神祗,而神祗守护百姓的安全,双方各求所需。
特别是有皇朝敕封的神祗,一般情况下只会守护神域内的安全,比如消除鬼怪作恶和妖兽作乱,避免出现一些天灾等等。
但是天都城的城隍却不一样,封神榜敕封的神祗有明确的职权,可以做一些其他神祗不能做的事情。
比如消除灾厄,消除病痛,告慰亡灵,增福增寿等等。
天都城城隍庙建立,诸神进入庙宇,京兆府立即号召辖内的百姓前去祭拜,一开始百姓只是遵从衙门的要求,前往城隍庙祭拜,并未觉得城隍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毕竟这里是天都城,是大璃的都城。
什么妖魔鬼怪敢在这里撒野?
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城隍庙的庇护。
但是总有些困苦的百姓将希望寄托在神祗身上。
赵勤那是天都城的一个普通百姓,居住在天都城的西城外,是二十年前才搬入天都城的,那时候天都城还叫天幕城,还没有加入大璃。
而他之所以能天都城内,还要从两教第一次袭击天幕城说起,本来他居住在天幕城西一百里处一个小村落。
两教第一次袭击天幕城时,也不知道从哪里降下一道恐怖的剑气,就落在了他们村落之中。
仙人打架,凡人遭殃。
数十丈的剑气落在了一个普通人居住的村落之中,后果可想而知。
小小的村落三十多户人家,当场就有一半人被狂暴的剑气杀死,活着的一半也不好过,没死也深受重伤。
最终整个村落只有十多人活了下来。
那剑气摧毁的不只是他们的房屋和生命,就连他们的田地和粮食都被摧毁了。
幸存的村民看着坑坑洼洼的田地无法再次耕种,无奈之下,只能远走他乡。
有些人去了周围的村落,而有的便来到了这天都城。
当初赵勤只有七八岁,他的父亲就死在了剑气之下,而他的母亲带着他来到了天幕城。
孤儿寡母想在一个偌大的城池内生活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他们还是一无所有,好在他的母亲会烙饼,而且烙出的饼味道非常好。
一开始,她们母子二人便在天幕城外一处空地随意打了一棚子,以烙饼为生。
后来天幕城加入大璃,大璃迁都天幕城,将其改名天都城。
城中所有的百姓都要登记造册,而赵勤母子也便成为了大璃的子民。
京兆府在接管天都城的政务之后,立即开始扩建城池,修建民宅,建立初级中级学堂,施行了不少的良政。
而赵勤母子就此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家,很小,只有三间瓦屋,连个小院都没有,但是对他们母子来说,这就是天大的福气。
可惜当时赵勤已经十多岁了,已经过了进入学堂的年纪,不然他或许还能走上修炼之路。
之后,赵勤长大,娶妻生子,日子虽然过的依然清贫,但还算温馨。
可是好景不长,赵勤的母亲因为多年的劳累身体越来越不好,到今年更是卧床不起。
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见母亲如此,赵勤自然不会不管,他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为母亲治病,但他的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凡医根本无法医治,唯有真正的灵丹才能救活。
可是灵丹又岂是他这个普通人能够得到的?
天都城却是有无数修炼者,但是没有人会拿出灵丹来救治一个普通人。
这样的事情,京兆府也不会管。
生老病死本是人间常事,京兆府虽然照顾万民的生计,但也不能违背生老病死的原则。
整个天都城数千万人口,普通人占据大半,每天病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京兆府也不可能救助每一个生病的人。
赵勤多方奔走,毫无所得,眼看着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到如今已经不省人事,他满心悲切。
恰好,这时京兆府的衙役号召百姓前往城隍庙祭拜。
而赵勤在百般无奈之下,就来到了城隍庙,诚心祭拜,并发誓若城隍能够救活他的母亲,他愿意日夜供奉城隍。
第596章 代天牧民
本来赵勤只是一个最普通的百姓,他的祭拜对城隍庙来说是最常见的。
可是他诚心请愿,立即传到了城隍庙的良愿司,良愿司就是处理民愿的地方。
负责良愿司的神祗见赵勤心诚,而且这还是他们良愿司自建立以来接到了第一个请愿,自然不能不管。
于是那神祗立即将此事呈禀给阴阳司。
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负责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阴阳司一看这事,顿时有些懵。
这一众神祗以前都是大璃的将士,若是让他们上战场冲锋,他们自然不在话下,可是让他们处理这种事情,他们哪里知道该如何处理?
于是阴阳司的一众神祗一阵商议之后,立即又让纠察司去印证赵勤的情况,在确定赵勤的情况是真实的后,他们这才将此事呈报给隋南国。
然而隋南国看着这呈报上来的事情,双眸一瞪。
“这事也需要本神处理?”
城隍庙大堂中,隋南国一脸不满的看着眼前的阴阳司的神祗,说道。
他是谁,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城隍神,实力堪比仙台境六层的强者。
无论在哪里都算得上强者,可是现在他的属下居然让他处理一个普通人的事情,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堂中,阴阳司的神祗也是有些郁闷,说道:“神尊大人,我等刚刚接管这城隍庙,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啊?”
“按照陛下所列举的条例,若有百姓请愿,城隍庙可在合理的范围内帮百姓完成心愿。赵勤虽是普通人,但其心至诚,我们自然不能不管啊。。”
隋南国眉头微蹙,也有些为难。
此事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一个普通人的生死他根本无需在意。
但是郑铭对城隍庙非常重视,不但对他们寄以厚望,还亲自为城隍庙列举了很多行事条例准则。
他自然不敢辜负郑铭的厚望,但是该如何处理,他也没有一个准确的主意。
此事对他不难,只需要他施展一丝神力即可让赵勤的母亲痊愈,可是以后再有如赵勤这样的人前来请愿呢?
一個两个,他还能处理,若是成千上万,难道他也要一个个处理不成?
“要不请示一下陛下?”阴阳司的神祗小声的提议道。
隋南国想了想,说道:“你在这等着,本神入宫一趟。”
虽然因为一点小事去烦扰郑铭有些不应该,但隋南国还是觉得应该去请示一下比较好。
两个时辰之后。
郑铭就在皇宫书房中见到了隋南国。
待他了解此事之后,他一脸怪异的看着隋南国。
“就这事?”
隋南国有些尴尬的说道:“老朽无能,还请陛下责罚。”
郑铭摆摆手,说道:“这次就免了,不过若是有下一次,朕就该考虑一下你是不是能做好这个城隍神。”
隋南国闻言顿时神色大变,心里变得恐慌起来。
郑铭没有理会他的恐慌,而是继续说道:“朕之前给你列举的那些准则你都看了吧?”
“老朽已经看过很多遍。”隋南国说道。
“那第一句是什么?”郑铭问道。
隋南国连忙说道:“神祗行事第一准则,一切行事都要以获取香火之力为目的。”
郑铭微微颔首,道:“不错,香火之力是神祗神力的来源,如果没有香火之力,你们这些神祗都只是庙宇中的泥塑,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你们要考虑的是该如何获取香火之力。如何让百姓诚心诚意的供奉你们。”
“就拿赵勤之事来说,对你来说,治好他母亲的病并不是难事,甚至不需要你出手,城隍庙有驱疫司,他们是治疗病痛的专业神祗,只需要一丢丢神力即可让赵勤的母亲恢复如初。”
“治好赵勤的母亲,赵勤肯定会感恩戴德,赵勤的家人也会成为城隍庙最真诚的信徒。”
“如果再将此事稍微宣传,让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了城隍庙真的可以帮他们完成请愿,到时候百姓们还不纷纷前去城隍庙祭拜?”
“祭拜的人多了,请愿的人自然也多,良愿司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合理的愿望,然后让纠察司去调查,只要愿望属实,且请愿者无恶行,无恶念,其他司即可帮其完成请愿。”
“付出一点点神力,获取百姓的香火之力,如此才是你们神祗要做的事情。”
“而且这样的事情也不需要你亲自处理,城隍庙之下有二十四司,让他们建立一套合适的办事准则,就跟京兆府那样。”
“你可以去跟于尚新请教一下,他这个京兆府尹应该能给你不少建议。”
郑铭徐徐说道。
城隍庙说是神庙,但实际上跟皇朝的官衙差别不大。
隋南国闻言,顿时明悟过来。
“老朽明白了,谢陛下指点。”隋南国说道。
郑铭又道:“一个赵勤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像赵勤这样的普通人身上获取香火之力。”
“神祗,代天牧民,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神祗,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城隍只是开始,未来朕还敕封更高的神位,能不能得到敕封,就看你有没有能力。”
郑铭破有深意的看着隋南国。
隋南国微愣,但很快他就回过神来,行礼说道:“老朽不敢辜负陛下的厚望。”
此时,他心中充满了惊讶,惊讶于郑铭的说法。
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
这样的话语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嗯,你先去忙吧。”郑铭微微颔首道。
等隋南国离开,郑铭不禁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看来要为神道体系培养一批政工人才,不然只靠这些笨蛋家伙,真不知什么时候能建立起神道体系。”
神道如官道,讲究的可不是实力的高低,而是对神域内的掌控,以及如何赚取香火之力。
如隋南国这般,虽然做了数千年的神祗,但他对神道的理解只是无为而治。
简单来说,就是你们想干什么我不管,你们需要什么我也不管,只要你们供奉我就行。
说难听点,仙地中如隋南国这样的神祗,对于自己的信徒都只有压迫,没有任何回馈。
这跟郑铭想要的神道体系完全不同,郑铭要的是完整的神道,从最基础的土地,到阴界诸神,再到天庭诸神,一套完整且完善的体系。
“小福子,你去跟龙葵说一声,以后凡是皇朝之内,官员过世后的亡魂都单独安置,不要跟那些普通的亡魂混在一起。”郑铭吩咐道。
“喏。”小福子应了一声。
郑铭又将谨仙招来,问道:“锦衣卫最近有没有中天域的消息传来?”
“回陛下,并没有。”谨仙说道。
郑铭闻言,眉宇一挑,说道:“看来最近中天域非常安静啊。”
这二十年间,中天域的三大皇朝一直都在扩张,虽然受到了四大城和玄天道场的限制,但他们扩张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
锦衣卫没有消息传来,并不是说三大皇朝停止扩张了,而是说三大皇朝正在有序的扩张,并没有出现特殊的情况。
郑铭望着窗外的青花玉树,手中把玩着帝尊令,沉思了片刻后,说道:“传信给天运阁,就说大璃要加入帝皇阁。”
按照他与天运阁的约定,大璃还要一年之后才会加入帝皇阁。
一年的时间不算长,加入帝皇阁也不是随便的事情,郑铭必须要亲自前往天运城才行。
这来回折腾一趟,也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
“喏。”谨仙应道。
郑铭看了看手中的帝尊令,又问道:“承明最近如何?”
“明王殿下一直都在京兆府。”谨仙说道。
郑铭微微颔首,道:“你等下去京兆府传旨,让承明去内阁制敕房做个中书舍人吧。”
谨仙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应喏。
中书舍人在大璃十八品三十六级官职中属于正十二品,不算是大官,而现在承明在京兆府担任少尹,仅在府尹之下,品级为从六品,但是别忘了那是内阁的中书舍人,是内阁几位阁臣的助手。
品级虽然降了,但地位却大不相同。
谨仙诧异的是郑铭为何突然让承明进入了内阁。
而郑铭自然不会跟他解释。
承明性格沉稳,办事公道,在京兆府为官二十多年,从未出过岔子,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