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清水湖一战,西门吹雪在京都绝对是家喻户晓,就连普通的百姓都知道大璃多了一位第一剑侯。
同时西门吹雪的白衣装扮也成了许多人模仿的对象。
如今京都街市上到处都是身穿白衣的剑者。
是不是剑者不重要,关键是要穿白衣,若是再配上一柄乌鞘长剑那就更好了。
西门吹雪不知道守门兵士的议论,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
他来到皇宫之后,就被一名小太监引到了养心殿。
郑青松还在上朝,西门吹雪只能在养心殿等起来。
第125章 王者风范
大约两刻钟之后,郑青松才回到养心殿。
“拜见陛下!”西门吹雪拱手拜道。
郑青松笑道:“西门先生请坐。”
“谢陛下!”西门吹雪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郑青松道:“西门先生一剑破沈英的四季剑阵,让朕钦佩万分。”
“不敢,我只是诚心于剑罢了。”西门吹雪面色淡然道。
郑青松忽然问道:“西门先生对朕有没有诚心?”
西门吹雪眉眼微动,平淡的说道:“我只诚于剑!”
郑青松闻言身躯微微停顿。
旁边的卫公公却是眉头微蹙,但没有插话。
“也罢,既然西门先生诚于剑,朕也不强求。”郑青松脸色平静的说道。
他想要的是西门吹雪的忠诚,可惜西门吹雪却只愿诚于剑。
这个回答让他感到不满,但又无法强求。
因为一名剑者只对剑忠诚并没有错。
当然,若是让他知道西门吹雪除了诚于剑之外,还忠诚于郑铭,那他肯定会心生恼怒。
“此去山海县还算顺利?”他又问道。
“顺利。”西门吹雪道:“这是殿下让我带回来的奏折。”
卫公公上前,接过他的奏折递给郑青松。
奏折是郑铭亲自写的,内容就是与纪明等人的战斗过程,关于皇威浩荡的能力,他只能瞎编了一番。
一本奇异的功法,一个奇异的能力,具体效果和威能全部如实写在奏折上。
郑青松看完之后,问道:“铭儿的功法有没有问题?”
“没有,只是一种对势的运用罢了。”西门吹雪回道。
郑青松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虽然他对郑铭能够运用只有宗师才能拥有的势有些好奇,但是他并没有太过重视。
功法再奇异也要看修炼的人,越是奇异的功法越需要特殊的资质。
郑铭能修成这样的功法,不代表别人可以。
比起奇异的功法来,他更重视自己的皇儿。
“西门先生觉得铭儿如何?”
西门吹雪说道:“有王者风范。”
有王者风范!
郑青松诧异的看了一眼西门吹雪,微微颔首。
这个评价不算低,但是恰到好处。
随后,郑青松就让西门吹雪离开了。
“小卫子,你说铭儿适合做帝皇吗?”
郑青松突然问道。
卫公公低头不语。
这样的问题他怎么敢回答。
“可惜了!”
没有得到回答,郑青松也不在意,只是微微叹息一声。
“这天下是朕的,又不是朕的。”
“小卫子,你说朕是不是太过疯狂了。”
卫公公佝偻的身躯微微一僵,轻声说道:“奴婢只愿跟随在陛下左右。”
郑青松微微摇头。
“如果朕失败了,你就去铭儿身边吧,朕可以失败,但大璃不能倾覆。”
“陛下,奴婢会陪陛下走到最后一步。”卫公公的身躯更加佝偻了。
郑铭笑了笑,摆摆手。
“传讯给铭儿,让他把人放了吧。”
“一两个宗师影响不到百炼宗的根基,就算杀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影卫那边也可以行动了。”
卫公公深吸一口气,道:“奴婢遵命。”
……
山海县。
郑铭收到卫公公的传信后,没有任何迟疑,就直接将纪明和陆长通给放了。
至于那些黑衣,则全部留在了地牢中。
纪明和陆长通不能杀,那些黑衣却可以杀。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关注那些黑衣。
纪明和陆长通也没有要人,只是灰溜溜的离开了山海县。
之后,郑铭等了好些天,百炼宗和百宗殿都没有任何动作。
似乎此事被他们遗忘了一样。
而江湖中也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显然此事是被他们刻意压下去了。
有些出乎郑铭的意料,但是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如此丢脸的事情,百炼宗肯定不会大肆宣扬。
至于报复,或许百炼宗并不急于一时。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平静。
朝堂之上,依旧如往昔那般平静。
江湖之中,虽然熙熙攘攘,但是并没有发生太大事情。
春风退去,夏阳高悬。
初夏时节,山海县万木苍翠,百花盛开,层层叠叠的山林,一眼望不到尽头。
田间的麦苗疯长,眨眼间已经漫过膝盖。
临海城在经过一番调整下,也开始繁华起来。
宽阔的街道上,沿街店铺节次鳞比,叫卖声接连不断,来往的商人更是不计其数。
港口中,一艘艘商船连成片,无数光着膀子的汉子满头大汗搬运着货物。
繁华盛景充斥在所有人心间。
郑铭站在码头旁边,望着繁闹的盛景。
“这是本王打下的江山!”
他满心的成就感。
来到这个世界,最让他感到满足的就是看着这山海县不断地变得繁华。
让一方水土从贫穷到繁荣富强,其中的成就感可想而知。
“山海县能有如此盛景,实乃殿下治世之功。”辛弃疾站在旁边,忍不住感叹道。
他不是自谦,而是真心的赞叹。
“哈哈,辛先生说笑了,本王就是突然间想中二一下,要说这功劳,辛先生与县衙的诸位才是最大的功臣。”
郑铭笑道。
身后的姚海生等人跟着笑起。
“没有殿下,哪里会有我们的功劳。”姚海生说道。
“没错,如今山海县谁不知殿下是治世圣人。”
“殿下之才,我等拍马不及。”
顿时一众文吏开始拍马屁,让郑铭尴尬不已。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什么治世之才,不过是沾了前世的光。
他前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若说他是治世圣人,那诸位书友老爷岂不是人人都是治世圣人。
郑铭晒然一笑。
“如今山海县已经走上正轨,接下来我们只要维持住局面,未来山海县必然会成为大璃最闪亮的明珠。”
“你们皆是山海县的官吏,要时刻谨记为官之道。”
他对众人勉励道。
“谨遵殿下教诲。”众人齐声道。
山海县该建设的地方都建设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偏远山路,对山海县的总体影响不大。
接下来山海县要做的就是守护住这份盛景。
郑铭沿着海岸漫步,身后一众官吏跟随。
“繁华易催生腐败,辛先生,接下来的官吏反腐不要放松。”
“从严,从重,任何敢于伸手的人,必须严惩。”
他边走边说道。
山海县发展至今已经开两年了,总有些人要钱不要命,做些不利于民的事情。
哪怕郑铭制定了高薪依然无法杜绝贪官污吏。
如今山海县有如此大好局面,郑铭可不想让这些贪官污吏给破坏了。
“下官遵命。”辛弃疾平静的应道。
身后一众官吏顿时心头一紧。
他们知道接下来山海县官场将会迎来一场风暴。
第126章 郑青松之怒
片刻之后,郑铭领着众人来到了县衙。
“县衙新建,不如殿下作幅墨宝,以勉县衙官吏。”辛弃疾提议道。
郑铭扭头看向他,嘴角微微抽动。
在你这个大神面前,让本王作诗词!
“殿下留在文院中的对联可是精妙绝伦,下官佩服。”辛弃疾又说道。
郑铭微愣。
他好像真给文院写过对联。
当时文院初建,陆寿专门找他执笔。
于是他就抄了几首劝学诗,应付了一下。
沉思了一下,他笑道:“那本王就写两句吧。”
众人闻言,立即将笔墨端来。
郑铭笑着提笔,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前世人尽皆知的话语呈现在众人眼前,顿时将众人给惊呆了。
“殿下胸襟何其坦荡,志气何其宏大!我等惭愧!”辛弃疾惊叹道。
“此言可为儒家圣言。”姚海生道。
郑铭看着纸张上的文字笑了笑。
内容就不用说了,书法倒是有些意思,算不上多好,但胜在工整,不至于让人看不过眼去。
而他之所以写这段话,是想给山海县的官吏建设一下思想。
辛弃疾拿着郑铭的墨宝如同珍宝一般,一番回味之后,他立即唤来了工房的文吏,要求将这句话刻在县衙最显眼的地方。
等郑铭回到王府后,整个县衙的官吏都为此震动了。
甚至不到几天的时间,这句话传遍了整个大璃皇朝,而郑铭也因此大火了一把。
特别是读书人,更是对郑铭极其推崇。
郑铭也没有想到一句话会带来如此大的盛赞。
……
“此言甚好,甚妙!”
京都,供奉殿。
王守明坐在软塌上,看着手中的信件,不由得感叹道。
林毅站在旁边,眼中闪烁着怀疑的神色。
“五皇子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警世之言?”
王守明呵呵一笑,深邃的目光透过窗口,看着院中茂盛的草木。
“如此豪言,如此胸襟,如此志气,尽显浩然之势,可为士人宗师。”
“立天、立地、立人、精义存神,只是一句话就道尽了圣贤之意。”
“林毅,你居然还在拘泥于谁所书,难道就没有领悟分毫吗?”
林毅低头沉默。
他只觉得这句话很好很精妙,但是具体有什么意境,他却无法体悟。
境界差距太大。
“弟子愚钝。”他低沉的说道。
王守明道:“你不是愚钝,而是心太杂。”
能够成为他的关门弟子,林毅又怎么可能是愚钝之人。
“正心、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不正岂能妄言其他?”
“去山海县吧,去看看民生、民意,方能感悟到属于自己的天心、天意。”
王守明平淡的说道。
虽然他一直在这京都之中,但并不代表他不了解山海县的情况。
他可不是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而他之所以让林毅去山海县,也是想让林毅感受一下山海县的不同,山海县的盛景。
只有见到了人世繁华,方能得知红尘之意。
儒家居于庙堂,却不能脱离黎庶。
“弟子遵命。”林毅拜道。
……
和远四十一年,四月初三。
京都之中,蒙蒙细雨如烟如雾,把繁华的京都装饰的如梦如幻。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京都南门,一匹骏马飞驰而至。
只见人影一晃,骏马已经冲进城门,一头扎进了烟雨之中。
养心殿。
郑青松半倚在软塌上,手中拿着奏折,正看得入神。
“陛下!”
一阵急促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尔后,一众阁臣走进殿中。
郑青松抬头看向他们,眉头微蹙,但语气却平淡的问道:“何事?”
“陛下,边关急报,前往大周的使团返回时遭到了围杀,就在云上江对岸。”张灵征凝重的说道。
云上江从大璃西南部的桂云省起源,流经江南省和华南省,由华南省向南,再向东入海。
在华南省南部,有一段云上江正是大璃和大周的边界线。
今年正是大周皇朝的大庆之年,周围各大皇朝都会派遣使团前往祝贺。
大璃皇朝也不例外,早在二月初,使团就已经离京,前往了大周。
如今庆礼已经结束,正是使团返回的时候。
“南王呢?”郑青松问道。
“整个使团所有人都被残杀,没有任何活口。”张灵征低沉的说道。
砰!
郑青松猛地一拍身前的案桌,怒骂道:“混账东西!”
四位阁臣浑身一颤,低头不语。
南王,名为郑青云,乃郑青松的同胞弟弟,是上一代唯一一个活着的亲王。
此次他正是代表大璃皇族前往大周。
“传旨,招六部尚书、都督府各都督入宫。”
“传旨,令百炼宗宗门使入宫。”
“传旨,请供奉殿诸位供奉入宫。”
“传旨~~”
郑青松站起身来,面色铁青的说道。
一连七道圣旨,顿时让整个京都震动起来。
烟雨之中,凝重的气氛充斥着整个京都城。
一只只飞鸽和一道道身影以京都为中心,朝着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