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笔墨,却是笑吟吟的看着堂中的陆良生。
少年看向这位老人,大抵能猜出对方身份,礼貌的拱手。
“陆家村,陆良生见过主簿。”
那小桌后的老人,笑眯眯的点头还礼,上下打量了一下少年,“好一个少年郎。”
堂中,里正和北村那汉子见状,莫名有些慌,若是陆家村跟主簿、县令拉上关系,那就输定了。。
老人像是知道他们的,笑了笑,朝他二人摆手。
“县尊审案决断,向来秉公处理,若此少年所在村子真有不端行为,也绝不包庇,且放宽心。”
首位上,县令目光带着审视,轻抚须髯。
“自是如此。”
其实所谓的对簿公堂,不过是县令陪王主簿过来看看眼前的少年罢了,两个村子因为河水这种纠纷,每日都有,若是都拿到公堂上来,那他基本什么也不用干了。
何况此件事,谁占上风谁占下风向来难说,河水又是山中流出,真要解决,遣一差役拉上里正和两村的人,去山里便能一探究竟,拿到公堂上,就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
县令刚说完话,那堂中的里正上前躬身拱手:“启禀县尊,两村一上一下,栖霞山只有那么一条河水,要先经陆家村过,再回到下游,往年两村都因灌溉农田的水,争斗多次,这一次,想必怀恨在心,将上游的水断了一些,才使得下游水位较少,难以蓄水。”
北村汉子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县尊,今年我们村田地里的作物,生长不好,收成自然也少了许多,村中妇孺怕是要在冬天挨饿了。”
县令抬手让二人站直,目光转到陆良生这边。
“你有何反驳?”
陆盼八人在后面捏紧手心,小声催促:“良生,县尊在问你话,快些说啊,别让他们占了好处。”
前面,少年也在组织语言,片刻,拱起手行礼。
“回禀县尊,绕两村而走的河水,本是山中流出,若说陆家村断了水,他们大可过来查看,却为何来都不来,就直接跑到县尊这里?”
话语刚落,里正连忙大喝出来:“那是你们村的人向来蛮横,我们怕被打!如今就在县尊面前,还敢狡辩!”
陆良生抿了抿唇,紧捏的指头松开,他笑了起来。
“凶不凶蛮,看没看过,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啊,若是陆家村的人打了你们,再到县衙诉状,那我们根本无言狡辩,是不是这个理?那今天这事就不用上公堂找县尊理论,直接将判决发下来便可。”
那里正被反问的哑口无言。
这少年字写的不错,这张嘴也是厉害。
县令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轮廓和定向,这种事,原本就不用太为难,手伸去惊堂木。
“本县决”
“县尊!”
就在落下一锤定音的话语同时,陆良生忽然插口进来,上前半步,朝县令、主簿拱手。
“启禀县尊、主簿,此事上,良生想要息事宁人。”
“哦?”这倒让县令和那边的老人有些意外,就连里正、北村的汉子都为之一愣。
片刻,就听陆良生的声音继续说道。
“北村今年收成不好,虽然不赖我陆家村,可两村毕竟相邻,村中妇孺若因为收成而挨饿,甚至死人,心多有不忍,要是两村共同分担,虽说吃不饱,但也不用死人,而且。。”
陆良生抬了抬头,看向北村的男子。
“。。而且,两村多年积怨,多少也能变得和睦一些。”
陆盼、陆庆八人脸上也多有惊色:“良生。你这”
而另一侧的北村汉子微微张着嘴,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双唇微微张合几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听堂上呯的一声响。
惊堂木落下,那县令坐在那里,看着少年,小桌后的老人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
“善!”
稍许,县令目光转向里正和北村的汉子:“你二人可有话说?”
“没、没了”
原本就是为补偿而来,对方既然应允了,自然就没什么好争下去的,只是那少年那番话,却是让那汉子心里颇为复杂。
不久,判令下来,公堂之事也就敲定落下,待人都走后,那县令笑了起来,走到老人身旁。
“这陆良生心性不错。”
那老人起身拱了拱手,随即招来一名差役吩咐:“你去将那少年留下等我。”随后才接县令的话:“是快璞玉,一手好字,而心性更难得呐。”
“叔骅公,这是起了爱才之心?”
“之前没有,现在倒是有了,哈哈!”
两人相视片刻,笑了起来。
县衙外面,陆盼八人有些愤愤跟在少年后面。
“良生啊,咱们都占上风了,干嘛还将东西往外推,叔实在有些想不通。”
“对啊,咱们庄稼地,那也是一滴水一滴汗养出来的,平白给人了,着实让心里憋屈。”
“。。要不,重新回去,跟县尊说刚才的话不算数?良生,你觉得如何?!”
回到衙门院口,听到身后这些叔叔伯伯叨唠的话,陆良生笑了起来,拉着他们到一旁。
“盼叔、庆叔,诸位叔叔,我们有五百两,这两年都能过些好日子,虽说将今年的收成分了一些出去,可你们没看县尊和主簿的脸上的喜气?两村若纠纷不断,其中一村难过这个冬天,县衙必定要破费施救,眼下良生给堂上两位大人剪去一忧,那是情面了啊。”
陆盼等人皱起眉,想了会儿好像是这么一个理。
不等他们开口,陆良生再次开口。
“。。良生以前赶集的时候,听镇上一个给人写字的老先生,说过无德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心善行而受磨难,必有后福。再说,他们领了咱们陆家村的粮,往后再有纷争,他们有那脸面争执吗?”
果然,衙门口出来的那北村汉子,远远朝陆良生乃至陆盼等人抱拳,显然是感激。
陆盼摸了摸胡子,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嘿,对咱们这般客气,倒是有些不习惯。”
就在准备离开,陆良生被出来的差役叫住,听到主簿要见他,也不敢托大,连忙跟着对方去了侧院。
“就是这里,你自行进去。”那差役在一处房门前停下,叮嘱了少年一句,便离开了。
陆良生路上也问过是何事,但对方也不清楚,眼下吸了吸气,敲响了房门。
只听门扇吱嘎一声打开,之前堂上见过的老人笑呵呵的迎他进来。
“别客气,随意找个地方坐。”
县令虽然不在,可面前的老人就是最大的官,而且又是长辈,自然不会坐到对面去,就站在书案侧面。
“主簿找良生有何事?”
“不用那么紧张,找你来非公事。”老人将面前的公务账册挪开,拿过一张状纸,摆在面前,看向少年。
“这是你写的吧?”
上面的字迹、内容确实是陆良生那夜写的,他收回视线,点头:“确实是我写的,主簿。。这上面可有不对的地方?”
老人摆摆手,只是笑着,拿过三本书册。
“这三本孟语、策对、礼乐拿回去看看。”
陆良生一头雾水的捧过这三本书,看着老人。
“老先生,你这是。。”
“当然是给你的。”老人看着茫然的少年,手指轻轻在书上敲了敲,给他解释道:“多看书,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堂上时,看你有急智、有仁心,若是荒废了,那就是糟蹋老天爷赐给你的天赋,既然会写字认字,那就好好学,来年考个生员。”
见他还不懂,老人说的更直接一些。
“若有了生员资格,就可参加童试,一年一次,三年都中,便可考乡试中举了,将来也能当官。”
“可我没想过要做官?”
老人微笑点了点头:“做官,往后你父母亲人,也能以你为荣,就算做不了,我南陈也多了一个饱读诗书的博学之士。”
“为官。。。。。。”
陆良生抱着三本书,稀里糊涂的走了出来,回头望去衙门。
“这老先生。。。。。岂不是让我叫他老师了?”
与外面等候的陆盼等人汇合,八人七嘴八舌的问他怎么回事时,远远的,一队捕快过来,当先骑马的正是左捕头,经过这陆良生身边,不由多看了眼他们。
随后,下马进了县衙,将陈府的发现禀报给县令。
第二十四章 聂红怜
“左捕头,这么快回来了?!”
“左捕头,陈员外家的那件事查的怎么样?是不是真有厉鬼?”
左正阳马不停蹄回到县衙,途中碰上的差役吏纷纷上前打探,都被他婉拒,问了县令在哪后,径直寻去了后堂。
后堂门朝西开,一身官袍的闵常抚须看着手中一页纸张,沏好的茶水热气升腾,脚步声进来时,他转头脸看去,笑着放下那篇章。
“正阳回来了啊。”
跨进门槛身影,双手一拱:“左正阳见过县尊。”
“坐下说话。”闵常伸手让他在旁边坐下,招来后堂的仆人,再上一盏茶,两人寒暄了几句,随后说起正事。
“陈府那边,可有什么发现?”
左正阳卸下背后两柄长刀,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水,“有一些!”说着,门外等候的捕快,将一把染血的小刀,以及折叠好的床单呈到堂中。
他起身,指去托盘中的利器。
“县尊请看,此物就是将陈尧客开膛破肚的凶器,而之前死去的数人,均是肝胆破裂,血肉枯萎,两者之间死法大相径庭。”
闵常放下茶盏,起身走过去,却也仔细打量起那柄小刀。
“左捕头的意思,陈尧客,非女鬼所杀,而是被人用这利器划破了肚皮?”
“正是如此!”
左正阳点了点头,又指去另一盘内叠放的灰色床单。
“那日闹鬼,众人中有一个灰色斗篷怪人与鬼对峙,而这件床单正是左某在陈府角落搜寻找到,地面还不止一人的脚印,杀死陈尧客的小刀也经陈员外证实,乃是那怪人所赠辟邪之物!”
闵常紧抿双唇,捻着须尖走动几步,思虑片刻,在门槛停下,回头看向左捕头。
“。。可若是那厉鬼恼恨那怪人护佑陈尧客,反用其所赠之物来杀死护佑之人呢?”
“县尊所言,也不无道理。”左捕头垂下脸,拱起手道:“此案,左某还会继续追查下去,但眼下,我敢断言,陈尧客之死绝对非鬼类所为。”
“可本县,却是想尽快结案。”
“县尊,人命关天!”
“非也,若是该死之人,就与老天无关!”
。
而此时,与这件事里若隐若现的一行人,奔波与富水县城各处商铺,购来的两辆驴车,装的满满,粮食、布匹,甚至还买了几头猪仔、羊羔,牵在车架后面。
陆良生换了一身行头,湛清色的衣袍、鞋履,头发梳的整齐,用纶巾缠住,又购了狼毫笔、墨砚,几本空白书册,乍一看去,还真有了少年读书郎的气质。
不过,几番下来,几两银子就出去了,吓得陆盼等人连忙收住手,不敢再买下去,毕竟这五百两可是陆良生挣来的。
穿行过熙熙攘攘的长街,出城的时候,取了寄放的老驴,天色已经快黑了下来。
以免夜长梦多,被人看出端倪,牵着猪羊、赶着驴车连夜踏上返程的道路,厉鬼、精怪都见过了,陆盼八人觉得走夜路反而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身边还有大侄子这样的高人徒弟,就连衙门里的主。。什么来着都欣赏。
不久,亮着灯火的县城远远被他们甩在了身后,消失在山路的弯道尽头,直到下半夜,众人才过了白得五百两银子的兴奋劲儿,陆良生也感到疲倦。
“盼叔,咱们就在附近休息吧。”
“好!”
陆盼递过去一袋水,招呼其他人将驴车靠拢,猪羊牵过来,众人巴不得休息,快手快脚的做完一切,升起篝火,煮起饭食。
陶罐沸腾,陆庆舀一了碗干粮煮散的稀粥,看着大侄子端在了手里,嘿嘿的笑起来。
“良生啊,趁热看紧吃,里面加了肉的,可香,可带劲儿了。”
“庆叔也赶紧吃了休息吧。”
少年送走陆庆,一边将县衙里的那位老人送的书,籍着火光翻阅,一边喝着肉粥,他虽然识的字,可里面的内容,却是枯涩难懂,看得头大。
等到那边八条大汉吃完,围在火堆边上睡过去时,陆良生悄悄将包裹取过来,打开缝隙。
“师父?”
紫星道人扒拉开袋口,钻出来,长长出了一口气。
“现在才知道为师还在?差点憋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