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良生捡起一张符纸丢进火里,摇摇晃晃的火光照在他脸上,声音轻缓的继续说下去。
“。。。。。。其实我也有考虑的,为一国之国师,与我们平日游山玩水,顺道斩妖除魔不同,担起了重任,就要走一步算十步。
渭水、泾河有时会随黄河暴涨而淹没两岸地势较低的村寨良田,引来这头老蛟,多少是能化解一些灾厄,有他巡视河段,说不定落水淹死之人都能少一些,算起来也是给他自己增添功德。
当年听陛下说起过,在长安建大兴,要挖深渠,连接几条大河,让南北水道畅通,不管是运输兵卒、还是遇上灾害年,给地方输送赈灾粮食,都能快上许多,等真要实施起来,老蛟的作用就大了!”
说到这里,陆良生摸了一点灰烬,在地板画出向东而流的黄河,“老孙你看,以黄河为背脊,连接南北河道,是不是形成一条大龙?”
孙迎仙跳下铜尊,放下勺子过来蹲到一旁,仔细打量了下书生画出的河道地势,他算是粗通一些风水地脉,当下便看出一些东西来。
吓得从地上站起:“你想弄出一个水龙脉?”
“为什么不可以?”书生将灰烬擦去,拍去指尖上的黑灰起身:“不过这种事,也只是先想想,不过以陛下现在的年龄,恐怕等不了他施行,只能先把九州盛世的基础打牢实,让百姓富足有盼头,才是最实在。”
灯火摇晃,老孙看看转身去择菜的书生,又看看地上摸成一团模糊的水道地势,使劲捻了一下八字胡。
“曰尔老母的。。。。。。这他娘的是想弄一条活龙脉,万寿无疆啊。”
万寿无疆?
蹲在一边拿着青菜的陆良生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名字,开太平盛世,谁不想它万寿无疆呢。
随即,又摇了摇头,笑了下:“才当国师第一天,想什么万寿无疆,那一步不知道要多少年去了。”
书生在那边想着,蛤蟆道人跑过桌上的灯柱,将怀里的鸭蛋放去火堆旁,仰起蟾脸朝道人喂了一声。
“小道士,来,帮老夫把这蛋煮了,记得搅匀称,多放油炸金黄,对了对了,葱花还有没有,记得要多放一些,还有,盐就少放些,老夫最近吃清淡。”
然而,忙活的道人,还没等他话说完,挪动的脚啪的一下踢在那颗鸭蛋上,滚去炉脚碎裂开来。
“彼其娘之!!老夫的蛋!!”
气急败坏的叫喊陡然止住,陆良生回头望去,那边低头看来的道人正想还嘴,就见碎开的蛋壳里,一只毛茸茸的淡黄小鸭钻了出来,摇摇晃晃的扇雏翅,眨着眼睛看着蛤蟆道人。
道人:“。。。。。。。”
陆良生:“。。。。。。。”
唧唧
小黄鸭踩着脚蹼一摇一晃跑到目瞪口呆的蛤蟆道人身边收起脚,缩成一坨伏在地上,亲昵的在白花花肚皮上蹭来蹭去。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夜色有涟漪
“呃啊啊啊”
看着缩在肚皮下一团的小鸭,浅黄绒毛还沾着粘稠蛋清,蛤蟆道人皮都在瞬间收紧,垫起脚蹼整个身子都跳了起来,远远跑去一边。
缩在地上的小鸭唧的歪了歪脑袋,站起小身子,下面两只纤细小脚哒哒的踩着光洁地板又朝蛤蟆靠了过去,缩在旁边阖上小眼又缩去地上。
“嘿嘿,老蛤蟆,这是把你当娘了呢。”
难得看到蛤蟆道人被恶心到,孙迎仙笑的咧开嘴,拿着勺子扬了扬:“快些吃了啊,再小也是肉啊。”
看着伏在师父身边刚出壳的小黄鸭,陆良生也跟着笑了笑,难怪那几只野鸭那般凶悍,一直追着师父不放,原来都快孵出小东西了。
这样也好,有个可爱的小东西缠着师父,说不得让他老人家会越来越有善心,师父过往的凶悍,不管当日镇海和尚说得收他为徒时是想吃他修补伤势,至少现在这么些年里,很少显露了,说明师父并不是一开始就十恶不赦之人。
看着手里的青菜,嘴角依旧挂着笑,有时候想想,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女子,或者亲人被杀,或许。。。。。。也是会发疯的吧。
摘完菜,交给老孙,陆良生走出炼丹室,去楼上叫上陆盼等人吃饭,这处阁楼不过只是紫山观三栋之一,陈设奢华,八人选的眼睛都花了,见侄子上来叫他们,这才临时先选了几间。
吃完饭,陆良生来到外面,既然有了此处庙观新的名字,原来的紫山观三字就不能留了,纵身一跃,脚尖点过水面,拔出月胧剑将上面刻着的字迹削去。
至于重新再刻也要等到大祭那天才行,插剑回鞘,正要离开,耳中隐约听到外面一连串脚步声。
身形一晃,已来到下方的山门。
怎么有士兵过来。
外面,一条火龙笔直延伸过来,举着火把的百余名士卒分成两列,腰间的兵器随着跑动碰撞着,踏着轰轰的脚步声齐齐跑来。
火光照耀间当先为首一人,甲胄锃亮,面容菱角分明,下颔短须威严。
口中吁了一声,见到站在山门青衫白袍,单负一手的身影,急忙翻身跳下马,拖着披风,脸上有着欣喜的神色,快步上前拱起手。
“陆先生,可还记得我?”
修行中人,目力极好,黑夜里仍旧是能视物,何况还有延绵燃烧的火把照亮那青年脸庞,陆良生走下石阶,打量了一下对方,见到腰间的佩剑,这才想起是谁了。
“李渊!”
“先生还记得!”那人确实是李渊,多年不见,相貌身材与当年少年模样大有不同了,正要再拜,远在石阶的陆良生,眨眼就到了面前,伸手将他托住。
“看相貌,差点认不出。”
陆良生笑着指了指他腰间那柄萱花剑鞘、虎头佩饰的法剑,“先认出得它。”
哈哈!
对面的李渊性格洒脱,听到这玩笑话,大笑起来,来时的路上还在想着怎么跟陆先生说话,眼下却还是先生将话头引得轻松一些,丝毫没有仙长的架子。
大概这才是世外高人吧。。。。。。他想。
“对了,夜色已降,为何忽然带兵过来?”
“回先生,是陛下让我过来,说先生法力通玄,自然不惧宵小之辈,可难免会有不知情的人过来踏青,打扰先生修行。”
两人寒暄一阵,陆良生才问起为何带兵过来,后者也恭敬的答复,随即转身朝后面的队伍挥开手,两百余名士兵顿时举着火把分成两路,沿着万寿观山门两侧排开,压着刀柄站的笔直。
一下将孤零零,连虫鸣都没有的庙观,显出排场气势,越看越像国师之所在。
李渊回过头来,拱起手:“渊与这两百士卒便在此处听候先生差遣。”
“其实倒是不用的。”
扫过那边值岗的士卒,陆良生大抵是明白杨坚的用意了,是让这些士兵帮忙搭建祭祀的高台。。。。。。
不过看到李渊望来的目光,也不想让他为难,语气顿了顿,笑道:“陛下是怕我说他浪费民力才用的士兵吧?算了,既然来了,费力气的活倒是不用,这样。。。。。。帮我从城外运些石材便可。”
李渊一拍大腿。
“就听先生这句话,早就准备妥当了!”
要建祭台,显然是需要大量石材,等陆良生话一落下,片刻,就有数十辆牛车、驴车,士兵吆喝驱赶下,缓缓拉了过来,一帮行伍军汉一拥而上,手脚麻利的将大大小小的石块搬下来,看石材平整光滑,还沾有土灰,想来是从别处建筑取来的。
“先生,接下来还有什么吩咐?”李渊问道。
“就放在那吧,就不用众位将士干砌台之事这种粗活,你也回去休息。”
陆良生看着堆砌越发高的石碓,打发了追上来的李渊,回到观里,老孙、陆盼已经睡下,师父不知道阁楼内什么地方。
随意找了间卧房,点亮蜡烛,将画卷铺开,如何砌起一座高台有了一些主意,挥手招来毛笔,籍着昏黄的灯火,落下青墨。
沙沙沙。。。。。。
安静的房间,烛火轻摇,栖幽飘出书架过来看了一眼,噘着嘴趴去床榻,撑着下巴,恹恹的打了一个哈欠。
凉风吹进窗隙,摇曳的火光照着陆良生侧脸上,目光专注的看着挥开的笔下,简单勾勒出一个个相貌不同,或老或少的小人儿,摆着不同的姿势密密麻麻挤在纸面。
。。。。。。。。
窗外月色沉寂如水,桦树偶尔荡起枝叶的涟漪。
楼中某一个角落,蛤蟆道人露出细密的獠牙,流着唾液朝着角落酣睡的小黄鸭一步步逼近,幼小的身子睁了睁眼,欢喜的挪着脚贴近,狰狞的蛤蟆伸出长舌又收了回去,愣愣的看着不怕他的小鸭。
终于,拿蹼拍了拍小脑袋,与它坐在一起。
风从檐下吹过,响起叮叮当当的风铃声,山门外,有些叹气的李渊压着剑柄,坐在湖边的岩石,看着轻轻抚动的芦苇荡,两百士卒依旧持着火把站在自己的岗位。
城池远方的另一端,闵常处理完公已是深夜,婉拒了丫鬟的搀扶,负着双手走去后院,想起下午看到的玄异,是难以入睡的,走过长长的廊檐,来到还有暖黄灯光的窗前,能听见女儿轻柔读着书籍。
老人看了一阵,终究还是叹口气,摇头离开。
。。。。。。
湖水荡漾,万寿观内,灯火照去的画卷上,是满满拿着工具的小人儿。
陆良生放下笔墨,推开窗棂,将画卷拿在手中展开,然后,轻轻吹去一道气,叽叽喳喳的声音从画里传出,一个个静止的小人儿画像转头扭腰,挥舞手臂,撑着纸面钻头探身的跳出来,像是纸屑般,顺着书生吹去的气息,纷纷扬扬飘去了外面。
“这样,该是快一些了吧。”
透过窗棂,望着夜空阴云之后的清月,陆良生吹灭了烛火,一掀榻上的树妖往里面去,往上面一趟,元神飘出身外,远远分去法力,指使这些画中小人儿,跑去石碓乒乒乓乓雕琢起来。
。。。。。。。。
南水拾遗:“黑夭泽,有人行巫蛊之术,害命数条,官兵追查至凶手处,其已亡,身裂数块,地有人形纸片手持利器化为灰烬而散。”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热闹
夜空的游云遮去弦月,清冷的银辉在人视野里阴了下去,听着芙蓉池水波轻响,李渊从石头上起来,耳中隐约夹杂水声、风声里不同的声音。
嗯?
回头时,守卫山门附近的士卒忽然拔出腰间佩刀,抬起脸大喊:“什么东西?!”
夜风吹拂林野,李渊,以及四周寻声冲来的士卒视线之中,一片片惨白的人影儿嘻嘻哈哈从山门飞了出来,落去地上,挥舞着人拇指还小的鹤嘴锄、凿子、铁锤,蜂拥着跑去那边堆积的石材。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
李渊看着从面前跑过的一群小人儿,下意识的后退一步,锵的一声擎出宝剑,朝围来的麾下喝道:“别乱动,小心中了法术!”
那边持长兵、刀剑冲来的士卒听到命令停下脚步,稍远的这时才看清地上奔跑的东西,脸上顿时比见鬼了还要惊悚,齐齐的望去那边的千牛备身。
“你们别乱来,可能是陆先生在施法。”
见到这些仿如纸片的小人儿本着那堆石材而去,李渊连忙抬手让他们别乱动,手中法剑也是有法力附着,虽不能用,却让他有着常人有些不一样的敏锐,偏头望去空荡荡山门,夜色里,只有两侧桦树在风里轻轻摇晃,赶紧躬身拱手一拜。
“此术,可是先生在施法?”
附近一帮士卒跟着望去那空无一物的山门,面面相觑,难道那位陆先生还是鬼不成?
下一秒,空气里陡然响起声音。
“这些小鬼乃我施术而出,你们不用惊慌,恪守职责回去岗位便是。”
空气里,陆良生元神漂浮在山门常人肉眼是无法看见的,至于为什么叫那些纸片小人儿叫小鬼其实,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南水拾遗上只写了施法过程,很少写名字。
而且这些画中小鬼并未意识,都需要他法力牵引,诱导做事,打发了那边兵将,陆良生分出法力系去扑满石堆的小鬼,挥舞凿石的工具,乒乒乓乓的砸下石屑、挖出地基,或十多只一起,抬着重石铺砌。
当年用法力操控画卷梼杌、学剑的数道分身也都这样来的,有了之前的基础,修筑祭天台,算不得难事。
牵去法力当中,站在河岸边的李渊收起宝剑,听到是熟悉的声音,心里松了口气,指挥兵卒回去值岗,自己也站到山门附近,籍着延绵的火把光照映的那边石堆,密密麻麻的小人儿拖着比它们大的巨石,叮叮当当雕刻岩块,玄奇的一幕让他看得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