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剑人间-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啧啧。。。。。。说不得前日天突然变黑也是国师法力施展吧。”

    闵月柔听着周围人的小声低语,微蹙起细眉,往日听爹爹说,陆公子与陛下交好,他又修为高深,莫不是这个国师,就是。。。。。。他?

    一想到这个可能,放下矜持,朝前挤了一下,忍不住踮起脚尖,朝那方望了过去,高高的祭台上,太祝的话语也落下,缓缓转过身,面向山门那边,托着祷躬下身子。

    “请,国师登台!”

    “请!国师。。。。。”

    “请。。。。。”

    下方高喧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站在皇帝身后,黑压压一片的武百官随着杨坚的目光望去山门。

    风吹来,石阶两侧林子沙沙的抚响。

    众人交织的视线之中,一道身着乌缕烫金水纹袍的人影,腰悬一剑,一步一步走下石阶,见到皇帝、武百官礼节的抬手拱了拱,陆良生面容冷峻,垂下手径直走向高高的祭天台,走到第一阶时,忽然停下祥云履,没有一丝声音的站在原地。

    陆良生转过视线,望去领着百官的皇帝,后方更远曲池坊聚集的城中百姓,人气升腾,无数的目光正望来。

    骊山老母曾告诫,不能以修道之人身份掺和人间王朝,上告苍天我为这方国师,不知道会不会得到肯定。。。。。。

    目光缓缓偏转,那祭天台上,隋字的大旗作响,站定的脚,抬了起来,迈去第一道石阶。

    。。。。。。但至少,我能完成少年时的念想,完成恩师叔骅公的宏源,能让九州万千生民得以生息,不受灾厄痛苦,不受妖魔蛊惑,就是。。。。。。

    步履落下,踩实石阶。

    “。。。。。。。我的道!”

    念想从口中重重挤出唇间,远远近近,无数望来的目光之中,一步一步踏上石阶,身形慢慢走了上去。

    风吹来,袍袂翻飞,

    一步步走到台顶,陆良生目光回望,俯瞰鳞次栉比的房屋楼舍在视野里延绵展去更远,乌泱泱的人海在下方变得渺小。

    “恩师。。。。。你看,学生没有让你失望。”

    头顶,天云如絮,挤在人群中的闵月柔看着远方的高台上熟悉的身影,一下捂住了嘴,眼角有闪闪发亮的水渍滑落脸颊。

    人群中,黝黑的四个书生微张着嘴,指着那高高站立的身影,指去的手臂微微颤抖,一时难以说出话来。

    拥挤的人堆涌动,有负两柄长刀的独臂汉子戴着斗笠挤过,微抬的斗笠下,满嘴胡茬的脸望过高台,也看去另一边,络腮大胡的燕赤霞,嘴角露出笑容。

    他俩都是接到书生的灵鹤而来。

    。。。。。。。

    “国师!”

    高台上,吹过耳边的风呜呜咽咽跑过,太祝微躬身子过来,将这座祭台交给了陆良生。

    “你下去吧。”

    轻缓的声音开口,陆良生从他手中接过了大祭,看着太祝似乎恐高的颤颤巍巍下去石阶,转身走到贡桌,上面香炉、大蜡、黄纸一应俱全。

    呼

    吐出一口气,陆良生抬起手臂,绣有火纹的宽袖拂去贡桌,一对大蜡轰的一下燃出火苗,看着风里摇摇晃晃越发明亮烛火,偏头看了一眼高台下方。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眺望这边,像是期待着什么,被士卒拱卫的皇帝站在祭天台不远,神情肃穆,后面一点,武百官垂首祈福。。。。。。

    “老孙教的祭天法事不知能不能行。。。。。。也罢,总要试试,上告苍天应下我国师之位,定使大隋百姓过得更加安稳,不受战乱之苦。”

    陆良生回过头,二指夹一柱香点燃,插去香炉。

    “知四方鬼神,隋代周而治理天下,驱除胡人,使百姓得以安生,免兵灾之祸,这一支香,既为平安,祈天下黎民安泰!”

    呼呼呼

    风声大作,压在桌面的黄纸胡乱翻飞,下方湖面水浪翻卷,附近百姓、百官也被突然而起的大风吹的抬起袖子遮挡面门眯起眼睛。

    “怎么回事,好大的风啊。”

    “是不是国师开始做法了!”

    高台上,火纹的袍袖继续拿过三支檀香,袅袅飘荡的青烟里,陆良生高举头顶,朝着渐渐阴沉的天空,礼拜下去。

    “此香,祭昊天长生,护佑华夏延绵传承不绝,也祭这片土地慷慨赴死之士,英魂常在!”

    长香插去炉中,一叠黄纸随手一扬,漫天飞舞。

    轰

    天空长云漫卷,雷声从天际滚滚而来,紫山观内,蛤蟆道人坐在石阶,挥蹼驱赶小黄鸭回去湖里。

    陡然惊雷,本能的洒开脚蹼就往阁楼里跑,翻上楼梯,一头冲进房里,钻去书架隔间,呯的将小门关上。

    唯有咀嚼青草的老驴,从林野灌木抬起头来,欢喜的看着阴云间闪烁的电光,兴奋的跑动起来。

    远方的曲池坊,乌泱泱的人群抬起脸,骤亮的白昼忽然间沉了下来,轰的一道雷声滚过,青白的电光唰的劈下云间,照亮一张张惊愕的脸孔。

    湖水翻滚打起浪花,青碧的水面下,粗长的鳞身盘旋游动,感到一丝不安。

    。。。。。。

    高台上,陆良生迎着天地间的风,乌缕烫金袍背后的星辰日月好似在动一般,耳边响着下方无数人的躁动不安,伸手再拿起五支香。

    指尖一抹香头点燃,举在胸前,像是有什么力量不让他高举过头顶。

    “此五炷香,祭这天地五行、四方!祈大隋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

    法袍鼓涨,陆良生握着的长香一点一点举去头顶:“。。。。。民安!!”

    一阵大风吹来,手中五支香前后摇晃,仿如要被吹断,陆良生一展袍袖遮去前面,另只手飞快插去香炉,风变得更大,电蛇交织,引得下方城中百姓终于恐慌起来,想要离去。

    轰!

    青白的光芒在所有人眼中炸开,高台上的陆良生面如白纸,眼睛隐隐蔓出了血丝,袍袂飞卷间,手中又有了七支檀香。

    青烟飘散飞远,陆良生紧抿的双唇慢慢咧开,一句一顿的挤出话语。

    “此香,祭!”

    “。。。。。。天上星宿遥望泱泱汉土,为我大隋指引方向,昌武隆!”

    。。。。。。。

    西北某山之中,山石崩裂,彪肥的身形,獠牙钢鬃从断裂的石窟出来,一柄兽面呲牙的钉耙,呯的拄地上,看着远方飞来的一抹淡蓝,伸出接过,掌心里,是一只静止的纸鹤。

    更远的北方,寒风呼啸,两道身影一前一后穿越白茫茫的雪原,不久,其中一人接下飞来的纸鹤。

    望去南方:“师父唤我。。。。。。”

    旋即,叫上前面与他一直争论大地是否是圆的另一个青年,踏上归途。

    风雨漫卷,曾经北齐的土地上,胖大的和尚面色捏着一只纸鹤,面色着急的正赶往长安,他师父失踪了。

    镇空老僧在孤零零的坟头放下女儿生前最喜爱的花,拿起禅杖,晃着上面铁环,走去山外,偶尔抬起头来,朝着东南稽首。

    。。。。。。。。

    长安芙蓉池,七支长香再次插去香炉,陆良生整个人都开始摇摇欲坠,望去天空的电闪雷鸣,咬紧了牙关。

    撑住。。。。。

    。。。。。。不能停下来。

    还有。。。。。。最后一步。。。。。。

    某一刻,他拿起桌上仅剩的九支檀香,压下战栗的身子,将香头点燃举过了头顶。

    “。。。。。栖霞山陆良生,上应三十三天,下达三十三地,我神州饱受战乱之苦,有五胡入主中原,衣冠南渡,更使百姓蒙难、生灵涂炭,人皆如畜,葬为他人腹中粮秣,巍巍华夏九州,亦有豪杰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才不使大夏倾塌,如今天下一统,苍生得以片刻喘息,还望上方天灵肯首,许陆良生书章千篇锦绣,斩妖魔鬼怪,荡尽人间不平事!”

    风扑山高台,一缕头发脱离发冠在风里飘在脸侧。

    陆良生望着天地惊雷电光,“。。。。。。陆良生随身陨而不悔,只愿维系神州大地永享太平,竭尽心里至暮年!”

    天空之上,积厚的阴云之后,隐隐有红光闪烁。

    祭天台,陆良生的声音也落下最后话语。

    “。。。。。。为苍生立命!福泽这方土地,不重蹈覆辙!大隋国师,陆良生敬上”

    轰!

    雷声响彻,电蛇蜿蜒劈下的瞬间。

    下方无数的身影听到这些话,无论杨坚、还是武众臣,乃至远方密密麻麻的百姓,激动的捏紧了拳头,有人大喊了一声:“大隋万岁!!!”

    夹杂人群里的闵月柔两颊通红,激动的抬起手臂,朝着那方高台跟着呼喊,旁边的兔铃怎的也拉不住她。

    但随后,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在此刻洪流般,轰的在天空炸开,淹没惊雷。

    “大隋万岁”

    “大隋万岁!!!”

    。。。。。。。

    无数混杂一起的声音传来。

    一身庄重国师袍服的陆良生,站在大隋旗帜下,从下方呐喊的人群收回目光,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偏过视线,望去远方的阴云聚集的天空,风拂在脸上,心潮澎湃的激动隐了下去。

    常人无法看见的云层之后,一颗红色的光亮拖着尾巴朝这片天地飞来。

    本卷完,也算是上半部结束!

    欢迎进入下一卷,天地大劫



第四百四十一章 春光艳艳



春去夏来,响起了恼人的蝉鸣。

    官道上行人过往,长安东郊,嘈杂的车辕、人声传去路旁茶肆,人声鼎沸喧哗,江湖游侠背负兵器摔响了茶碗,也有三山五岳的旅人、商贩歇脚纳凉,听到碎响,匆匆看去眼一地碎片,以及那边游侠与胖大的僧人争执,继续说起话来。

    “。。。。。你们现在才来长安,要是提早两日来,那可是有大戏看了。”

    “怎么了怎么了,城里发生什么大事了?”

    “嘿哟,你们不晓得啊,当今陛下封了一个国师。”

    。。。。。。

    说话的两人引来邻近几桌好奇,那边发生争执的游侠端着茶水喝了一口,将那僧人赶走,胖大的和尚看了眼地上的碎片,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放去伙计手里,笑吟吟的竖印稽礼,走出茶肆。

    官道延伸过去城墙,大开的城门外,排起了一条人形站列的长龙延伸至前方古老的城楼下,男女老少,挎着篮子、或衣着简陋,牵着孩童也在队伍里接受士卒的盘查。

    关于两日前封国师,祭天一事的消息传开,赶往长安瞧热闹的不在少数,算上平日进出城门的商人,严查的程度比往日都要高上许多。

    城中茶肆、酒楼消息汇聚之处,更是将那日芙蓉池法术祭天的事,添油加醋的编成更加玄奇的故事,反反复复讲给来茶客、酒客听,一连两日都座无虚席。

    “当今陛下乃圣明之君,从前朝昏君手里接过这天下,那是横扫八荒、战无不胜,更兼爱民如子,让穷苦人家都能吃上饱饭。。。。。。”

    每每说书人的开场惯例,先称颂一番当今皇帝准是没错的。

    “。。。。。。后来,听闻世间有大贤,姓陆,名良生者,故亲身前往请他出山相助,好比东汉末年那刘玄德,礼贤下士,不惧风雨酷寒三顾茅庐,才将这位大贤请动,要知道这位陆国师何许人?那就有得说了,传闻乃当年南朝贡士,陈朝昏君有眼不识,殿试一关竟叫他变戏法的,那陆郎失望至极,一怒之下将那昏君金銮殿给砸了,诸位要知道,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到,那陆郎可是得高人传授通玄法术,呼风唤雨、移山倒海无所不能,又饱读圣人书籍,师承南陈大儒叔骅公,那真是抬手可转日月星斗、握笔可写万千华章。。。。。。。”

    故事从说书人口中讲出,必定吊足了听客的口味,忍不住开口催促。

    “然后呢?快些往下讲啊!伙计过来,打赏!”

    听到阔绰的话语,说书人啪的拍响惊堂木。

    “说起那陆郎,可是栖霞山人士,年岁双十有余,相貌更是俊朗非凡,那可是南陈百年都难得出一位的俊才,可惜昏君不识人,戏言轻之,故而闲云野鹤来到我大隋,与当今陛下相识,故此被拜为当朝国师。。。。。。说起两日前的大祭,诸位当中有些不知情,可老朽当日就在不远,就见那国师振臂一挥,天云色变,雷电交加,芙蓉池里,水浪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翻腾,好似有蛟龙在里搅动一般。。。。。。”

    相隔的一条街上,行人扰扰嚷嚷,小孩追逐打闹,旁边挎着篮子的大人呵斥一句,转过身继续与相熟的邻人友人聚在一起,口中也多是那日天生异象,毕竟封国师一事,根本就没听说过的。

    “。。。。。。哎哟,当时我就在隔壁李嫂她表兄老王家里,他就坐在曲池坊,离河边近的很呢,那雷打的人耳朵嗡嗡乱响,吓得我一屁股都坐到地上差点起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