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官-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知道定湖省都没有余粮,那还带着这么多流民踏入省境?你到底意欲何为?叶行远心中腹诽几句。
  但面上只笑道:“朱首领不必担心,潘大人已经请省内大户募捐,为此次以工代赈筹备钱粮,必能保证流民渡过这春荒。”官府没钱没粮,但地方上的大户还是有点存粮的。
  听到叶行远的解决办法只是常用的以工代赈,朱凝儿也略有些失望。不过她不动声色,只静静的听着叶行远的解释,此时反问道:“叶叔叔并非寻常人物,此言必定有的放矢,这钱粮来历且不论,但如今省内并没有什么大工程,又要我们做些什么?”
  敢情你们对定湖省的情况都是门清啊?叶行远心中暗叹,父亲知道省中无粮,女儿又清楚省内没有工程,这还不是预先做足了准备?
  人在屋檐下,他只能耐心答道:“原本潘大人上体天心,善待百姓,不忍轻动徭役,其实省内早有开凿南北长渠,重修驿道之议,但一直为潘大人所否。这一次却是恰逢其会,正好可以借流民之力,成此千年功业,也可救活这数万流民。”
  南北长渠之议,确实在定湖省中曾经甚嚣尘上。因为定湖省江州城是天下交通枢纽之一,而荆楚省盛产木材、茶叶,大批货物都要贩运到定湖省再转运八方。
  但也因为劳民过甚,南北长渠驿道的动议一直未曾通过。至于潘大人是赞成还是反对,那就由得叶行远随口胡扯了。
  听到是这项工程,朱凝儿眼睛一亮,似是正中下怀。然而朱振却摇头苦笑,脸上更是忍不住露出了不屑神色,“叶公子,你若是说些别的小工程,那倒也罢了。但这南北长渠,说了几百年都没人能干得成,潘大人又有何德何能,能成此功业?”
  他死活不肯相信,而且态度也更变得生硬了许多,称呼不知不觉从“哥哥”变成了叶公子,这就是明显的转折。
  几人说话又陷入了僵局,叶行远知道第一关未曾疏通,也不急于将后面的话讲明,总要留点时间给这父女反应。
  朱凝儿出言笑道:“今日天色已晚,我爹爹连日操劳,脑子有些糊涂了。叶叔叔和唐先生远道来此,想必也是累了,不如留宿一晚。这等大事,我们明日再议?”
  天色已晚?叶行远抬头望见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天上,这是睁着眼说瞎话,不过这少女心智不凡,此言必有深意。叶行远再转头看她,她却低下了头,看不真切神情。
  朱振有些恼怒,但又不好发作,又知道平日里女儿素来是作为他身边的智囊,心中必有主意。因此便打个哈哈道:“今日确实有些疲累,不免怠慢了贵客,叶公子与唐先生且先去休息,待明日养足精神,我们再细谈。”
  他是个粗鲁的人,交待了两句场面话,不耐久待,当真就转身离去。朱凝儿微笑着再道个万福,飘然而去,自有别人来安排叶唐二人起居。
  流民营里面一切从简,即使是布政使派来的特使,也得不到什么特别的优待,只有一顶小小的破帐篷而已。
  叶行远也不计较,唐师偃更不敢抱怨,他们俩也不去与流民争夺口粮,只取了些清水,和着干粮胡乱吃了,便在帐中商量。
  唐师偃缓过劲来,问道:“贤弟你这及时雨的名号,竟然有这等威力?我先前还有些嫌弃,如今想来,我也取个诨号就好了。”
  果然还是不靠谱的猪队友,在江湖上行走,难道靠一个诨号就行?叶行远是硬碰硬斗了知县,又逼退五品按察使司佥事,侥幸赢得一场天降春雨,这才博得江湖人的尊敬。
  江湖人最敬重的是什么,就是敢跟官府叫板的豪杰人物。否则只一个及时雨的诨号,又顶得甚用?唐师偃这会儿又在瞎琢磨什么?
  “依我想着,我乃一府名士,纵然混迹江湖,也不能掉了身份。年轻时候我喜着白衣,不如取名叫做‘白衣秀士’如何?”唐师偃兴致勃勃的询问叶行远。
  果然是要水浒大集会了!叶行远无奈摇头,“前辈这名号不甚吉利,你还是不要用了,若是实在要想个诨号,我看你平素多智多谋,不如就叫做智多星好了!”
  唐师偃眼睛一亮,拍手大赞,“智多星唐师偃!妙哉妙哉!果然贤弟不同凡响,一出手就是大行家,化腐朽为神奇。”
  他自觉这诨号既搭配读书人身份,又显得他老唐的优点,不由沾沾自喜。叶行远叹口气,又扯了扯他袖子:“诨号之事,暂且以后再说,此时前辈发现没有,这八万流民虽然缺粮,锅中所煮泰半是野菜,但也有一些米汤,他们手上还有一部分粮食。。。。。。”
  虽然不多,但至少还能勉强供应。唐师偃一怔,点头道:“似乎是有些米汤香味,那这不是好事么?他们手中有粮,或许会更听劝。”
  怕的就是流民手中一颗粮食都没有,走投无路之下,人难免会变得疯狂。再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是无用。几万人受饥饿的**驱使,会变成可怕的洪流。
  “他们手中有粮当然是好事,但是他们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这却未必是好事了。”叶行远耐心的引导着唐师偃去思考。老唐是他的挡箭牌,总得对局势也有相应的认识才行,不能一味浑浑噩噩。
  他们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唐师偃一下子迷糊了,这个问题确实古怪。按说流民如果手上有能吃半个月的粮食,绝不会轻易背井离乡,毕竟对他们来说,附着于土地才有生命。
  “有人给他们资助?这一群流民,背后有人在指引!”唐师偃到底也是才子,略一思索,顿时抓住了其中关键,心中一跳,几乎差点从马扎上栽下来。
  这可是诛心之念了。资助流民当然不是坏事,相反还是大大的善事,但若是拿出粮食,试图要控制流民的行动,这可就是大逆不道了。
  谁会做这样的事?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唐师偃冷汗涔涔,背上的衣衫都湿了。
  叶行远颔首道:“你想的不错,真正问题就出在这里!”不然的话,就算是朱振朱凝儿父女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把这八万流民安排的妥妥帖帖。
  如今流民营在孔雀峡中盘桓,似乎也是在等待着什么。这种等待并不是出于信任,更像是待价而沽。
  唐师偃小心翼翼猜测道:“你是说有人想要利用这些流民?犯上作乱?谋逆造反?”提到这几个词,唐师偃的嘴唇都开始颤抖,心头冰凉,他可不想卷进这等大事。
  叶行远笑了,“哪有那么夸张。”现在就算谈不上太平盛世,朝廷威严却在,要说有人打算以几万流民为根基造反,那就是在开玩笑了。
  “不为此事,又为何要撺掇流民?”唐师偃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那么大胆子。
  叶行远冷笑道:“利令智昏!荆楚流民事起,如果闹出大乱子,第一个要倒霉便是荆楚官场,最大的嫌疑自然就是他们!我想大概就是他们以邻为壑,故意放这些流民到定湖省。
  再说官场倾轧之事众多,定湖省中说不定还有人推波助澜,想拿此事来拿捏潘大人,你以为这般清白?”
  唐师偃目瞪口呆,更不敢置信,正要详细询问间,就听帐外朱凝儿的声音响起,“叶叔叔,侄女有事相告,不知可方便进来?”
  叶行远若有所思,转头对唐师偃低声道:“送投名状的过来了,你且一起听听便是。”
第154章 真命天子
  朱凝儿独自前来,并不让叶行远意外,就算朱凝儿不过来,叶行远也会想法子单独见见朱凝儿。如果没有单独的话要讲,朱凝儿何必要莫名其妙的出言挽留,让他们在危机四伏的流民营中住上一晚?
  叶行远猜测,她就是来表忠心送投名状的,这小姑娘别看年纪小,心机却是比他那个空有皮囊的父亲强得多了。
  “朱小姐请进。”叶行远伸手掀开了门帘,然后左右张望,只见天色昏暗,流民们为生计奔忙,确实四周无人,只有朱凝儿侧身站在面前。
  她也不客气,一猫腰就钻了进来,回头将门帘扯上拉紧,转头就扑通跪倒在地,“叶叔叔,八万荆楚流民危在旦夕,只求叔叔伸手救上一救!”
  朱凝儿语声凄婉,倒像是情真意切。叶行远却不着急,只静静的看着她瘦弱的脊背,并没有急着拉他起来。唐师偃有些不忍,瞪了叶行远几眼,他却浑不在意。
  面前这小姑娘你把她当小女孩看,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有本事操持大半个流民营,跟亲生父亲分庭抗礼的女中豪杰,岂能小觑?
  朱凝儿见叶行远没有反应,也知道这一招对他估计没什么用,跪了一会儿也就自觉的站了起来,怯生生的向叶行远道:“叔叔,侄女此来,第一是先要请罪。”
  朱凝儿本来就显得瘦弱,这故意示弱后更显得楚楚可怜。但她越是这样,多疑的叶行远就越是警惕,沉声道:“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讲,不必如此作态。”
  这语气生硬的让唐师偃翻白眼,什么时候叶行远变得这么不怜香惜玉?他却不知道,叶行远被女人惹过太多麻烦,面对女人哪里还会放松?
  朱凝儿心中紧张起来,她来这里堪称是孤注一掷,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背叛了父亲。如果说叶行远不如她意,那可就万事皆休。
  想到这里,她斟酌了一会儿用词,方才再次开口。将那少女情态尽皆抛开,郑重其事的说:“叶叔叔,此次荆楚流民入境,乃是有人指使,已经有人许我父亲一个九品巡检官职。只要他率领流民挺进定湖省,日后便会有人招安!”
  对待叶行远这样的人,就要跟他开门见山,不得不说朱凝儿察言观色的功夫高强,不愧是流民营的智囊。所以一开口就是重点,再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免得再影响别人的观感。
  唐师偃刚刚受叶行远点拨,也猜到了几分事情真相,但朱凝儿把盖子掀开,还是吓了他一大跳。
  叶行远倒是从容不迫,坐着纹丝不动,只淡定的点头道:“此事已经在我意料之中,不知小姐此来,又想要如何?”
  杀人放火受招安,其实也是底层人民想要踏入“官”这个阶层的一条路,不过这条路上累累白骨,总要害死不少人才能成功。不过一个九品巡检就能将朱振逗得团团转,也说明他实在是眼皮子太浅。
  看叶行远不动声色,朱凝儿心中更是佩服,“叶叔叔天纵奇才,以一人之力,驱知县,退按察使佥事,更能引动天命,降下春雨,可见是应运之人。我爹爹鼠目寸光,手中有八万流民,却只想换个九品武职,真是白白糟蹋了!”
  这小姑娘的口气不对啊!叶行远心中暗惊,这一番话如此老成,哪里像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说的?
  他本以为,从朱凝儿嘴里会听到什么悲天悯人、什么生民艰难的大道理,没想到却是这样隐含“大志”的话。这小姑娘的野心,好像比他爹要大的多了!
  一个九品巡检,能让没见过世面的朱振趋之若鹜,但朱凝儿却是一点儿不放在心上。能够驱动数万流民,穿府过省,她小小年纪就体味道了权力的滋味,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如今朝廷多事,大军多在西北、辽东,腹地和南方完全空虚。而南越国野心勃勃,未来南方九成会有战事。
  荆楚省再往南是西粤省,与南越国交界,战事一起必遭战乱波及,成为朝廷鞭长莫及、管控稀松的地方。此地穷山恶水,人烟稀少,若是七八万流民到此立足,进则可以割据一方,退也可以占地自保,与双方讨价还价。
  朱凝儿打的就是这么个主意,所以她才意图催动流民南下,前往西粤省等待时机。可惜她爹实在是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一定要北上挺近定湖省,所以她才焦急万分,担心一手好牌给打烂了。
  这时候叶行远突然出现,提出了以工代赈,然后从北向南修建长渠道路的打算,这可是正合朱凝儿的心意。所以她心中既喜又惧,难道这位江湖上闻名的及时雨如此精明,与她不谋而合?
  叶行远没多想,他只觉得朱凝儿的眼光要比她爹高了不知多少个层次,能够在更高的眼界和平台上讨论问题。虽然小小年纪就如此现实有点讨厌,但作为谈判伙伴而言,反而是个好对手。
  既然朱凝儿责怪她爹目光短浅、糟蹋好牌,就顺着这个口气继续往下说,所以叶行远终于露出笑容,“你看得如此通透,自是好事。不错,若是流民能够做成这件大事,那你父亲的前程,何止是一个九品巡检?”
  不得不说,叶行远对抗官府的名头响亮,很容易让人想到些不该想的。
  听到大事两个字,朱凝儿心儿怦怦乱跳,妙目流转望着叶行远。果然及时雨不是等闲人物,只怕他在定湖省中有所布局,所以才会顺水推舟,提出向南修长渠道路的这样的想法!
  一定是这样!否则的话,荆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