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官-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是酷吏倒好了!”欧阳举人瞪大了眼睛,语气愤愤,“自这位周县尊上任,衙门中就只剩了三种声音,板子声、戥子声和算盘声!
  这板子声是对付百姓的,戥子声和算盘声自然是催逼地方粮税,莫说略宽缓几日,依周县尊的规矩至少得提前半旬,否则就是痛打,地方上都是一片鸡飞狗跳。”
  “不仅仅如此,这位县尊为了粮税无所不用其极,在雨水调和的问题上,与吾辈也起了冲突!”欧阳举人愤然说。
第18章 县试入场
  前文介绍过,读书人一级有一级的神通,秀才肩负教化地方责任,神通就是清心圣音。而举人作为地方士绅领袖,称得上镇守地方,最著名的的神通就是呼风唤雨,调节地方雨水。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一个地方的元气是有限的,举人老爷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召唤雨水。本县这两年旱情较为严重,所以雨水调节问题尤为重要。
  周知县倾向于将有限的雨水集中在几个地处平原的产粮大乡,其他土地贫瘠的乡村放任不管,这样有利于提高全县粮食总产,数字上会很好看,对政绩非常有利。
  而周知县这个想法,遭到了欧阳举人为首的一批地方实力派的反对,他们要求全县平均分配雨水,不能集中在几个乡里。
  道理很简单,那些从贫瘠山村出来的读书人,怎么可能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老家干旱,而将雨水调配给别的乡村?宁可平均分配,求得一个公平,也不能忍受厚此薄彼。
  到这里叶行远便听明白了,这位周知县不仅仅是一位酷吏,更是一位追求政绩或者表面政绩的酷吏。
  读书人做官,不见得为发财,却肯定是为了继续上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功德或者政绩到位,考评卓异,朝廷嘉许,自然会提升官员的位格。
  每升一品,天命都会有所嘉奖,新的神通也会出现,对读书人来说有巨大的好处。所以这世界里,贪官昏官或许不少,但说懒政怠政的庸官倒是少见。
  只还是那句话,大道之下,无穷变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衡量政绩的标准也是各有各的思路。
  对于周知县来说,他要的政绩,是地方表面平静,积存案件压到最少,还要做到粮税充足甚至大幅度增长,便能达到朝廷的卓异标准。然后再弄一两个体面的政绩工程,就可以捞足资本,升迁而去。
  至于地方百姓的感受,只要在任之时不闹出大乱子,升迁离开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但以欧阳举人为代表的地方士绅是本地人,出发点自然与急于积攒政绩的知县有所不同。知县更重视效率,他们更在乎公平,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觉悟比知县高,无非是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同而已。
  其实这就是地方士绅与外来流官的天然矛盾,叶行远熟读历史,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只是在这奇异的轩辕世界之中,各自神通在手,矛盾更为突出,也更加尖锐罢了。
  周知县手段过分,更是激化了这种矛盾,所以县里当然也有结党成社反抗的,看似平静,其实却是暗流汹涌。
  而周知县想要与欧阳举人这种本土势力对抗,又不得不利用黄典吏这样的胥吏爪牙,本来就与欧阳举人有宿怨的黄典吏自然一拍即合。
  叶行远从欧阳举人家中告辞出来,不得不承认情况还是比较紧迫,心中暗自思忖,“如此一来,更要想办法拿到县试案首,欧阳举人也说童生案首基本能确保秀才,这才是自己在漩涡之中的护身符。”
  考试之前,叶行远干脆在家中闭门读书,低调得悄无声息。直到考试前一晚,又悄悄的入县城,在欧阳举人家落脚。
  第二日一早,欧阳举人亲自将叶行远送到县试考场大门,并督促巡考小吏当场搜查,正式确认叶行远身上并无夹带,这才让叶行远进去。
  此时黄典吏正在场内布置,他负责在每一座考棚贴上封禁舞弊神通法门的咒符。作用就是阻拦考生用神通作弊,确保考试的公平。
  这咒符得自于信仰阴神而来的神术,话说回来,神恩体系的神通,往往都是靠咒符实现的。
  黄典吏一面催促属下,一面悄悄地从袖中取出一枚咒符。色泽与其他考场符咒一般无二,只是图案略有些不同。
  黄典吏觑得四边无人注意,暗暗将东首甲二考棚上的禁神符扯下,另换了手中这一枚无名咒符贴上去。贴紧之后,又看到周围无人注意,这才松了口气,脸上微微露出几丝得意。
  叶行远跟黄典吏擦肩而过,提着欧阳举人为他准备的考篮,施施然跟随着队伍。考生点名叫号,分配到不同的考棚之中。
  叶行远的考棚,乃是东首第二的甲二;无巧无不成书,他旁边甲一的位置是盛本其。不过盛本其瞧见叶行远后,却一头钻进了甲一考棚,再不探头出来。
  这种安排是何用意?想要乱我心智?叶行远嗤然一笑,类似这样低级的法子对他可不会有效,如果黄典吏的手段仅止于此,也就难怪欧阳举人看不起此人。
  不过想想科举秩序如此森严,区区一个小吏,最多也就能小小干扰一下思绪罢了。叶行远心中笃定,但每个细节还是极为谨慎,他从篮子中取出文房四宝,试了试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足了准备。
  欧阳举人为他筹备自然办得妥贴,所有的东西都是完美无瑕,就连准备的食物也是温热新鲜干净,挑不出一丝错处。
  叶行远还不放心,又上下检查考棚,看看是否有人事先藏了东西,杜绝一切被陷害的可能。
  当当当!随着一阵急促的锣响,考生已经全部入场完毕,考官带领着差役,开始巡场进入各个考棚放下考题。
  县试考整整一天,上午便是背诵默写圣贤文章,这是基本功,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也就不必考下去了。
  叶行远粗粗看了看考题,好在题目都在自己熟记的范围之内,只要略略回忆,大体便可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
  约莫五千言左右的默写,也就是工作量比较大。叶行远没见到什么生僻考题,松了口气,一边回忆一边执笔书写,也不用打草稿,字迹如行云流水。
  远处的巡场考官见了,微微颔首表示满意,凑到主考官周知县面前,低声报了一句,“县尊,那位便是叶行远了。”
  这几日叶行远的名头如山响,城中官吏也都听说香君显灵的盛事,“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一句,更是让各位闺阁小姐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巡场考官知道叶行远今日要来考童生,特别注意了一下,忍不住到周知县面前提了一句。
  周知县身材瘦小,双目却是精光慑人,他不满地抬起头来,扫了巡场考官一眼,“叶行远是什么人?本官需要知道么?难道此人是你亲友,你要来本官面前说项?”
  巡场考官吓了一跳,想起这位顶头上司脾气古怪,自诩清廉,赶紧闭上了嘴。
  叶行远不知道这小插曲,他倒是越写越顺遂,前世今生的记忆和能力完全结合在一起,让这些圣人经典在他脑中变得清晰无比。
  更不用说在考试之前,他还用科学方法分类,重新加深记忆了一遍,如今这些不算生僻的经典,他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绝不会有一字之差。
  默写不需要运用灵力引动天机,因为本身是圣人之言,自然蕴含天机,录下的文字虽无灵光,却有圣痕。
  字若生光,即使是在黑暗之中也能看清,那表示考生对圣人之言已经有了自己的了解;光线如果黯淡不明,那就表示只是单纯死记硬背;而如果有错漏,则圣人之言也不会发光,那就是等而下之。
  叶行远字字生光,不过一个时辰,就将五千言默写完毕,摊在桌上,灿烂如夜明珠,驱散了考棚之中的阴影。
  周知县这时候终于忍不住抬起了眼皮,瞧向那光芒四溢之处。
  有个副主考满面喜色,“此子不简单,只这份经义理解与背诵的功夫就可以取个童生。本县这几年来,还未曾有过如此深厚的考生。”
  这世界很公平,下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与天机共鸣,或者需要人的天资禀赋,但这种背诵功夫,却是要看谁下的苦功更多。
  副主考没想到,灵力厚重到能抗衡俞秀才、才华横溢到能被香君认可的小子,还有这等下苦功的志气,果然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一个基础、才学和灵力三强的家伙,还有什么人能够与他相争?
  “稳重些!”周知县呵斥了一声,“上午的默写尚未结束,此子不过是占了些先机,怎能让你们如此失态?”
  经典默写,不过只是基础考试,最重要的还是下午的文章,那才是决定案首归属的关键。
  黄典吏躬身站在周知县的身后,在这里没有他一介小吏插口的余地,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影响着考试的进程。目光飘向黄色的咒符,在风中招展,并发出嗡嗡的响声。
  午饭之前,叶行远就将默写的卷子交了,这本可以拖到下午与文章卷一起交,还可补充修改。不过叶行远已经细细看过一遍并无错漏,为避免污损卷面之类的意外,他干脆交卷,下午专心致志地对付那一篇童生文章。
  这是全场第一个交卷的,按规矩,卷子可以当场呈到周知县面前。周知县面色如冰山,他是最不屑这种自诩才华的轻狂之人,当下一双鹰眼盯紧卷面,就想找个错处来斥骂一番。
  但是。。。。。。并没有。周知县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看着每个字如烛火跃动的纸面,手中的朱笔举在空中,竟是点不下去。
  这份考卷光华满纸,即使是在黑暗之中也可以不需要借用灯光阅读,这说明天机共鸣的很和谐,没有任何错漏之处。
  字体丰赡华美,笔意柔中带刚,如此书法,已经有了大家风范,无论如何周知县也不能硬挑毛病,否则只能是自取其辱。
  不得已落笔,在试卷的上端画了个红圈,潦草地批了一个“甲”字。甲是最佳,但周知县实在没有心情再落什么其它的评语。
第19章 防不胜防
  果真是当世奇才!巡场考官与副主考都是暗自赞叹,心道这叶行远当真了不得,要是文章也有默写相应的水准,在县中绝对称得上鹤立鸡群,案首就该是他的。只是这话他们不敢宣之于口,怕又触了黑脸周知县的霉头。
  黄典吏的面庞微微抽搐,他也是读过书的人,叶行远的才华更在他意料之外,这默写居然能够一字不差。在县试这个最低档次的考试中,还是不多见的。
  正常情况下,只要叶行远的文章不至于离题万里或乌黑一片,一个童生是稳稳中了。幸好他早有准备,绝不能让此人鲤鱼跃过龙门!
  等众人看完叶行远的试卷,黄典吏忽然压低了声音,默默补刀,“听闻此子颇得欧阳举人看中,才德应该是不差的吧?”
  听到欧阳举人四个字,周知县的仿佛无动于衷。他倒是比黄典吏有城府些,并没有什么表示,但考官们都看得出来县尊心中已经不愉,只能齐齐暗中为叶行远轻叹一声。
  这少年究竟是如何恶了黄典吏?在这种时候还要被进谗言,引得周知县厌烦,别说案首保不住,就算是童生资格也岌岌可危。
  如今县中谁不知道周知县与欧阳举人一系地方士绅关系紧张?这少年既然是欧阳举人提挈的人,周知县就无论如何不会让他得案首,但凡文章有一点错处,就会被打落尘埃。
  科举选材,对天命道统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上至下都是从严,考场中舞弊被发现,无官身者满门抄斩,有官身者连乌纱带脑袋一起落地。
  但考试之中主考官终究有自己的主观情绪,天机共鸣也不会精确到自动把名次排好。所以主考官还是能把可取可不取的卷子黜落,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就不会被惩罚。
  现在其余考官心里不免都在猜测,县尊行事手段犀利,刚愎自用,还真有可能将明明该录取的叶行远黜落,这就有违科举取材本意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叶行远拿个童生如探囊取物,可最后录取的名额还是掌握在周知县手中。
  若县尊有才不取,而叶行远背后有欧阳举人撑腰,再加上本身有才,绝对是有能力把事情闹大的。
  到了那时,知县固然要受斥责,但有位格和政绩撑着,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县之尊不可能那么随便就处置了;倒是他们这些副主考、监考官之类,可能会受牵连倒霉,甚至在天机那里失了分,那才叫冤哉枉也。
  叶行远也觉得自己发挥不错,他瞧了瞧周围还在奋笔疾书的考生们,心情愉悦。从篮子中取了白面肉饼,在考棚中的炉子上加热,和着一盅茶,一气吃得干干净净,腹中饱胀方才停下。
  “左邻右舍”考生还在咬牙切齿回想经典并默写字句,忽而闻到食物的香味,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