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官-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琼关县生乱,叶行远却因为为修葺县学受伤,名正言顺的闭门不出,压力全在省里,顾大人想发火都找不着对象。
  宇文经一路上已经思忖完全。叶行远如此行事,固然出乎他意料之外,但在他看来,也无非是困兽犹斗罢了。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效果,只怕也动用了锦衣卫的力量,将事态扩大。
  这也就意味着叶行远翻出了他的底牌,宇文经虽觉棘手,但只要能平息此事,之后就能彻底压制叶行远。便笑道:“顾大人何必着急,所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琼关县民意如何,还要请大人解说。”
  顾大人愁眉不展,取出万民书,递给宇文经道:“你可自行观看。总而言之,便是琼关县这些刁民谴责省内苛待叶行远,逼得他在县学受伤——这真真是笑话,他要受伤乃是天意,与省中何干?”
  宇文经微微一笑,仔仔细细将整篇文看完,才点头道:“此文文字虽然粗疏,但道理却也不错,琼关县已至末路,省内本该拨下部分款项供其重修县学才是。
  既然将责任推卸给刚上任的知县,如今他为修葺县学而手上,布政使衙门自当负疚。”
  此言一出,就连李宗儒都忍不住斜眼看他,心道你现在说话可与当时完全不同,明明是你出的主意逼叶行远,怎么一回头又成了布政使衙门的责任了?
  顾大人也心道你到底是站哪边的,不过这时候也只能做出一番礼贤下士虚心纳谏的态度,干笑道:“宇文先生所言甚是,不过此时不是追究对错的时候,如今这局面却该如何应对?”
第307章
  宇文经一拱手道:“事已至此,琼关县所求不过是省内公平处治罢了。这对大人有何不便?布政使衙门经手办事之人有责,可免职之;省内另拨部分钱粮,给琼关县吏员发薪俸。
  大人再修书一封,私下好生慰问叶知县便是。这三件事,大人做来不过都是举手之劳,便可轻易平息琼关县之变。”
  琼关县要闹,虽然其实是多年积怨的爆发,但是明面上的理由不过就是那几样。既然如此,只要将这几个问题都解决了,琼关县吏民又有什么道理继续闹下去?
  顾大人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确实是想多了,不过又有些犹豫道:“这样会不会太软弱了?显得本官软弱可欺,日后琼关县再这般要挟,该如何是好?”
  一般的原则就是群体性事件绝不能轻易让步,否则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上官的威严荡然无存,还谈何治理?
  宇文经从容道:“道之所在,君子所取也。此次正是因为琼关县有理,所以才无法遏制,若他无理取闹,自有朝廷律法制之,何足道哉?”
  顾大人一想也有道理,便从了宇文经的建议。布政使衙门有一名小吏背了黑锅,被免职还乡,顾大人又从省中紧张的款项中挤了三百两,拨给琼关县,算是清欠小吏们积年的薪俸。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顾大人还是让师爷执笔,私下给叶行远写了封信。信中满纸虚言,只随意吹捧了一番,又让他安心养伤,不必过于操劳。
  叶行远收到这封信之后,看了两眼便不屑放下,笑道:“藩台身边有高人,可惜未能善加利用,这倒不必太担心。”
  省里拨付的银子昨日已经到了县衙,叶行远也不雁过拔毛,如数拨付,付清了县中吏员好几年的欠债。那些胥吏拿到钱的时候都是震惊万分,倒不是他们没见过这么些钱,关键是县尊这份心意。
  有老吏涕泣道:“大人如此恩深义重,吾等岂敢不效死以报?”
  官、吏身份天差地别,吏员得益于阴神,也受限于阴神,不得参加科举,更悟不得天机。虽然与普通百姓相比乃是人上人,但是在傲气的官员眼中,与守户犬也无什么不同。
  别说是琼关县这种穷地方,便是富庶的县城,吏员薪俸也很少有全额支付的,必有拖欠。他们便各有手段,总之从县衙职司中刮出一层油来养家糊口发家致富,这已经成了惯例。
  这次借着叶行远受伤事,闹上一闹,众胥吏也就是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罢了。不想省里这么快服软拨银子,而叶行远又这么爽气的全数发下,这可是他们未曾受过的礼遇。
  秦县丞听一众胥吏议论,笑对叶行远道:“大人这一手,尽收本县吏员之心矣。日后在县中行事,必能如臂使指,得心应手。”
  叶行远摇头道:“吏员大多是刁滑之辈,岂会如此轻易收服?总得软硬兼施,才能暂时压服他们,这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秦县丞到此时也略微能猜出之前一切都是叶行远一手导演,但不敢宣之于口,也不明白叶行远如何能够控制局势。心中只更佩服,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庆幸。
  他思忖了一会儿,又问道:“此次大人先下一城,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县事仍然吃紧,想要施政终究缺乏银两,不知大人有何良策?”
  叶行远淡然道:“省内第一次驳回补助陈情,本官便知事必不谐,早已另外想办法。不日便有回音,不过此事可一不可再,日后本县还得寻开源节流之法。”
  省里的补助申请不到,叶行远除了借机设计了一幕大戏之外,同时也双管齐下,向京中求援。
  为了要几百两银子去找皇帝,这种事一般人干不出来,但叶行远却干得顺理成章。其实许多人思维上都有误区,觉得小事自己解决,大事自己搞不定才求上司相助。殊不知恰恰相反,无关紧要的小事,让上司举手之劳完成,反而让他更有成就感,只要次数不要过多,对下属不会有什么不满。
  真拿什么麻烦事交给上司,让他也头疼,他不会反思自己的能力,只会觉得下属无能。叶行远深谙此道,有这种惠而不费在隆平帝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当然绝不放过。
  却说京中隆平帝收到叶行远的上书,不觉哑然失笑,对安公公道:“小猴子也真胆大,说琼关县内财政紧张,剑门省见死不救,向朕的内库求取数百两救急,以彰圣德。”
  安公公瞠目结舌道:“陛下日理万机,他也真好意思拿这些小事来打扰?依老奴愚见,陛下当重重斥责才是,不然他必越发放肆了。”
  隆平帝大笑道:“他堂堂一个状元,被派去这种穷乡僻壤,居然有妖蛮随地便溺,真是让人无奈。说起来也是朕负了他,他只求几百两银子,可见也并非虚言,算是实诚君子,朕便帮他一次便是。”
  翌日隆平帝便下旨,从内库拨了一千两的银子,用来支援琼关县。
  这笔银子抵达琼关县之后,又是引起一阵热闹,所谓皇恩浩荡,但天高皇帝远的琼关县什么时候见过?直到叶行远这位状元知县来了琼关,居然能让万乘之尊拨下银两,这诗何等的荣宠?
  顾大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更是气炸了肺,他素知当今皇帝小气,近年几次大灾,内阁想要让皇帝开内库掏钱,都被他用各种借口搪塞过去。如今竟然为了一个小小叶行远,皇帝便拨款赞助,这不是硬生生打剑门省的脸吗?
  这小子果然是幸进之臣,奸佞!顾大人尚未见过叶行远一面,但几个来回之后,便给他贴上了标签。
  叶行远有了这一笔银子如鱼得水,原本束手束脚的县政终于可以全面铺开,第一步修建旱厕,整洁环境,从银子到的当天就开始。
  正当他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秦县丞急急来报,县中居然又出了变故。
第308章
  叶行远第一天抵达琼关县,就知道这地方像是个火药桶,早晚都会要爆发。只是爆发在哪一点上却无从预料。居住在琼关县的蛮人,因为一桩刑事案闹了,几乎要发展成各族冲突的暴乱。
  秦县丞抹着额头的冷汗,向叶行远叙述案情,“此事说起来也甚可悲,大人也知道咱们这地方各族杂居,虽然法规不准,但实有私下通婚事无法阻止,谁知道竟然惹出这般祸事来。。。。。。”
  他垂首叹息,心中实为不忍,“对方虽是蛮族,但此女谋害亲夫也是事实,为平息纷争,大约只能是将她处以极刑了。”
  叶行远仔细的看着案卷,县衙门外聚满了闹事的蛮人,稍有不慎,便是大乱的局面。这已经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刑事案。
  案情其实清晰,犯人是个不足十六岁的年轻人族女子,枯瘦佝偻,面容憔悴,名叫阿清。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家贫,被典于县中一名为怒山的蛮族四十岁大汉为妻。
  因为经年累月遭受虐待,不堪忍受,便趁丈夫熟睡的时候取出家中菜刀杀人,对他连砍十几刀,然后夺门逃出,到县衙自首。
  如果真将这蛮族大汉杀了,那叶行远就算同情,大概也只能依据杀人偿命的法例,判处此女死刑。但让人郁闷的是蛮族皮粗肉厚,阿清人小力弱,这十几刀只造成了皮外伤,怒山最重的伤势不过是削去了半个耳轮。
  饶是如此,蛮族诸人不可罢休,要县衙定阿清谋杀亲夫之大罪,千刀万剐!
  秦县丞苦笑道:“剐刑自然是不取的,仁宗皇帝仁德,早废了这凌迟之刑。不过谋杀亲夫,乃是违拗圣人之训的大逆。这一刀之苦,只怕这弱女子真得受得。”
  叶行远皱眉道:“杀人未曾致死,那怒山只是轻伤,何必如此重刑?”
  秦县丞不解,暗道这堂堂状元怎么不知朝廷律例,不过只当他是动了恻隐之心,便解释道:“弑夫乃是纲常大罪,阿清已经付诸行动,令怒山带伤,死罪断不可赦。
  也就是因为她嫁的是蛮人,才位之不值。要是她丈夫是人族,那我们更不须这般犹豫。”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圣人所定的三纲。弑君、弑父、弑夫,都是不可赦的大罪,太祖皇帝在日,定判凌迟,后来的仁宗皇帝不忍,才减轻了刑罚。
  叶行远不是不清楚本朝律法,但他毕竟是第一次断案,习惯了现代社会的思维,一时间未曾反应过来。如今得秦县丞提醒,反应过来,不由喟然长叹。
  于轩辕世界的法理,阿清确实该死。而为了平息县中蛮族的骚乱,她也不得不去死。
  叶行远升堂审问了阿清,正如诸人口述案情一般,阿清当堂供认不讳,承认了自己受苦不过,故而存了同归于尽的心思。怒山那日喝得酩酊大醉回来,对她又是一顿好打,之后在床上沉沉睡去。
  阿清取刀乱砍,只见一片血泊,也不知生死,便出门到县衙投案。她年纪幼小,又因恐惧和慌乱,说话往往前言不搭后语,但大致情形都可以问得出来。
  按说人、蛮、妖不可通婚,但在这边境之地,也不管此事。当初阿清家里欠了怒山二十两银子,适逢年关还不上钱,便将其女典之为妻,此事有邻里为证,也是真事。
  阿清婚后的生活苦不堪言,亦有佐证。除她自述之外,旁证甚多,就连怒山也没有否认。
  阿清父母涕泣道:“每日天不亮,我家阿清就要出门挑水砍柴,日升之前就得为一家做好早饭,稍晚一刻便是拳打脚踢。她身上常年带伤,人尽皆知。
  阿清每每回娘家哭诉,也不敢多待一刻,若是被怒山发现又是一顿饱打。我家女儿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会鬼迷心窍,还望青天大老爷从轻发落。”
  他们也是后悔不该为二十两银子就轻易卖了女儿,但事到如今也无计可施,只能苦苦哀求。
  怒山甚为跋扈,他直楞楞的跪在大堂上,虽恭敬却仍旧带着傲气,答话也是直来直去,“自家的婆娘,有什么打不得?大人读圣贤书,书上可也没这条规矩!她既然敢谋杀亲夫,便该千刀万剐!”
  叶行远其实也是第一回近距离查看蛮人,便仔细的瞧了瞧。这蛮人比人族魁梧,浑身长毛,面目扁平,额头宽阔突出。因为嘴角下垂,满面横肉,显得甚为凶恶。
  听说蛮族就是男子丑陋而女子极美,古时中原武功极盛之时,曾经深入西方,掠夺蛮人女子为妻妾,不过现在早已不复从前。
  不说蛮人在极西之地建立了一个大帝国,据说正自强盛之时。就是这边境上的蛮族,也已经不服人族管治,俨然腰杆子硬了起来。
  叶行远懒得理他,案情已明,他甚至不需要动用知县官职的神通“明察秋毫”,这件事太过简单。但到底要怎么判,叶行远心中却起了犹豫。
  他宣布退堂,回到后衙,静静思索。秦县丞看叶行远并未当堂判决,为之担心,赶紧过来劝解道:“大人莫要妇人之仁,这小女子固然可怜,但她起了杀心,亦有取死之道,并不冤枉。
  何况蛮人一向是县中麻烦,他们聚在一处便有大乱子,这次若不遂了他们心愿,怎能化解此事?大人初来乍到,好不容易立住脚跟,切不可因小失大。”
  叶行远点头道:“这个本官理会得,只此事该如何处理才是最佳,还当深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