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行远的审理倒是按部就班,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一开始照例提审人犯。
当初慈圣禅寺的和尚,但凡与事件有涉的,全都被收监判刑,因为此事大坏地方风气,性质恶劣,大部分都是死囚。
这些和尚都是恶贯满盈,叶行远对他们也没什么客气,上来便是大刑伺候,打得这些淫僧皮开肉绽,哭爹叫娘,围观群众一致叫好。
这些欺凌妇女的采花大盗最受歧视,要是当场逮住便是打死也是无怨,秋后问斩的时候说不得也得收一箩筐臭鸡蛋烂番茄。
故而叶行远虽然不问情由痛打,只是为百姓出气,民意在前,童知府等人也没法多说什么,只觉得这是杀鸡给猴看,憋了一口闷气。
看叶行远将十来个和尚打了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终于有当地官吏忍不住提醒道:“大人,适可而止,这些都只是帮凶爪牙,便是打死了他们,也问不出什么东西,何必如此?要是不小心瘐毙于公堂之上,只怕有人要兴风作浪做文章。”
叶行远霸气道:“瘐毙便瘐毙,也算是给百姓们出口气,本官倒要看看,有谁要撞枪口上来捣乱。”
他很明白今天的主要矛盾,整个蜀中官场,都在等他打出底牌,反而不敢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而被蜀中官场作为倚靠的蜀王姬继深,又因为效忠血书失窃事疑神疑鬼,投鼠忌器。
这个时机,反而让叶行远得以大展手脚,便算真瘐毙几人,对方也只能暂时隐忍。
因此不打白不打,不过这些和尚体格健硕,甚为耐造,居然三轮打下来还是没人咽气。叶行远看打得差不多也够了,便不耐烦的令衙役将他们都拖下去。
他在堂上笑叹道:“如此方出心头一口恶气!”声音不大不小,足够众官员都听到,童知府等人咬牙切齿,却也只能装聋作哑。
要把这一波人先打个半死,才算进入今日审案的正式环节,叶行远先宣罗小娟上堂。童知府知道这是关键证人之一,开口便阻挠道:“大人,这罗小娟初审的时候便应受刺激过度,罹患失心疯,语无伦次,只怕证词不足以采信。”
他们可不管这唯一的受害女子是真疯假疯,反正只要她疯了说不出什么重要的证词,这些官僚们就尽可放心。
如今叶行远重审此案,把罗小娟找出来,众官僚一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叶行远越搞越认真,他们才深恨当初没有杀人灭口。
不过在她作证的时候,当然要扣死此人是失心疯,绝不能让她的证词有效。
叶行远早料到这些人必然如此下作,浑不在意,只淡然道:“此女原本确实神智混乱,不过经本官细细开导,兼天恩浩荡,陛下慈悲,她此时已经复原了。”
这事和皇帝又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专治精神病的大夫?你说治好了就治好了,还要扯什么天恩浩荡,这分明是扯大旗作虎皮。但这也没法反驳,只能默默无语,等着罗小娟上堂。
罗小娟这些日子在按察使司衙门养着,好吃好喝,白白胖胖,胆子也大了许多,上了公堂先磕了头,不卑不亢跪在一旁。
叶行远漫不经心问道:“罗小娟,你陷入虎狼窝中,受人侮辱,令人同情。本官今日重审此案,便是要厘清真相,还你一个清白,你可敢在公堂之上作证?”
罗小娟叩头道:“小女子受人侵害,无处容身,对这些衣冠禽兽恨之入骨,惟愿大人不畏权贵,将那些背后主使之人一个个揪出来绳之以法,小女子死而无憾!”
她重重磕头,语气森然,围观的百姓一片轰然!慈圣寺一案,果然还有内情,背后还有主使之人,那一定要深挖下去,绝不放手,“不畏权贵”四个字,立刻点燃了百姓的激情。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叶行远这一套方案还是懂的。
第427章
童知府一听罗小娟一上来就要给这慈圣寺案定这种百姓与权贵对立的调子,赶紧怒喝道:“兀那女子,休要胡言乱语,慈圣寺案事实清楚,审问明白。你要是胡乱攀咬,可知国法无情?”
这不能随随便便让叶行远带节奏,民心可畏,要是让他们把这把火点起来,裹挟民意之下,公堂之上还真不好判。
这时候童知府才明白为什么这种涉及阴私之事,叶行远还要拿出来公审。偏偏这个受害的小姑娘没心没肺,也敢当众述说,真是不知廉耻!
叶行远故作诧异的瞟了童知府一眼,轻轻咳嗽一声,“童大人,今日本官才是主审,苦主尚未开口,你怎知她胡乱攀咬?若再出言无状,休怪甭管公堂之上顾不得同僚之谊!”
他今天也是一点儿不留情面——本来这就是打算撕破脸皮,就算这会儿一团和气,待会儿诸位公子上公堂,少不得要大闹一场,还不如早些掰扯开。
童知府恼羞成怒,欲要反驳,又被吴同知拉住。现在叶行远占据主场之利,与他纠缠毫无意义。还是盯着这女子,看他到底能说出什么要紧的话来。
罗小娟年纪小,得叶行远鼓励之后也并无心理负担,如实讲述当初被强抢如慈圣寺之后的惨况,不须添油加醋,只要原原本本说来,便听的人义愤填膺。
尤其是最后说侵犯她们的并不仅仅是寺中的和尚,还另有其人,人群整个都炸了。
有人怒喝道:“据这位姑娘所说,必是官宦公子,行此十恶不赦之事!该杀!”
有人大叫道:“官官相护,这朝廷没一个好人!”
有人劝解,“你们不必着急!有叶青天在此,还怕不能水落石出么?我们今日便在这里看着,到底哪个能逃脱!”
有童知府等人安排的狗腿子,这时候尚打算混淆视听,便含糊道:“这姑娘遭遇悲惨,却也未必能肯定,咱们还是细听审再说。。。。。。”
怎奈这时候群情激昂,哪里有人肯听,立刻便有人将他揪出来,“你是哪里人士?怎么胡乱说话?我看你定是官府的奸细,拿了钱来胡说八道!”
当即就推推搡搡,闹成一团,那几个收了银子本打算说话的,这时候也都当了缩头乌龟。
叶行远甚为体恤罗小娟,知道作为女子,能够站出来说话已经甚为不易。他温言问完,便要让罗小娟退下。
童知府知道这时候不拦着不行,只能咬牙站出来道:“大人且慢,案情未清,本官还有几个问题要询问这位姑娘。”
叶行远毫不客气呵斥道:“罗小娟乃一女子,事涉阴私,她能鼓起勇气上公堂作证,已是大勇。童大人你作为读书人,怎能如此不知包容之理?还要询问,未免少了君子之风!”
童知府哭笑不得,他知道这顿骂他是逃不了的,只是叶行远你若是讲究君子之风,也不会将这事揭开,但这话他却不好说,只能尽量义正词严道:“本官知此事有伤读书人的体面,但是此案事关重大,为求真相,也不得不做这个恶人了,还请大人体谅。”
叶行远也知道拦不住他,他早有应对之法,并不着急,刚才也不过是为了给童知府一个下马威罢了,便冷笑道:“既然你如此坚持,那你便问吧。但我且提醒一句,人在做,天在看,莫要过分!”
童知府一口气憋着出不出来,但又不好反驳,咬牙不顾廉耻向罗小娟问道:“你刚才所说,时隔已久,可记得真切?你受那么多人凌辱,难道每个人的特征都能分辨么?”
这话问得诛心之极,要是罗小娟回答这个问题,大概身为女子的名节也就彻底不要了。公堂之外一听这问题,顿时吵嚷一片,“这狗官如此下流!只怕慈圣寺中也有他一份!”
有人讥笑道:“堂堂读书人,竟然问出这种斯文扫地的问题,真是令圣人蒙羞!”
“打他!打他!”有不少人就想冲击公堂,吓得童知府面无人色,忙问叶行远道:“大人,这公堂之上不容喧哗,如今有刁民威胁,请大人整顿秩序。”
叶行远漫不经心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吾等问心无愧,自然不必担心。童大人放心,按察使司衙门的衙役拦在门口,轻易不会让乱民闯入。”
什么叫“轻易不会”?童知府七窍生烟,他偏偏问心有愧,那又怎么办?真要是让人闯进来了,那可如何是好?
但事已至此,他知道这是背水一战,只能不去考虑这种问题,只咬紧了牙关,要问罗小娟。
罗小娟又羞又怒,但她之前已经得叶行远派陆十一娘培训过,知道在公堂上将会遭遇怎样刁钻促狭乃至于下流无耻的问题,便强忍眼泪道:“那一批人,行事明显与和尚不同,口音也略有差异,这一点小女子绝不会记错!”
童知府冷笑问道:“慈圣寺中的和尚,原本就来自各地,口音各不相同,你又怎能分辨?至于行事,难道寺中每个和尚都曾凌辱你?”
慈圣寺也算得上大庙,前后和尚加起来也有两百余人,童知府这哪里还是讯问,根本就是出言侮辱。
叶行远怒道:“童大人,请你适可而止,留点读书人的面子!”
罗小娟勇敢道:“大人,不必担心,我今日既然到了公堂之上,就是为了求一个公道。我不是一个人来此,在我身后,还有无数冤死的姐妹,我要为她们开口!”
她顿了一顿,轻蔑的目光扫过堂上诸位官吏,傲然道:“住在我隔壁牢房的姐姐每日都会计数,她一心想要脱离这囚笼,报仇雪恨,种种特征,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也学她,时刻不忘这血海深仇,这不是我们女子的耻辱,而是这些恶徒的罪证!凌辱我等的和尚,来回就是那三四十人,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一批年轻人。他们与和尚迥然不同,我们可绝不会认错!”
作为这个时代普通的女子,说出这种话来,几乎是羞愧无地,大约之后除了自尽以谢天下,否则是难以在城中立足。但偏偏罗小娟便这么说了,堂下众百姓一片沉默,渐渐竟有饮泣之声。
罗小娟之父躲在人群中,原本今日来此,只觉得耻辱,但听女儿在堂上之言,忍不住嚎啕大哭,“女儿,是爹爹未能护得住你,这些狗娘样的东西,我要将他们一刀一个,统统砍杀!”
罗母更是痛哭晕厥,周围众人陪着落泪,齐声咒骂。童知府听得心惊胆战,欲待再问,却终究还是不敢。
他只以为女孩子脸皮薄,只要问这些东西定然不敢回答,没想到罗小娟掷地有声,这叫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叶行远面色沉肃,冷哼一声道:“童大人,若再无问题,我就让罗姑娘先下去了。她为阐明真相,大仁大勇,圣人必庇佑之!这公堂之上,若是心怀鬼蜮之辈再喋喋不休,必有天谴!”
类似这种案件,在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大多都不会公开审理。如果以叶行远的本意,也希望能够罗小娟避开这一遭。
但可惜轩辕世界之中,还未曾有这样的法制意识,想要扳倒这些官场老油子,想要将那些官二代们一网打尽,必须得借用民意,一个受人同情的苦主是必须出现的。
罗小娟深明大义,今日的表现已经是极为出色。叶行远为这十几岁的少女心疼,也早就为她设计了退路。
童知府怏怏道:“本官也只是为了厘清真相,既然苦主如此笃定,那我们自当细加查访,看看慈圣寺的后台到底是些什么人。”
叶行远笑道:“这倒不必,本官这一阵子突审慈圣寺的方丈智禅和尚,从他口中已经大致得知了真相,今日正要公布于众!”
童知府暗线听闻叶行远去蜀中南部找了用蛊的神医,治好了智禅和尚,但仍然有一念侥幸,希望智禅和尚能够咬牙挺住,不泄漏真相。如今听叶行远说得肯定,不由魂飞魄散。
勉强道:“叶大人,这智禅和尚当初口风极紧,用了好几次大刑都是一字不招,不知大人是怎么有办法撬开他的嘴巴?若是屈打成招,胡乱攀诬,那可不妙。”
叶行远冷冷的瞧了他一眼,虚向北面拱了拱手道:“这智禅和尚哪里是口风紧,分明是被人下了毒,让他说不出一个字来。幸得皇恩浩荡,陛下慈悲,本官寻着了名医妙手,已经将他治好。
这和尚原本是死士出身,事败之后,早有寻死之意。只可惜有人画蛇添足,怕他不可靠还要给他下药害人。他治愈之后,自然怀恨在心,对本官如竹筒倒豆子一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何须动刑?”
他语气中充满了讽刺之意,如果蜀王府和蜀中官场这些人不对智禅和尚下手,想要撬开死士之口恐怕真不容易,可惜他们自作聪明,慌忙弃子,这才叫自毁长城。
第428章
童知府气恼不已,这事与皇上又有什么关系?叶行远又开始扯大旗作虎皮。只这智禅和尚实在可恶,他既然行事败露,就该早早死了。既不肯死,又要他们多费手脚,如今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