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官-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信被叶行远挤兑的只能弄假成真,不得不硬扯着唐师偃坐在了穆百万之外的首位,自己恨恨的退居次席。
  这小年轻一定是故意的!李信想道,明明自己只是客气几句,到他嘴里怎的就成了“推为诸秀才之首”?想不到唐师偃本身是个草包,身边倒带了个厉害人物,不可不防。
  好在学问这东西乃是硬功夫,唐师偃这会儿坐首席,若在论文之时露了怯,只会更加丢人现眼。。。。。。李信只能这般安慰自己,闷闷的吃了两盏酒。
  叶行远厚颜无耻的装作不懂,就挨着唐师偃身边坐下,这位老兄虽有才华,但只怕控不住这种场面,还是需要自己帮衬。
  唐师偃虽坐了宾客首席,看到李信暗暗吃瘪也甚是快意,但担忧久久不去,连桌上美酒都顾不上多喝,只悄声对叶行远道:“贤弟,这首席可不好做。你将我捧上来,待会儿要是做不出题目来,那可真是在火上烤了。”
  他六七年未至省城,如今旧地重游,恍然一梦,方才惊觉失去的不仅仅是青葱岁月,也失去了当年的锐气。
  如果是以前的唐师偃,纵然知道艰难,也绝不会会坐立不安,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如今却是前怕狼后怕虎,只靠着一腔子对李信的恼怒才硬撑着。
  又回想起已经生疏的圣人经义、时文和策论,唐师偃只觉得背后凉飕飕的,他临阵磨枪还没磨完啊。
  叶行远心中暗笑,只管打气道:“无论如何,先占一步是一步,至少这时候让李信气恼也是好的,之后的事之后再说。”叶行远知道对唐师偃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只能换一种方式安慰他。
  唐师偃仔细瞥了几眼李信,此人虽然神情自若,但细看总有些僵硬不自然。便知道李信确实情绪受到影响,不由又大喜,“也多亏得贤弟出手,后面不知他们又会出什么题目,让人好生不安。”
  叶行远懒得再去说,反正唐师偃输人不输阵,腰杆挺得笔直,对答之时也潇洒自若。毕竟有汉江大才子的底子在,没两手装逼本事,怎么能获得汉江府四大才子之首名号?
  所以只要唐老兄场面上不至于太过露怯,这就够了。按照叶行远的计划,就是让唐师偃在场面上挺住,输人也不能输阵。到了舞文弄墨的时候,自己再出手秒杀全场即可。
  以李信此人的性子,大约也坚持不了太久。。。叶行远一边喝酒吃菜,一边想道,此人心高气傲,这次席肯定是坐不久的。
  叶行远今日来此,就是想要堂堂正正以力服人。干脆一开始就选择了针锋相对,逼对方以使出决胜手段,然后速战速决,早点完事,避免夜长梦多。
  这策略看上去是成功的,酒不过三巡,李信已经等不了。他走到大堂中央,朗声笑道:“今日诸君集会,共赏桃园,吾等雅人,有酒岂可无文?桃花之诗,千载以降,难免重复庸碌,今日我们不做诗词,又正值省试将至,我们便考校时文如何?”
  这话其实在请帖上已经说过,赴会士子大多都有准备,正好借此机会彼此交流,再探讨一下近期文章的流行趋势,此时便个个点头。
  “初出茅庐”的叶行远拍掌道:“李前辈此言甚妙,桃花之美,轻灵飘逸,单以诗词而记,不免单调,若是不限韵文、散文,录今日之盛况,也可为后世之观。”
  咦?这个主意不错!唐师偃大喜,心想叶行远果然有急智。这叶行远是不曾受请帖,本人年纪又轻,随便说几句话也就说了。
  同样是文章,时文策论与散文游记可不一样。唐师偃自忖自己诗才纵然不如叶行远,但可胜李信。若论散文,那顶多半斤八两,自己绝不会轻易落败。
  不过这提议李信显然不会答应,在他眼里,叶行远就是唐师偃的代言小号。叶行远避重就轻,只能说明唐师偃还在垂死挣扎。
  于是他便笑道:“叶贤弟还是年轻了,虽得风流之意,不知儒道之神,吾等孜孜以求,所为何来?不过是科举正途而已,难得今日群贤聚会,自然要为今科省试磨练,岂可耽于玩乐?”
  在李信想来,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这小年轻总不能再说什么了吧?
  可叶行远却蹙眉道:“赏花乃是雅事,吾等见桃花曼妙,正自心怀大畅,此时论文,未免有些煮鹤焚琴,窃以为不取。。。。。。”
  唐师偃悄悄在袖子下面给叶行远竖起了大拇指,心赞这小老弟真是够义气,为自己争到这种程度。奈何今日他们早有安排,只怕是不能如愿。
  李信冷笑打断叶行远之言,“贤弟此言差矣,今日穆老先生召集诸君,一方面是为了赏识众位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诸君共议富国养民之道,为朝廷官府分忧!
  若不识民间疾苦,不能解民于倒悬,便做得一千首一万首桃花诗,再花团锦簇,也不过是粉饰太平!沉迷此道,实乃禄蠹之辈!”
  李信越说越大义凛然,这番话也是早就准备好的,正恨没有人挑出话头,没想到叶行远就撞到了枪口上,自然不由分说就厉声而叱。这话已经不仅仅是针对叶行远,对自命风流才子的唐师偃也是一种攻击。
  富国养民之道?叶行远嗤之以鼻,就李信这种酷爱在权贵门庭钻营的人,能懂富国养民就见鬼了。这李信不过才接触一会儿,就让人觉得极为厌恶,也难怪唐师偃为什么这么讨厌他。
  叶行远又仔细想了想,其实这些大义凛然的话,本该从他叶行远口中说出来才顺理成章啊,李信又是那颗葱,敢来抢台词?
  叶行远虽然不爽李信,但他这几个月来跟各色人物过招,也算居移气养移体,气质上又有根本变化。只淡淡笑道:“李前辈言辞恳切,怪不得街上都传闻李前辈忧心国事,早生华发,恨不能早日做官,今日在下尽知矣。”
  早生华发个屁!李信心虚的朝穆百万瞧了一眼。此时穆老爷仍然是老神在在的模样,筷子上夹了一块透明的肥肉,正眯着眼在仔细看,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李信这才放了心。
  叶行远这话就算有讽刺之意,但是在平时也称不上骂人,但今天是企图招婿的穆百万在此,总是提别人的年纪干什么?
  对此李信恨得牙痒痒,只能装作不在意道:“做不做官还在其次,吾辈读书人,终究是要为社稷尽心。吾尚年富力强,自不能甘为人后。”
  李信非得强调自己年富力强不可,原本年纪和丧偶这两个条件就是减分项,千万不能再被人戳。
  叶行远却是鼓掌大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善哉!”
  什么跟什么!李信大怒,这话表面是在褒赞,但傻瓜都听得出是真正意思是打脸。在今天穆百万面前,他最恨有人提起一个老字!
  望着年岁不及弱冠、英姿勃发的叶行远,这时候李信知道自己先天不足,斗嘴肯定是斗不赢了,到最后肯定是自己倒霉。
  只得装作充耳不闻,自顾自的开口道:“今日之文题,穆老先生已经委托我书写于此,请诸君上来观看,然后妙笔生花共论国事。在我看来,唐贤弟乃是汉江第一才子,这篇卷首的文章,非你来做不可!”
第140章 提笔上阵
  唐师偃没奈何,他看得出来,李信这是以不变应万变,肯定早就挖好了坑,让自己往下跳。当然唐师偃还是很有点光棍精神的,无论如何倒驴不倒架,必须挺身而出。
  只见唐大才子施施然放下酒杯,从容笑道:“既然诸君抬爱,在下却之不恭。这些年来我无意科场,早将万字平戎策,换做邻家种树书,今日便献丑了。”
  他仪态潇洒,信步而前,朝着放置题目的主案行去。尽管心怦怦直跳,表面上却没有一点儿畏惧之态,就连识人甚多的穆百万看过来,也没有看出唐大才子的心虚,。
  剽窃啊。。。叶行远心中暗自吐槽,这句“万字平戎册,邻家种树书”分明是他与唐师偃喝花酒的时候无意吟出。当时唐师偃心有戚戚,赞不绝口,此时信口引用,立刻现出了几分怀才不遇的情怀。
  不过既然大家是朋友,那顿花酒也是唐师偃会的账,这种“引用”就算了,叶行远不与他计较!
  而且看到唐师偃还能够从容装逼,叶行远更加放心几分。唐老兄就尽管这么演下去,万事有他叶行远兜着!
  那边李信听到这两句,也是心中震动。
  这种感慨,是落地秀才们常有的感慨,只觉得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哪怕是春风得意的李信,因为科考未曾进步,也往往有这种遗珠之憾。
  但这种心情,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合适词句凝练出来的。此时听到这两句,初闻尚还平平淡淡,但回味之后却觉得平淡中有大玄机,仿佛说尽几十年胸中大起大落的悲喜。
  一时李信也被感染的情绪翻涌,连叫不妙。这唐师偃几年不见,简直是修炼成精了,竟然随口就是这样强悍的词句!
  他只能庆幸这次早有准备,不然只凭唐师偃这两句,就能看出自己在这方面已经远远不如,要是比试诗词,那必败无疑。
  好在今日评判文章的人都已经安排好了,唐师偃天生又不擅长时文策论,就不信唐师偃能翻了天去。
  这时候唐师偃已经走到了李信面前,提起主案上的题目纸张,看了几眼,不禁暗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题目大字只是两个字:“释租”。但后面却有洋洋洒洒一段阐述,所谓“田租者,所以畴壤地沃瘠之差。租之始起,以民生繁殖,沃土上田所出不足以赡民食,于是等而下之,迤耕瘠土下田。
  生齿弥繁,所耕弥下,最下者无租,最上者租最重。故租者,所以第田品之上下,而其事生于差数者也。”
  唐师偃细细琢磨后,却觉得这文理之意,似是而非,或有违圣人教诲处。以此而论,解释田租之意,与以往大不相同,这决不可能是为了省试磨练文章,李信抛出这样的题目,是想做什么?
  别人没动,叶行远却大摇大摆跟着唐师偃,也瞥见了这题目,同样微微吃了一惊,将目光却转向低调到没什么存在感的主人翁穆百万。
  只看这个解释,就知道这是为了收租在做辩护!如果这确实是穆百万授意的话,那先前倒是小看了此人,叶行远不能不猜测,难道这是穆百万开始为自己找喉舌了?
  而且穆百万抛出招婿的消息,只怕不仅仅是要想找一个乘龙快婿,估计还想借这个机会,为自家的财富正名。
  这几年来,穆百万年纪渐大,生意渐渐收拢,却不停在省城周边买下良田,用以租给佃农。他的收益重点也从暴利转向了细水长流,似乎是想求一个家道长远。
  无论是上辈子时空的历史,还是在轩辕世界之中,某些道理是共通的。大商人赚钱以后,往往都会选择买入土地,相信这才能千秋万世的传下去。
  但这般大手笔买田,难免也要受士人兼并之讥,而穆百万习惯了商业的高利润,所以田租甚苛,也难免怨声载道。今日这个释租,便是要为地租寻个冠冕堂皇的阐释?
  这种很有前瞻性的心思,叶行远也不得不称赞。果然能够成为本省首富的人不简单,就算看上去是胡闹,也有一番自己的盘算。
  那么从这个角度想去,李信就是穆百万选择的代言人了。看着他得意洋洋宣布了题目,然后又用揶揄挑衅的目光望着唐师偃,显然是胸有成竹,之后的评判想必也早有安排。
  这李信先自己出题,然后下场考试,最后可能还是自己充当裁判?这文会还怎么愉快的玩耍?叶行远心里不停吐槽,若不是自己有逆天金手指,此时就真的只能掀桌子了。
  “按照一般文会惯例,我们此次桃花文会所做‘释租’文章,一样不许动用灵力,免得勾动天机,影响评判。”李信皮笑肉不笑,还在补充条件,要堵上唐师偃所有可能翻盘的漏洞。
  唐师偃文章平平,但毕竟六七年过去,有没有突飞猛进李信并无把握。何况这老小子灵力深厚,若真被他以力破巧勾动天机,引出什么异象来可不好收场,故而要尽可能消除一切不稳定元素。
  而且没有灵力,没有天机,说起来只是为了磨练技巧、推演道理,这也让李信找来的评判者具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还真是要绝了我的生路!唐师偃一看到这题目,本来就已经没了什么信心,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凭着充沛灵力一搏,看能否侥幸牵引天机,哪怕是输了,至少也不那么丢脸。
  但若排除了灵力天机,完全凭借几个人主观判断,文章好不好岂不完全由别人说了算?
  到那时候,李信找来的人岂会口中留德?
  如果将自己抨击的一文不值,那他唐师偃还有什么脸面在省城立足?难道要出师未捷身先死?甚至连穆小姐都未曾见一面,梅林藏酒都未曾喝上一口,就要像丧家之犬一般落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