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陵定郡城内囤积的引火之物就已经消耗过半,投石车投掷的石块,外面包裹着厚布重油燃烧的火石已经不多,箭矢弓弩之类的亦是海量。
但尸群几乎无边无际,不断地蜂拥而来。
三五丈宽的护城河上,最初还是扑咚扑咚的落水声,但渐渐的,随着尸鬼和许多疫鬼骸骨尸魔的涌入,几乎将河道填满,许多怪异已经能够趴伏在尸群上方,开始朝着城墙扑击而来。
这些怪异在无水火阻拦的情况下,速度迅捷,出了燃烧的火箭偶尔命中能够造成些伤害外,寻常的箭矢全无用处。
而一旦这些东西爬上城头,数量一多,以成骁军不过三千多人的数量,哪怕人人都有各种不一的甲胄,也无法抗衡。
毕竟,五七人以大网长绳结阵能够对付的了一头怪异,可这些东西数量一多,威胁性就是成倍暴涨。
若是一旦被这些怪异抓破了那些藤甲、竹甲,疫气感染,成骁军里出现疫鬼甚至怪异,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大头领,这……这……”
站在城楼上,张桑额头冷汗直冒,望着一旁面目如铁的梁肖,讷讷不知如何言语。
他虽然是不得志的官员出身,不是没见过死人,也不是未见过尸魔,进入成骁军后,大大小小的场面也算见过不少,在这些尸群围城前,心中虽然是颤颤,可见自家准备充足,也有几分底气。
但仅仅不过是片刻的光景,那如海如潮的尸群涌入,各种怪异的嘶吼,狰狞的面目,就已经让他有些胆寒。
“哈哈哈……”
站在城头神色如铁的梁肖,此刻却忽然拔出腰间宝刀,放声大笑。
“我梁肖的兄弟安在?”
长笑之声过后,梁肖忽然高声怒吼,吼声激荡如雷,即便战阵激烈,依旧传得远近众人可闻。
“在!”
“在!”
“在!”
城头,一时无数高呼声齐齐响起,声震云霄。
“天下当乱,妖魔横行,我辈进不得存身,退无有去路,当之如何?”
梁肖的声音再度响彻内外。
成骁军。
成则骁勇。
汇聚者生平落魄不得志之武夫,豪勇横行天下之蛮汉。
闻听梁肖询问之声,再度有齐声高呼响起:
“拼死而已!”
“拼死而已!”
梁肖再度大笑,默然从城楼一跃而下,跳到城头之上,声震如雷:“今日我等还有一口气,便杀魔杀怪,做人之本分。若死后为尸鬼,肆虐天下,那便怪不得我等了。杀!”
“杀!”
轰隆!
数百头怪异从尸群填满的护城河中越过,尖锐的爪牙抓着城墙外壁,跳上城头。
下方,体魄庞大的尸鬼从水流中挣脱,没头没脑地开始朝着城墙和城门撞击,声势惊天,地动山摇!
呼——
正当战阵激烈时。
天际,忽有狂风吹拂。
一艘无帆无桨的舟船,行于虚空,出现在了陵定郡上空。
闲言碎语
头有点疼,刚关了电脑,又打开了,总觉得有些东西想说。
鉴于上本书的太监原因,这本书其实最初是想好了结局,再去动手,以免我重蹈覆辙。
以前写书,按着的是不管目的地在哪里,先上路,走着走着就清晰了,如此,未免会后继乏力。
后来改个法子,先定了目的地,然后就不怕兜兜转转,终究能回到正途。
最近的司州疫鬼一卷,写得颇不满意的,好在也要到收尾剧情了。
既然快要收尾了,就先简单梳理下,嗯,算是创作心路历程。
疫鬼剧情,其实从最初的第一卷 ,杨浦县就是埋下铺垫的,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真会赶上疫情这件事。
当时写好的卷纲着实怕说影射、蹭热度、嗑人血馒头啊什么的,不得已真的是改了很多,几乎关于官府会有敏感的内容,尽可能的删除了。
所以关于大周朝廷的篇幅内容,很多留到下一卷,山河崩坏,内外诸因,总得慢慢来。
之后有些散了,出现的一些人物,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描写,相对前几卷,着实失色。
这一卷故事开始,我几乎都不敢看章说和书评,我会躲起来,看不见就当没骂我了,真觉得原本我应该能写得更好一些。
只是写到这里,只能将这一卷过度过去,离我心中所想的那等波澜壮阔,差得太多,一声叹息。
后面再继续努力,或有起伏,但力求完整。
然后这段时间,一个是看网络新闻,一个呢,之前有说家父参与了一些防疫工作,帮忙顶过几次班,心态有些也发生变化。
大抵,其实有些东西自己都说不清,不过影响写作态度肯定是有的。
然后,近来也没有好好看些书,汲取养分吧。嗯,有兼职做些事情,其实也有分心,这时候能够深刻感觉自己才具不足。
一些人物都未能将其立起,只能说大体沿着思路在走。
想过仙侠世界里的普通人会是如何,封建时代的普通人如何,我们置身于时代又会如何?
几卷毛选也翻了翻,屁股决定脑袋,我是韭菜屁民,站在哪一方不言而喻,人民万岁!
哈哈!
血性终究不会只是一两个人,不论何时,终究是有那么一些人。
其实不爱开单章发这个,会觉得该交流的其实都在书里了,说这些未免矫情。不过这书已经发过一两次了吧,干脆就再矫情一把!
最后,谢谢各位支持!!
祝大家平安喜乐!
第232章 大周事
浩荡的虚空之上,浮动的天舟宛如在水中行船,破空前路上的风云,朝着远方飞掠疾行。
天舟之上,影影绰绰站立了数人,其中便有道门的方秋子、樊余奇师寄柔和尹一元孙敬斋师徒,在天舟旁又有一匹飞马不时游弋,教门中的梁道臣也未曾远离。
裴楚负手屹立在天舟之上,目光不时在这艘堪称“法器”的舟船上流转,眼里多少有些好奇之色。
这艘天舟长约三丈,宽有六尺,舟身狭长,舟上无帆无桨,陈设简单,几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只是在他的眼中,能够看出这艘天舟所用材质绝非一般,他在跃入舟船上时,轻轻踩踏过,舟身非金非木,却极为坚韧。
尤为特殊的是,这天舟所用的材料,在他“目知鬼神”的目力下,隐约能够看到一缕缕白色的气流似在内部氤氲流动。
他对于此方世界道术神通,龙虎气运,已然完全接受,自是明白不可能再以前世的观念去看待,不过这等浮空飞行的载具出现,多少让他对于这方世界里的大周朝廷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看法。
“禁妖司、镇魔司、龙虎气、浮空飞行的天舟,能够在道术显圣,妖魔鬼魅出没的世界里,建立国度,成为统治天下的王朝,肯定还有底蕴。”
如今大周王朝板荡,中央对于地方的约束和统治力几乎肉眼可见的处于无力状态,而地方上,他所见到的几个州郡,割据之势或许还不明显,但昏聩无用总是多数。
那种大厦将倾的陈腐和事不关己的冷漠,总是随处可见。
但他也能够想得到,烂船还有三千钉,一个在神魔鬼怪世界统御天下二百年的王朝,若无些手段,恐怕根本建立不起来,更遑论说昔年大周两司的赫赫名声。
“我儒门术法神通,以朝廷龙虎气为依托,此天舟内蕴含龙虎气,再辅以阵法祭炼,是以能够掠空而行。”
这时,一个声音从裴楚身旁响起。
站在船舷后的荀浩思不知何时走到了裴楚身边。
此人一身青衫,看着宛如一个书生,但步履之间却别有一股沉着睿智的气息,双眼平波如水,蕴藏着久经书卷后洞察世间的通透味道。
这样的人物,裴楚来此方世界还是第一次遇见。
此前他所见之官员胥吏,如凤唐县县令郎浦和之流,虽看着有些书卷气,可气度之从容,远不及此人。
对方的身份,裴楚先前也从方秋子口中得知,荀浩思其人是大周官场的翰林学士,基本上是文科举三鼎甲才能拿到的殊荣。
此间的翰林学士和裴楚所知的那种清贵不同,入翰林院是能够接触到大周王朝鼎立天下的核心──龙虎气。
翰林学士,三公九卿,是真正能够借助朝廷龙虎气为己用,施展一些神通手段的。
像大儒翰林,一声喝退妖魔鬼魅,令其魂飞魄散不是虚言。
在道法显圣的世界,人间王朝能够与天下僧道巫觋妖魔鬼魅抗衡的,依仗的便是龙虎气。
儒门作为入世学说,辅佐王朝,自也依托着王朝的龙虎气,研发出了一些列的术法神通手段。最为普及的一种便是,裴楚曾在禁妖司总旗庞元生手中用过的环首直刀,内蕴龙虎气,破法诛邪,无往不利。
裴楚回过头,深深望了荀浩思一眼,对方的形象和气质并无半点后备宰辅的倨傲,说话行事都极为符合他心目中的书生。
只是,对方越是出色,裴楚心中的疑惑更甚,望着荀浩思,他沉吟一阵,忽然开口问道:“荀学士,我有一言,久藏于心,学士可能解惑?”
“裴道人可是想问,为何天下乱离,朝廷中央却不管不问?”
荀浩思瞥了一眼裴楚,目光又望向远处高天,缓缓答道。
天舟之上,罡风凌冽,可有龙虎气为依托,竟似隔绝了凌冽的刺骨冷风,站在舟上,丝毫不觉。
“不错。”
裴楚也不想这个此前似与方秋子和梁道臣等人无谓口角的翰林学士,已经看破他心中疑问。
他对于大周如今的情况,心中疑问着实很多,在他前世经历过的王朝末年里,不论朝廷再昏聩无用,可面对这般场景,总会拼尽全力一搏。
哪怕是错招百出,可也不会像如今这般仿佛整个朝廷完全瘫痪了一般,只剩下地方上各自为政。
如此前的雍州之乱,诸多起义军、贼匪,盗寇横行,但朝廷几乎从未有军队镇压过,这般举动,可以说是极为不符合常理。
哪怕是在神魔鬼怪的世界,人间王朝再腐朽无力,面对这种动荡也当会有些作为,更不用说,在他看来大周朝绝非没有实力。
道法显圣的世界,伟力归于自身,一个翰林学士借助龙虎气,施展神通术法,就已经能够解决许多的问题。
荀浩思神色淡淡,眼神有些飘忽,良久,幽幽叹道:“荀某从玉京而来,先后又过云州司州诸地,多有听闻裴道人你之名声,斩妖除魔,救病治人,荀某心中着实敬佩。尤其是裴道人你并非道门众人,所作所为全凭本心,更是世间难得。”
说到这里,荀浩思回过身,目光真诚地望着裴楚,冲着他长长作揖行礼。
裴楚神色淡淡,丝毫不为所动,雁过留声,他自是知道他从盘州、云州再到司州,诸多作为皆有迹可循,乡民之中甚至为他立生祠也不再少数,只是这并非他要的答案。
荀浩思对于裴楚的态度,似也不意外,起身之后,再次说道:“天下板荡,并非朝廷不作为,实不能尔。其中缘由,荀某三言两语也无法说得清楚。”
说着,荀浩思转向天舟另一侧,目光有意无意地在道门诸人和舟旁的梁道臣所在扫过,而后,才望向裴楚道,“若裴道人你有心,往玉京一行,到时自知。”
“玉京我自会去的。”
裴楚见荀浩思并没有直接回答,但心中的猜测多少得到了确切的肯定。
大周王朝、玉京、皇家、儒门,肯定发生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事情,这一点他在离开杨浦县遇到庞元生时就有过猜测。
禁妖司的人手几乎全部从越州撤离,地方上的官吏完全是一种类似于自治的状态,朝廷的体制虽未完全崩溃,可基本上也是一种极为僵化的惯性在运行。
再联想到时时刻刻都悬在他头顶的那句“人道气运将近,万物齐争”,裴楚心中隐约能够感觉到这天地似蒙有一层厚厚的阴影。
“尸魔!尸魔在围城!”
天舟一侧,道门之中,忽然有人高呼。
裴楚转移了视线,望向地面的远处,一座黑色的城池宛如巨兽匍匐在地。
城池内外,点点的火光亮起,映照得四野分明。
黑压压的人头攒动,数之不尽,宛如海潮汹涌奔流,正在围攻城池。
第233章 血勇仍在
夜幕苍茫。
叮叮叮的脆响在四野不断回荡。
几匹健马疾行,越过官道,朝着前方隐约可见的火光疾奔而去。
忽然——
吼!
一声刺耳的嘶吼蓦地响起。
飞快疾驰的马匹前方,一簇微微透着几分绿意的杂草堆里,一个黑色的影子猛地蹿了出来。
那影子看着仿佛是人的模样,只是四肢贴着地面,爬行的速度迅捷无比。
一声嘶吼过后,黑色的影子一跃而起,朝着跑在最前面的一匹黄骠马就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