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馆中,就又剩下了玄净与裴灵薇主仆二人。
“没想到玄净师父,就是那位神秘高僧的弟子,现在应该称呼你法海师父了才对。”裴灵薇笑道,她有一种莫名的开心,似乎看到对面的小和尚越来越好,她就很高兴。
“阿弥陀佛,一个法号而已,裴施主想要叫什么就叫什么。”玄净双手合十说道。
二人开始闲聊起来,说的都是最近各自发生的一些趣事。
最后玄净有意无意的将话题往监察院上引,他来到长安之后,才明白这个监察院的不简单。
诺大的一个京都,监察院位于皇宫最高的楼阁,与那天罡道观的白玉京相望,如此便能想象监察院的重要程度。
玄净听闻,监察院最初创立的时候,是四百多年前,由当时的太上皇组建。
当时的大唐王朝,**不堪,建国两百过年太过顺利后,总有人会整些幺蛾子出来,弄得是民不聊生,与万妖北国的关系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在边疆发生战斗。
有史诗记载,说当时与万妖北国的战斗,是几名朝廷官员为了牟利所制造,在奏折上欺君,说万妖北国伺机出击,转而又密谋万妖北国说大唐王朝要出征,大战就此展开,那几名朝廷官员不进两方获利,还贪了不少打仗的粮草。
之后那位太上皇看不下去,亲自组建这监察院,监察百官,权力之大,只听于皇上一人。
监察院是由此而来,发展到现在,权力依旧大,威名更是显著,只要被盯上的官员,无不被扒个干净。
玄净见时机差不多了,便问道:“说到这个漕水帮,总听人说后面有好多势力撑腰,为何监察院没有去彻查此事?”
裴灵薇之前对于此事也很疑惑,漕水帮的恶名早就在民间传起来,监察院不可能没有听闻,她曾去追问父亲裴书正,得来的永远都是一句‘公务之事,不可告知外人。’
裴灵薇就转去询问最疼爱自己的祖父,得来的也基本是这么一句,但有一次被她问烦之后,那位监察院副院说了句‘时机尚不成熟,还未到收网的时候。’
似乎是觉得自己说多了,裴灵薇的祖父还讲了一番话:“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今日就算弄没了一个漕水帮,日后还会有泥帮火帮,那些心术不正之人总会助长这样的势力成长,所以要想彻底根治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连根拔除。”
第一百八十五章 每一卷经文都是最高级别
裴灵薇明亮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她也不知为何,对对面坐着的少年和尚,会有一种源于心底的信任。
或许是当初玄净在白崖寺,解开了裴灵薇自己都不知道的杀戮业障。
二人在茶馆中,又闲聊一会,离开的时候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选择了飞身而去。
在茶馆外吃瓜的群众百姓,只见到三道年轻的身影飘然而去,身形潇洒,速度极快,都没能看清三人的面容。
“不知是哪三位青年才俊,令漕水帮吃了这么大的亏!”
众人是看到了那傅一刀的尸体被人抬来,之后光头赵四海脸色难看的从茶馆中出来; 扶起被玄净打脸觉得丢大了的、气晕过去的宋煜城匆匆离去。
颇有一副落荒而逃的窘迫感。
这是众人始料不及的; 之前好言相劝裴灵薇玄净的老者; 很是开心,别人没见过那两位侠肝义胆之仕的脸,但他见过,心中一丝自豪感油然而生。
“方才那三人中,好似有名穿着僧袍的和尚,你们说他会是三大寺庙的弟子吗?”
“应当是,不然漕水帮怎会低头?”
“你们说,会不会是那位神秘高僧的弟子?”
人群中,一时间议论纷纷。
……
玄净与裴灵薇离去不久后就分开了。
裴灵薇今日离家已有一段时间,再不回去谁知道唠叨催婚的父母会不会变本加厉,她依依不舍,最后与玄净相约明天中午一起去吃个饭。
吃饭的地点,裴灵薇没有明说,扬言绝对好吃。
目送完裴灵薇,玄净继续开始了寻亲之旅,他打算换一个思路; 从宋煜城身上那颗残缺的‘菩提心’找起。
“呱呱。。。。。。”
一串蛙鸣的声音响起; 三条腿的蛤蟆出现; 正是之前被玄净安排去跟踪赵四海与宋煜城的小金金。
“大佛,那两个人去了护城河岸边的一间赌坊,之后从赌坊下的暗门里,坐上一条小船,好像进了内城。”小金金将它见到的事讲述出来。
“进了内城?”
玄净惊疑一声,然后寻思起来,宋煜城与赵四海进内城不走官场大道,而是坐小船进入,这就难免有蹊跷了。
“大佛,还需要跟紧吗?”小金金问道,它乃三足金蟾,属于蛙类妖兽的大佬,它威慑护城河中的几只母青蛙,要它们代为眼线,正盯紧着那宋煜城二人。
这是小金金从白崖寺离开后,所展露的天赋,不; 应该说是展露天性,去到哪里,不是威慑母青蛙,就是威慑其它雌性动物或妖精。
已经颇有心得。
“继续盯着,看他们去了内城哪里。”
“好!”小金金点头应是,随后从玄净的肩上跳下,消失在暗处。
玄净此时回到客栈,等待着小金金的消息。
闲来无事,他端坐在客房中的桌前。
桌面上,摆放着道教道士刻画书写符箓丹书的纸张,这纸张颇为珍贵,乃是刻画上三境级别符箓丹书的纸张。
玄净托小道姑‘买’的,不过没有花钱,就是费了点花言巧语。
玄净对此并未过意不去,因为。。。。。。白嫖的感觉实在太让人上瘾了。
旁边是一只散发着灵气的狼毫笔法宝,现在被玄净用来当做书写经书。
一切准备就绪,玄净开始落笔。
法宝级别的笔,加上刻画上三境级别符箓丹书的纸张,玄净相信此次书写出来的经书,绝不会像七月十三那般,诵念完毕之后就消散。
他打算制造经书法宝!
这是当初金刚九环禅杖的器灵‘慧清’告诉过他的,佛门的一些前人大能,在创造‘应天佛经’的时候,都会寻一个好的媒介,此媒介不管是纸张或者其它可以刻画的东西,都会助长此物,甚至将其打造成法宝。
就例如玄净现在手上持着的狼毫笔法宝,说不定就是哪位儒家高手,书写引起天地共鸣的诗词文章所用之笔。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
玄净开始书写《楞严经》第二卷,当写出第一个文字的时候,房间中就大放异彩,好在玄净事先有所准备,施展了手段,不大上三境是感受不到这里的异常。
哗啦啦。。。。。。
周围的天地灵气顿时如点点星光般闪烁起来,凝聚成河,璀璨无比。
玄净继续书写着,这天地灵气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佛门修士垂涎的化怨气。
“嗡!”
突然,玄净胸前藏着的木钵出现,这是一件储物的须弥法宝,在黄级中也属于垫底的存在,但此刻却竟然快速旋转起来,沐浴在这浓郁的化怨气下,竟有了一丝丝精进。
这样的画面,若是被他人见到,恐怕会惊掉下巴。
“阿弥陀佛。”
一道诵佛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一道金光,是金刚九环禅杖器灵‘慧清大师’发出的。
上次帮助玄净后,慧清大师就沉睡了过去,在自我修复当中,如今感受到玄净再创经文,它又再次觉醒。
慧清已经恢复良多,从它可凝聚成一道身影模样就能看出,之前是办不到的。
这是一名长眉老僧,慈眉善脸,此刻看着聚精会神的玄净,很是吃惊。
这才多久,这少年和尚似乎又要创造一部不得了的‘应天佛经’。
慧清甚至都怀疑起来,这少年和尚会不会是佛祖转世?
如果不是佛祖,谁能如此灵感不枯竭的创作?
“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
玄净写到这里,似有所感,停下笔来,闭上眼睛,感受着心境的变化。
此篇经文面世,将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但现在还没有公诸于世,玄净就发现心境已经增长了不少。
体悟了一番后,他继续下笔,在金色的纸张上,刷刷刷地写个不停。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第二卷落笔完成,本来万里晴空的长安城上空,突然炸响一道惊雷。
与此同时,三大寺庙的钟鼓齐鸣,不过只有三下。
“轰隆!”
又是一道惊雷响彻,伴随着是一道冲天而下的白光,只要是上三境的人都知道,这白光乃是天赐的气运之光!
一时间,长安城各方势力瞩目而来,会是谁引动气运白光降世?
白玉京。
最高楼阁的道首,一边看着那道白光,一边掐指算了起来,他越算眉头皱得越紧,许久之后,才自言说道:“怎么回事?这不应该是这个世界有的。。。。。。佛门气运!”
白马寺。
最神秘的那座佛殿中。
老僧法慈面露讶色地望着对面双盘打坐着的开派祖师爷,现在应该称呼‘玄清’,“玄清祖师爷,这是‘应天佛经’出世吗?”
俊美和尚玄清看向佛殿外,那道如流星般坠落下来的白光,喃喃说道:“气运虽无法以数字来表明,但它确实是有一定量额的,如今所降临下的气运非常之多,这太奇怪了!”
大唐皇宫。
监察院的最高层里,也有同样的惊疑声说出,“中原气运,天下势力已经瓜分得差不多,可以说是千不存一,可这道白光所蕴含的气运,达到了十分之一,为何会有如此异象?!”
始作俑者,并不知道他书写一篇经文带来的天地异象,虽说白光降临是稍纵即逝,但各方势力都是有目共睹着的。
眼看着白光来到玄净所在的那一条街的头顶上,这时候突然来了过山车般的转向,又冲天而起,往西北方向而去。
玄净睁开双眸,他有所感,那道气运是受了自己命令,去往了幽州普安县的白崖寺!
对此玄净莞尔一笑,不知师傅师兄会不会吓一跳?
“阿弥陀佛,慧清见过玄净大师。”金刚九环禅杖的器灵白眉老僧,双手合十地说道。
玄净这才反应过来,房间里的各种怪异情况。
不说金刚九环禅杖器灵凝聚成的身影。
那只木钵之前属于黄级中的最低级,现在颜色有所加深,趋向于深绿,灵气波动也更足了一些。
被玄净用来书写经文的儒家法宝狼毫笔,笔身有了变化,竟然开始有些透明,欲要往青玉的方向发展。
剩下的便是,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十多张金色纸张,通通弥漫着刚才吸收的化怨气。
玄净收回目光,最终落在器灵慧清大
。
师上,他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见过慧清大师。”
器灵慧清与玄净各喊各的,都加了大师,表示着尊重。
对于器灵来说,玄净是它的主人,称呼大师是佛门礼仪中较高喊法。
对于玄净而言,器灵慧清起码存在了数千上万年岁数,喊一句大师并不为过。
慧清大师其实还有些震惊,眼前的小和尚又给自己带来了一丝兴奋,“玄净大师,此篇经文,老衲看是上一部的第二卷?”
玄净点头说道:“没错,此经唤作《楞严经》,共有十卷。”
“十卷?”慧清大师惊呼一声,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突然一惊一乍起来,“什么?你说这部经文有十卷?”
玄净有些疑惑,不明白器灵为何如此反应,但还是颔首确认。
存在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器灵慧清大师瞪大了眼珠,那白色的长眉都无风自动起来,他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玄净大师,你确定这部经文有十卷?按你的意思,是你已经有了十卷的内容,只是现在还没书写出来?”
玄净这才明慧清大师为何如此反应,他忘了这个世界的人是第一次听闻《楞严经》,是不知道此部经文会有十卷,玄净先入为主,想当然了。
经历过数次面对百万鬼军的慧清,此刻也不知该如何形容当下的震撼,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如此年纪,脑海中竟然有十卷如此的经文。
要知道,这部经文的每一卷,都是‘应天佛经’,且还是最高级别——听者无厌!
慧清已经肯定自己的猜测,眼前的少年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