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怎么成佛了-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僧双手合十道,一旁的小和尚也一同行礼。

    玄净微露讶色。

    法昌寺,创建一千多年,是大唐王朝境内排名前三的佛寺,近百年更是出了不少高僧,名气与实力大涨,颇有取缔长安城白马寺的势头。

    玄净佯装出心生向往的表情,还了佛礼后道:“阿弥陀佛,小僧玄净,见过弘慧大师,普广师兄。”

    老僧弘慧莞尔一笑,随后开门见山道:“方才听闻小师父所诵念的佛经,乃数天前出世的‘应天佛经’,小师父如此娴熟流利,别有一番佛味,不知与这佛经所创之人是否相识?”

    弘慧自然不认为此佛经会出自眼前的小沙弥,因为这部佛经字数很少,但佛理极深。

    没有一定岁月积累的佛法造诣,加上过人的佛性,休难创造出来。

    他来普安县前,去往了十来个寺庙,打探过数个老僧,很可惜都不曾有发现。

    如此人物,不该埋没在寻常寺庙中,所以弘慧第一时间知道此事后,就从大老的洛城跑来,想要接渡此僧回去。

    若是成功,那对于法昌寺来说,将更有可能成为大唐王朝第一寺。

    而且他相信,到了法昌寺,这等高僧才能更无顾虑地再创佛经。

    玄净脸不红心不跳地回答道:“小僧何等何能可以结识这么一位得道高僧,若有机会见到,小僧还要感谢一番,若不是得高僧的‘应天佛经’照拂,我也不会晋升佛门修士。”

    “小师父谦虚了,能将佛经讲得如此透彻,别有一番佛味,纵是其他敲钟念佛数十载的老僧也无法办到。”

    “或是小僧得‘应天佛经’照拂较多,佛缘更深,感悟也就更深。”

    面对玄净滴水不漏地回答,弘慧沉默下来,方才一问一答间,他其实释放了神识,打探眼前的小沙弥。

    有过那么一丝波动,但转瞬消逝,这令他有些疑惑。

    一旁的圆脸和尚,也就是弘慧徒弟普广,站了出来,道:“阿弥陀佛,玄净师兄,我与师傅奉命而来,想要接渡创造佛经的高僧回去,并无任何恶意。如今佛门式微,佛门需要这样的高僧告诉世人,佛门不可欺。”

    玄净保持着平静,尽量不慌张,他点头道:“普广师兄所言极是,小僧也坚信,那位高僧肯定会是这个时代佛门苦海中的一盏明灯,会指引我等佛门弟子前行,就算困难重重,他亦不惧!”

    这番话出自师兄之口,现在玄净拿来用,还飙起演技,眼里绽放出光。

    普广稍稍一愣,为之动容。

    弘慧也感受到了小沙弥的那份炙热。

    方才的那丝波动,是老衲的错觉?

    奇哉怪哉,老衲去往十多个寺庙,不管是老僧还是年轻一些的,所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不如眼前的小沙弥通透。

    若不是见证听闻,很难有此佛性。

    来白崖寺前,弘慧先去打听了一番,知晓此寺有一师二徒共三人,不过现在只有小和尚在。

    所以,当听完玄净的讲授经文后,他便认为其得‘应天佛经’的见证听闻,而所创佛经之人就在此寺之中。

    弘慧怀疑是玄净的师傅。

    可眼下见小沙弥的一言一行,似乎又不是。

    就刚才那番话,足见佛门弟子的赤子之心。

    “阿弥陀佛,小师父,我师徒二人,今夜想要借宿一宿,不知方便否?”弘慧打算留下来再查谈一番。

    玄净自是不愿意,心里苦,但脸上却要洋溢着笑容,热情地说道:“阿弥陀佛,只要弘慧大师跟普广师兄不嫌白崖寺小,自无不可。我师傅师兄若是知晓接待了法昌寺的两位,肯定也会很开心。”

    师傅一生夙愿是想让白崖寺被大唐朝廷记录在案,成为四百八十寺中的一员。

    而法昌寺,在四百八十寺中排名前三,由此可见其实力。

    弘慧给玄净的感觉就如大海,深不可测。

    就连小和尚普广,也不一般,修为不会低于自己!

    这便是强大势力的恐怖呀。

    随随便便一个小和尚,就不比自己差。

    身处普安县,还真有一些坐井观天的感觉。

    玄净对这些势力的实力,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第二十一章 天生佛子



玄净有所不知,这名普广可不简单,更不是随随便便的和尚。

    普广在法昌寺有着‘天生佛子’的头衔,更是下任方丈人选之一。

    寺庙之中,方丈与主持有很大区别。

    方丈可以理解为住持的升级版,无论大小寺庙,都会有一个住持,但未必有方丈。

    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可以拥有一个方丈,一个住持只能管理一个寺院,而方丈需管理多个寺院。

    就好比白崖寺,规模小,没有罗汉院、般若院、戒律院等,所以法明只称主持。

    “阿弥陀佛,叨扰玄净师兄了。”普广双手合十感谢道。

    玄净回佛礼道:“寺中还有香客,小僧先去忙,弘慧大师与普广师兄请自便。如要休息,可来找小僧带你们去客堂。”

    说完之后,玄净就转身走向佛殿,给香客们递香指引。

    玄净尽量让自己所做之事与往常一般,神情自然。

    他走后不久。

    那圆脸的普广和尚,开口道:“师傅,您觉得玄净师兄在说谎吗?”

    弘慧老和尚摇了摇头,道:“方才他的发言很有赤诚之心,但他所讲的心经,别有一番佛味。。。。。。为师认为,他所言不假,得‘应天佛经’照拂较多,佛缘更深。”

    “那师傅为何选择留宿此寺?不是要去往下一个寺庙,寻找创造佛经的高僧,以免被其他势力率先发现吗?”

    “普广,你佛性清净,心思单纯。可想过那小和尚得‘应天佛经’照拂更多,变向说明佛经出世的时候距离此处越近。”

    普广恍然大悟。

    弘慧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儿,此次‘应天佛经’出世,他请缨前来寻找创经之人,是怀着带上普广见见世俗人心的想法。

    普广自幼入寺,聪慧可人,佛根广厚,可十多年来都是接触寺中同门,因享受‘天生佛子’的名号,同门师兄弟都对他极好。

    这就造成了普广心思过于单纯,认为世界上人人如此。

    “普广,与我去县中走一遭。”

    弘慧带着普广离开了白崖寺,去往普安县,他们还要去找那三名百姓验证一番。

    玄净没有刻意留意他们的动向,当发现这法昌寺的一老一少不在寺中时,已是正午时分。

    玄净简单地解决了午饭,一碗清粥两个菜包子。

    这个时间,很少有香客会来,他正打算小憩片刻,捕快潘山与裴灵薇结伴而来。

    “玄净小师父,我们那日发现的阴气重地,不知为何消失了!”潘山一来就直入正题。

    裴灵薇纠结了一天一夜,还不知以何心态面对玄净。

    当听闻前来寻她的潘山,说福陵山不仅那个黑洞般的阴气重地不见,连乱石堆也消失了。

    就二话不说跟着潘山一起来寻玄净。

    因为她找到了借口:本姑娘是为阴气重地之事而来!

    玄净脸露讶色,惊道:“怎会如此?这是何时的事?”

    说这话的时候,潘山一直凝视着玄净的眼眸,试图从中看出一二,可很遗憾。

    小沙弥眼神清澈,不像是在装傻。

    潘山说道:“我们昨日白天就去寻那阴气重地,在福陵山一无所获,以为是寻错了方位。今日就邀约裴小姐同行,也无任何发现,这才确认那阴气重地消失了!”

    一旁的裴灵薇微微点头。

    “真是奇怪,那晚是我们四人亲眼所见,不可能有假,更何况裴施主还被反震所伤,阴气入体,是小僧费尽力气背她回来。”

    玄净飙起演技,说这话的时候皱着眉头,后面那句更是声音越来越小,一点都不像在表功。

    提到那晚,裴灵薇的表情就变得有些不自然。

    回想起当晚的情况,朦朦胧胧间感觉有人背着自己,不时地颠簸一下,而且手好像不是很老实。

    可是玄净小师父,绝非轻薄之人。。。。。。

    裴灵薇便认为是阴气入体不舒服造就的梦境,但那感觉是那么真切,也正是这个主要原因,让她有些不敢面对玄净。

    现在听到小和尚的嘀咕,费尽力气地背自己回来,裴灵薇顿感愧疚。

    裴灵薇啊裴灵薇,你竟然还怀疑玄净小师父?

    简直不可理喻!

    潘山开口问道:“玄净小师父,你那夜归来后可还有去福陵山?或者与人说起过这事?”

    玄净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那夜回来后小僧便早早入睡,昨天在寺中一天都不曾外出。师傅师兄不在,小僧也找不到人说起此事。”

    潘山将信将疑,道:“我怀疑是那位超度了七品鬼卒的得道高僧。”

    玄净眉头一掀,旋即又摇了摇头:“应该不会是那一位。”

    “哦?玄净小师父,何以见得?”潘山来了兴趣。

    玄净道:“小僧是如此猜测的,那位超度七品鬼卒的高僧师兄,当时一指并没有超度成功,是击退七品鬼卒追了上去。然裴施主乃七品境武者,全力一击之下无果,还遭遇阴气重地的反噬。”

    “如此便可看出那阴气重地不是七品境可以解决,小僧认为,那位路见不平的师兄,也并没有六品境。”

    玄净这番分析可谓有理有据。

    潘山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望向玄净的目光也不再有怀疑。

    他刚才那般问是试探这个小沙弥,若其顺着自己的怀疑去引导,那便很有嫌弃。

    “玄净小师父分析得没错,是我想得太够深。”潘山如是说道。

    随后,潘山与玄净聊了几句后,告辞离去。

    走之前还说到此次匆匆而来就先不上香,穿着捕快衣裳也不合适。

    裴灵薇本也想一同离去,可最终还是选择留下。

    “我想上柱香再走。”

    如此,玄净目送潘山一人离开白崖寺,久久都没有收回目光。

    “玄净小师父,你也发现了这潘捕快的不对劲?”裴灵薇问道。

    “裴施主也有这个感觉?”玄净有些惊讶。

    因为自己是佛门修士,对于阴魂鬼怪有格外的感知,潘山一来便发现不对劲,身上有阴气波动。

    不是那种被阴气入体的波动,更像是师傅那本手札上描述的鬼附身!

    裴灵薇是佛武兼修,拥有七品境佛武修为的她,与潘山一番相处下来看出了猫腻。

    尤其是与之前往福陵山的时候,潘山故意落后一个身位,若隐若现地流露出一丝阴森杀意!



第二十二章 潘山之死



裴灵薇点头解释道:“我虽为武者,抓鬼擒妖方面不及佛门道教以及儒家,但我毕竟是七品境,而他只是九品境。”

    玄净没有怀疑,主要是潘山身上的阴气波动太明显了。

    “不好!”

    陡然间,玄净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赶紧冲出白崖寺往山下而去。

    裴灵薇不明所以,但还是跟了上去。

    当二人来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具干瘪的尸体,身上穿着的是捕快衣裳,如今看来足足大了几号。

    “潘捕快?!”

    裴灵薇这下也明白过来。

    那附身潘山身上的阴鬼,杀人灭口,吸食干净了他的阳气。

    不想二人从潘山身上寻找突破口。

    玄净眉头微蹙,想起初识潘山的那晚,这个怕老婆的‘老四’捕快,为了百姓安危豁出去的雄心壮语。

    裴灵薇上前查看了一番,发现潘山身上的尸体已经凉透且有些发黑,便道:“潘捕快昨日就已死!”

    “裴施主,我要去趟衙门,你若要上香拜佛,佛殿角落便有香烛。”

    玄净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无悲无喜,他背起潘山的尸体,快步而去。

    裴灵薇自是也无心情上香拜佛,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她心中也有一份怒气。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衙门,见到了普安县目前唯一的赵武捕快。

    当赵武认出那具干瘪尸体是同僚之时,愤然大怒,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嘶吼。

    “赵施主,潘施主昨日的都去了哪?”玄净安抚了下赵武后,问道。

    “老四昨天就在衙门之中,以及去了福陵山一趟。”

    “去福陵山是一个人去的吗?”

    赵武想了下,道:“对,是得娄知县命令,再次去福陵山查探阴气重地。”

    玄净心思微微一动,得娄知县命令?

    娄知县在普安县虽然只上任三年,但名声极好,是一个真心想要替百姓做事的好官。

    “除了这两个地方就没有再去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