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煜城赶紧起身应是,他低着头,左手握着右臂快步走出这所别院,直到走出几条街道后,他才心有余悸地回头看了一眼,旋即脸上绽放着浓郁的恨意,以及一丝笑容。
这笑容里,饱含着的意思不仅是劫后余生,还有一丝报仇的笑意。
法海秃驴就这样放自己回宋家,这不明摆着的放虎归山吗?宋家在京都长安是何等的存在?儒道世家中排名第五,拥有二品大儒,这小秃驴纵然天赋异禀,也绝不可能是上三境修士。
。。。。。。
别院之中。
少年书生狄杰有些担心的走了过来,说道:“法海大师,您不怕那宋煜城搬来救兵吗?”
玄净笑道:“莫要喊小僧大师,如之前那般,喊我小师父即可。”
狄杰见识了玄净的厉害后,不由得对其肃然起敬,不仅改了称呼,也是发自肺腑的感谢。
老者狄新知也说道:“法海大。。。。。。”
他也本想喊出‘法海大师’,但被玄净摆手拒绝,只好道:‘法海小师父,趁现在他们还没有回来,我们走!只要出了这所别院,长安城如此之大,总有容身之地,他们要寻我们没那么容易。’
玄净还是一如既往的露着温暖纯真的笑容,他说道:“大可不必如此,那宋煜城只要敢带多些人来,那便一一将之放倒。”
“不妥不妥!法海小师父你并不知道,那宋元嘉乃四品修为,且他身边有个神秘强者,不知是佛门还是道教,亦或者儒家武道,相传有上三境的修为!”狄杰是个聪明的少年,前段时日被蔡高远带去吃香喝辣的,从中得到了不少的讯息。
玄净听闻这话,丝毫不在意,“上三境的神秘强者?”
“没错!而且宋元嘉虽然不算是儒家年青一代的佼佼者,但也勉强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排到了第九。他的大哥,也就是宋太尉最看重的孙子,乃儒家排名中的第二人,前段时间也已经突破到上三境!”
狄杰说到此人,虽说是宋元嘉的大哥,但还是藏不住眼中的一丝向往,毕竟上三境强者,谁不想成为呢?
天下奇才不少,有句成了真理的名言,说三十岁前积累足够多后达到上三境,就有望冲击一品境,不然顶破天只能达到二品,且还是可遇不可求。
三品境突破二品境,每条修炼之路的人都需要感悟天地规则,历练心境。
“这院落里的人,都是他们的人,他们要是打进来,免不了伤及无辜。”玄净如是说道。
狄新知站了出来说道:“法海小师父,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人的性命安危。”
狄杰刚才张嘴想说的话也是这个意思。
多能位居高权力者,皆是无情狠辣之人。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杭小瑜出关
玄净颔首,说道:“狄老施主,狄施主,不如两位先行离开这处是非之地,待小僧。。。。。。”
话还未说完,狄杰就摇头摆手说道:“不可!若我走了,那不是行不义之事了吗?法海师父是为了救我与爷爷在身陷险地; 我岂有一走了之的道理?”
老者狄新知也是这般说辞,爷孙俩坚决不同意。
玄净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恕小僧接下来的话有些不中听,如果两位施主执意留在此处,会让小僧有所分心; 无法与那些人周旋。”
此番话是事实,他们爷孙俩听来并未觉得不妥; 反而心中有愧,不由得低下了头。
玄净见此,又道:“小僧非鲁莽之人,若是不敌,有方法可以安全离去,所以还望两位施主莫要担心。”
狄杰有些不相信,“法海师父所言当真,不是为了让我与爷爷安心离去如此说?”
玄净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只要没有二品境的高手前来,玄净可以说来去自如!
“阿弥陀佛,法海师父救命之恩,老生没齿难忘!”狄新知双手合十,九十度弯腰地说道。
少年书生狄杰也做了这样的动作。
玄净坦然接受,尔后交代他们前往自己居住的那家客栈等着便是,傍晚时分一定会回去。
狄杰爷孙俩这才放心,不过还是一步三回头,很是担忧这位白崖寺小高僧的安危。
待他们离去后,玄净将镶在地板下的那名道修一手抓了起来,将其摇醒。
杜正志摔得满脸是血; 全身也断了几根骨头,当他躺在地上睁眼艰难地看清站在跟前的小和尚时,两眼怒瞪,近乎歇斯里底的吼道:“你可知道我是谁?我乃天罡道观的内门弟子,你竟敢欺辱我们天罡道观,我必然将此事汇报给大师兄知道!”
“大师兄可是我远方表弟的叔叔的妹夫的儿子,他待我如亲兄弟,此仇他必然会替我报!”
杜正志口中的大师兄,自然是那位道教年青一代中的最强者,仙公子李青桥。
玄净莞尔一笑,“你知不知道,在生命危急时刻威胁别人,会有怎样的下场?更何况,你觉得我在这里杀了你,有谁能知道吗?”
杜正志反应过来,顿时一改方才的暴怒,服软祈求,“高僧; 圣僧,大佛; 莫要杀我,我也是受奸人诓骗,才会鲁莽出手,还望高僧明察秋毫。。。。。。”
玄净把他唤醒是有事相问,不想听他继续阿谀奉承,摆了摆手,然后问道:“杭小瑜她在长安吗?”
“杭师姐?!”杜正志惊呼了一声,反问道:“高僧您认识我们杭师姐吗?”
玄净有些不耐烦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问你话,不是你问我。”
说这话的时候,玄净手上用力,直接掐得杜正志的肩骨差点断裂,疼得他闷哼出声。
杜正志赶紧回道:“杭师姐是除了大师兄之外,行踪最飘忽不定的,天罡道观中,恐怕除了道首掌门以及他的其余弟子之外,没人能联系的上她。”
玄净闻言微微蹙眉,自从收到道姑的那封密信后,自己用传音石联系了数十次,都如同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一开始玄净倒没有很担心,但时间一长以及次数一多,再联想到那位仙公子李青桥,当时离开白崖寺时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令他有些惴惴不安。
毕竟这位道姑有钱有势,是个值得深交的好朋友。
玄净不愿看到她有事。
杜正志看到眼前小和尚的凝重表情,猜测到了两点,其一是小和尚与杭师姐有血海深仇,此番进京是为了报仇而来,亦或者他们是真的认识,且交情非比寻常!
女道士与和尚。。。。。。
杜正志有往这方面联想的心思,不过很快就自我否定了。
天下人,谁不知道道教与佛门的不合程度。
尤其是天罡道观,作为当今国教,岂会有自家弟子与佛门和尚交好的情况出现?
玄净低头说道:“你不是说那个大师兄是你远房亲戚,待你如亲兄弟吗?现在就用传音石问问他杭小瑜的情况。”
杜正志脸露难色,他与仙公子李青桥哪是什么亲戚,甚至也只有过一面之缘,这一面乃是他仰望匆匆御剑飞过的大师兄罢了。
至于他会如此与人道说,是因为那一张被玄净‘笑纳’的丹书符箓,真是出自大师兄之手,不过是大师兄赠予给三师姐穆元霜的。
而穆元霜才是与他有着一丝关系的亲戚,但那关系,也仅限于一张四品中最低劣的符箓丹书。
杜正志曾被穆元霜警告,不可仗她的名声招摇撞骗,杜正志也确实照做了,不过是越过她,打着仙公子的名号。
如此一来,杜正志不仅在同门师兄弟中的地位节节攀升,在长安亦是如此,不然怎会认识的上宋太尉的孙儿。
在玄净的注视下,杜正志只好袒露事实,“是我爱面子,吹嘘大师兄是我的远房亲戚,其实并不是。”
玄净见对方久久未言,就已经猜测到了,他瞳孔微眯起来,杜正志心中一惊,赶紧喊道:“高僧莫要动手,我可以联系三师姐穆元霜,她才是我有着一丝关系的远房亲戚。”
“穆元霜?”
玄净想到此人,长得挺不错的,就是心肠不好,竟然可以为了斩杀佛门修士,心生与妖族联手的心思。
当时还是在玄净解救了普三县数十万无辜百姓性命的境况下。
所以,玄净对到手的这名三徒弟没有一点好印象。
“那你直接问她,杭小瑜的情况。”玄净说道。
杜正志赶紧照做,其实他心里也没有谱,毕竟之前有过几次联系三师姐穆元霜,但都没有回复。
杜正志甚至怀疑,那块传音石已经被穆元霜给扔了。
“三师姐,我是小杜阿志,额。。。。。。我想问下杭师姐,她现在在长安吗?”
。。。。。。
宋煜城捂着弯折的右臂,狼狈不堪地回到宋府,他第一时间就找了府上的医师,同时让人去告知宋元嘉少爷,别院被人闯入闹事了!
宋元嘉正在房中乔装打扮,脸上涂抹了很浓的胭脂,还习惯性地掐着兰花指。
突然闯进一名亲信,急急忙忙地,惹得宋元嘉脸色一冷。
那亲信赶紧将宋煜城交代的事情告知。
宋元嘉掐着兰花指怒拍了下化妆的桌子,站了起来,冷声道:“竟然有不知死活的人胆敢闯我别院?!”
别院乃是宋元嘉心中的花园圣地,身边只有少数几人知晓,当然,他的父母亲已经祖父宋太尉并不知。
谷阋
若被知道,下场可想而知。
蔡高远可以肆无忌惮,毫不掩饰他的龙阳之好,但是宋元嘉却不行,因为他乃宋太尉的孙子。
尽管坊间有传闻,但没有被证实的情况下,那宋府就还不算太丢脸。
毕竟,堂堂太尉府,岂容他人胡编乱造?
前几年有发生过一例,朝中的官员顶撞宋太尉,在朝廷上搬出此事讽刺,下场可想而知,不到一个月,那个官员全家数十口人因为某件欺君大罪锒铛入狱,最后满门抄斩。
宋元嘉很快就冷静下来,问道:“宋煜城在哪?让他带路!”
“煜城大人在医师那边治疗。。。。。。”这名亲信话未说完,就直接被打断。
“他还有心思治疗?!”宋元嘉很生气,当务之急是抓拿那闹事之人。
宋元嘉怒气冲冲地往医师院落而去,不多时就看到了右手缠着白布的宋煜城。
“宋少爷,您来了。”宋煜城赶紧迎了上去。
在宋府,只有两位宋太尉的孙儿才有资格被称为‘少爷’。
宋元嘉看着英俊不已的宋煜城,嘴唇泛白的样子,本来怒气冲天的,心生怜惜之情,便道:“包扎好了?一边走一边说,与我说说是谁胆敢闯别院。”
宋煜城点头应是,将抓拿到狄杰爷孙俩以及一名小和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宋元嘉,其中添油加醋了几分,但也没有太过分。
宋元嘉贵为宋太尉的孙子,也不是笨蛋,能听得出其中猫腻。
当听到抓到狄杰时,宋元嘉眉头一掀,眼中绽放着笑容。
狄杰可以说是他近些年看着甚是动心的少年郎了,那份淳朴善良的气质,在京都长安从未有过。
“那小和尚你预计是四品修士?”宋元嘉听完之后,有些惊讶地说道。
宋煜城也有些说不准,说是有四品修为的话,那实在太年轻了,纵然是白马寺那位相传是白马寺祖师爷转世投胎的弟子,也没有这么妖孽。
但是说没有四品修为,那是如何随手掐住那张四品符箓丹书
。
的?
“宋少爷,他不是四品,那也无限接近于四品了!因为不然怎么如此轻易地打败杜正志道兄。”
宋元嘉微微点头后,侧身对着那名亲信男子下令道:“去请我师,就说我想请他出手,青州良墨十斤!”
“是,二少爷!”
一旁的宋煜城满脸欢喜,不愧是宋少爷,直接请来那位四品儒修出马!
宋元嘉的老师,乃是朝廷创办的凌霄学宫的四品贤人境,年近半百,乃无限接近于上三境的儒修。
传闻这位四品贤人,已经在四品境沉淀了足足有十多年!
如此之久的未突破上三境,并非无法突破,而是他在等待一个契机。
这位四品贤人,深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他自知资质不是顶尖,年轻时也曾排进年青一代的儒修佼佼者,可惜一直未能名列前三。
因此,当时他便怀揣着天道酬勤的志气,相信只要在四品境基础打得牢固,一旦一朝踏进上三境,便能追赶得上当年的那前三名。
宋元嘉口中提到的青州良墨,乃是青州的一种水墨,极为珍贵,价值不菲,一年的产量只有千斤。
千斤哪里够,天下那么多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