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前任首辅大臣魏藻德以及其党羽的血还没干呢。
    他们的人头,一字排开,就这样死不瞑目的排在乾清宫中,凝望着这些颤颤巍巍的大臣们。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这样的情况之下,谁敢有不满?
    另一边,朱元璋带着他的重重重重孙朱由检到了后殿,对他耳提面命。
    “。。。。好了,咱跟你说的,你都听懂了没有?”
    大费周章的说了一通之后,朱元璋大手一挥,对朱由检问道。
    “皇祖,我听懂了!”
    朱由检好似一只鹌鹑一般,猛地点头,一双眼睛通红,满脸的兴奋之色。
    虽然站在这里大半天有些不好受,但他却顾不得抱怨。
    听了皇祖的教训之后,他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当好一个皇帝!
    以前,因为皇兄朱由校死得早,而没人教他如何当皇帝,被一群读书人给忽悠了。
    所以,这些年来,朱由检虽然用尽了十二分力气,想要当一个好皇帝,治理这本就千疮百孔的大明。
    只可惜,他的能力有限,又眼高手低。
    经过他十七年的瞎几巴乱折腾,大明这个存在了二百七十多年的老大帝国,最终走入了灭亡之途。
    “行了,走吧,咱给你小子收拾烂摊子去!”
    看他的表情,朱元璋微微点头,当下大步往前殿走去。
    龙行虎步,他直接坐到了龙椅上,俯视着下方众臣。
    朱由检跟在后面,活像个受了气的小媳妇般。
    对于皇祖的行为,他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乖乖的站到御阶之下,一言不发。
    “咱叫朱元璋,也就是你们认识的那个洪武大帝!”
    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虎目瞪着下方正一脸不可思议的群臣,自我介绍道。
    “接下来,咱将接管大明朝堂的所有权、管理权,谁敢不服的,可以站出来让咱瞧瞧!”
    这是来明末时空时,他就已经计划好了的。
    至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意见。。。。嗯,你敢有意见?
    沙包大的拳头见过没有?
    打不死你个小兔崽子!
    “轰。。。。”
    朱元璋话音一落,群臣尽皆哗然,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
    “太祖皇帝复生?开什么玩笑?”
    “是啊,太祖皇帝都死了两百多年了!”
    “逆贼,竟敢冒充太祖皇帝之名,这可是死罪!”
    群臣们哗然,纷纷囔囔出声。
    “放肆!”
    崇祯皇帝朱元检见状,眉头一皱,大喝一声。
    场中立时安静了下来。
    毕竟,崇祯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威信还是有的。
    “朕已经确认过,这位就是皇祖,你们无需置喙!”
    面对群臣时,他脸上满是威严之色,不容置疑的说道。
    “陛下,请三思啊!”
    崇祯的话音一落,左都御史李邦华就站了出来,劝道。
    皇家之事,岂能如此儿戏?
    估且就算对方是真的太祖皇帝,他又能拿出什么证据?
    死而复生这种事,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
    万一对方是骗子该怎么办?
    岂不是将大明朝廷的脸都要丢尽?
    如此一来,他们在场所有人,都会遗臭万年!
    别的不说,后世之人提起来,人家就会说,某某大臣目视崇祯皇帝乱来而无动于衷等等。
    “咱知道你,赵邦华!”
    这时,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对照了一下崇祯给他介绍的群臣名单,很快就判断出对方的身份。
    他点了点头,面露赞许之色:“你这人办起事来还是不错的,所以,对于你的莽撞,咱不计较,下不为例!”
    “若有下次,立斩不赦!”
    挥了挥手,朱元璋不容置疑的对众臣说道:“咱得我人族先祖赐福,获得穿梭不同世界的能力!”
    “第一站,咱就从洪武元年,穿梭了二百七十多年时空,来到了大明灭亡的这一年!”
    “这件事,听起来很荒唐,但确是不容反驳的事实!”
    “你们相信也好,不信也罢,咱不强求!”
    “但是,对于咱的命令,尔等若是有胆敢阳奉阴违者,直接夷三族!”
    先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番自己的来历之后,朱元璋又警告了一番群臣。
    随后,他才说出了真实意图。
    “咱看了明史,知道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
    “我大明立国近三百载,一直是按你们读书人的方式来办事,这一点,咱没说错吧?”
    “然而,眼下贪官污吏横行,朝纲败坏,简直一无是处!”
    “内忧外患之下,我大明就快要完蛋了!”
    “所以,咱觉得,该给这世间,换换规矩了!”


第80章造反
    乾清宫中,灯火通明。
    初春的北平城,寒风习习,冷得人直哆嗦。
    然而,身体的冰冷,皆被心灵的火热和震撼所覆盖。
    洪武三十一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应天府孝陵的太祖皇帝,他居然回来了!
    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荒唐的吗?
    辣个男人,他回来了!
    相比于这件事情,所谓的反贼李自成自立为帝,四川的张献忠自立为帝,以及满清肆虐边关,李自成进击京师等等。
    通通都算不得什么了!
    大臣们不是没有怀疑,朱元璋身份的真伪性!
    然而,在场众大臣又不是蠢蛋。
    对于皇家祖庙,他们虽然去得比较少,但对于祖庙中悬挂的太祖、成祖像,可谓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他们回想了一下祖庙画像,再对比一下龙椅上坐着的那个人。
    不说是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有七八分像!
    但这就足够了!
    同样的容颜,同样的杀伐果断,要说对方不是太祖皇帝,说出去也没人信啊!
    而且,对方也解释了自己的来历。
    得人族先祖赐福,获得穿梭时空的神通。
    正是因此,他才能从明初洪武年间,穿梭了二百多年时空,来到了崇祯十七年。
    对于这个解释,众大臣们既震惊且有所怀疑。
    他们宁愿相信,是已成仙人的太祖皇帝从天庭下凡,来拯救人间这即将崩碎的大明江山。
    也不愿意相信所谓的人族先祖赐福一说。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众大臣的心中流转,并未有说出口。
    他们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
    太祖皇帝重回人间,执掌皇权,挽救天下已成事实。
    容不得任何人置疑!
    却说,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说了一通之后,对着殿外暴喝一声。
    “毛骧,进来!”
    就在朱元璋给他的重重重重孙子崇祯皇帝朱由检耳提面命的时候,他已经暗中吩咐毛骧出了皇城。
    去干嘛?
    当然是收集证据!
    “微臣在!”
    果然,朱元璋话音一落,大殿的门被推开,毛骧抱着一堆的东西走了进来。
    “把你查到的东西,都给这些大臣们念上一念!”
    朱元璋的目光饱含杀气,扫过在场的大臣们。
    听到他的话,在场的大臣们没来由得打了个寒颤。
    大殿内,首辅魏藻德以及其党羽的血迹还未干,显得格外渗人。
    “遵命!”
    毛骧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
    这一幕,更是让众大臣眼皮子跳个不停。
    “内阁首辅魏藻德,家产合计十八万七千两白银,八千两黄金,京城有五处宅院,十二家店铺,城外庄园三座,上等良田一万两千八百亩。”
    “据锦衣卫调查,所有家产的九成都是在其考中状元并担任官职之后所获,前后不过五六年时间!”
    “兵部尚书张缙彦,家产合计十六万五千两白银,六千两黄金,京城名下有三处大宅,十家店铺,城外庄园两座,上等良田八千亩。”
    “户部左侍郎吴观,家产合计十二万三千两白银。。。。”
    毛骧打开一本账薄,朗声念了出来,一个个名字以及他们各自的家产清单。
    一时间,整个乾清宫中好似突然降温了二十度一般。
    让下面站着的官员们都吓得两股颤颤,几欲昏死过去。
    太祖皇帝的英伟事迹,别人不清楚,他们还会不清楚?
    贪污六十两者,剥皮充草,悬于县衙,以儆效尤!
    洪武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发起六次大规模肃贪行动,如郭桓案、空印案、大诰案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太祖皇帝执政的三十一年里,杀掉的贪官污吏,高达十五万人之多。
    怪不得刚刚一个白天的时间都没有露面。
    原来是去搜集证据并抄家去了!
    这是杀鸡儆猴啊!
    “混账东西!”
    听到毛骧念出的一件件、一桩桩满朝文武大臣们的家产清单,站在御阶下的崇祯不由得大怒。
    他一双眼睛变得通红,好似要择人而噬般。
    更是把下面已是惊弓之鸟的大臣们吓了一跳。
    朱由检心中那个气啊。
    之前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呢!
    他,大明崇祯皇帝,拼着皇帝的面子不要,苦苦哀求这些大臣们,请求他们捐饷募兵。
    不仅如此,他还拿出了皇家私库中仅有的四千两银子。
    结果呢,前后半个多月时间,只筹集到了两万两银子罢了。
    亏得他还以为众位大臣都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的清官呢。
    没想到,现在仅仅一个首辅大臣,全部家产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百万两!
    就这,还只是其一家的资产,还不包括其老家的家族!
    而满朝文武加起来数百人,若是按魏藻德的标准来算,拢共加起来的财产,岂不是得有个几千万两?
    这些家伙,平日里在自己面前哭穷,一个二个的都装得很清高的样子。
    想不到,原来都比自己这个皇帝有钱多了!
    这一刻,崇祯皇帝朱由检只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更是回想起了皇祖的话:天下文官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畏威而不怀德!
    果然,太祖皇帝是对的,朕这皇帝当得一点儿都不称职啊!
    “皇祖说的对,对待贪官,就该抄家夷三族!”
    想到这里,崇祯红着一双眼睛,满脸狰狞,大声咆哮道。
    “哼,这就是你小子选的好官!”
    龙椅上,朱元璋冷哼一声,瞪了他一眼。
    瞬间,怒火朝天的崇祯皇帝就偃旗息鼓了。
    回过头来,朱元璋居高临下的看着下方的众大臣们。
    “咱杀了他们,抄了他们的家,想必诸位没有意见吧?”
    下面鸦雀无声,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都惊恐的望着高台上,那道可敬可畏可怖的身影,瑟瑟发抖。
    被明大诰所支配的恐怖,时隔二百余年,终于又重临人间。
    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
    太祖皇帝朱元璋为维护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
    ‘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户户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持有大诰,好处多多。
    如朝廷严格控制人口流动,行商超过百里也得开通行证。
    如果手持大诰进京申告,各地不许拦截。
    如果犯罪,家中有大诰,可减罪一等。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诰是一道护身符,但对于官吏来说,就是催命符了。
    大诰的打击矛头,总的说来是针对全体吏民,但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其80%以上的条目是属于治吏的一方面。
    因此,在太祖皇帝驾崩之后,明大诰渐渐的失去了作用,沦为历史的一粒尘埃。
    如今,太祖皇帝重回人间,其杀性之重,吏治之狠,天下官吏从此命薄矣!
    “很好!”
    朱元璋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咱就要说一说咱的规矩了!”
    “大明养士三百年,然而时至如今,赋税收不上来,钱粮入不敷出,天下间内忧外患,烽烟四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左右循视了一眼,朱元璋问道:“诸位好好跟咱说说吧!”
    现场依旧是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说话。
    在不明白太祖皇帝的意图之前,谁敢拿自己的小命去挑战一下太祖皇帝的刀是否锋利?
    这个时候,若是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而被太祖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那可就死得太冤了。
    所以,大臣们尽管一肚子的话想说,却没有一个人开口的。
    “很好,你们都不说,那咱就来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