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的人员,应该当有专业的水利、防火、防旱、防寒、防疫、地震等方面特长的专家主职或是兼职组成。”
    “朝廷也应当为该部分配备相应的如地动仪、钦天监。。。等人员、钱粮、物资一应供给。”
    “同时,官府应当发动当地乡绅、百姓不定期参与到灾情的监测、预防训练之中。”
    “不定期组织百姓在庙会、集会、农闲之时,宣传讲解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办法等活动。”
    “这样做,可以让民众知晓一些基本的灾害自救、逃生等相应知识,以便做到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人员损失。”
    “然后,根据相应的天气情况,譬如暴雨、干旱等,对治下百姓进行相应的预防工作,积极准备应对或许有可能来到的灾害。”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当地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山坡、地面、河堤、房屋、山林等设施,进行定期的修缮和维护。”
    伴随着嬴政的讲解,光幕变成了一块黑板,将他所讲的话都详细的列了出来。
    一条一条,很是详细。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能一目了然。
    当然,有无数的百姓都不识字,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但光幕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却仍然能让观众们看懂。
    它能自动将其转换成观众能理解的意思。
    然而,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能看懂。
    所以,在看到嬴政讲解的内容之后。
    他们都懵了。
    这一系列有组织、有条理的灾害预防理论,将所有人都给看懵了。
    在场的皇帝们,以及其所在世界中的文武百官,江湖侠客、文人墨客,以及普通百姓们。
    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懵逼了。
    这种来自数千年后的救灾知识,瞬间就打破了他们的三观,让他们不由得怀疑人生。
    “还有,如果朝廷的财力充足,甚至可以给每一个郡县的应急应灾预防部门,都配备足够多的人员配置!”
    “接着,如果有牺牲在灾害之中的人员,应当给予其相应的荣誉,以及保障其家属的生活水平。”
    “给予相应的身份以及帮助,可别让英雄流血牺牲又流泪。”
    然而,在所有人都懵逼的情况下,讲解还在继续。
    巴拉巴拉的讲了一通之后,嬴政才停了下来。
    当然,更为深层次的东西,他并没有讲。
    后世那种制度,在眼前这些皇帝所属的时代,根本就行不通。
    所以,也没必要讲出来,讲了出没用。
    不得不说,后世那个时代,虽不能说尽善尽美。
    但其面对各种情况时,所爆发出来的凝聚力、团结力,足以震撼所有人。
    人们彷徨着,翱翔的雄鹰磨破了鹰爪!
    人们祈祷着,逆流的大鱼摇摆着鱼鳍!
    人们绝望着,草原的孤狼舔舐着伤口!
    人们欢舞着,九天的神龙发出了龙吟!
    春去秋来,悲伤,震撼,惶恐,不屑,傲慢,围绕着人们身边。
    天!压不垮这抹红色!
    地!撼动不了华夏民族!
    英雄,不是一个称号;不是一种职称;不是一座高山!
    而是一种信念;是一片希望!
    人们渴望着平静!
    人们回想着幸福!
    华夏民族,天压不垮,地撼不动!
    “这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啊,真的可以做到吗?”
    许久之后,回过神来的刘秀不由得喃喃自语。
    这一刻,哪怕是淡定如他,也被震撼到了。
    “是啊,这根本就做不到!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财供养如此多的人员?”
    “更不用说,就算是有足够多的财力,又去哪里找到这么多的专业人士呢?”
    “这是朝廷所能办得到的?”
    “无法想象,如此完整完善的灾害预防措施,真会能存在!”
    “如果真的有如此充分的准备,那想来即便是有灾害来临,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吧?”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上至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康熙等皇帝,下至房玄龄、王安石、张居正文武大臣,再到各世界的读书人,以及天下百姓。
    面对如此美好的设想,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们无法想象,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王朝,才会具备如此专业的部门。
    城主嬴政所描绘的应急应灾预防,瞬间打开了所有人的眼界,给众人描绘了一个宏大、美好的世界。
    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投入的人力、物力,是难以想象的。
    完全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深不可见底的无底洞。
    说的难听点,如果一百年都没有碰到灾害发生呢?
    那这一百年,得的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
    哪怕只是粗略的计算一下,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哦,尔等都认为不能办到?或者说,此举完全是多此一举、浪费钱粮吗?”
    听到下方的议论,嬴政微笑着问道。
    “倒也不是说浪费,而是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我大汉朝廷根本就承担不起啊!”
    刘邦闻言,有些失落的摇了摇头。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大汉已经全面恢复了繁荣昌盛。
    但也不足以支撑,在整个天下的所有郡县,都设定一个所谓的应急应灾预防部门。
    甚至是,为这个部门配备上一应相关人手以及物资。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刚刚发展起来的大汉,将会瞬间就回到刚刚建立的贫困之初。
    没必要,真的完全没必要。
    “是啊,承担不起啊。。。”
    其他皇帝们都点了点头,应和道。
    他们都在心里算过一笔账,虽说不是很准确,但大概也推算出了其中需要消耗的财力。
    富裕些的王朝,咬咬牙或许能吃得消。
    而那些穷一些的王朝,却是砸锅卖铁也办不到啊。
    “回禀城主,以我大汉目前的情况来看,虽说咬咬牙能办到,但那些如钦天监、水利官员等专业人士,真的很难找到。。。”
    刘秀想了想,摇摇头道:“就算是成立了这个部门,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手!”
    嬴政不由得笑了。
    总算是动了脑筋,也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没有这样的人员,你不会想办法培养吗?”
    扫视了刘秀以及在场的皇帝们一眼,嬴政质问道:“你们是皇帝,是一国之君!”
    “面对这种问题,不是想着怎么推诿,而是想办法解决!”
    “教育乃百年大计,学堂里不仅仅要传授儒家文化,还可以传授多方面的知识。”
    “为朝廷培养人才,才是学堂存在的意义!”
    “如果没有这样的学堂,难道你们不会下令创办吗?”
    “而且,这是事关天下百姓兴亡的国之大事,面对困难,哪怕是咬着牙,也要想办法解决!”
    “人口,才是一个国家乃至于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难道伱们想要眼睁睁的看着灾难的到来而无能为力吗?”
    “目睹治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无能为力吗?”
    。。。。
    城主始皇帝嬴政的一番话,令在场所有皇帝都沉默了。
    人口,是一个国家乃至于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这一点,他们都心知肚明。
    有人,才会有一切。
    没人,说什么都是虚妄。
    历朝历代,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无不看重天下百姓的人口发展问题。
    《礼记》一书提出:婚嫁年龄男为20岁、女为15岁。
    但各朝各代的年龄略有差别,每个时期的规矩都稍有不同。
    晋朝时期: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意思是说,女子到了17岁不嫁者,地方衙门会为其强行婚配。
    唐代规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明代则是: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所以,各朝各代无论男女的结婚年龄都很早,女子大都在15至17岁左右嫁人,根据朝代不同而变化。
    唐太宗时期,女性婚嫁年龄为15岁,汉代则在13至16岁之间,而在南北朝时期平均出嫁为13岁,其中陈宣帝的柳皇后,11岁就出嫁。
    每逢战乱,更有强行为寡妇再行配婚的例子。
    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多生育人口么!
    古代医疗条件差,并且疾病传播快,所以新生儿的成活率不高。
    这就使得天下人口预备少,劳动力和军队能力就会削弱。
    冷兵器时代,人口数量能决定很多东西,尤其是在爆发战争的时候。
    再加上,那时候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并且医疗条件也差,一场瘟疫就能夺走无数人的生命。
    这就造成,总体的人均寿命较短。
    正是种种原因,无不证明,无论何朝何代,上至一国之君,下至文武百官,无不重视人口数量的问题。
    如果有可能,他们也想如城主所言的那般,设立一个应急救灾的部门。
    平时多训练预防,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拯救万民于灾难之中。
    但问题是,成立一个这样的部门,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敢问城主,这天下间,可真有设置了应急救灾部门的王朝存在?”
    沉吟了一会儿,刘秀拱手问道。
    “当然有,若是没有的话,朕也不会说这个问题了!”
    看着眼前的皇帝们因为时代所限,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嬴政摆了摆手。
    下一刻,直接播放影像。
    说的再说,不如事实证明来的有力。
    光幕上再次亮起了影像,观众们也都熟门熟路抬头看了过去。
    【这是平常的一天,一条大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流如龙。】
    【这时,一辆小车突然加速,好似不受控制般,向着路边的人行道上驶去。】
    【而那个方向,越过栏杆之外,是一条河。】
    【路人惊慌,呼叫声四起。】
    【不出意外,那辆失控的车子瞬间轧穿护栏,跃入河中。】
    【“快救人,快打电话报警!”】
    【四周的群众这才反应过来,脱衣服的脱衣服,报警的报警。】
    【很快,就有人跳入河中,向那辆车落水的方向游去。】
    【呜呜呜的声音传来,救援车辆很快就赶到现场。】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砸开车窗,救出了落水小车内的人员。】
    【围观群众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伴随着影像的播放,旁白的讲解让观众都看懂了这个影像的意思。
    在遇到这种突发事故时,哪怕是路人都知道该如何处理。
    该报警的报警,该救人的救人。
    虽说小车落入河中损失惨重,但好在车上人员没有性命之忧。
    如此迅速,如此高效,着实让一众观看者震惊。
    以小见大,足以反应这个王朝的应急救灾观念深入人心。
    影像接着播放,都是那种时间很短的小视频。
    无一不是那个未知王朝(国家)中最平凡的一角,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突发险情。
    但在衙门所设应急救灾部门人员,以及普通百姓的齐心协力下,完美的应对。
    虽说损失了些许财物,但却尽最大可能去挽救受灾群众,减少人员伤亡。
    这一幕幕,无一不让在场皇帝们,以及他们身后世界的百姓们,目瞪口呆,震惊万分。
    画面终于结束了。
    观众们都还沉浸在影像之中,没有回过神来。
    因为,这些影像,对于这些观众来说,太过震撼,过于先进,过于深刻。
    他们从未见到过这种场面,他们也从未想到过。
    在灾害面前,人力可以如此渺小,也可以如此伟大。
    亿万人齐心协力,便可爆发出足可撼动天地的力量。
    这种震撼,甚至超越了他们建立无上功绩的成就感、满足感,超过了一切所带给他们震撼的东西。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凡人也可爆发出比肩神明的力量。
    别说在场的皇帝们了,就连他们身后的亿万百姓们,亦无不大受震撼。
    “皇帝刘秀,你可还有疑问?”
    等了许久之后,让众人消化完这些东西的嬴政再次问道。
    “没有了,多谢城主让秀看到如此振奋人心的一幕。秀已经没有疑惑了。”
    刘秀摇了摇头,对着上方深深的一拜。
    “接下来,继续公布成绩。。。”
    接下来,除了少数几位,大汉朝的皇帝们成绩大都平平无奇。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之前的解答太过震撼,他们都没有再提出过疑问。
    成绩一个个出现,皇帝金榜上的名字也一个个增加。
    “第三十二位皇帝!”
    “十三岁登基,在位二十一年。他是历届皇帝中最会做生意的皇帝,公然卖官鬻爵,大肆敛财。。。”
    “党锢之祸、宦官乱政、黄巾之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