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着鲨鱼破浪而来的杨承业与梦仙儿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来到船边,杨承业松开手中的藤蔓与梦仙儿手牵手凌空而起,瞬间站在了甲板上,那虎头鲨重获自由,当即钻进海里消失不见了。
看到杨承业与梦仙儿凌空而起,降落在船舱上,飘飘若仙,更加坚定了渔民们的猜测,摩拜的更加虔诚。
杨承业与梦仙儿看着跪在地上顶礼膜拜的渔民们不明所以。
“杨大哥,他们这是…………”
梦仙儿眨动着紫色的眼眸看着杨承业。
此时的杨承业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听他们嘴里不停喊着“海神保佑”的话语,大概明白了; 他们这是把自己二人当成了海神了,顿时哭笑不得。
杨承业对梦仙儿露出一丝苦笑,接着真元运转,冲出体外,顿时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所有的渔民全部托了起来。
“各位,我们并不是什么海神,只是之前流落在了孤岛上而已。”
杨承业对众渔民解释道。
这时,一名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说道:“你们不是海神怎么会飞?又怎么会骑着鲨鱼而来?”
“还有这位、这位仙子也太…………”
中年男子的后半句话并没有说出来。
杨承业苦笑道:“我们只不过是会一些武功而已。”
杨承业的话并没有打消渔民们的猜疑。
杨承业知道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楚,于是便转移了话题,问道:“不知这里是何处?距离中原还有多远?”
那中年男子回道:“这里是流求岛的海峡,从流求到中原足有八百多里。”
闻言,杨承业顿时一怔,他没想到他们竟然漂流了这么远,直接就来到了流求岛。
流求其实就是台湾,台湾长期以来被当做是东夷的一部分,春秋时期被称为“岛夷”,三国时期叫做“夷州”,从隋朝到元朝叫做“流求”,明朝称为“东番”。
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对台湾岛的认识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甚至和琉球国搞混。
三国时期,东吴国王孙权派大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万余人到达“夷洲”,这是大陆第一次派遣军队到达台湾,之后的隋炀帝也曾经派遣水军到台湾。
然而,两次派遣军队都只是“游历”而已,因为当地土著的反抗,军队很快就撤离了。
中央王权对台湾的附属澎湖列岛的最早管辖时间是在南宋。
南宋时期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元朝则继承之。
南宋赵汝适所撰之《诸蕃志》中记载到:“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
元代《岛夷志略》众介绍:“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
明朝时期,由于实行海禁,澎湖列岛的居民被强迫前往大陆,澎湖巡检司也在废除了。
《宋史》明确记载流求国跟澎湖岛“烟火相望”,《元史》记载“澎湖诸岛与流求相对”,《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彭湖一岛,在漳、泉远洋之外,邻界东番”。
不过,由于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汉族人不断移民台湾,逐渐改变了台湾人口状况,这为后来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
杨承业知道了他们目前所在的位置,顿时长出了口气,三年了,他们终于算是个回来了。
也不知道这三年来究竟有了什么变化。
接着杨承业与中年男子开始闲聊,对于中原之事他是一问三不知,弄的杨承业非常尴尬。
至于梦仙儿很快便与那些年轻的渔民打成了一片,有说有笑。
这些年轻的渔民还从未见过像梦仙儿这么美丽的女子,尤其是那双紫色的眼眸更是令他们着迷,不过他们却并没有非分之想,一直都将梦仙儿当成仙子,不敢亵渎。
梦仙儿还将他包袱里的肉干取出来让他们吃。
这些肉干都是用那巨蛟肉以及巨型兔子肉制作的,吃到嘴里异常鲜美,他们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干,纷纷询问这是什么肉。
当梦仙儿说出这是蛟肉之时,顿时吓了他们一跳,纷纷瘫软在地,瑟瑟发抖。
在他们心里蛟其实就和龙一样,都是神灵,尤其是蛟,他们更加敬畏。
知道了这边发生的事,杨承业有些责怪的看了梦仙儿一眼,梦仙儿对其俏皮的吐了吐香舌。
为了打消渔民们的恐惧,杨承业只好骗他们说这其实是蟒蛇肉,由于蟒蛇太过巨大,所以才看上去像蛟而已。
听到杨承业如此说,他们才放下心来,原来他们并没有亵渎神灵。
杨承业与梦仙儿就搭乘这艘渔船返回流求,途中杨承业还帮他们捕捉到了两条大型鲨鱼,令所有渔民对他都佩服不已。
两日后,渔船靠岸,杨承业才知道他们这里是流求岛的东部,如果要回中原就必须横穿流求,抵达流求西部。
在中年男子的建议下,杨承业与梦仙儿进行了一番易容,原因就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对于汉人非常的不友好,甚至是杀之而后快,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易容方便一些。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二章惊闻噩耗
这些都难不住杨承业与梦仙儿,他们易容之后,背起行装,沿着流求中部的山脉穿插而过,也是为了节约时间。
他们在冰火岛待了三年,距离梦仙儿的五年之约已经越来越近了,梦仙儿生怕梦龄波会先一步找到梦常昊; 担心梦常昊会被梦龄波所杀。
此时的杨承业与梦仙儿全部都是先天期的高手,穿山越岭如履平地,虽然他们也经过了许多土著部落,但是都被他们巧妙的绕开了,所以并未发生什么冲突。
两日后,杨承业与梦仙儿终于来到了流求西部港口,杨承业询问了许多船只; 船家都不愿意载他们去大陆。
被逼无奈之下; 杨承业只好偷了一艘渔船,亲自驾船穿过海峡,前往大陆。
杨承业苦笑一声,说道:“想不到我也有偷船的一天!”
一路上风平浪静,大半日的时间船便靠岸了,令杨承业惊讶的是他们停靠的港口竟然是泉州港。
泉州港杨承业并不陌生,第一次清剿倭寇就是在泉州港。
如今的泉州港已经变了,先前由于有倭寇的侵扰,泉州港口几乎没有人烟,现在的泉州港异常繁华,船只往来如梭,商旅、渔民络绎不绝,呈现一派繁华之象。
杨承业与梦仙儿弃舟登岸,二人的奇装异服顿时引来所有人的注意,纷纷对他们指指点点。
杨承业与梦仙儿一直都穿着兽衣,由于三年前与梦龄波的大战身上的银两全部丢失,可以说现在他们是身无分文,想要买两套衣服都无能为力。
被人群指指点点,杨承业倒是无所谓; 但是梦仙儿却受不。
梦仙儿拉着杨承业来到一处僻静的巷子里,说道:“杨大哥,你在这里等等,我去去就来。”
杨承业不明所以,问道:“你…………”
不等杨承业说完,梦仙儿俏皮一笑,说道:“等我回来里就知道了。”
梦仙儿说着一溜烟离开了。
一刻钟后,梦仙儿便回来了,此时梦仙儿手里却拿着几套衣服,还有一个钱袋。
“仙儿,你这是……偷的?”
杨承业看着梦仙儿,又好气又好笑。
梦仙儿紫色眼眸眨了眨,琼鼻一皱,说道:“哪里是偷,明明交换嘛,我给那家店铺留了好多蛟肉和兔子肉,估计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事到如今杨承业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接过梦仙儿递过来的衣服转身换了起来。
半柱香后,杨承业与梦仙儿穿戴一新从巷子里走了出来。
此时的杨承业身穿淡蓝色布袍,头发挽了一个髻露出一张英挺的面孔。
梦仙儿身穿紫色长裙,发髻高耸,凤首龙身的发簪插在发髻上,俏脸粉嫩,唇红齿白,宛若九天谪仙。
二人并排站立,典型的金童玉女形象。
杨承业与梦仙儿相视一笑,双双走进了一间酒楼。
他们已经足足三年没有吃过一顿中原的饭菜了,如今已经安然返回,杨承业经不住梦仙儿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他们美美的饱餐一顿。
店小二看到杨承业与梦仙儿走进酒楼,顿时一呆,不过很快便回过神来,陪笑道:“这位仙子,请问是住店还是打尖儿?”
店小二对着梦仙儿说话,至于杨承业直接被他给忽略了。
梦仙儿掩嘴轻笑,旁边的杨承业却不乐意了,说道:“小二,我这么个大活人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吗?”
“哎呦喂”
店小二急忙说道:“大爷,恕小的无礼,二位请上楼上雅间。”
杨承业拒绝了店小二待他们去雅间的举动,说道:“我们还是在大堂里吧。”
杨承业说着与梦仙儿径直找了一张空桌坐下。
店小二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问道:“二位想吃点什么?”
“我们店里有鱼卷、肉粽、面线糊、土笋冻、麻糍、海蛎煎、甜粿、石花膏、润饼、绿豆饼等泉州名吃,同时还有时令海鲜,不知二位来点儿什么?”
店小二说了一连串名吃,听的杨承业头晕脑胀,还是梦仙儿说道:“将你刚才说的这些全部上一份,然后再上几样海鲜。”
听了梦仙儿的话,店小二顿时一愣,这么多菜他们两个人怎么能吃得完?
这位仙子般的美女怎么这么能吃?
懵逼状态的店小二摸着额头离开了。
酒楼里鱼龙混杂,南来北往的酒客何其多,也是打探消息的最佳场所。
“你们听说了吗?金国大军一直在对襄阳城发动猛攻,襄阳城很快就守不住了。”
“没那么玄乎,金军攻打襄阳城的次数还少吗?哪一次不是铩羽而归?我想这次他们同样讨不了好!”
“你说的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那时还是一等忠勇公在的时候,如今朝廷腐败,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不是被贬职就是被杀,哪里还有人能抵抗金国大军?”
“据说牛莽牛将军是杨爵爷一手提拔起来的,能征善战,有他在也可保无虞。”
“你都没有听过最新消息吧?牛将军已经被杀了,据说是得罪了贵妃,被皇上下令凌迟处死了!”
“哗”
此人的话就像是一块石头砸进了海里,顿时激起千层浪。
众人纷纷咒骂起来,说是先有岳武穆,今有牛将军,怎么一个个好人都没有好报。
如今奸臣当道,朝廷昏聩无能,被灭国是早晚之事。
杨承业听着众酒客的谈论,越听脸色越难看,最后脸色阴沉的就要滴出水来一般。
梦仙儿也察觉到了杨承业的脸色,急忙说道:“杨大哥,他们说的未必就是真的,或许是道听途说也说不定。”
杨承业眼中杀机爆闪,语气低沉道:“不管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们都必须赶回临安。”
闻言,梦仙儿没有多言,点了点头。
很快一桌的饭菜都被端了上来,二人如同嚼蜡一般简单的吃了几口便结帐离开了。
店小二看着没动几口的饭菜嘀咕道:“就知道你们吃不完,看来这只有便宜了后厨那帮吃货了。”
杨承业与梦仙儿买了两匹快马,向着临安疾驰而去。
二人都不知道,此刻的临安城早已人心惶惶了。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三章娘娘回府
临安城,作为南宋的京城,一向都是繁花似锦,人流涌动,逛早市、夜市的人流摩肩擦踵,一点儿都不比东京汴梁差分毫。
如今的临安城却行人稀少,街道两边的店铺十有八九都关门停业; 仅有少数几家开着门勉强营业。
这时,一支百人队伍从皇宫方向走来。
这支队伍甚是奇特,前方仪仗队开路,后面是一顶朱红色轿子,轿子八人抬,轿帘上绣着龙凤呈祥图案; 轿子旁边有侍女相随。
队伍穿过冷冷清清的街道浩浩荡荡向着韩府开去。
此时的韩府门可罗雀; 不复往日的喧嚣。
百人队伍在韩府门外停下; 轿帘掀开,一袭红色倩影在侍女的搀扶下袅袅婷婷走了下来。
只见这名女子一袭大红丝质长裙,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满头的珠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鲜红的嘴唇微微上扬,端的是一个绝美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