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乔峰也被阿朱瞒过,否则也不至于被乔峰失手打伤,以至于香消玉殒。
阿碧看了杨承业一眼,双眼一闭,盍然而逝,其临终之前脸还带着微笑。
杨承业打开木盒,看到里面有两张人皮面具,质地柔软,勾画的惟妙惟肖,下面是一本小册子。
杨承业翻了翻,发现里面记载的就是一些易容的方法。
杨承业收起木盒,抱着阿碧来到一座坟墓前面,坟墓没有一丝杂草,显然是阿碧经常打理。
坟墓前面的墓碑上没有字,空空如也。
天龙故事发生在哲宗年间,距今刚数十年。
当初姑苏慕容一家在江湖上名声可是响当当的,因为斗转星移这门武功,闯出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
慕容氏从慕容龙城起,每代都是高手。
为了镜花水月、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复国梦想,慕容博坑了自己,也坑了儿子。
慕容博当年亲自策划了雁门关惨案,然后自己早早假死,像老鼠一样躲在暗中,偷学少林七十二绝技把自己差点搞死。
其子慕容复也因为他从小灌输的复国梦想,一直坚持着,直到最后变成疯子。
天龙中,武功高超的人中,萧峰死了,虚竹做了灵鹫宫宫主,但是灵鹫宫在江湖中没有一点影子,也不知道是隐世了还是发生了变故。
段誉倒是做了皇帝,南帝段智兴就是他孙子。
最厉害的扫地僧本就在少林,不知是否还健在。
无崖子死了,苏星河跟他的那些弟子其他还行,武功就差点了。
至于李秋水的传承,现在西夏还在,应该还有传人,不过身在皇宫,怎么会混江湖?
江湖上听不到他们的传闻也属正常。
前辈高人辛辛苦苦创出的功法,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实在太可惜了。
杨承业对慕容家的绝学和琅环玉洞的那一屋子武功秘籍并没有多大贪念,更希望的还是慕容家传承下来,但是却被付之一炬,实在是太可惜了。
杨承业将慕容复的坟墓扒开,将阿碧葬在了慕容复的旁边,接着转了转,突然看到了一座慕容博假死的坟墓。
天龙八部中慕容博与萧峰的父亲萧远山在扫地僧的度化之下,双双看破红尘,在少林出家,死也肯定死在嵩山,那这个空坟里面有什么?
杨承业定定地看着墓碑,心里有些好奇,暗自腹诽:“这里是空无一物还是有珠宝之类的宝物?”
好奇之下,杨承业围着坟墓转了一圈。
一般密室都有机关,如果这座空坟是密室,那肯定有开启的机关。
杨承业寻思着,眼睛四处打量,看看有没有特殊的地方,那里或许就是机关。
看了好久没有发现特殊的地方,杨承业苦笑着摇头,如果有特殊的地方,那不是谁都能发现,还是什么密室?
顺风顺水惯了,脑子就不好使,居然会有这种幼稚的想法。
杨承业在墓碑上四处敲敲打打、扣扣摸摸,最后在墓碑底座的图案上找到机关,用力一摁,墓碑底座中间那块石板缩进去再向下一沉,露出了洞口。
“还真有机关啊!”
杨承业兴奋起来,就算里面什么都没有,也满足了一番自己探索的好奇心。
坟墓好久没有通风,里面定然存在毒气,先得透透气再说,不然定会中毒,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做两个火把照明。
杨承业就地取材,用枯枝杂草做了两支火把。
火把做好之后,杨承业傻眼了,来到这个时代好几个月了,还从未使用过火,以至于身上根本没有打火的工具,无奈之下只好进行了钻木取火。
杨承业暗道:“看来以后得制作点儿火柴了,不然也太麻烦了。”
杨承业不知道,其实火柴早就被发明出来了,不过还不像后来那样方便一摩擦就燃烧起来。
点燃火把之后,杨承业对着洞口来了几掌,掌风灌进洞口,然后闭气爬进洞里。
沿着通道走了五六米,然后就进了一个长宽五六米的石室,杨承业看了一眼,除了中间的棺材,石室里空无一物。
小心翼翼地走进去,然后绕着棺材走了一圈,杨承业发现棺材盖子并没有钉死,害怕有机关陷阱,便退回到通道里,然后扔出没点燃的一支火把,将棺盖击飞。
棺盖飞出,掉到地上之后,石室里面再没其他动静,才放心地走了进来。
来到棺材旁,杨承业弯腰低头看向棺材里,发现里面有一个木质的匣子。
越到最后越得小心才对,杨承业可不敢拿小命开玩笑,捡起刚扔出来的火把,轻轻拨弄匣子,确定安全之后才把匣子拿出来。
抱着匣子回到外面,杨承业用最简单的方法,远远把匣子扔到一块石头上,匣子四分五裂。一蓬暗器激射而出。
杨承业急忙脚尖轻点,“刷”的一下急退,避开了射来的暗器。
………………………………
第三十七章意外之喜
避开暗器之后,杨承业拍了拍胸口舒了一口气,还好自己小心,捡回了一条小命。
前世在电视剧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打开匣子时里面射出暗器或者毒烟。
刚才杨承业如果用手直接打开匣子,那世界上就没有他这个人了,没想到这种剧情竟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来到匣子碎裂之处,杨承业看到三本书,正是慕容家的家传绝学,《斗转星移》、《参合指》与《龙城剑法》。
捡起三本秘籍,杨承业粗略浏览了一遍,确定这是真正的秘籍。
“看来这个匣子有特定的开启方法,如果方法不对,直接触发机关,一大蓬暗器激射而出,就算一般高手也会丢了小命。”
此时想想也颇为合理,作为慕容家的家传绝学,当然要做防范于未然,免得落入别人之手。
得到三本秘籍,还是慕容家的绝学,也算是弥补了没有得到武林各派的功法的遗憾了。
收好秘籍,杨承业退出墓室,把墓碑复原,再次将阿碧与慕容复的墓碑遮掩了一番,找到一艘小船向回划去。
斗转星移、参合指、龙城剑法,这三门武功都是慕容龙城所创,是他平生的得意绝技。
龙城剑法和参合指名气不大,是因为大理段家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少林也有拈花指、无相劫指等指法。
大体来说威力都差不多,压下了参合指的名气。
剑法也一样,江湖中用剑的好手很多,龙城剑法虽也是一绝,却并不是最高明的。
其他门派也有同样的武功,就算同样是绝顶功法,也不会显得突兀。
只有斗转星移,当时明教名声不显,其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并没有显露江湖,所以斗转星移这门功法就显得异常特别,让人印象深刻。
斗转星移直接奠定了慕容家“以彼之道坏事彼身”的名声,压下了龙城剑法和参合指的名气。
杨承业仔细研究了一番,《龙城剑法》只是一门剑法,虽然有许多高明之处,但都是剑法招式,并没有特殊的运劲法门。
《参合指》这门指法跟其他的指法一样,讲究的就是运劲法门,通过特殊的内力搬运法门,将内力激射出去,点穴伤人,与周伯通教授的相差不大,其中还有慕容家的内功心法。
“难怪一本指法秘籍,也这么厚。”
杨承业恍然大悟,仔细研究了一番,跟全真内功心法对比一下,有很多不同之处。虽然修炼速度更快,但是细微之处却差得多。
想想也是,慕容家要花时间从事造反大业,所以没有时间细细打磨,内功心法是速成心法就可以理解了。
杨承业想到慕容家的梦想,理解了。
想到这里,杨承业便兴致缺缺,速成心法虽然修炼速度快,资质好的一样能成为绝顶高手,但是想要再进一步,可就难上加难了。
慕容家的心法,修炼出的内力的质量,对身体的孕养开发都不尽人意,杨承业可以肯定,慕容龙城虽然早早达到绝顶高手,但是肯定达不到扫地僧那般成就。
至于《斗转星移》,是一门借力打力的方法,而且还特意在体内开发出了一条经脉,可以将对手的功力吸入,然后再打出去,却是别开生面,发前人之所未发。
想想双方对敌之时,不论你使出何种功夫来,对方都能将之转移,甚至反击你,简直就是你自己打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怎能不让人心惊胆战?胆小的怕是以为遇见鬼了!
遇到这种情况,怎能不叫人印象深刻!
这也是后来青城丐帮有人死在自己的成名绝技之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容家的原因,谁叫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反正我就是怀疑你,你要想说不是,那就拿出证据来,要是帮忙找到凶手更好。
不过,斗转星移这门武功,虽是借力打力之法,但是本身却要有深厚的内功做保障。
如果遇到跟自己内功差不多或者更高的对手,使用斗转星移受伤算是轻的,也许自己身体受不住,或者转移不及时,直接就挂了。
不过杨承业自信,以自己得到黄裳几十年的功力,虽然大半还被压缩在丹田之内,引导出来在江湖上也算是绝顶高手了,完全可以使用斗转星移了。
再比如,也可以学慕容复那样,将对方放出的毒气通过体内特殊经脉转换出去,打对手一个猝不及防。
不过逐渐斗转星移还需重新开辟一条经脉,耗时耗力,也没有其它用处。
所以杨承业着重修炼龙城剑法和参合指,至于斗转星移,则是浅尝辄止。
杨承业目前有拳法、掌法、鞭法,所欠缺的就是指法、剑法与轻功功法,没有得到轻功功法尤为可惜。
参合指这门武功也只需熟悉运功路线,然后通过内力将气劲打出去,达到三丈之外,隔空打穴。
杨承业使完一遍龙城剑法,一边体会一边想道:“这龙城剑法倒是非常不错,不愧是一代绝顶高手慕容龙城创造的得意剑法,使起来招式连绵不绝,犹似行云流水一般。”
“以后施展出来,瞬息之间全身便如罩在一道光幕之中,是一门不可多得的保身杀敌的绝技。”
“明明有这么高明的剑法,慕容复却还窝在还施水阁学什么百家武功,练好这一门剑法就可以了,学习百家,不如专精一门。”
杨承业对慕容复颇为可惜,他定是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坑了。
学百家武功,凭他那点年纪,还要花时间筹谋‘复国大业’,哪能把百家武功练得精熟,更不可能融会贯通了。
就算是鸠摩智也只能以小无相功来冒充少林七十二绝技。
随着练习龙城剑法的时间越久,杨承业对剑法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龙城剑法共七七四十九招,现在却觉得有点多了,降龙廿八掌乔峰都嫌多了,删繁就简浓缩成十八掌,打出了赫赫声威。
招式不在多,有用就行,如果杨承业能将龙城剑法如同三十六路空明拳与萧峰的降龙十八掌一般浓缩成二十招,甚至十招,那他的武功将会达到另一番境界。
想到就干,回到沈家,杨承业就闭关,不停地演化龙城剑法与熟悉参合指的运功法门。
………………………………
第三十八章桃花岛变故
经过杨承业不停的压缩,去繁存简,最后终于将龙城剑法从七七四十九式压缩到了三十六式,与空明拳一样,毫无花哨,以最快的速度击伤甚至击杀对手。
至于参合指,杨承业也已经熟悉,虽然还达不到三丈开外隔空点穴的地步,但是一丈之内也可以指哪打哪,从不出错。
修炼完毕之后,杨承业又想到了自己体内那股先天之气,自从击退欧阳锋之后,又再次蛰伏了,无论杨承业如何寻找不找不到。
看来这股先天之气还不是目前的他可以使用的,只能作为最后的保命手段了。
打退欧阳锋,杨承业觉得以自己目前的功力基本已经达到了江湖中一流身手,唯一欠缺的就是实战经验。
到目前为止,杨承业还没有得到一个真正的师父指点,完全靠他自己琢磨。
就算是那些大门派的弟子也要行走江湖历练自身,闭门造车只能成为井底之蛙。
想通这些,杨承业也有了出去历练的想法,但是他也答应过吴若兰三年之后要参加科举,看来是得找个借口了。
这天,杨承业买了几个当今的火柴,经过改良终于制作出了真正的火柴,并且携带方便,随手一划就可点燃。
杨承业将制作方法教给沈佑,沈佑兴高采烈的开始召集人手开始制造,他又找到了一个发财的方法,而且对于杨承业的层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