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此刻,杨承业来少林寺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只要再见到觉悟,将其带回临安就大功告成了。

    藏经阁大门前,杨承业与觉远相对而立。

    “觉远,为兄此来还想见见觉悟大师。”

    杨承业说道:“然后便会与他一同返回临安,要不你随我一起走吧?”

    觉远抓着杨承业的胳膊,说道:“大哥,师叔祖待我如亲人晚辈,如今他已闭死关,他让我留守藏经阁,看管经书,我已经答应了。”

    “再说,我对藏经阁也有了感情,这些经书无不都是我亲密的伙伴,我也不忍离开它们。”

    “如果大哥想见小弟,可以随时前来。”

    听了觉远的话,杨承业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做哥哥的也就不为难你了,有机会为兄会来看望你的。”

    杨承业与觉远分开之后,返回他所居住的禅房,梳洗了一番便出门,打算去找觉心老和尚,问问他有没有觉悟的消息。

    当杨承业走出禅房时,看到觉心老和尚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觉心大师,是不是有了觉悟大师的消息?”

    杨承业对觉心老和尚问道。

    闻言,觉心老和尚面露愁苦之色,说道:“杨施主,老衲此来就是为了对你说觉悟师弟的事。”

    看到觉心老和尚的神色有异,杨承业心中顿时一紧,问道:“莫非觉悟大师遇到了麻烦?”

    觉心老和尚点了点头,说道:“觉悟师弟在雁北遇到了漠北双雄,双方交手,觉悟师弟被他们重伤,目前住持已经派出罗汉堂首座弟子前往救援。”

    杨承业急忙问道:“大师可知觉悟大师目前的位置?”

    觉心老和尚说道:“目前觉悟师弟正在雁门寺养伤,不过据说伤势太重,恐怕…………”

    杨承业急忙说道:“大师,那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看到杨承业要离开,觉心老和尚问道:“杨施主可是要前往大同雁门寺?”

    “正是!”

    杨承业回道:“韩老夫人已经病在膏肓,时不我待,在下必须前往雁门寺,尽全力救治觉悟大师,否则这将是一尸两命。”

    觉心老和尚知道自己再劝也无用,只好说道:“那老衲就派武僧护送杨施主前往。”

    杨承业拒绝道:“大师有心了,不过在下自己一人前往就可,不必再派人了,告辞!”

    杨承业说完,返回禅房,取了包袱便离开少林寺,朝着北方大同的方向而去。

    众位看官,上架第一天,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八十章风陵渡

    杨承业知道自己的雁门之行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的。

    按照黄裳的临终所言,《九阴真经》的上卷就藏在雁门关,他必须前去取走。

    如今觉悟和尚竟然在雁门受伤,将杨承业的雁门之行强行推前了。

    出了少林寺向北走,就是金国腹地了,为了保险起见,杨承业打算低调行事。

    杨承业驱马疾驰; 出开封没有多远,便遇到了一件让他愤怒的事。

    他看到一群金兵正在在抢劫,被抢劫的百姓哭叫着跪地求饶,却一点用也没有,但凡有反抗的,当场就被砍死。

    这些金兵如此残暴; 与二战时期的小RB有何区别?不杀你们天理都难容。

    杨承业心里感叹一声; 拔出长剑,运起轻功; 冲过去一剑把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金兵斩首,紧接着冲入人群,脚步连闪,几剑将押着百姓的金兵砍死。

    脚下轻点,扑向距离自己最近的骑在马上的军官,长剑在他脖子一划而过,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脖颈子便血如泉涌,从马上摔落下来。

    这几下兔起鹘落,干净利索,等对方反应过来,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了。

    杨承业继续扑过去,对付这些武力低下的金兵,根本就不必使用什么精妙的招式,一人一剑就轻松解决了。

    一群百姓何时见过这么杀人的; 杀的还是他们畏惧如虎的金兵,吓得惊叫起来,杨承业也没办法。

    “里面还有金兵吗?”

    杨承业指了指村里; 问道。

    百姓们一个个不敢开口,倒是一个小男孩壮着胆子说道:“还有,还有好几个。”

    “好,我去看看。”

    杨承业说完,几个起落便消失了。

    很快杨承业就发现了正在搜刮百姓的金兵,一个一个解决了。

    “好了,都解决了。”

    杨承业拍了拍手说道:“不过这里需要你们处理一下,把尸体烧了,盔甲武器这些烧不掉的丢到河里去,不然其他金兵查到你们,你们就死定了。”

    处理了这些事,杨承业翻身上马,继续朝北赶路。

    “其实,这样行侠仗义并不是好事。”

    杨承业一边拍马奔驰一边想道:“我又不能一直守着他们,官府查到蛛丝马迹对他们很不利,就算我能留下,一波一波的军队前来我也吃不消,希望他们处理得干净吧。”

    “看来,以后这样行侠仗义的事还是要少做了,容易连累人。”

    毕竟自己仅仅是一个人,来个数百,甚至数千金兵不用畏惧,但是如果是千军万马,自己就算再厉害也要力竭而亡。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杨承业抛之脑后了,开始研究其脑子里记下的《易筋经》与《九阳真经》。

    正研究得兴起,后面响起密集的马蹄声,杨承业当即清醒过来,看了看四处,牵着马进了路边的林子里,悄悄躲着观察。

    谁叫他刚杀了不少金兵,心虚是难免的。

    很快,杨承业便看到一队金兵从大道上奔驰而过,心里寻思道:“难道真是来追杀我的?”

    “不行,还是得换个装束。”

    想到这里,杨承业脱下自己的书生装,换上了一身粗布短衫,再贴上一张人皮面具,顿时就变成了一个乡野少年。

    接着杨承业将长剑用布包了起来背在背上,解下马缰,将马放弃在树林中。

    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大镇子,杨承业找了一个饭馆,饱吃了一顿,才在镇子里唯一的客栈住下。

    第二天日,杨承业买了个遮阳的斗笠戴上,买了一匹毛驴继续向北走,马太显眼了,有些招摇,而驴则不同,很是普通,不容易惹人注意。

    到了一个县城,杨承业还大胆地进去了一次,吃了饭,顺便还买了一些酱牛肉和馒头。

    在这期间虽然遇到了几波金兵关卡,杨承业也应付自如,并未引起金兵的怀疑,只当他是一个农家子弟。

    任由毛驴走,杨承业坐在车上看书,过了将近半个月,来到了黄河边的风陵渡。

    杨承业把驴子放了,背起包裹,坐上了一艘摆渡客船。

    风陵渡位于山西芮城西南端,距县城三十公里,与河南、陕西为邻。

    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

    自古以来风陵渡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通过这里,走入秦晋。

    赵子贞的《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杨承业坐在船上,看着涛涛黄河水,心中感慨万千,前世他也路过黄河,也路过风陵渡,都是坐着火车,还从未坐船游过,没想到风陵渡竟然会如此的壮观。

    客船跨过风陵渡,杨承业上岸,便是进入了山西地界。

    风陵渡作为重要渡口,人流量也大,聚集了客栈、酒馆、妓院,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镇子。

    杨承业走进一间酒馆,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此间酒馆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里面酒客颇多,而且个个都带着兵器,一边喝着酒,一边大声叫骂着。

    这些人基本都是江湖游侠,并无固定职业,有的帮人押镖,有的帮人看货,当然也有一些盗贼混在其中。

    “客官,来点什么?”

    这时一名小二来到杨承业的桌旁问道。

    杨承业说道:“来半斤牛肉,几个馒头,再来一壶酒。”

    “好唻,您稍等!”

    店小二答应一声便离开了。

    很快,店小二就端上了牛肉、馒头和一壶酒,说了声客官请慢用。

    杨承业吃着牛肉喝着酒,好生惬意。

    “喂,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县城里来了一个大人物,好像叫什么完颜金硕,是完颜兀术的孙子。”

    “是的,我也听说了,这个完颜金硕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在上京就欺压百姓,强抢民女,被他糟蹋的女子不计其数。”

    “我们作为武林中人,应该侠义为先,既然知道了就要除掉这个祸害,否则真是有违侠义之名了。”

    “好,算我一个,在下也要去为民除害!”

    “还有我!”

    “算我一个!”

    …………

    众位看官,上架第一天,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八十一章夜入县衙

    杨承业一直在听着他们的谈话,当他听到完颜兀术的孙子之时,心中顿时一动。

    这个完颜金硕是不是就是那个要强娶纳兰嫣然的人,难道真有这么巧?

    杨承业也打算去看看这个完颜金硕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从众人的谈话中,杨承业得知这个完颜金硕此时正在芮城县衙。

    吃过饭后,天色刚黑,杨承业结账离开; 运转轻功,朝着县城的方向急掠而去。

    芮城,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西周初分封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

    魏城春秋时属晋; 战国时属魏,秦置郡县,魏属河东郡。

    汉立河北县于魏城,仍属河东郡,相沿至晋。

    北周明帝二年始建芮城县于今县城。

    隋初芮城县属蒲州唐武德二年设芮州,辖芮城、永乐、平陆等县。

    北宋淳化四年芮城、永乐县属永兴路陕州。

    熙宁六年废永乐县并入河东县。

    当杨承业来到芮城城门之时,看到的却是坚固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缓缓流淌,河水与黄河相通。

    城门口依然有兵丁把守,一个个金兵盔甲鲜明,膀大腰圆,孔武有力。

    此时天色已晚,进出城门的人已经非常稀少,而且城门也即将关闭。

    杨承业将长剑藏于路旁树林中的一颗粗壮大树的树顶,然后整理了一番衣衫,走向城门。

    “站住。”

    杨承业刚刚来到城门楼; 就被兵丁给拦了下来。

    “这么晚了为何进城?”

    兵丁恶狠狠地盯着杨承业,问道。

    杨承业露出一副笑脸,说道:“兵爷,在下是丝绸商人,由于错过了渡船,所以进城有些晚了。”

    兵丁冷声说道:“城门即将关闭,任何人都不许进入,等明日再进城吧!”

    杨承业取出一锭银子,足有十两之多,塞进兵丁手中,小声说道:“兵爷,如今天色已晚,城外不太平,还请通融通融。”

    “这些散碎银子就当是请兵爷喝酒的。”

    兵丁掂了掂手中的银子,对杨承业的表现颇为满意。

    “好了,下不为例!”

    杨承业急忙道了声谢,便朝着城内走去。

    芮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然已经入夜,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街上闲逛。

    原本芮城商业的颇为繁花的,但是如今被金国占领,金军蛮横,看不起汉人,认为汉人只懂得风花雪月,根本没有一丝危机之感。

    而他们女真族则不同,一直都以打猎卫生,每一个金人都是天生的战士,认为灭掉南宋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岳飞率领岳家军着着实实给他们上了一课,虽然他们使用计谋杀死了岳飞,解散了岳家军,但是岳家军也令他们短期之内无力南下。

    如今,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正在逐渐强大,也令他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才逐渐放下对汉人的成见,启用有能力的汉人为他们发展经济,所以北方的经济才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迹象。

    杨承业对街景仅仅是浏览了一番,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芮城县衙占地广阔,建筑奢华,杨承业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

    这座县衙还是北宋时期建造的,当时的知县不学无术,凭着给蔡京、童贯等京中大臣送礼才坐上了知县之位。

    在任期间,其巧取豪夺,设置了许多苛捐杂税,处处对商人和富户盘剥,获得了许多不义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