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教了!”
郭啸天说道:“刚才杨公子要传我一套刀法,不知…………”
杨承业拿起郭啸天的弯刀,演示了一遍。
此套刀法集百家刀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揉合了东瀛刀法一往无前的气势,使其威力更加强大。
郭啸天见猎心喜,按照杨承业的指点练习了一遍。
“哈哈哈”
郭啸天大笑道:“妙,真是太秒了。”
“大哥,我们再来打过。”
这时,杨铁心也将杨承业所传授的杨家枪领悟了,对郭啸天说道。
“哈哈,有何不可!”
郭啸天说着与杨铁心来到庭院中开始比试,而杨承业与丘处机则在一旁观看。
丘处机越看越心惊,刚才杨铁心与郭啸天二人联手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并且还被自己步步紧逼,而现在二人比试,一刀一枪威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倘若自己上去不出五十招必会落败。
看到这里,丘处机对杨承业佩服的五体投地,一双眼睛炙热的看着杨承业。
杨承业当然知道丘处机的心思,笑道:“全真教乃天下玄门正宗,内功心法独树一帜,全真剑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不过却进步缓慢,需长年累月不停修习。”
对于丘处机,杨承业还是比较同情的,在王重阳死后便成为全真教掌教,但是武功却并没有精进,在神雕中连霍都都打不过,沦为了三流。
杨承业想了想,说道:“邱道长,在下传你一套太极剑法,你看好了!”
杨承业抽出长剑,站立院中。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阶及神明,心静身正,意气运行,开合虚实,内外合一,运柔成刚,刚柔并用,太极阴阳,有柔有刚,刚柔并济,劲发自如。”
杨承业一边念着口诀,一边将太极剑演示了一遍,而丘处机则将口诀默记于心,不停地练习着太极剑。
丘处机三人在院中演示着,杨承业则一旁指导,一转眼就过去了整整一天。
冬天,夜晚总是来的很早,杨承业四人再次返回屋中,丘处机三人当即就给杨承业跪了下去。
“杨公子,授业之恩没齿难忘!”
杨承业急忙将三人拉了起来,说道:“我们趣味相投,何必来这些繁文缛节?还是喝酒来的痛快!”
四人同时大笑起来,相继碰杯。
此时郭啸天说道:“不瞒二位,我们兄弟二人很快就要当爹了!”
闻言,杨承业与丘处机,同时恭喜他们。
郭啸天继续说道:“我想请杨公子给我们未出世的孩子取个名字。”
闻言,杨承业一愣,记得射雕中郭靖杨康是丘处机所取的,没想到如今郭啸天竟然让自己来取名字,难道也取郭靖杨康吗?
杨承业沉吟道:“靖康耻犹未雪,不如就叫郭靖杨康。”
“郭靖杨康?”
郭啸天与杨铁心对视一眼,同时点头道:“好,就叫郭靖杨康!”
“哈哈,好!”
这时丘处机笑着取出两柄匕首,分别在上面刻下了郭靖杨康之名。
“这两柄匕首就作为贫道给那两个未出世的孩儿见面礼了。”
郭啸天与杨铁心接过匕首,郭啸天说道:“二弟,如果我们生的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两个男孩儿就结为兄弟,两个女孩儿就结为姐妹。”
郭啸天说着将自己手中的匕首与杨铁心交换:“这两柄匕首就是信物!”
四人同时大笑,继续端起酒开怀畅饮。
“就在这里,给我围起来!”
就在这时,院中突然传来吵嚷声与杂乱的脚步声。
“他们来了,待贫道去料理了他们!”
听到院中的动静,丘处机起身,抽出长剑,便走了出去。
杨承业与郭杨二人相继走出。
此时院中数十名兵丁剑拔弩张,率领他们的是一个身穿盔甲,腰悬长剑的队长。
看着院中全副武装的兵丁,杨承业暗道:“这应该是完颜洪烈来追杀丘处机了,与剧情一模一样。”
杨承业想着在人群中寻找完颜洪烈。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到沈家
杨承业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完颜洪烈,难道这次完颜洪烈病没有来?
“臭道士,你刺杀朝廷官员,罪该万死,给我杀!”
那队长用剑指着丘处机,对手下兵丁命令道。
听了队长的命令,数十名兵丁同时大喊着朝丘处机冲杀而来。
丘处机暴喝一声; 手持长剑杀了上去,一剑一个,斩杀那些兵丁。
“道长,我们来助你!”
郭啸天与杨铁心同时怒吼,也冲杀了过去。
杨承业站在原地,还不死心的寻找着完颜洪烈。
突然; 两名兵丁绕过战场,朝着房门奔了过来。
杨承业屈指轻弹,两道指力贯穿了那两名兵丁的胸口,当即便身亡。
经过杨承业的指点,丘处机三人招式威力大增,区区五十名兵丁皆被三人诛杀,唯有那队长还在强撑,不过还是被丘处机一剑刺了个透心凉。
一队兵丁被丘处机三人全部诛杀,没有一个活口。
四人打扫现场,杨承业依然没有找到完颜洪烈,不由暗道:“难道这次完颜洪烈并没有来?”
“还是不管了,郭杨两家是不能再住在这里了。”
四人动手将五十一具尸体全部掩埋,厚厚的积雪已经将打斗的痕迹全部遮盖了。
回到房中,杨承业说道:“此次杀了一队士兵,我想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郭兄、杨兄,我觉得你们还是尽快搬家吧。”
郭啸天不屑道:“怕什么,大不了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何必要躲呢?”
杨承业正色道:“你们不为自己考虑; 难道也不为未出世的孩子考虑吗?”
丘处机点头道:“杨兄弟说的在理; 郭兄弟、杨兄弟,你们还是搬家吧。”
郭啸天与杨铁心犹豫了一下,最后点头道:“好,我们这就去准备。”
杨承业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告辞了,各位后会有期,有缘再见。”
杨承业说完,率先离开了牛家村,希望他们能尽快离开,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离开牛家村之后,杨承业继续向着嘉兴赶路。
嘉兴距离临安也不算太远,大概就是一百多里地,杨承业骑上他的汗血宝马,一路疾驰,不到一日便回到了嘉兴。
当杨承业来到嘉兴城时,入目的却是萧瑟的街道,城墙满目疮痍,就连城门的士兵都不见了踪影。
杨承业脸色沉重,牵马进入城门,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两旁的商铺全部门户紧闭,寒风吹过,废纸草屑四处飞撒。
“嘉兴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会这般萧条?”
杨承业带着深深的疑问,向着知府衙门走去。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乞丐腰间挂着七个布袋,手拿一根竹棒从巷子里走了出来。
杨承业上前,问道:“敢问阁下可是丐帮弟子?”
乞丐看着杨承业,拱手道:“在下乃丐帮东南分舵简无为,不知你是…………”
杨承业拱手道:“原来是简舵主,在下杨承业,与贵帮洪七长老乃是朋友。”
简无为拱手道:“原来是杨公子,不知杨公子来嘉兴所为何事?”
杨承业说道:“在下就是嘉兴人士,家住五里外的沈家庄,今日回到嘉兴,看到如此景象,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简无为说道:“前几日,我帮弟子传回消息,说是嘉兴发生了瘟疫,传播速度很快,仅仅七日时间就席卷整个嘉兴府。”
“所以帮主令在下前来查探。”
闻言,杨承业眉头微皱,问道:“简舵主可曾查到瘟疫的源头?可曾去知府衙门询问?”
简无为摇头道:“说来惭愧,在下不懂医理,并未查到瘟疫的源头,至于知府衙门早已人去楼空。”
“如今嘉兴城已经空无一人,与死城无异。”
杨承业愤恨道:“这帮酒囊饭袋,发生瘟疫不想着如何遏制,却弃城而逃,朝廷用了这帮人,真是气数已尽了。”
突然,杨承业想到了沈家,如今嘉兴城瘟疫横行,会不会波及沈家?
想到这里,杨承业对简无为问道:“箭舵主,你可知道沈家庄的情形?”
简无为说道:“在下刚到嘉兴城,并不知道沈家庄的情况。”
杨承业拱手道:“箭舵主,在下要回一趟沈家庄,你看…………”
简无为说道:“嘉兴城空无一人,左右无事,在下就陪杨公子走一趟吧。”
杨承业点头道:“也好,箭舵主坐在下的马…………”
简无为拒绝道:“我一个叫花子坐马不伦不类,还是走路吧。”
“杨公子先行一步,在下随后就到。”
杨承业无奈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客气了。”
杨承业说完翻身上马,马鞭一抽马臀,汗血宝马嘶鸣一声,撒腿朝着城外奔去。
沈家庄,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扩建了三次,人口也增加到了三千户,家家受到沈家的帮扶,比较富足。
沈佑靠着杨承业留下的酿酒方法已经成为大宋最大的供酒商,其酿造的酒不光供应大宋,并且售卖到了金国与西夏,甚至还有南洋各国与波斯等地。
当杨承业来到回到沈家庄之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看着庞大的沈家庄,杨承业楞楞道:“这还是沈家吗?”
沈家庄不光建造了城池,甚至还雇佣了庄丁守护。
此时沈家庄城墙外,搭建了无数帐篷与茅草屋,其中住着许多难民。
几个粥棚搭建在一片空地上,一个个难民排队领粥。
杨承业看到如此情景,微微一笑,这应该是沈佑的杰作吧。
杨承业翻身下马,拦住了一个忙碌的庄丁,问道:“沈佑可在庄内?”
庄丁迷惑的看着杨承业,他是新近招来的庄丁,并不认识杨承业,不过还是礼貌一笑,问道:“请问公子找弊庄主有何贵干?”
“二爷!”
这时,一个庄丁跑了过来,欣喜的说道:“您可回来了,庄主知道了肯定会高兴的。”
杨承业迷惑的看着这个庄丁,问道:“你是…………”
那庄丁说道:“二爷,小的是阿福,您忘了?”
闻言,杨承业也想起来,当初确实有一个叫阿福的庄丁,是福伯的儿子。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一十四章不是瘟疫
“原来是阿福,福伯近来可好?”
杨承业拍了拍阿福的肩膀,笑着问道。
闻言,阿福脸色一暗,说道:“我爹病了半年了,一直不见好转。”
杨承业安慰道:“有时间我去看看。”
“谢谢二爷!”
阿福知道杨承业懂医术,不过也并不抱希望。
“小的带您去叫庄主。”
杨承业说道:“不急; 我还要等一个朋友。”
“对了,这些难民是怎么回事?”
阿福回道:“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两个月前来的,是庄主将他们安顿到这里的。”
“杨公子!”
阿福正说着,一个声音响起,紧接着简无为来到了杨承业身边。
看到简无为,杨承业说道:“简舵主; 走; 随我进庄。”
阿福带着杨承业与简无为进入了沈家庄。
进入城门,沈家庄又是另外一副景象,一条笔直的街道,可供两辆马车并排而行,两旁建了许多商铺,人流量也不少,俨然就是一个小型集市。
看到大变样的沈家庄,杨承业感慨道:“没想到仅仅一年的时间,沈家庄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福在一旁笑道:“二爷,您有所不知,这一年来我们酒庄的生意好的不得了,许多商人前来进酒,不光有我们大宋的,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洋人。”
“真是没想到,还有那种人,就像妖怪一样,就连他们说话都听不懂。”
“还有、还有我竟然还看到了黑人; 天呐; 世上怎么会有那么黑的人,简直比挖煤的都黑,不过他们的牙倒是挺白的,…………”
阿福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杨承业暗自好笑,以前阿福可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如今怎么没见他这么能说,变化真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