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承业说着就要离开,却被沈佑拉住了,说道:“你我虽然是结义兄弟,但是却亲同手足,不用离开。”

    这是,福伯领着一名捕快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对沈佑行礼道:“沈大官人,我们老爷请你前往衙门一趟,有要事相商。”

    沈佑看着来人,说道:“原来是赵捕快,不知知府大人找沈某何事?”

    “这个………………”

    赵捕快犹豫的看着杨承业和福伯,欲言又止。

    沈佑说道:“赵捕快,事无不可对人言,这里没有外人,你但讲无妨。”

    赵捕快轻咳一声,说道:“是这样的,淮河泛滥,淹没了下游村庄,无数难民向着京城的方向涌来,皇上下旨让王大人将灾民阻挡在嘉兴城外。”

    “王大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特来请沈大官人商议。”

    闻言,杨承业心头一动,这难民来的比历史上提前了,难道是我的出现产生了蝴蝶效应?

    但是药材还没有采购,恐怕……………

    而此时,沈佑心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二弟命人采购药材,难道就是为了此事?

    那么二弟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这怎么可能?
………………………………

第十一章夜谈

    沈佑对赵捕头拱手道:“烦请赵捕头先回去回复王大人,就说我随后就到。”

    赵捕头答应一声被福伯送了出去。

    “二弟,你说该怎么办?”

    房间只剩下沈佑和杨承业,沈佑问道:“皇上下旨,要将灾民阻挡在嘉兴城外,而此地就是难民的必经之路,万一产生流寇,那我们…………”

    杨承业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哥勿急,此事你就按我说的做。”

    杨承业说完在沈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沈佑便答应一声,坐上马车向着嘉兴城而去。

    嘉兴城,知府衙门,王安坐立不安,不时的看看外面,此时已经华灯初上,城门也已经关闭,沈佑还没有到来,王安已经一天水米未进,早已饿的头晕脑胀,但是想到皇上的圣旨,却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

    “来人,去城门口看看,沈佑是否已经进城。”

    王安对着门外喊道。

    “大老爷,沈大官人到了,就在府门外。”这时,师爷进来对王安禀告。

    “快请,算了,还是本府亲自去请吧!”

    王安说完便急匆匆走了出去。

    王安作为嘉兴城的知府,一向自视甚高,从未对上门的商贾、乡绅如此客气,就算作为他远房亲戚的沈佑每次上门都是爱答不理的,没想到这次却会亲自去迎接,令师爷都傻眼了。

    很快的王安将沈佑迎了进来,迫不及待的说道:“沈佑贤弟,本府等你等的好心焦啊!”

    沈佑坐在椅子上,问道:“不知大人传小民所为何事?”

    王安急切道:“贤弟,本府遇上难事了,淮河决堤,淹没下游无数田庄,无数难民蜂拥而至,皇上又下旨令本府将难民全部阻挡在嘉兴城外,这可如何是好?”

    沈佑淡笑道:“既然皇上下旨,大人就该遵旨而行,圣旨可不能违抗。”

    王安说道:“理是这么个理,但是将难民阻挡在城外,很容易造成流寇,嘉兴必定骚乱,到时瘟疫爆发再加上大乱该如何收场?别忘了本朝的几次农民暴动就是前车之鉴。”

    “哦!”

    沈佑惊疑一声,问道:“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应对?”

    闻言,王安暗怒:“我找你来就是让你出主意的,你可倒好,踢皮球,又给踢了回来。”

    不过王安还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本府现在也是六神无主了,请贤弟帮忙出出主意。”

    沈佑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让难民进城是对的,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大人应该下令在城外搭建帐篷、茅屋,用来安置难民。”

    “同时搭建粥棚,以安民心,如此难民安定,也就不会暴乱了。”

    闻言,王安非但没有露出喜色,反而面现忧色。

    “办法是不错,但是府库的银子和粮食都不足以支撑难民的开销,不光屋舍建造不够,而且粮食最多支撑三日,三日之后又该如何?”

    沈佑皱眉道:“难道朝廷的赈灾款没到吗?”

    王安嗤笑道:“朝廷连年征战,几乎将银粮消耗一空,如今好不容易止戈罢兵,还要向金国和西夏纳贡和交岁币,几乎耗去近半国库,剩余的还不够那些朝廷大员享乐呢,赈灾款是指望不上了。”

    沈佑叹道:“看来只能是我们自己想办法了。”

    “大人,不如将嘉兴城所有的富户和商贾集中起来,让他们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以解燃眉之急。”

    王安苦笑道:“让那些家伙出钱出粮谈何容易,除非用强,让府兵强行征取。”

    沈佑急道:“大人万万不可,如今外患将起,再引起内忧,嘉兴城就真的不保了。”

    “这样,大人明早将他们全部召集起来,我有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出钱出粮。”

    “好,本府现在就派人去办。”

    王安答应一声就要离开,却被沈佑拉住,说道:“大人,我派人在嘉兴城采购药材,希望大人能派人协助。”

    王安奇道:“难道贤弟要做药材生意?”

    沈佑说道:“非也,难民将至,到时肯定瘟疫横行,我采购这些药材是为了遏制瘟疫的。”

    王安喜道:“贤弟与我想到一处了,真是令本府佩服!”

    沈佑离开知府衙门,连夜出城返回岗子村。

    此时,沈家筵席刚散,杨承业正在吴若兰房中,母子说着贴心话。

    吴若兰眼睛复明,经过这些天的修养,再穿上邹氏命人给她量身制作的衣裙已经容光焕发,嫣然一副贵妇的模样。

    吴若兰本身就是千金大小姐,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虽然经过这十年的风霜渐现老态,但是依然风韵犹存。

    “继祖,如今娘的眼睛已经复明了,你是不是该考虑你自己的事了?”

    吴若兰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长大,容貌越来越像自己的夫君。

    杨承业笑道:“娘亲放心吧,孩儿自有分寸。”

    “今夜娘亲喝了不少的酒,就早些安歇吧。”

    吴若兰笑道:“说到这个酒,我倒想起来了,他们说这个酒是你酿造的,你是何时会酿酒的?娘怎么不知道?”

    “还有医术,你又是何时学会了医术?”

    “自从你好了以后,娘怎么觉得你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闻言,杨承业暗自叫糟,这该如何解释呢?

    “二弟,你出来一下,为兄有事相商!”

    就在这时,沈佑的声音突然响起,杨承业顿时大喜,急忙对吴若兰说道:“娘亲,大哥找我有事,我先去了,此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有时间孩儿再给你解释。”

    杨承业说完,急忙推门离开了。

    看着杨承业的背影,吴若兰呢喃道:“孩子,知子莫若母,你觉得你能瞒得过我吗?”

    房外,杨承业摸了摸额头的汗水,看到疾步而来的沈佑,问道:“大哥事情办的如何?”

    “哎!”

    沈佑叹息一声,将王安与自己的对话大概讲述了一遍,最后问道:“二弟,我们现在怎么办?”

    杨承业沉思了一下,说道:“明日我与大哥同去会会这个王知府大人,看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

第十二章聚集议事

    嘉兴城,知府衙门,王安果真将嘉兴城内所有的富户和商贾集合了起来。

    此时知府衙门的大堂内已经炸开了锅,数十名本地乡绅、富户和商贾吵吵嚷嚷。

    “我们都来这么长时间了,知府大人为何还没有现身?”

    “是啊,我还没吃饭就被喊来了,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何!”

    “你还不错,我那刚刚纳的小妾,才尝了一次就被衙役从被窝里拎出来了,我找谁说理去?”

    “听说淮河决堤了,知府大人是不是为了此事找我们呢?”

    “切,淮河决堤与我们有何相干?”

    “肯定是要征钱粮赈灾,官府向来都是这般作为的。”

    “大家也不要乱猜了,这些年王大人的为人怎么样,大家都清楚,他会这么做吗?打死我也不相信。”

    “我是说万一,真是如此,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部抵触,不要答应他。”

    “好、好、好,就这么办!”

    大家纷纷响应,打算一致拒绝,看看王知府能将他们如何。

    “沈大官人到!”

    这时,衙役站在门外喊了一声,众人纷纷看了过去。

    沈佑作为一名商贾,坐拥千亩良田、千亩茶园、经营货栈,而且还垄断了官盐,是嘉兴城数一数二的大商贾。

    如今又开始经营酒楼生意,据说他的酒楼生意特别好,许多饭庄都从他那里进酒,财源广进,更加超出了他们许多,众人无不羡慕嫉妒恨。

    众人看到沈佑带着一名年约十四五岁的少年走了进来,纷纷上前打招呼。

    沈佑一一点头致意,而脚步则不停,径直走到一名面白无须,身体肥胖的中年人面前。

    “顾会长早来了!”

    此人就是嘉兴商会的会长顾聪,生意遍布两府一州,绝对算得上是嘉兴首富了。

    “沈大官人太客气了,听说你做起了酒楼生意,把我的酒庄生意都抢走了?”

    顾聪阴沉着脸,毫不客气的对沈佑说道。

    看着顾聪,沈佑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冷声说道:“顾会长此言差矣。”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去,天下生意天下人做之,酒楼生意并不是只能你顾家可以做。”

    “我沈某人一没有将酒楼开到你家门口,二没有上门抢你家主顾,你的生意不好不找找自身的原因,反而在这里指责我,真是岂有此理!”

    “你………………”

    顾聪脸色大变,粗壮的手指指着沈佑,脸色涨红。

    沈佑的话没错,开酒楼各凭本事,沈家的酒楼生意好,说明沈家的酒好,而顾家的酒却一直都是老样子,就连顾聪自己都喝腻了。

    突然,顾聪大笑起来,对沈佑说道:“沈大官人说的极是,是我顾某人猛浪了,还请不要见怪。”

    “等见完知府大人,我顾某做东,在沈家酒楼请各位赴宴,大家一定要到,沈大官人更不能缺席哟!”

    沈佑不知道顾聪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既然顾聪道歉了,沈佑也没必要再揪着不放了,遂答应了下来。

    “大老爷到!”

    这时,师爷陪着迈着四方步的王安走了进来。

    “见过大人!”

    所有人对王安弯腰行礼,而王安则径直坐在了高堂之上。

    王伯摆了摆手,说道:“各位请坐!”

    众人落座,作为嘉兴府首富,又是嘉兴商会的会长顾聪率先问道:“大人,不知将我们唤来所为何事?”

    王安看了顾聪一眼,接着看向了沈佑,只见沈佑老神在在,闭目养神,其身后坐着一名年约十四五岁的少年,心头暗怒。

    “好你个沈佑,让本府将人召集起来,你却不管不问,等度过这次危机,有你好受的!”

    “嗯”

    王安清了清嗓子,说道:“是这样的,淮河决堤,………………………”

    王安将情况对大家讲述了一遍,最后说道:“要想度过此关,我们必须同心协力,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希望各位乡绅慷慨解囊。”

    听了王安的话,沈佑眼睛睁开了,杨承业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安。

    都是古人智慧深如渊海,怎么这个知府却这么笨?

    你这么说,这些富豪如何会答应你的要求?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不会一点儿变通。

    果然,王安的话刚说完,底下的乡绅顿时嚷了起来,尤其是商会会长顾聪嚷的最凶。

    “这如何使得?我们的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说捐就捐。”

    “是啊,这是皇上给知府下的旨意,与我们何干?”

    “知府大人,你这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就让我们拿出钱粮给你做政绩,未免也太轻松了吧?”

    这时,顾聪起身道:“王大人,恕顾某直言,你如此做会令各位乡绅不满,定会闹僵,恐怕不光你的政绩不会完成,反而会激起民愤,官逼民反,到时就连你这知府的位置都不保。”

    听着底下乡绅众说纷纭,王安就一阵头大,原本他就不擅长处理这些事务,不由得对沈佑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沈佑也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应对众乡绅的问责。

    杨承业起身,大声说道:“诸位,大家听我一言。”

    杨承业说着看向了沈佑,沈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