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女蓝儿跑上来说道:“杨公子将艺妓馆全部给砸了,而且还经过了一番恶战,不光有裘千仞,还有秦安,现在已经被张俊带走了,说是皇上召见。”
听了蓝儿的汇报,梦仙儿黛眉轻蹙,说道:“秦安出现在艺妓馆是并不意外,只是赵构为何要见他?”
顿了顿,梦仙儿对蓝儿问道:“我让你查那个叫纳兰嫣然的,查的如何了?”
蓝儿回道:“没查出来,要不让狼魂去金国看看?”
梦仙儿摇头道:“算了,让狼魂查她未免太大材小用了。”
闻言,蓝儿急道:“那如何是好?”
“万一他们一起久了,日久生情,小姐你怎么办?”
梦仙儿嗔道:“鬼丫头,我自有办法。”
“从明天开始,群英楼就交给你打理,我要出趟远门。”
闻言,蓝儿急道:“那怎么可以?”
“你不会是要亲自见他吧?”
梦仙儿翻了翻白眼,说道:“那有何不可?”
蓝儿提醒道:“小姐,你别忘了家规,万一让少爷知道了,他肯定会告诉老爷的,到时…………”
梦仙儿叹道:“我那个大哥就是太聪明了,可惜他的聪明没有用在正途上。”
“好了,我已经决定了,你下去吧!”
蓝儿知道自己再劝也没用,只好答应一声退出了梦仙儿的房间。
蓝儿离开后,梦仙儿站在窗户边上,凝目远眺,轻声呢喃:“杨承业呀杨承业,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仿佛是凭空出现,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拥有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
“倘若你在五年之内能达到我的要求,我一定会带你回家族。”
再说杨承业,被张俊直接带进了皇宫。
杨承业还是第一次来皇宫,虽然其规模不如北京的紫禁城宏伟,但是也相当的奢华了。
进入城门,两边是白玉雕刻而成的石壁,上面雕刻着各式各样的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面是青砖,铺设整齐,一个硕大的广场足以容纳万人。
登上石阶是一座宏伟的大殿,张俊介绍道:“这里就是正殿,是皇上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
“哦?”
杨承业小声道:“比乾清宫小一些。”
“杨公子你说什么?”
张俊耳尖,听到了杨承业提到了乾清宫,顿时问道。
“呃!”
杨承业急忙解释道:“没什么,在下只是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副画,上面画的是汴梁皇城,那里的皇宫可是比这个大了两倍都不止啊!”
听了杨承业的话,张俊也叹息道:“谁说不是呢?”
“都怪可恨的金人,总有一天老夫会让他们血债血偿!”
二人说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后宫,张俊直接带着杨承业来到了御书房,这里是宋高宗赵构平时休息和处理事务的地方。
御书房门前站着一名手拿浮尘的太监,还有四名全副武装的侍卫。
张俊对那太监拱手道:“请陈公公通传一声,就说张俊前来交旨!”
太监操着公鸭嗓子说道:“张大人,皇上说了,你来了可以直接进去,不必通报了。”
闻言,张俊陪笑道:“多谢陈公公!”
张俊说完,直接推御书房门,与杨承业走了进去。
赵构御书房,面积挺大,装饰奢华,珠光宝气,珍奇古玩,翡翠玛瑙放满了格子,就是没有一本书籍。
赵构没有继承了他那个父亲宋徽宗,没有一点儿文学基因。
此时的御书房内比较热闹,总共有五个人。
首先是身穿便服的赵构,正坐在椅子上喝着茶,还不时的吃颗瓜子,完全没有一个皇帝应有的威严,就仿佛在戏院里看戏一般,当然宋朝还没有戏曲。
下方一名身着官袍,顶着硕长帽翅,年约五十多岁,尖嘴猴腮,横眉竖目的男子,此人就是南宋第一权臣,赵构面前的红人,当朝宰相秦桧。
此时秦桧正在瞪着面前的王伯陵,面红耳赤,应该是经过了激烈的争吵。
下方还有两名身着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能来到赵构御书房的也不简单,都是当朝权臣。
这时张俊带着杨承业走了进来,跪地行礼道:“臣张俊前来交旨!”
张俊说着给还在楞楞地站在原地的杨承业使了个眼色。
这下令杨承业为难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杨承业还从来没有下跪过,就算是来到南宋这个时代也没有给谁下跪过,如今竟然还得给赵构下跪,想想都觉得憋屈。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三十八章马屁高手
不过此时的杨承业却不得不下跪,谁让他有求于人呢?
虽然杨承业给赵构下跪了,不过还在想着有一天一定要让赵构给自己也下跪一个。
杨承业想着差点儿笑出声来。
“大胆刁民,见了皇上不行礼,为何在那里发笑?”
看到杨承业的样子,本来就心情不佳的秦桧当场就发飙了。
“丞相好大的官威呀?”
这时,王伯陵说道:“杨承业年纪还小; 不懂礼数,第一次面圣未免有些紧张,皇上都没说什么,你却跳了出来,难道想替皇上做主不成?”
听了王伯陵的话,杨承业眼珠一转,说道:“启禀皇上,小民从小就对皇上敬仰有加,但是苦于无缘得见,如今看到圣颜,当真是人中龙凤,一时忘了行礼,还请皇上不要见怪。”
“呵呵”
听了杨承业的话,赵构微微一笑,说道:“这小家伙挺有意思,免礼吧!”
杨承业与张俊同时谢恩起身。
赵构接着对杨承业问道:“小家伙,听说你是杨家将门之后,杨再兴将军的儿子,可是真的?”
杨承业回道:“回皇上,家父就是杨再兴!”
赵构饶有兴致的看着杨承业再次问道:“听说你在嘉兴协助张大人破了赈灾粮一案,还解了襄阳之危,还千里迢迢前往泉州协助韩元帅对抗倭寇,可是真的?”
杨承业回道:“皇上,小民些许微末伎俩登不得大雅之堂。”
“但是如今见到皇上,小民对皇上的敬仰如滔滔江水; 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行了、行了!”
赵构说道:“小小年纪不学好,偏学溜须拍马的功夫,惹人不喜。”
“不过你很对朕的胃口。”
杨承业笑道:“谢皇上夸奖!”
赵构看着杨承业,说道:“来,给朕说说,当初襄阳保卫战的情形,越详细越好。”
杨承业愣了愣,将襄阳保卫战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尤其是将张俊妻弟如何如何的英勇,如何如何的计谋百出,夸大了无数倍,就好像襄阳保卫战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杨承业讲述的绘声绘色,令在场的重任都无比的动容,就连张俊都愣了,这还是自己的小舅子吗?明明就是岳飞在世嘛!
唯有秦桧脸色阴沉,对于李志厚他还是非常了解的,典型的一个不学无术,混吃混喝的纨绔子弟,如何竟然变成了一个统领数万老弱残兵打退了金夏联军,而且还是将其彻底歼灭?
这只能说明杨承业将他的功劳全部让给了李志厚,而杨承业是与张俊在穿一条裤子。
秦桧越想脸色越难看,恨不得将杨承业掐死在这御书房。
“好好好”
听了杨承业的讲述,赵构拍手笑道:“李爱卿不愧是我大宋的肱股之臣,如此大的功劳竟然只字不提,真是百官的楷模。”
“传旨,封李爱卿为骠骑大将军,赏良田百倾,仆从五十,黄金千两,驻守襄阳。”
张俊急忙行礼:“臣替李志厚谢主隆恩!”
向后摆了摆手,对杨承业说道:“你说了这么多,全是在赞扬李志厚,你呢?你做了什么?”
杨承业“嘿嘿”一笑,说道:“小民一介书生,只能为李将军出谋划策,听从李将军的号令,他指哪儿我就打哪儿,虽然杀敌数千,也比不上李将军决胜千里之外的功绩。”
“哈哈哈哈哈”
赵构笑道:“好,小小年纪就不贪功,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紧接着,赵构说道:“既然你能为李爱卿出谋划策几乎全歼金夏联军,对于天下大事你又有何判断?”
杨承业心中暗笑,他要的就是赵构这句话,否则他也不会将李志厚捧的那么高,将自己的功劳全部奉送给他了。
杨承业假装沉思了起来。
“哎呀!”
这时,王伯陵突然说道:“承业,你不是给老夫分析过天下大事吗?”
“你是老夫的学生,有何话尽管讲出来,纵有失礼之处,皇上也不会见怪的。”
“好,那小民就献丑了。”
杨承业说道:“我我朝南方建国,北有金国与西夏虎视眈眈,还有逐渐崛起的蒙古各部,东南沿海还有东瀛扶桑倭寇横行,正可谓是风雨飘摇,再加上各地反叛势力不断骚扰,无异于雪上加霜。”
闻言,赵构眉头紧皱,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皇朝竟然有这么多的潜在威胁,这些从来都没有人对他讲过,他听到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言。
如今听到杨承业如此说,当即惊出一身冷汗。
秦桧脸色更加阴沉,仿佛快要滴出水来一般,不停地咬着牙。
至于王伯陵也神色如常,因为这些话他已经从杨承业口中听到过了。
张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杨承业,心中也掀起了滔天巨浪,因为这些问题他都没想过,乍一听杨承业如此说,他也暗自后悔,悔不该在秦桧对岳飞的罪名上落井下石,如果有岳飞在,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至于那两名权臣,他们是文官,对于这些战事一窍不通,但是也从杨承业的话中听到了危险,同时心中暗暗打着自己的算盘。
他们可不管是谁掌权,赵构也好,金人也罢,这些人统治都离不开他们,他们都会得到重用。
杨承业将众人的表情都一一看在眼里,不过却并没有道破。
待杨承业停了下来,赵构问道:“如今我朝面临如此多的威胁,爱卿可有良策?”
不知不觉中赵构对杨承业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从起初的小家伙到了如今的爱卿,可见一斑。
闻言,杨承业淡笑一生中,有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爽,他终于体会到了诸葛孔明当时的心情。
杨承业不疾不徐的说道:“皇上勿要忧虑,小民说的这些还都是潜在威胁,只要我们应对得当,解决他们都不是问题。”
“哦?”
闻言,赵构顿时来了兴趣,问道:“爱卿快说说。”
“只要你能解决我朝之噩,朕定当重重有赏!”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三十九章一飞冲天
看着赵构热切的眼神,杨承业说道:“皇上,北方战事我们可以采取远交近攻之策。”
赵构问道:“如何远交近攻?”
杨承业说道:“据小民得知,金国虽然占据了北方大片领土,但是他们打压异族,以至于北方各族都苦不堪言,皇上可以下一道旨意; 派人前去蒙古各部游说,封他们为什么可汗,毕竟我们乃是天朝上国,是正统。”
“他们得到封号,定会竭尽全力在金国后方制造混乱,让金国无暇南侵。”
听了杨承业的话; 赵构顿时豁然开朗起来,能坐上皇位; 赵构并不是愚笨之人; 相反还非常聪明。
不过赵构还是问道:“爱卿可否细细道来?”
杨承业说道:“蒙古是马上民族,各个能征善战,是天生的战士,只要稍加时日,定会异军突起,成为一支可怕的力量,到时别说是金国,就算是西夏都会被他们覆灭。”
“闭嘴!”
这时,秦桧突然怒道:“你让皇上扶持蒙古对抗金国与西夏,倘若他们灭了金夏两国,又会成为第二个金国,对我朝同样具有威胁,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你如此说其心可诛!”
听了秦桧的话,杨承业暗道:“又来一个莫须有。”
杨承业瞥了秦桧一眼,说道:“皇上,我们与蒙古结盟; 让他们与金国、西夏争斗,不论谁胜谁败都会死伤惨重,到时我们出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其消灭,如此好事岂不美哉?”
听了杨承业的话,赵构甚是欣慰,不过依旧锁着眉头,仿佛还有未曾解开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