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边说边将地图和罗盘取出放在桌上,又道,
“而在此之前,你们负责监视敌营,如果见他们有发现异常、企图逃跑的迹象时,便将所有军旗都展开以做疑兵,如此一来,定能够拖住他们一阵子,只要坚持到我大军主力赶到,二位将军便立首功一件。”
“请殿下放心!”
听完朱棣将此次的任务全都说明,张玉、朱能立刻站起身,抱拳当胸道,
“我二人定能完成使命拖住敌人,绝对不会让他们有逃走的可能!”
“好,有劳二位将军,”
边说边将自己的元帅大令交给他们、道,
“等此战告捷、本王请二位将军喝酒。”
“就这么说定了!”
随着这句话一出口,张玉的脸竟然又红了……
看着他二人走出了大帐,武平文象个准备出远门儿游玩的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么,四爷,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动身呢?”
“很快。”
朱棣边继续将饭往嘴里送、边道。
武平文点着头道,
“等吃完饭就走、是吗?”
“也不是,还要等个人,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的人。”
朱棣悠悠地说道…… 2k阅读网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雪中突袭
等全军都吃过饭、收拾好拔营起寨时,这雪仿佛是为朱棣加油一般、下的就更大了。
“好,传本王将令,骑兵在前、步兵在中,辎重后行,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出兵!”
果断地下达了命令,朱棣竟然身先士卒、率领自己的三千禁卫军跑在了最前面。
好么、完全就是反过来了
那些将军们不停地在心里抱怨着。
本来行军打仗,是粮草先行、可位燕王却将辎重放在了后边;本来是主帅押阵,先锋在前,可这位殿下自己打头跑到前面去了,就算听说刚刚有一千人提前动了身,可那区区一千人又怎么能算的上是前锋人马呢?
不过抱怨归抱怨,殿下都跑远了,岂能再这么懈怠下去,更何况、如果那位皇子真要是有了个三长两短、他们这些人谁的日子都别想好过。
全军就这样你追我赶地跑了起来。虽然刚开始、大家还都是满肚子的怨气,可跑了一会儿就发现、天气好象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冷,再过一会儿竟然还开始出汗了,这样一来、渐渐地似乎就忘记了刚刚起兵时的那些情绪,觉得在雪中行军虽然辛苦、却也有一种不一样的乐趣。
且说朱棣带着禁卫军一路前行,片刻不停地直到了伊都。心中有十足的把握、乃尔不花肯定就在这里,要知道为了探查对方的行踪,朱棣前后派出了不下一千人的明探暗探,方才知道了他的驻地的确切方位。
觉得已经差不多到地方了,朱棣方让自己的马停了下来,回过头去一看,十万大军也都陆陆续续地赶了上来,忍不住在心中暗笑。
此时、雪竟然开始变小了。正看着,只见一个人的身影从雪中渐渐地呈现出来,快速地来到了朱棣的马前,仔细一看、却原来正是朱能。
“殿下,您来了!”
“是啊,本王已经到了,”
点了点头,朱棣立刻急切地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怎么样,乃儿不花在么?”
“殿下说的一点儿都不错,他们就在这儿,刚刚正在吃饭,我们都闻到烤羊腿的味儿了!”
朱能兴奋地回答道。
朱棣真想开心地笑上一阵儿,可一想还没到应该笑的时候、便又问,
“他们没有发觉吗?”
“其实、刚才守在东面的弟兄们来报说、北元军有所察觉了,向那边冲了一阵儿,末将命弟兄们用弓箭将他们压了回去。”
边回答着,朱能显得有些紧张地看着朱棣,大概是对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心里没什么底儿。
朱棣却连连点头道,
“做的好,如此大雪天气,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虚实,用弓箭来防是最恰当不过的。现在、你回去让手下的弟兄们将战旗全部展开,眼下正是时候了!”
“末将遵令!”
朱能听殿下对自己的做法给予了肯定,立刻精神百倍地赶了回去。
朱棣回转身来高喊道,
“三军将士,将北元残部包围起来,一个也不准放走!”
“得令!”
虽然经过一路行军的辛苦,可一旦见到敌人真的就在眼前、军人的本能让全军的士气大振,各部将领指挥各自的属下、倾刻之间便将乃儿不花的人马铁桶般地围在了中间。
而正如朱棣所料,那乃儿不花、怎么也没想到在这种天气中明军竟然会突然杀到,透过渐渐变小、近而又停了下来的雪四下的看去,周围遍地都是明军的旗号,看样子想逃出去绝对是比登天还难。只能是拼个鱼死网破、能多杀一个是一个。
抱定了这种同归于尽的心理,乃儿不花让全军列好阵型,等对方杀将过来。可等了半天、却没见明军有一个冲向他们的,再过一会儿、竟然从对方的阵中飘来了饭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乃儿不花真的是被搞糊涂了。
其实糊涂的不只是他,还有明军的满营众将们。眼见得敌人已经是瓮中之鳖,就差一顿拼杀、将他们全都解决掉,可以说手中的兵刃早就被捂热了,只等主帅的一声将令,可是将令来了,却是,
“原地休息、埋锅造饭!”
什么?!
所有一直憋着劲儿的将士们立时泄了气,几名部将顶着一脑门儿的火儿、跑到了朱棣的马前,大声问道,
“殿下!北元残部就在眼前,因何还要做什么休整?我们应该一鼓作气将其杀尽!”
“各位将军,不久前你们不是还要求着要休整么?”
朱棣轻笑一声反问道,
“本王正是应了你们的要求做的呀。”
“可是殿下!”
一个将领急得几乎是顿足捶胸了,道,
“那时候不是还不知道殿下您已经探得了敌阵的位置么,现在近在咫尺、又因何不下令进攻呢?!”
“那是因为,”
朱棣猛的提高了声调、道,
“本王要迫使乃儿不花投降!我要让我大明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全体将士一个也不必折损、就将元军全部拿下!”
什么?这位燕王殿下他是认真的么?还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将领们不禁均在怀疑,蒙古军队如此剽悍,哪能说投降就能投降呢?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呈现出刚刚听到朱棣说要发兵时的那幕了。
朱棣也懒得再同他们多解释,扫视了他们一眼道,
“各位将军快些回各营,照顾好你们的部下,等候本王的军令!”
“末将得令。”
又是在一片无奈声中,将领们各归本部。
见围在自己周围的人们都走了,朱棣才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从马上跳了下来。郑和在一旁将马接了过去、交给手下禁卫军,然后扶着他来到一堆已经燃烧的很旺的火堆旁坐下。
早已坐在这里的武平文抬头看了看他道,
“四爷做了这个决定,是不是意味着武某、没有机会体验到在战场上杀敌的感觉了呢?”
“最好是没有,”
朱棣笑道,
“我们的将士每一条生命都是宝贵的,不能白白地浪费掉,如果能不战而屈人、那是最好的。”
“说的也是。”
武平文点了点头,可脸上还是露出些许的遗憾。
朱棣看了看他道,
“不过我只是说最好是这样,如果那个乃儿不花顽固不化、不肯投降,那就得迫不得已地以武力来解决了。”
“还是给四爷留着将士们的好。”
武平文也笑了起来,而朱棣却看着火光陷入了沉思。 2k阅读网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关键人物
其实刚才说的这些话、只是众多理由中的一部分,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道衍曾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今后的日子里,父皇会不断地观察他、考验他,可以说此次的用兵就是朱元璋对朱棣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考验。
同时派出晋王、燕王两位藩王带兵出征,这就是要看看他二人各方面的能力如何。而晋王朱已过早地退去了,他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鉴于从前有过一次险些卷入谋反事件中的经历,对他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其最好的选择。
可是朱棣不同,曾经因锋芒外露、而遭到过打压,却也因此成功地引起了父皇的重视,可以说算是从诸皇子中脱颖而出。而此时这样一场重要的考试就在眼前,他又怎么能不去认真地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交上一张完美的答卷。
能上场杀敌的人并不在少数,可能够完全掌控整个战势局面的人并不多,而且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统帅,所以还是那一宗旨、不战而屈人,这才是能够展现出将帅胸怀的选择。
“殿下,有人前来求见您。”
禁卫军的通报声、将朱棣从神游中拉了回来,抬头一看、见身边的郑和、武平文都在安静地休息着,看样子是知道他在思考问题、所以不再打扰。
扭过头看了看报事的禁卫军卒、问道,
“是何人要见本王?”
“他说、他叫观童。”
禁卫军答道。
终于等到他了,这个关键的人物可算是来了
朱棣顿时兴奋起来,吩咐道,
“快让他来见我。”
边说边站起身来,时间不大、果然见那人由远而近地走了过来。
这位观童原本是北元帝脱古思贴木儿身边的一方守将,爵位是庆国公。三年前,在冯胜大败纳哈出那次征战中,观童降了大明,朱元璋对其也加以封赏,而他本人也比较安分守己,所以三年来过的还是不错。此次朱棣出征前便想起了他,觉得他从中会起到很大作用,便将其召到营中,还好、也算是及时赶到了。
双方一见面,观童抢先施了一礼、道,
“燕王殿下,小臣观童在此有礼了。”
“观童大人且勿多礼,快快请坐。”
朱棣待人的举止总是能给人以恰到好处的随和感,让面前的人片刻便能减去压力、放松下来。
观童也是一样,虽然经常听人谈起这位燕王殿下,知道他在诸皇子中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可一旦面对面了,便觉出在这位皇子身上、能够感觉到某种说不出的亲切热情,以及与他那并不算大的年纪、不太相称的沉稳老练,让人觉得很是心安。
两个人就着火堆旁坐下,朱棣让郑和端来一碗热水、并亲手送到了观童的面前道,
“行军打仗途中、没有香茶待客,请大人喝碗热水、权且暖暖身子吧。”
“多谢殿下。”
观童也不推辞,双手接过喝了一口,然后方问道,
“听说那乃儿不花已被殿下困住了、是么?”
“是啊,”
朱棣微笑地点了点头道,
“小王请大人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
“莫非是殿下想要免去刀兵、招降乃儿不花?”
观童一下子便明白了对方的打算。
见他主动提了出来,朱棣很高兴地连连点头、道,
“小王正有此意。如果此时撕杀起来,双方难免都会有损失,更何况乃儿不花和耀珠二人、此时已是穷途末路,反抗下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平白地断送掉他们自己及手下兵将们的性命而已。所以,小王想拜托大人你到他营中走一趟,劝说乃儿不花归降吧,小王保证不会伤害他及部下任何人。”
“好吧。”
观童回答的比较干脆,将手中热水喝尽、放下空碗,然后道,
“小臣现在就去。”
“倒不必这么急,大人刚到营中、还是先休息一下的好,”
朱棣摆了摆手、劝道,
“更何况,现在乃儿不花他们全军上上下下、均如受了惊的野兽一般,对任何声响都如临大敌,在他们此种心态下、大人若是前去,小王还真的放心不下。”
听他这么说,观童不禁由衷地佩服起朱棣来,没想到这位燕王殿下还真是颇有谋略,办事也是如此的周到完全。
想到这儿,便故意地问道,
“那么、小臣什么时间去才合适呢?”
“再过一个时辰,天黑之前,”
朱棣不加思索地道,完全就是已经筹划好了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们埋祸造饭,而他们也已经过了紧张期、剩下的只有不安,加上身体上也会产生倦怠感,如此地身心俱疲之时,大人你再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