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回想着刚刚过去的一幕。
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见过父皇的笑容了,如此说来,在自己和蓝玉之间发生的这件事上,父亲和大哥都站在自己的一边了。
不过话说回来,蓝玉这家伙还真是够可恶的,我无害他之心、他却有害我之意,若不是敬他的战功着著、敬他是自己的前辈,自己又何必对他这样一再的忍让、退避三舍的呢?看来应该适时地加以反击了。
边这样想着、边向前走着,直到郑和从对面迎了上来,
“四爷,您没事吧?”
“没事,当然没事。”
朱棣微微笑着道,
“儿子去见父亲,怎么会有事呢?”
说着又回头对送自己出来的太监道,
“有劳公公相送,接下来的路、本王自己走好了。”
“那么、奴才就送到这儿了,殿下多多保重。”
那太监施了一礼,转身往回走去了。
郑和见朱棣一脸轻松的样子,便也松了口气,
“那我们就回去吧,周王殿下和徐四公子说不定已经急成什么样子了呢。”
“是啊,我们走。”
两个人出了皇城,没想到,朱、徐增寿二人正备着一辆车等在这里,见他出来了、这二位便不约而同地冲了过来,一人拉一只手、异口同声地问道,
“四哥,您没事儿吧?!”
“大姐夫、您没事儿吧?!”
朱棣有些哭笑不得地甩开他们两个道,
“怎么会有事儿呢,别这么大惊小怪的,既然来接我了,就一起上车往回走吧。”
“好嘞!”
徐增寿抢先走过去掀开车帘、道,
“大姐夫,您先请。”
“好吧,我就先上车了。”
朱棣提袍襟抬腿上了车,徐增寿和朱随后也你挤我、我挤你地争抢着上了车,等他们都坐好了,郑和也上了马,车轮滚滚而动,朝着魏国公府而去。
徐增寿大概是将府中最好的车给赶了出来,里面坐着不但十分的舒服,而且还非常的宽敞。因为他们两个都要挨着朱棣坐,所以导致了三个都坐在同一边,朱棣被夹着坐在了中间、朱和徐增寿一边坐一个,三个成年男子就这么横排着坐在里面,竟然丝毫不觉得拥挤。
此时天色已晚,周围已经暗了下来,一家一家的商铺都点起了招牌灯笼,高高地挂了起来,使得街市上看起来比白天更加的繁华热闹。
“啊、快点到家吧,我肚子都饿了……”
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阵阵美食的香气,使得徐增寿不禁捂着肚子叨咕了起来。
看看确实也到了该吃的时间了,朱棣透过敞开的半扇车帘朝外看了看,见车已行进到了秦淮河畔的一条大街上,便道,
“不如这样,我们晚点儿再回去,由我来请大家在外面吃顿饭、怎么样?”
“真的啊?!太好了!”
徐增寿高兴得在车厢里就跳了起来,
“大哥管我管得太严,害得我很少有机会在外面吃饭,这回是大姐夫您请我们,大哥自然就不会多说什么了。”
“那好啊,”
朱棣又向外面看了看,笑道,
“不过既然增寿你是住在这京城之中的本地人,那么找个合适的饭庄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我和五弟听从你的安排。”
“大姐夫您放心好了,包在我身上。”
徐增寿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伸长了脖子朝外看着,过了一会儿忽然喊了起来,
“停、停、停!就这儿了!”
驾车的车夫连忙将车停住、拉下手闸,三人从车上跳了下来、抬头一看,见眼前果然有一家酒楼,分上中下三层、整体建在秦淮河上,一条回廊直通向楼门,最上方高悬的兰底牌匾上写着“问月居”三个银色的大字。
单单从环境上看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更何况从里面传出的丝竹之声、都是一些清心雅乐,毫无零乱奢迷,可能也是因为有此意境,才令来此就餐的人们都自然而然地便能安静下来,不似其他酒楼那般的吵吵嚷嚷、令人心烦。
“这里怎么样?可以么?”
徐增寿带着一副“求表扬”的神情,眼巴巴地看着朱棣。
还不等朱棣说话,一旁的朱倒先表了态,
“不错、不错,正合我意。”
“谁问你啦,我是在问大姐夫呢。”
徐增寿白了他一眼,之后又对着朱棣恢复了一脸的渴望。
朱棣点了点头、笑着道,
“确实是个好地方,看来将此事拜托给增寿、算是找对人了。”
“那我们就进去吧!”
徐增寿得到了大姐夫的表扬,显得十分的兴奋,挽着朱棣的胳膊就要往里走,朱棣不着痕迹地将胳膊从他怀中抽出,回头扫视了那些随从们一眼、道,
“让弟兄们都和我们一起来吧,三保,请大家都进来。”
“是。”
郑和心中明白,这是四爷在军营中养成的、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的习惯,便转身走回到车旁道,
“各位大哥,将车停好吧,燕王殿下请大家一起到酒楼里面吃顿晚饭。”
“谢燕王殿下!”
随从们你看我、我看你,各个欣喜异常地答应着,开心地跟在后边走上了回廊。
来到“问月居”的楼门前,早有迎客的伙计跑了过来,竟然还认识徐增寿、笑容满面的地道,
“原来是徐四公子,您真是贵客光临,快快往里面请!”
“好啊,哦、对了,那边停的是我府中的车,烦劳你们照看着点儿。”
虽然说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敢动徐府的东西,可还是小心谨慎着点儿好,徐增寿向伙计吩咐着、然后回身请朱棣往里面走。
伙计一眼看到朱棣、顿时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声问道,
“殿下、您、您几位在哪里坐呢?还是到三楼包间吧?”
“不了,到二楼即可。”
徐增寿摆了摆手,那伙计便引着众人一直来到二楼。 2k阅读网
………………………………
第二百二十八章 适时反击[下]
二楼这里虽然也是散座、而非是包间,但桌子与桌子之间都用花盆、盆景等装饰来隔开,看起来也是独立的很,丝毫不见零乱,环境自然也果然是不错。寻了一张靠边的位置、大家便依次落了座。点好了酒菜饭食,并没用等多久、很快就全都上齐了之后,大家便开始吃了起来。
虽然能与燕王、周王两位殿下,以及本家的四公子同桌吃饭,可这些随从人等自然不敢放肆,依然很是拘谨、不敢多言,而朱在外人面前从来话就不多,所以几乎是只有徐增寿一个人在这里讲个不停,最终还是朱棣找了几个话题,才让那些随从们放松了下来,餐桌上也开始有了笑声。
刚吃到一半儿的时候,又有一伙人上了二楼,而正在和徐增寿说着话的朱棣、目光立刻被他们给吸引住了,因为凭自己的经验、知道在这群人里面,至少有四、五个的蒙古部族人,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其中一个正是纳哈出之子察罕。
纳哈出自从降明之后,被朱元璋封为海西侯,可于第二年便病死在了武昌。只是,具朱棣所知、这个察罕虽然承袭了他父亲的爵位,却已经被改封为了沈阳侯,其封地应该在东北才对,因何还会在京城之中逗留。
可能是发觉了他对那伙人的关注,徐增寿挨近了朱棣、轻声笑着道,
“看什么呢?在看蓝玉的那群干儿子么?”
“蓝玉、的干儿子?”
朱棣一愣,回过头看着他、诧异地问道,
“增寿,你是在说、那边的人都是蓝将军的部下么?”
“何止是部下,”
徐增寿笑道,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七八个人里面、至少有四个是他的义子。”
听说这些人均是和蓝玉有关的,朱棣的兴趣就更浓了,露出一脸的难以置信、道,
“怎么会,蓝将军竟然认了这么多的义子?”
“这还多?”
徐增寿看起来是一脸的好笑、道,
“他认过的干儿子、算起来没有一百、也有个**十个了,如果都凑在一起、足够组成一个亲兵护卫团了。”
“这、这个倒还真是够壮观的。”
朱棣的口气听起来象似在开玩笑,漫不经心地道。
可徐增寿的情绪却被引上来了、道,
“大姐夫您知不知道,蓝玉这个人最喜欢的有四件事,第一个是女人,这个就不必说了;第二个就是喜欢收干儿子、第三个嘛是到处的侵占农田、强买土地,剩下的最后一个是养家奴、蓄家仆。您说他做这些到底为什么啊,难道是怕等他老了的时候没人养他么?”
“无论是为什么,也是因为他有那个实力。”
朱棣随口答应着,可心里却盘算开了。
蓝玉将这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人收为部属、或是留在门下,正如增寿所讲、他到底想做什么?退一步说,就算他自己不想做什么,谁又能保证这群人中没有会想做点儿什么的呢?人多了就会杂,人要是杂了、势必会闹出点儿事情来,真要是有那样一天的话,他蓝玉的日子恐怕就不会好过了。更何况、蓝玉所喜欢的这四件事,后两件事都是父皇所最痛恨的,他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岂不是在自寻死路么……
正在这想着,从一旁过来一个小伙计,手捧着托盘儿走了过来,
“各位客爷,这是掌柜的给各位加的一个菜,日后还请各位多多关照本店。”
这小伙计说话的声音甚是悦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脆、却又不失宏亮的质感,引得朱棣抬头朝他看了一眼。可当他的目光移向这小伙计时,正巧这少年人也正在看向他,二人的眼神相遇在一起时,朱棣明显感觉到对方目光中的火热。
内心有什么被拨动了一下,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可还没等他再次看上少年人一眼时,那小伙计已经扭头离开,到隔壁桌上去送菜了。
朱棣将目光转回,一扫而过之间、发觉郑和的目光中也有些异样,便注目瞧着他,却见郑和朝自己轻轻地摇了摇头。
缓缓地松了口气、扭头又悄悄地看着察罕他们那张桌儿,正好那小伙计已经转到了那里、边将菜盘摆上去,边说着什么,而那些人竟同他搭起话来,也不知小伙计说了些什么,引得那群人“哈哈”大笑起来。
朱棣见他们的注意力都被那少年吸引过去、丝毫没留意到自己这边、便放心大胆地挨着个儿地打量起这些人来。
看上去、除了察罕之外,里面确实应该还有几名前元的降将,只不过让他奇怪的是、就在他们中间有一个人,怎么看都只是个很普通的人,即不是豪门子弟、也不是将门官家,可其他人看上去却又都对他很在意,而那小伙计也好象对这人很殷勤,一直同他在讲话,听得其他众人连连地发笑。
过了好了一会儿,那少年人才笑眯眯地从那张桌边离开,目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又向朱棣这边瞟了瞟、才夹着已经没有菜碟的托盘、下楼去了……
吃过了晚饭,朱棣结了帐,大家这才从“问月居”出来,复又上了车赶回魏国公府。
刚刚进了正堂,果然看见徐辉祖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便抬起头,见几个人一同进府来、严肃的表情才变得和缓了些,道,
“两位殿下、这是出去了么?”
“是啊,燕王千岁请我们吃饭了呢!”
徐增寿一脸余兴未了的样子,开心地接过话茬儿说道。
看着得意的几乎是在炫耀的幼弟,徐辉祖真是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顿了顿才又道,
“两位殿下如果以后再出行晚归的话,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我也好派人跟随,京内如今也不能说就是太平无事了。”
想必是十年前被武平文闹的那回,令他现在还心有余悸吧,以至于才会如此的小心,真不知道如果徐辉祖得知、武平文现在竟然在全力地保护自己时,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心中这样想着,朱棣的嘴角不禁掠过一丝笑意,点头道,
“好的,小王记下了,有劳辉祖兄牵挂了。”
“请两位殿下休息去吧。”
微微施了一礼,徐辉祖客气地请他们回内院。 2k阅读网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寻踪觅迹
等大家回到后面、各回各的住处,朱棣兄弟二人刚一进自己住的院子,于谅、周铎便一遛小跑儿地迎了上来,
“四爷,你怎么才回来?到底出了什么事?!”
“没出什么事,你们就都放心吧。”
朱棣看着他们、微笑着答道。
二人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