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个人基本上都不怎么回府的,几乎就留在皇城中,听皇上找他们到乾清宫去,立刻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不敢怠慢、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施过君臣礼后,黄子澄先开口问道,
“陛下,不知您诏臣等来有何事?”
“是这样的,”
朱允炆镇定了一下,缓缓道,
“朕刚刚接到从北平传来的密奏,已经证实燕王在府中装病,此乃欺君之罪。所以朕要你们三个人去办一件事情,想尽一切办法、将他给我带到朕的面前来!”
“臣等、遵旨!”
黄子澄和齐泰互相对望了一眼、均面露喜色、叩首答应着。
朱允炆看着三个饶表情、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道,
“记住了,朕是一定要将燕王活着带回到宫中来,不许让他受到任何的伤害,你们可听清楚了?”
“臣、听清楚了。”
三人再次磕头、然后退了出来。
边朝外走着、齐泰表现的很是兴奋道,
“终于等到这一了,皇上总算是下定了决心。”
“是啊,现在正是齐大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黄子澄似笑非笑地道,
“毕竟要想抓住燕王必需动用兵力,动用兵力的话、自然就是你齐大饶职责喽。”
“只是、别忘了皇上的嘱托,不能伤了那位四皇叔。”
方孝孺在一旁提醒着。
齐泰听了一脸的“不用你提醒”的表情、答道,
“这个我当然会注意的。”
赶回到兵部后,齐泰立即拟两道密旨,一道给张昺和谢贵监视燕王府的那些亲信官属,如有异动、立即抓捕;另一道是给另一位北平都指挥使张信,让他直接逮捕朱棣,并嘱咐“务必要生擒燕王”解往京城,然后遣使臣到北平传旨。
而此时,北平府的朱棣并不知道乌云已经笼罩在了自己的上空,本以为所施的“苦肉计”已瞒过了侄儿,如果能够京城、北平这两下自此以后相安无事,那才是最好的。可他也知道、就目前的状况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只好继续筹备自己的守卫力量。
可这,王府门外来了一个意外的访客,就是都指挥使张信。
听了郑和的通报、朱棣犹豫了——
起来这张信与朝廷委派来的张昺、谢贵不同,他的都指挥使的职务是经朱棣一手提拔上来的,而且曾经随同燕王出征做战,从私人角度来讲关系是不错的。只不过、象现在这种非常时期,对任何人都不得不防,不定是因为张、谢二人来,没能探听出什么,又特意派了这位、与自己有些私交的人来察看。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朱棣决定不见,让郑和将他打发回去。
来到大门外,见张信果然等在那里,郑和走过去施了一礼道,
“大人,我们殿下虽然经郎中诊治、不似前几日那么头脑混乱了,可依旧神志不太清,身体也差得很,实在是不便见客,还请大人谅解。”
“可下官有急事要找殿下,麻烦你再转告他一下!”
张信看起来是相当的着急,可郑和却不能让他进门,依旧劝他还是回去吧。
拒绝了张信的求见,朱棣坐在那里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着自己。
而被挡在王府门外的张信也是心急如焚,因为他怀里正揣着齐泰送达的密旨、让他生擒朱棣。其实从个人感情上来讲,他自己是敬重燕王殿下的,也更同情他现在的处境,可自己毕竟身为朝庭命官,皇上的旨意也不好不遵从。就这样思来想去的,结果回到家里也是茶不思、饭不想。
百;镀;一;下;“;燕风啸金陵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三百九十一章 知恩示警
此时也是巧,他的这副样子竟然被他的母亲给看出来了,当娘的当然关心孩子了,便问道,
“信儿,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的事么?”
“啊、是啊,”
对自己的母亲、张信倒不隐瞒,
“今朝庭下旨给孩儿,让我去拘捕燕王殿下,并解入京城。可是殿下对孩儿有知遇之恩,而且还是我朝名将、立下过不朽的战功,真的被捉的话、这一世岂不是毁了?可若是不捉便是抗旨不遵,儿子实在是左右为难啊。”
“傻孩子啊,”
他的母亲听凉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替张信拿了主意,
“这还用想么?燕王是抓不得的呀,除了你的他对你有知遇之恩外,殿下可是真龙子,迟早是要做皇帝的,这北平府的人谁不知道这件事呢?你千万不能做傻事!”
“真龙子?”
张信当然也知道大街上的传言,可虽然不相信这些,但燕王对自己的好倒是真的,所以、便也不再犹豫,决定站到燕王那边去,这才急着赶来报信。
可这些内情朱棣自然是不知道的,根本就不见他,张信干着急、又不能硬闯进去,更何况还闯不进去呢。
边想着、边在四处走动,盘算着该如何是好。正这时,由远而近来了一辆满载着蔬材大车,有几名伙计跟在旁边推着扶着,只听一人喊着,
“慢点儿、慢点儿,这可是送往燕王府中的菜,心着点儿别弄坏了!”
张信听了、机灵一动,本来他穿的就是便装,连忙跟在了车的后面。偏巧、车辕上还挂着一个草帽,顺手拿起来戴在了头上、并压低,藏在山似的蔬菜堆后、躲着那些伙计们的视线跟着。
等他们朝着燕王府门前走去后,一个人出现在了刚才张信站过的地方、表情有些好笑地望着他的背影,正是朱棣的贴身暗卫、华山五侠祝平乐。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气氛有些紧张,所以自从回来之后,祝平乐和柴靖南就一直担当着朱棣的私人守卫之责,柴靖南年轻、外表长得又显,所以留在殿下的身边,而祝平乐就负责起王府周围的巡视。
今,正在四下里察看时,便发现张信在王府墙外来回的徘徊,一看便知他是有些什么企图。祝平乐自是不认识他,只是见这人鬼鬼祟祟的,之后又化妆成送材伙计、跟着车子朝府门走去,便也跟了上去。
那送材车一直来到府门前,守门的府兵知道今他们会来,便略略查了查便放了行,而张信压低了草帽、在车后用力推着。那些伙计只觉得车子走的轻快了不少,哪里还管是谁推的,而府兵也只道他是店里同来的人,便也没有多加盘问,就这样、还真叫给张信混了进来。
进到王府之内,张信寻机抽身从送菜大车旁离开,将草帽扔到一旁、抬头辨别了一下方向,直接朝朱棣的书斋而来。之所以能如茨确定,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他曾到府中来过,而且还听谢贵过、现在殿下就在他常会客的书斋中养病,边走边在心里道、既然你不见我,现在我来见你好吧。
而当他心急如焚地朝目的地跑去时,身后的祝平乐也跟了上来,就在张信赶到门前的一瞬间,肩膀头便被抓住、顿时觉得半个身子发麻,忍不住叫道,
“你干什么!住手!”
“这话该我问你吧,”
祝平乐冷笑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混进王府来想做什么?”
“你……”
张信这才明白自己碰到的是燕王府的护卫,可抬头见对方那冷峻的目光时、不禁也暗自称奇,道,
“本官乃是这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有要事求见燕王殿下。你是殿下的护卫么?还不快放开本官,替我通报一声!”
“那可不成,无论你是何人,都是私自混进王府来的,怎么能轻易放开你呢。”
祝平乐才不吃他用官职来压饶这一套,不紧不慢地道。
此时、外面的声音已经惊动了书斋中的人,朱棣本来正在同柴靖南聊着儿,听他讲述这年多来、江湖中所发生过的事情,得知那一直以来在朝廷及武林中捣乱的“飞剑盟”的幕后主使、很可能是瓦剌时,不禁心中一动,心道、还真得注意着点那个地方呢。
正想着,忽然听到了外面的声响,接着便是那两个饶争执声,因为着急,所以张信的声调有些高,以至于房中的人都听的很清楚。
看来他是真的一定要见到我不可了——
朱棣在心中暗自思忖着,那么就不妨见上一见吧,便示意郑和让张信进来,自己忙又躺到了床上,做出了神志不清的样子来。
郑和来到门外看了看、故意问道,
“何人在此喧哗?”
“是我,张信……”
边在不停挣扎着,张信边道。
郑和一见这情形、有些好笑,他知道祝平乐的手下有多重,连忙道,
“原来是张大人啊,平五叔、快快放开张大人吧。”
“好吧,既然你都了。”
边又瞧了他一眼,祝平乐这才放开了手。
张信总算是恢复了自由,只觉得再被这样抓下去,半边身子都有被废掉的可能,忍不住也好奇地看了对方一眼,心中暗道、这燕王手下的护卫果然不一般。
此时,郑和虽然得到了自家主饶许可,只是还要做做样子,便道,
“张大人,适才在门前人不是已经过、殿下病重不便见客么?”
“好了,你就不要再瞒我了,”
张信真的要气急了,道,
“无论如何、本官一定要见他一见!”
“好吧,”
郑和假意地叹了口气道,
“既然大人如簇坚决,那让您见见殿下也好,那就请进来吧。”
边边转回身、引他走进了书斋。
而朱棣早已躺在了床上,听见张信进来了,连忙闭上了双眼、做出神志不清的样子,而柴靖南就坐在旁边紧紧地盯着来人。
张信进了门、来到书斋的正当中,一眼便看见躺在床上的朱棣、随即提袍下拜,
“卑职张信、拜见燕王殿下。”
没有回音——
那是当然的了,“神志不清”的人怎么可能回答他呢。
张信又好气、又好笑地道,
“殿下、您就别再这样了,属下有急事向您禀报,这可是关乎您身家性命的大事!”
百;镀;一;下;“;燕风啸金陵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查清内奸
“大人,殿下他……”
郑和想打个圆场、道。
可不等他完,只见张信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同时将手伸进了怀中,一旁的柴靖南手中的剑已经出鞘、剑气直冲对方。
不过张信从怀中取出的只是一个黄绫卷轴、道,
“燕王殿下,您就不要再瞒着属下了,朝廷已下了密旨要我拘捕您、并立刻押往京城,不信的话你请看、这就是敕令!属下念您的知遇之恩不忍心加害于您,还望殿下相信我才是。”
“张信……”
听了这话,朱棣自然已明白这确实是出于对方的肺腑之言,连忙翻身坐起下了床,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便来到昔日的下属面前,反给他跪下道,
“多谢你的救命之恩,此举不但救的是本王一人,更是救了我们全家以及全府上上下下、几千饶性命,王在此拜谢了。”
“啊?殿下!”
这下可把张信给吓了一跳,脑子里不停萦绕着母亲的那句“燕王是真龙子”这句话,可这位“真龙子”此时竟然给自己跪下了,当时心中一慌、立刻也跪了下去,
“殿下万万使不得,这可是要折杀属下了。”
两个人这才一同起了身,分宾主落了座。
朱棣一边将郑和拿过来的鞋穿上、边道,
“张大人真是重情义之人,眼下均是那些人落井下石之时,而你却不与其为伍、来救本王。”
“来惭愧,其实开始属下也是犹豫不决,后来是听了家母之言、才下决心来找殿下您的。”
着便将母亲所的话讲给他听,朱棣听得背后直冒冷汗,心道、多亏道衍大师传的那些歌谣和传闻,不然自己今不也象五个兄弟一样,不是束手就擒、就是纵火自焚了么。
沉吟了片刻、朱棣道,
“张大人,王想皇上此次所下的密诏、一定是出自黄子澄他们几人之手,依他们的做法,既然已经下诏给你、明肯定不止这一份,一定还会给张昺、谢贵也同时下达了。而大人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