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王已经处理好了,大将军不必担心,”

    朱棣瞟了他一眼,

    “不过也不要耽误时间,虽然既然能来到你这帐中,便也有办法顺利地离开,可若是拖延下去的话、恐怕会对你有所不利。”

    “是啊,景隆明白,”

    李景隆此时表现的倒是很通情达理起来,

    “殿下有何训教、尽管说来好了,在下洗耳恭听。”

    “训教当然谈不上,”

    朱棣淡淡地道,

    “本王不过是想托你传个口信儿给皇上而已。”

    “给皇上?口信儿……”

    李景隆微微愣了愣,

    “既然是给皇上,殿下因何不亲自上书给他呢?”

    fpzw


………………………………

第四百三十二章 身入虎穴

    “如果能送到的话,我也就不必来麻烦大将军你了,”

    朱棣的口气中、明显带着讽刺的意味,

    “本王先后给皇上写了两次奏折,均被黄子澄、齐泰那两个奸贼给扣下了,有一次还是和十七弟宁王一起写的,也如石沉大海一般。”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李景隆很适时地露出了几分的同情口气,

    “那么好吧,殿下有什么吩咐呢?在下一定会让皇上知道您的心意的。”

    “请你转告皇上,孤王此次起兵完全就是出于无奈之举,如果圣上同意的话,可遣使来北平府相谈,本王愿意罢兵。”

    虽然对方的语气极力在示好,可朱棣依然不为所动,冷冷地道。

    李景隆看着他那张因身躯侧转、而显得越发坚毅的脸孔,停了停才道,

    “殿下的意思、景隆记下子,也一定会转告给皇上的。”

    “那就多谢了,”

    朱棣淡淡地道,

    “如此就有劳大将军了,孤王就此回去、在北平翘首以待了。”

    “燕王,”

    见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一直冷冷的,李景隆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殿下您是不是因为周王的事情、在怪罪着我啊?”

    “你在说什么?我为什么要怪罪你?”

    说是不怪,可那语气明明就冷得和帐外的冰雪一般,朱棣瞟了对方一眼、反问道。

    李景隆见了苦笑了一声、道,

    “周王的事、景隆不过是依圣旨所为,燕王殿下千万不要记恨。”

    “李大将军不必说这些,孤王内心自然明白,”

    边说着,朱棣边站起身来、瞧了柴靖南一眼道,

    “孤王要说的已经说完了,就此告辞吧。靖儿,请大将军休息片刻。”

    “啊?!”

    知道对方所说的这个“休息”绝对不会是普通的“休息”,李景隆顿时一愣,可不等他再开口说些什么,那个蓝衣年轻人已飘然来到他身边。

    随着剑指点到,李景隆只觉得全身一麻、当即一动都动不得了,耳边再次传来柴靖南的声音,

    “别提心,我不是封了你的穴道,你只要乖乖地休息一下,两刻钟后自己会解开。”

    天呐,难怪燕王有胆子和朝庭对抗,原来连他身边的护卫都这么利害、武艺如此之强——

    心中在叹息着,李景隆只得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刚刚自己还想要生擒活捉,并以此回京城邀功请赏的燕王殿下,此时却从容地起身整理战袍、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出了大帐……

    唉,还想着要去抓人家,真是太好笑了。

    边在心中自嘲着,李景隆边等着那两刻钟过去,好在燕王的护卫说的还真的一点儿都不差,时间一到、穴道还真的就解了,他的全身立刻也能够活动了。

    从帅案旁站起身、来到帐外,却看见自己的那些个贴身护卫们、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李景隆又好气又好笑,走过去抬起脚、挨着个儿地将他们都给踢醒了,骂道,

    “你们这一个个的都在干嘛呢?!”

    “大将军……”

    护卫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记得自己忽然就什么都不知道、好象是睡了进去似的,纷纷爬了起来道,

    “属下该死、属下该死……”

    “好了,算了吧,”

    看起来这些人并没有谁见到自己已经和燕王见过面了,李景隆便放心地松了口气、表现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

    “本大将军不怪你们,去让传令兵到各处传令,将撒出去的各营人马都调回来吧。找了这么久也没找到,燕王他们肯定已经逃走了,没必要再辛辛苦苦地去找了。”

    “是,属下得令。”

    护卫们去找传令兵们传令去了。

    就这样,南军大营中的将士们折腾了好半天,均空着手儿返回了大营。虽然都憋着一肚子的气,可谁都懒得再抱怨了,在冰天雪地中跑了好大一会儿,能回到营中暖和暖和,哪个还有闲心计较别的呢。

    而就在南军士卒乱乱哄哄地退回大营时,朱棣所带的经过化了妆的一小队人马、却从他们的缝隙之间穿过,从从容容地离开,与脱尔火察他们的主力人马汇合,并向北进发、追赶薛禄他们的先锋营去了。

    当雪停下来时,燕军部队也已经远远地甩开了南军那十几万的大军,几乎是很悠闲地向前走着。

    “殿下,属下有件事情想不太明白,能问问您么?”

    朵颜三卫中的另一位首领安出问道。

    朱棣回过头看了看他、微微一笑道,

    “是安出首领啊,有什么事尽管说来好了,切不要如此的客气。”

    “好啊,那属下就说了,”

    安出很好奇地又看了他一眼道,

    “殿下既然已经潜入南军中军大营、并控制住了他们的主帅,为什么不干脆将其擒获?那样的话,他们群龙无首、我军就可以将其一举击败了,不是更好吗?”

    “首领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朱棣点了点头,首先对其所说出的观点表示出了赞成,但又将话锋一转道,

    “如果是用在其他将领身上,自然就象首领你所的那样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率的,但用在李景隆这里却不行,可以说如果真的将他抓来,不但不会起到瓦解南军的作用,很有可能还会起到相反的结果。”

    “那是为什么呢?”

    此时、连脱尔火察几个人都很感兴趣地、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了他。

    朱棣瞧了瞧大家、然后笑了笑道,

    “那是因为本王实在是太了解李景隆这个人了,所以才能更好地占据战场形势的主动权。可如果一旦将其擒获,他手下不乏良将,若真的有什么人挺身而出,临阵担当起来,将南军整合在一起,反而会更不好对付了。所以,李景隆抓住根本没什么大用,将他留在对方主帅的位置上、才会对本王更加的有利才是。”

    “原来是这样啊……”

    跟在旁边的将士们听了燕王的这一番分析,从心底对他更加佩服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好笑,试想想,如果一个身为三军统帅的人,处在帅位上只能给对方带来好处,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不多见。

    看到大家均是一脸很想笑的古怪表情,朱棣忍不住也笑了起来道,

    “另外,经此一吓,虽然本王没有将他如何,可在李景隆的心中肯定已经埋下了不安的种子。我敢说,以后每逢与本王作战时,他肯定都会记起来、本王曾潜入了他的中军帐这件事,从而令他产生惧怕的心理。”

    fpzw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停战条件

    “那一定是有趣极了,”

    哈尔兀歹也笑了起来、接着道,

    “还没开战,对方的主帅就先怕了殿下你,这仗还有个打头儿么。”

    “是啊,所以说若是可以选择的话,本王宁愿对手是李景隆!”

    朱棣爽朗地笑道。

    大家也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众人纵马向前飞奔而去,全队在关外的旷野中尽情地前进着……

    接着就是收编了之前已经联络好的那些前元蒙古残部,在此之后,虽然此番西征并没有真的拿下大同,可让南军白跑了一趟,军心士气都受到了重创。反观朱棣的燕军这边、又扩充了了些队伍,实力更是大为增加,为开春后的战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另一方面,朱棣对李景隆的估计还真是准确的不能再准确了,就在双方人马各回各的驻地后,李景隆竟然写信来、表示要停战……

    从大同回兵之后,李景隆真的就象朱棣所说的、已经产生了厌战之心,从心底里不想再和燕王对阵了。

    不过该如何是好呢?猛然想到了在向西进兵的路上,朱棣亲自来营中时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就将燕王的话、原原本本地转奏给皇上,那样不就是等于将自己曾私下里与对方会过面这件事给暴露了么?

    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两全其美的好来,而此时又有军情传来,连保定府的守将也归降了燕王。

    这下可好了,自己面前的防守全都没了,毫无遮挡地与北平的燕军“遥遥相对”,李景隆不禁苦笑。可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不如先写信给朱棣、提出停战,然后借着对方回信这个引子,再上书奏请皇上,将燕王的意思转告给他。

    就这么办——

    觉得这确实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李景隆便写了封信、请求停战,遣人送往北平。

    接到他的来信时、朱棣也正处于踌躇之中。

    从北平起兵开始,虽然与南军交锋数次,但基本上都是以守为主,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自己这边的兵力依然有限,二来也是让皇上看到虽然已走到目前这一步,可自己依然没做出主动与朝庭做对的事。

    可是从大同回来后,又加上保定的归附,道衍便开始在他耳边劝着、也要适时地主动出击一次。

    “我已经让李景隆替我捎话给皇上了,就算是要出击,也要等有了回话再说。”

    朱棣躺在榻上有些疲倦地道。

    道衍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主公还真以为皇上那边儿会有回话么?”

    “为什么不能有呢?”

    朱棣的眼皮儿一直在打着架,

    “大师的意思,皇上根本不会理睬我这个四叔么?”

    “老衲是说、那位曹国公根本就不会替你传这个信儿。”

    道衍边说、边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

    听他说过这句话、朱棣的眼珠儿在闭上的眼皮下转动了几下,才慢悠悠地道,

    “大师说的倒也是,李景隆做事首先考虑的都是他自己,如果对他没好处的事是不会做的,对他有坏处的事就更不会去做了。不过、同他会面时、可以看的出,这位大将军也不是很心甘情愿地来和我打仗的,本王觉得就算是他不替我传信儿给皇上,也不会就这么干呆着、什么也不做的。”

    “嗯,主公说的也是,那就再等等好了。”

    两个人在这里商议着,可让他们等的时间并不长,没过几天、李景隆的停战信就送到了面前。

    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朱棣那玲珑心窍当然看得出对方的用意,便“哈”了一声道,

    “还真被大师给说中了,这李景隆摆明着就是想以这封信为引子,让我再次上书给皇上。”

    “那么主公打算如何来应答他呢?”

    道衍很感兴趣地瞧着他问道。

    朱棣冷笑了一声道,

    “他让我上书、我就上书啊,我偏偏就将信回给他,看他李大将军怎么办。”

    “主公给他的信中写些什么呢?”

    道衍问道。

    朱棣想了想道,

    “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直接将底儿交给他好了,告诉他停战当然可以,但一定要将黄子澄、齐泰那两个逆贼严加惩处、并诏告天下。”

    “好啊,就这么说吧。”

    道衍听了、忍不住笑了笑,因为他知道这个条件、对方根本就不可能答应的,所以这所谓的“和谈”、根本就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朱棣当然也很明白这点,但他只是想以此来表明自己与朝庭对抗的目的、就是“靖国难、清君侧”,而并非是“谋逆”,至于那朱允炆答不答应的、都是无所谓。

    接到了回信,李景隆拿在手中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见其中确实没有不利于自己的部分、才算是松了口气。而他又吸取了之前燕王的教训,将朱棣写的信及自己的奏折、派人想办法绕过兵部、直接送到了皇上的手中。

    再次见到四叔亲笔所书的信时,朱允炆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激动起来,终于又能看到有关那个人的东西了,虽然仅仅是一封信而已,但很快、这种激动又变成了恼火,因为这封信并不是写给自己这位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