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你下去吧,继续探听好南军各路人马的动向,随时来报知于本王。”

    “属下遵令!”

    探报答应了一声、退出了中军大帐。

    将目光转回,朱棣见大家的眼神已从紧张变成了惊讶,便摆了摆手笑道,

    “各位不必奇怪,那平安原是本王的部下,曾随我一起征讨过北元,他熟悉我的作战方法,而且也运用的颇为得当。此次去袭北平便是一例,其真正的目的并非是想偷袭那里,否则也不会只带三万人马了,平安不过是要引我们回防、以打乱我军现有的部署,再趁乱加以袭击。说穿了,这都是本王惯用的打法,根本骗不了我。”

    “那我们该怎么办?”

    张玉还是有些担心地问道。

    朱棣略一思忖道,

    “大家还是按本王刚才的吩咐去行事,不必因此打乱刚刚部署好的。至于平安那边、就由本王亲自去对付他,一则他去奔袭北平不管也不行,二则、这平安对本王来说、是南军中少有的威胁人物,不能放任其不管,本王也正好去会他一会。”

    “可是、殿下,您带谁去呢?”

    谭渊有些着急地问道。

    朱棣将头摇了摇道,

    “你们谁都不必跟着,由本王自己亲率一万轻骑就足够了,各位所面临的有六十万人马,相比之下,倒是你们更应该小心才是。”

    “这样太危险了吧!”

    其他众将也都很不放心地道。

    朱棣轻笑一声道,

    “放心吧,虽说平安了解本王,可本王同时也了解他哟,所以不会有事的,你们权且将各营守好,本王最迟明天一早就能回来。”

    “好,以明日天明为限,”

    张玉立刻接着道,

    “到时候殿下您若没返回,末将一定要去接您。”

    fpzw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昔日部下

    “好吧,就这么办吧,这回你们该彻底放心了吧?”

    朱棣瞧着大家,见他们明显还是满脸的不放心,便无奈地摇了摇头、摆手道,

    “散帐吧,都回去准备好了,之后还有六十万的南军要对付呢。”

    “末将、得令……”

    虽然不放心,可众将也知道他们这位燕王殿下决定了的事、一向都没有商量的余地,便只好依令行事去了。

    见部下们都走了,朱棣立刻点齐了一万轻骑,让他们都好好地吃过饭,然后带上郑和、柴靖南及武平文三个人,率领人马出营、前往北平方向寻找平安所带的人马。

    行进的路上,朱棣依然不停地派出探报去侦察对方的动向。而在途中、郑和看起来一直在思考着什么,赶了一段时间的路、才终于道,

    “四爷,奴才觉得那平安一定会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设下埋伏的,所以、您是不是要小心一些啊?”

    “是啊,你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赞成。

    这不是他第一次向自己谏言了,就在郑坝村之战,郑和便提出过建议,并在击败李景隆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朱棣也知道、这位跟随了自己近二十年的贴身随从、只要是说出话来,便是深思熟虑的,所以一定会认真地加以重视。

    想到这里,朱棣传令下去,让全队都要当心周围的动静。刚刚将令传下,有探报跑来道,

    “殿下,南军的先锋营就在前面不足十里处扎下了营寨!”

    “什么?!”

    朱棣当时就是一愣,连忙勒住座骑、举起手中马鞭,

    “全军、停止前进!”

    十里么?这不正是自己习惯于设伏的位置么——

    不用问,那前面所谓的大营肯定只是个幌子,朱棣心中好笑,莫非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踏入那平安为自己准备的包围圈儿中了……

    刚想到此处,便听耳边杀声四起,还有人在高呼“大破燕军、生擒朱棣”!

    “真是可恶!”

    武平文首先火了起来,

    “想抓四爷你,我看谁有那么大的本事!”

    “武六侠不必恼火,两军阵前、对方这么喊不过是为了给他们自己壮胆而已。”

    朱棣倒显得云淡风清,笑着说完后、将手一挥,

    “全军、列队迎敌!”

    “是!”

    燕军这一万轻骑立刻熟练地列好阵势,当对方冲杀过来后、有章有法、进退自如地与敌军拼杀在一起。

    不过,“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话,还真是一点儿都没错,看来这平安不但学习到了朱棣的作战方法,而且连治军才能也学的非常到位,而且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地冲在了最前面。

    见对方这支人马与之前所遇见到的那些不堪一击的南军不同,燕军士卒们也感到十分的惊讶,而且人家又以逸待劳、人数也数倍于己方,所以渐渐地开始向后败退。

    朱棣知道这样硬拼下去、只能白白地消耗手下弟兄们的性命,便叫过身边的一名千户、吩咐道,

    “你看好了,一会儿本王去将对方主将引开,南军一旦阵型有变,你就立刻率领众弟兄们杀出一个缺口、冲出去返回大营。听清楚了么?”

    “末将、听清楚了……”

    说是听清楚了,可这名千户也是满脸的担心,但同时也知道必须遵从将令,便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见部下去执行命令了,朱棣回过头瞧了瞧身边的三个人、笑道,

    “走吧,去会会我的那位老部下。”

    “好啊。”

    柴靖南和武平文倒是满脸的不在乎,只有郑和一脸的紧张、同时又有些无奈的样子。

    寻到对方的帅旗方向,朱棣四人带着手下百余骑的护卫、直朝那边冲去,别说、还真的迎面遇到了他昔日帐下的那位部将。

    “平安!还认识你家燕王么?”

    生怕对方看不见他,朱棣还特地大声地打着招呼。

    这一声倒将平安真的吓了一跳,忙扭回头观看,当他看清眼前的这位软甲素袍的将军、正是燕王朱棣时,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将他中长矛高高举起,

    “停止放箭!不许伤到他!”

    “哦……”

    对方这一举动、就连朱棣见了都有些愕然,可他立刻想起道衍曾和自己说过的、朱允炆所下达的那道“禁杀令”,告诉南军将士对自己这位四叔“只能生擒、不可杀害”,看起来是千真万确的。

    此时、平安自己也有些尴尬,连忙补充道,

    “他就是燕王朱棣,随本将军生擒于他!”

    平安的话一出口,南军士卒竟然都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大概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白马素袍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王殿下。

    借着这个机会、朱棣将手中长剑一挥,

    “随本王杀出去!”

    郑和三人便保护着他、率领那百余名护卫在南军阵中冲杀起来,而平安领着手下人马一层接一层、潮水般地围了上来。

    见燕王殿下亲自给他们争取了机会,燕军的那名千户、已率领其他士卒们将包围圈儿冲出一个口子,杀出了重围。这一情形、平安自然已经注意到了,但只要燕王还在他的包围之中、其他的人可以先不必去管。

    但是见自己的手下士卒已经成功地杀了出去,知道可以抽身撤离了,朱棣当然没有必要在此继续耽搁时间,便再次高喊了一声,

    “我们走!”

    他手下的这些人都知道,这句才是真的撤退命令,便跟着朱棣朝外杀了出去。

    因燕军都是长年与前元那些蒙古部族作战的,所以每个人的马匹基本上都是非常的精良,更何况这支轻骑更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骑术好手,所以、只要是能冲出重围,就一定能够甩掉对方的追兵。

    然而、眼看着就要冲出去之时,又有一支南军队伍赶到了,为首之将正是那位在攻打北平时、差点儿就杀入张掖门的瞿能父子。

    这下可坏了,本来对方人马就多,现在又来了增援部队,就是沉稳如朱棣、也不能不担心起来。

    此时、一直和敌人杀的很过瘾的柴靖南,也发现了对方的人越聚越多,四下里看了看、喊了一声,

    “四叔、让大家都往上风头退!”

    “好的!”

    虽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可既然这孩子已经说了,说不定他就真有什么好办法,所以朱棣二话不说、引领大家躲向了上风口的方向。

    fpzw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火雷轰鸣

    见大家都退到安全的地方,柴靖南忽然将剑交左手,右手向上一抬,立刻、一枚弹丸从他的袖中飞出、射入南军阵中,只见那颗弹丸在空中环绕几圈儿,从空气中划过之时、瞬间化为一团浓烟,而且借着风势范围急速扩大,被笼罩在其中的南军士卒们、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便纷纷倒地。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又有三颗弹丸分三个方向射出,顿时南军阵中的人们成片地倒了下去。其余的士卒均吓得目瞪口呆、不敢再上前,借此良机、柴靖南大喊了一声,

    “四叔,你们快走!我随后就到!”

    “好!靖儿你要小心、快点儿跟上来,四叔我在前面等着你!”

    说完,朱棣带着手下这百余名护卫、越过尚在发愣的南军们的防线,冲了出去。

    见他已经安全地突破对方的包围,柴靖南左手一扬,再次向对方阵中聚集的人最多的地方、打出两枚弹丸,这下那些南军可吓坏了,因为他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因而惊恐万状、纷纷后退着,柴靖南趁着这机会也随后冲出了重围,紧紧追赶着朱棣他们。

    本来也没走出太远,因为朱棣一心牵挂着他,见柴靖南随后跟了上来,才和他一同打马飞奔、去和先行撤离的将士们汇合。

    跑出了约有四、五十里的路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远地看到自己那些先行撤离的部下们、正在那里等着他们,朱棣才算是略略松了口气。大家汇合到一处,粗略地清点了一下人数,还好,折损了约不到百人。

    此时,才算是稍稍放下心来的朱棣,知道平安、瞿能一定会在后面追赶,便立刻命大家重新整队、全速赶回大营去。

    本以为可以就这样安稳地回到那些、一定都在牵挂着自己的部将们的身边,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又走出还不到十里远的地方时,猛然间身边传出一阵阵的巨响,接着队伍的左右两翼人马立时血肉横飞、惨叫声四起,让人觉得瞬间便陷入了人间地狱一般。

    两耳被震得“嗡嗡”作响,朱棣顿时觉得胸口发闷,身子栽了栽、晃了晃,若不是一刻不离地守在旁边的郑和、及时地上前将他扶住,恐怕朱棣当场就会从马上摔下去。

    “四叔!你没事吧!?”

    柴靖南也发现了朱棣的异样,连忙从另一侧抓住了他的手臂。

    朱棣的脸色苍白,看着那些惨死的部下们,又向周围茫然地望去,仿佛自言自语般地道,

    “这、这是火雷,难道说是武定侯、郭英,他也来了……”

    事实上,朱棣猜的一点儿都没错,在此处埋下火雷的正是他的老前辈、武定侯郭英。

    就在平安设计诱燕王出战、打他的埋伏之时,同时也给瞿能及正驻扎在真定的郭英、吴杰二人送了信,希望他们在朱棣撤退的路线上进行劫杀。

    但是郭英从内心不想和这位曾经在一起战斗过的四皇子、面对面地拼个你死我活,可按兵不动又不是那么回事儿,只好拿出自己的家底儿、火雷,埋在燕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

    这一下还真的令燕军损失惨重,瞬间便死伤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即使真刀真枪地和对方撕杀、也从没见到折损过这么多的将士,导致朱棣真的心疼到了极点,险些吐出血来。

    可他燕王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北境战神”,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着急,所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观察着部下的死伤状况,很快便发现那火雷分布的规律。

    原来,郭英只让属下将雷埋在道路的两旁,而最中间的反倒是安全的。想来他也是因为朱允炆下达的那道“禁杀令”,推测就算是撤退,燕王肯定也会走在队伍中间、所以才会如此的布置。

    想明白了这点,朱棣立刻命令剩下幸存的军卒们一列纵队,从道路的中间通过,那千户见了有些担心地道,

    “殿下,若这样的话、撤退的速度势必会被拖慢很多,平安率领的南军很快就会追上来的,依属下看、还是您先走吧,我带人为您殿后!”

    “不,正相反,你带人先走,殿后的任务由本王来担当,”

    此时,朱棣的声音已经冷得令人发寒,听起来不容任何反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