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这一消息,萧清表现的并不是十分的震怒,只是在安慰了年迈的老父亲之后,同意了对方的退婚请求。不久之后,父亲也随母亲而去,萧清散尽家财、回到武当,彻底了却尘念、遁入道家,成为真正的道家弟子,从而更加潜心本门的武学修为,在武林中的声望也日渐显赫。
也许大多数人不了解,可与之亲近的人们都看得出、那件往事对他的伤害已是不小,只不过萧清能将其深深埋入心底。别人且不说,每每回忆起师父与其表妹在剑门意外重逢的场面,殷云明便一次比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恩师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可感情的事就是这么的奇妙,就在萧清不能自抑之时,那女子无助中、却又透着坚定,悲伤中、却又掩盖不住的倔强,早已深深地印在年纪尚幼的、殷云明的心中。
自知这是一段如空中云朵般不可触及的感情,可殷云明还是想尽力为她做点儿什么,所以、被留下来的小师弟上官云离便成了自己倾注关怀的对象。
虽然心痛的无法自拔,可萧清又怎么能在别人最危机之时、再落井下石,拒绝人家的最后请求,更何况对方还是自己曾经珍惜过的人……
孩子最终还是留下来了。
亲了亲也许就此永别的、自己的骨肉那稚嫩的脸蛋儿,那个美丽的身影不再回头,没有丝毫犹豫地迈步离开,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刚满两岁的孩子终于张了张小嘴、却没有叫出声来,小腿儿缓缓地迈向前方,最后还是步履蹒跚地跑着追了上去,
“娘……”
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没有等师父做出任何反应,殷云明已冲了过去,从后一把将那个孩子紧紧地抱了起来,
“没关系、没关系……还有、还有我……还有我们……”
“哥、哥哥……”
小小的人儿看着眼前、泪流满面的少年人的脸,竟然抬起肉乎乎的小手儿、为他擦起泪来,
“不、不哭……离儿不哭,哥哥也不要哭……”
见在那双圆圆的大眼睛中、明明也充满了水光,却还在安慰着自己,殷云明只好边流着泪,边忙不叠地用力点着头,
“嗯、嗯,哥哥不哭、离儿也不哭,以后哥哥就和离儿在一起,永远都不分开……”
看着眼前一个半大孩子、抱着一个小娃娃,在相互安慰、相互拭泪,萧清的眼前也早已模糊成一片,他知道那个曾令自己心痛不已的人、此一去恐难再有回来之日,也知道在自己的剑门中恐怕又要多一个孤儿时,那种悲凉与怜悯便充斥着他的整个心扉,促使他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将两个孩子紧紧地拥入怀中……
剑门的大门就在眼前了。
见了他,负责守门的两名弟子便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
“大师兄,您回来啦!”
“是啊,回来了。”
微笑着回应了一声,殷云明便迈步走了进去。
从左边的侧院传来一阵阵的呼喊与喝彩声,知道那是二师弟左云鹏带着弟子们习武练功时所发出的,而那里的火热场面、恰恰又能将其它的院子衬托得更加宁静。
本打算先去见过师父,可不知怎么,却被那阵阵如涓涓细流般的琴声引领着、直来到东南角的“听雨台”。
这里是剑门整个院落中唯一紧靠悬崖的地方,原本是怕有年幼的弟子不小心摔下去,萧清便在此处安装上栏杆。后来又见孩子们喜欢在这里玩耍,便又将地面整理平坦,在上面加盖个遮雨棚,再后来便有了这个幽静、独特的观景台,兴致上来之即,此台便又有了这个雅致的名字。
此处是上官云离最喜欢来的地方
幼年时喜欢站在台上,手扶栏杆透过栏杆之间的缝隙、向远处眺望,年龄长了些、随萧清学会了弹奏七弦古琴后,便会时常地到这里抚琴。
穿过内宅大厅、直来到台口处,果然见那淡装素裹的背影,端正地坐在台正中心的石桌前,清丽中略带几许伤感的琴曲、正从他那细长的指尖下延绵不绝地流淌出来…… 2k阅读网
………………………………
第七十二章 严师慈父
心中清楚的很、那个安静的孩子之所以喜欢眺望远方,当然是盼望着有一天母亲能够回到自己身边。
可是早在十几年前,萧清就曾将他兄弟二人叫到跟前,对他们说起过打探到的、已经是很确切的消息
离儿的祖父家因走镖与人结下了仇,最后导致了灭门之祸,而他的父亲得知此事后,不顾一切地赶回去欲替全家人报仇,至此便再无消息。母亲将孩子送到剑门时、已是抱定了与丈夫同生共死的决心,全身缟素地去寻他,至此二人在江湖上彻底消失、渺无音信……
听了这些后,殷云明第一次见小师弟放声痛哭的样子,而“一定要好好照顾他”的这个念头也就更加坚定。
从那天起,离儿的名字正式被师父命名为“上官云离”,“上官”是他母亲的姓,而“云”字是他们这代弟子的入门谱字,“离”当然就是取自于他的乳名,同时收为第三位嫡传弟子。
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到这里来仿佛已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但殷云明知道,这何尝又不是三师弟对父母思念的寄托,以及对父母也许尚在人世这个念头、依然产生着一丝丝的幻想……
“大师兄?”
耳边传来的一声呼唤、将他从追忆中唤醒,抬头看时,见自己的三师弟上官云离早已站起身来,雪白的衣袍在山风的吹拂下飘然而动,仿佛随时便可羽化而去。
“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雪玉般秀丽的面庞上带着欣喜,人已快步地向自己面前走来。
有那么一瞬间,殷云明几乎要将他与潜藏于记忆深处的那个人重叠起来,不禁苦笑着暗叹
小师弟真的越来越象他的母亲了。
还没等他将自己的感慨重新隐藏好,随着双手被一双温暖、柔绵的手握住,上官云离已来到眼前,
“这一走、又出去了不少日子,怎么样、累不累,吃过饭了么?”
知道也只有在自己的面前,才能听到他说出这么多的话来,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荣幸,因此、每当这种时候,殷云明就会觉得很开心,
“怎么会累呢?你大师兄的体力可不是白给的。”
“那是自然,”
上官云离脸上露出他那特有的、淡雅中又满含着温暖的笑容,
“大师兄当然是累不垮的,不过饭不吃却是不行,吃过了么?”
“回来的路上用过了一些,等晚饭时再和大家一起吃吧。”
边说着话,兄弟二人边一起落了座,
“这段日子里、山中没发生什么事吧?”
“一如既往的平静,大师兄放心好了。”
“那就好,”
接过三师弟送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香浓的茶、润了润嗓子,殷云明道,
“近年来,江湖上被那个什么‘玄铁绿林令’搅得到处沸沸扬扬,师兄我只怕此事会波及到我剑门来,连累了师父及你们这些个师弟们。”
“没有事的,”
上官云离轻轻笑了笑,
“毕竟有师父坐镇此处,就算有人胆大包天、不怕我们剑门,也总该顾忌一些武当的那些师伯、师叔们。”
“说的也是啊。”
赞成地点了点头,殷云明立刻又将注意力拉了回来,
“师父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怎么?”
闻听此言,上官云离的脸上顿现诧异,
“大师兄你还没去见过师父?”
“啊、这个……我……”
被三师弟问到了,殷云明顿时有种理亏、还被人当场抓住的感觉,
“我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啊,”
上官云离带着笑容、将茶杯从他手中夺下来放在几上,又将他从椅子上拉了起来,
“回来了也不先去拜见师父,还跑到这里这个那个的,快去、快去。”
“好、好、好,你别推我嘛。”
知道是自己错了,殷云明连忙转身想往内宅走,谁知却又被拉住了,
“大师兄你这是要去哪?”
“当然是去见师父啦。”
“师父他现在这个时间根本就不在内宅,老人家在修真洞呢。”
上官云离笑着道。
因为萧清出自本属于道家的武当派,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是位修道的道士,因此按着其生活习性、建造了一个专门用来冥想或闭关的“修真洞”。
不过这样一来倒好了,因为“修真洞”所在的位置就在“听雨台”旁边的石崖上,穿过一道回廊、再拐个弯便是了,这样就不必再往内宅跑,免去了和那些师弟们碰面时、少不了的一番打闹,白白地又会耽误许多工夫。
看着殷云明很快地消失在回廊尽头,上官云离的脸上也露出了放心而又开心的笑容……
修真洞的洞口修建在丈余高的崖壁上,原本是个天然的石洞,是萧清偶然间发现后,觉得这里通气、采光、温度等各方面都十分的适宜,便加以开凿修缮,最终建成了这座修炼的好去处。
站在洞门下方,殷云明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提气纵身跃上了洞门前的平台,小心翼翼地呼唤道,
“师父,你在么?是徒儿我,云明。”
“是云明啊,进来吧。”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石门内侧传了出来。
得到了师父的允许,便抬手按在门上一个半圆型的石球上,稍稍用力后,只见两扇石门自动向两侧打开,殷云明迈步走了进去。
洞内的石床上盘膝坐着一位道人
萧清的外表看上去在五十岁左右,常年修炼道家功法、让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脸庞、身型都略显瘦削,头带竹制道冠,身上的青布道袍也是最简单的式样,显得干净又俭朴,眉目间总是带着那种温暖的神情,使整个人看起来都透着慈善祥和的气息。
“徒儿拜见师父。”
边说,殷云明边跪倒、向这位养育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恩师叩头。
萧清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直到三个头都磕完了,才轻轻抬了抬手,
“起来吧。”
“是。”
整理衣袍站了起来,因为修真洞不似其它场所,这里除了一张石床,再别无它物,没有师父的允许、自己又不能与师父同坐,所以殷云明只能规规矩矩地侍立一旁。
只听师父问道,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到家,听三师弟说您老人家在这里、便直接过来见您了。”
他们这些孤儿出身的弟子,多年来成长在剑门,所以早就将这里视为自己唯一的家,每每外出回来,自然要说是“回家”。
听他提到上官云离,萧清的嘴角含而不露地掠过一丝笑意,
“好吧,说说这次出去都遇到了哪些事呢?”
“哦、是啊,徒儿遇见邱师叔了!” 2k阅读网
………………………………
第七十三章 语重心长
每当叙述起在外面的经历,殷云明都会象个孩子似的兴奋不已,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岁时的样子。
其实、萧清最喜欢的、也是他这个特质,随时能保持那颗赤子之心,当然希望他永远会这样维持下去。
“是么?”
对于邱元靖,萧清也是非常感兴趣,
“那可要好好的和师父我说说,来、坐吧。”
边说边用手拍了拍身边的石床空处。
殷云明答应一声、挨着师父坐下,边享受着与父亲般温暖的师父、相处的时光,边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
倾听的过程中,萧清时而点头、时而思索,等听他全都讲完了,才又笑着道,
“看来、你这些师叔都很护着你啊。”
“是啊、是啊,看着师父您的面子呗。”
殷云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萧清又满脸慈爱地凝视了他一会儿、才又道,
“也不尽然,还是他们对你的人品欣赏有加,所以这些师叔们的好意,你该接受就接受,不要一味地拒绝的好。”
“师父?”
殷云明一时没弄清楚他话中的含义,
“您的意思是……徒儿不懂……”
“比如说、你邱师叔说要将那个郑天德带回去,其实这是完全有必要的。听你所说,那姓郑的家伙绝非善类,放过他恐怕难免会有后患。”
“可是、师父……”
殷云明听得有些委屈,
“徒儿只是想那郑天德与青城派和华山派均有牵连,如果再得罪他们恐怕会更加麻烦,所以才……”
“所以你是怕连累为师和你的师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