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巫道修仙传-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铮想到一事,立刻向杨明安问道。

    杨明安有些意外的看了杨铮一眼,点头道:“只要不是修仙宝物,一般的武功秘籍和神兵利器都没有限制,你可随意挑选,但也不能拿走太多。”

    杨铮点头表示明白,杨明安这才转身离去。

    等杨明安离开后,杨铮立刻便有些迫不及待的,仔细在藏宝室内浏览起来。

    他首先看的,既不是法器,也不是丹药,而是秘籍。

    杨铮在发现了《紫霄养气诀》的妙用后,便对其他属性的修炼功法,特别感兴趣,迫切的想要再搞到水、火、土三种不同的修炼秘籍。

    至于金属性的修行功法,根本不用选的,他获得了完整的《九阳金刚降魔功》,这可是能够一直修炼到结丹期的极品功法,其他金属性的炼气功法,完全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奇^书^网''q i'。's u''w a n g '.'c C'
    一番浏览下来,杨铮发现,杨家“藏宝室”内收藏的秘籍,以武功秘籍最多,足有上千种之多,修仙练气的秘籍就少了太多了,只有十几本,且大多还残缺不全。

    杨铮毫不客气的拿起这些修仙秘籍,一本本的翻看起来。

    令他颇为惊喜的是,自己所需要的三种属性的炼气诀,这里竟有两本是完整的,一本是火属性的《火炎淬灵诀》,一本是土属性的《幽土炼气篇》。

    这两本秘籍都有十三层功法秘诀,全都能够修炼到炼气十三层。

    而水属性的功法,皆是残篇,其中稍完整一点的,只有前十层的功法,名为《碧浪潮汐诀》。

    至于法术方面的秘籍,比炼气功法的要多了不少,但基本都是基础法术,许多甚至还不如王道全的那本《龙虎山法术全解》好。

    杨铮并没有急着挑选,看完了这些功法后,他又转头向收藏法器和丹药的石厨看去。

    这间藏宝室内收藏的神兵利器不少,但法器就少了很多,只有十三件,且有八件都是低级法器,三件中级法器,高级法器只有两件。

    两件高级法器,一件是钵形的防御法器,名为“雾隐钵”,一件是圆珠形的攻击法器,名为“烈火珠”。

    那“雾隐钵”的功能,跟儒门的雾隐法阵有些类似,祭出后,能够在周围凝出重重叠叠的防御法雾,既能藏住身形,也拥有一定抵挡法术攻击的功效。

    “烈火珠”则可以注入法力,释放灵性烈火焚烧敌人,非常适合修炼火属性功法的修仙者使用。

    而其中提到,持有者若是修出灵焰的话,还可以彻底炼化此法器,倍增此宝的威力。

    很显然,这件法器,是目前杨铮所见过的,最适合自己的攻击法器!

    没有任何的犹豫,杨铮直接打开了收藏此宝的玉盒,把此宝拿在手中,仔细查看起来。

    杨铮越看越喜欢这件宝物,索性直接把它收进了自己刚得的储物袋。

    就在他收走此宝的时候,两道神识微不可查的在他身上扫过。

    杨铮心中暗暗一凛,不动声色的转身向丹药区域走去。

    至于另一件“雾隐钵”虽好,但杨铮知道,若自己再把此宝也拿走,只怕立刻就会引起上面那两个炼气十层以上修士的不满。

    丹药区域内,除了收藏的有十几个不同的玉瓶外,还有五六个小陶罐。

    这些玉瓶和陶罐上,都贴的有标签,标明着这些丹药的名字和功用。

    杨铮仔细扫了几眼那十几个玉瓶,发现其中多数的丹药,都只适合炼气初期修仙者服用,且还不是提升修为的,而是辅助淬炼法力的。

    只有寥寥的两种丹药,“聚气丹”和“淬灵丹”,适合炼气中期修士服用。

    “聚气丹”自不用说,其实适合所有炼气期的修仙者服用,只不过境界越高,效果越差而已。

    而那“淬灵丹”则要更好一些,是适合炼气六层的修仙者服用,帮助凝聚神识的,但对杨铮而言,却是鸡肋,没多少用处。

    那些陶罐中装的,要么是药泥,要么是药液,都是适合锻体武者使用的药物。

    其中有杨铮熟悉甚至用过的,也有杨铮听过,但还是第一次见到的。

    “咦,这‘淬魄散’不错啊,很适合我现在用!”

    杨铮看到其中一个陶罐上的药物名字后,不由大为惊喜,查看片刻后,自是毫不客气,也收进了储物袋中。

    他接着向神兵利器的一排石厨走去。



第42章:真正的底蕴,五行源气珠(求订阅,求票票)



藏宝室内,收藏的神兵利器不少,杨铮细数之下,发现竟有二十件之多,每一件皆是真正的神兵利器。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杨铮相信,只要从这里随便拿出去一件,绝对能在九州江湖武者间掀起腥风血雨的争夺。

    但这些兵器,却就那么十分随意的被摆放在了北面的一排石厨内。

    这些兵器几乎涵盖了所有种类的兵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等等。

    杨铮一一的看过去,有时候会拿起其中的某一件,仔细的看看,但最后又都放下了。

    这些兵器的确都算得上举世罕见的神兵利器,但也仅此而已,只适合江湖上的武道修行者使用,已经不大适合现在的他。

    忽然,石厨一角,一件造型极为古怪的兵器,引起了杨铮的注意。

    那是一把整体长近四尺的怪异兵刃,乍一看好像是一把长刀,但细看下,却又形似阔剑。

    此兵器整个的刃身黑中泛红,呈现出天玄之色,柄为黄色,刃身和刃柄之间的吞口是一个天然的龙首之形。

    而若是仔细看的的话,就能发现这把兵刃竟是浑然一体的,都是由某种奇异金属凝锻。

    刃柄上还有着四个天然的符文状远古篆文——“龙战血刃”!

    此兵器的刃身宽达三寸多,一面开锋,另一面虽没开锋,但竟也有刃线存在,整体好似龙尾一般,刃尖微微上翘,形成了一个流线型的弧度。

    杨铮取下此如刀似剑的怪异兵刃,拿在手中试了试,发现其竟颇为沉重,少说也有二三百斤,还真不是谁都能自如使用的。

    石厨一旁,还有几行对此兵刃的文字介绍。

    “此兵器乃是老夫自幽山一处古墓所得。老夫曾请无数高人鉴定此兵器,皆无人能说出其来历。其怪异处,武者用之,精气为之夺,修者用之,神气为之吞,乃大凶之器,今藏于地室内,后辈修者慎之戒之。”

    从这些文字介绍来看,这把兵器当是杨家某个前辈偶然所得,武者使用,自身精气会被它掠夺,修仙者使用,神识法力也会被它吞噬。

    它应该是一把凶兵,不知道它的来历,最好不要用。

    不知为何,杨铮在看到这把兵器的第一眼,就一下子相中了它。

    似乎冥冥中,自己与这件兵器有着某种牵连。

    这种感觉非常的玄妙,仿佛心血来潮一般,不可捉摸。

    他拿着兵器仔细观察了一阵,却又毫无任何特别的发现。

    “‘龙战血刃’?莫非此兵器的名字,来源于易经?”

    杨铮记得,易经坤卦中,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

    仔细推敲一番,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它忍不住尝试着运转了一下法力,下一刻,杨铮神色一阵莫名,赶紧停止下来,随后不动声色的把此兵器收进了储物袋。

    三件宝物已经挑选完毕,杨铮又逛了一遍收藏武功秘籍的石厨,从中挑选出了三本秘籍,放进了储物袋内。

    而后,他从一排装着灵石的木盒中,分别挑选了五种不同属性的灵石各二十块,也装进储物袋。

    做完这些,杨铮才再次走到修仙的功法秘籍前。

    他先是拿起《火炎淬灵诀》翻看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杨铮放下《碧浪潮汐诀》秘籍,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离开了藏宝室。

    凭着过目不忘之能,杨铮强行在一个时辰的时间内,把《火炎淬灵诀》、《幽土炼气篇》和《碧浪潮汐诀》这三本修炼心法,全都牢记于心。

    “选好了?”

    杨明安正等在门口,见杨铮从石门中走出,微笑着问了一句。

    杨铮点了点头,从腰间摘下储物袋,打开袋口亮了亮。

    杨明安只扫了一眼便点点头。

    藏仙阁内的那两名炼气高手的神识,也都微不可查的在储物袋内扫了一下便不再关注。

    “走吧,伯父送你出去。”

    杨明安向几名修仙者微微拱了拱手,带着杨铮离开了藏宝室。

    二人一路出了这处幽静的院子,杨铮正要往前院去,却被杨明安微微拉了一下。

    杨铮不明所以的看了他一眼。

    杨明安也不开口,带着杨铮又朝着院子更深处走去。

    杨铮心中颇为狐疑,但还是耐着性子,跟在杨明安身后。

    一刻钟后。

    两人来到了后院某处的一座古朴石质楼阁前。

    “进去吧,你爷爷还有话要告诉你。”

    杨铮上前敲了敲门。

    “进来吧。”

    老国公的声音传出,那楼阁沉重的石门缓缓从内打开。

    杨铮抬步走了进去。

    杨明安则自顾自离开了此地。

    “爷爷。”

    进入楼阁后,杨铮躬身喊了一声,结果发现,祖父杨忠武,此刻正倒背双手,神色莫名的抬头看着中堂悬挂的一副画卷。

    那画卷平平无奇,甚至所用纸张也只是极为普通的宣纸,只是纸张有些微微泛黄,似乎存放已有不少的年头了。

    画卷的内容也是极为简单明了,就是一副很寻常的题诗山水画。

    画内大部分区域都是留白,唯有左上角,寥寥数笔画着一座巍峨的乌黑高山。

    山上怪石嶙峋,也无甚草木,只有山巅有着一个卓然而立的孤傲男子背影,衣衫飘飘,似欲乘风归去。

    画卷右侧留白的区域,写着一首莫名其妙的诗。

    “鸿蒙初判衍洪荒,”

    “天地无间道玄黄。”

    “三界六道合造化,”

    “悟得真妙玄又玄!”

    乍一看,这就是一首文字非常粗浅,甚至有些拙劣的谈玄论道的诗。

    类似的诗句在大魏初期的一段时间内,道家发展最为昌盛时,几乎随处可见。

    但仔细揣摩此诗,却又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似其中隐藏着什么奥秘玄妙一般。

    “这张水墨画卷来历神秘,跟你方才在藏宝室内所选的兵刃,来自同一座古墓。”

    老国公开口了。

    他微微侧身,看了杨铮一眼。

    “咱们杨家自大魏太祖时至今,以历三十二代,亦曾有过一些修仙者出现,但无人在仙道上有过什么成就。那兵刃和这画卷,并非老夫所得,而是祖上一位修仙者,在幽山探秘时,从一座古墓中所获。

    而今你能拥有修仙的灵根,这是血脉传承,也是机缘所致。这画卷也一并送你吧,真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老国公探手一抓,画卷飘然而落,被其卷成了一个卷轴,递给了杨铮。

    杨铮微微一愣,赶紧上前双手接过。

    “多谢爷爷!”

    “你跟老夫来。”

    老国公笑了笑,转入内室。

    杨铮连忙收起卷轴,跟了上去。

    祖孙二人进入内室后,杨铮见老国公屈指在室内某处轻轻一弹。

    内室靠墙的一面书架缓缓移动向一旁。

    一条石道显露了出来。

    老国公当先走进去,杨铮紧跟其后,也进到了石道内。

    石道一路向下蜿蜒而行。

    到得石道的底部,一条更加幽深的石道又出现了。

    两人沿着石道向前走了约莫一刻钟,来到了一间不大不小的石室内。

    此石室内布置的极为简单,靠墙的一侧只有一张石床,床上空无一物,另一侧则摆放着一个暗红色的木质书架,其上简单的摆放着十几本书册。

    令杨铮非常震惊的是,靠墙的那石床上,竟然散发着浓郁无比的天地灵气的气息。

    其浓厚的程度,竟是先前那古井喷出的倍许之多!

    但奇怪的是,不进入这间石室,靠近石床,竟完全感应不到灵气的存在。

    而踏入此石室后,杨铮发现,自己的神识竟好像彻底被困在了这间石室内,甚至没办法侵入石墙分毫。

    “这是……”

    杨铮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他仔细观察片刻后才发现,这间石室四面墙壁所用材料,竟跟无量寿佛寺掩盖地窟石道的那个石门,是一样的材料!

    “是不是感觉很奇怪?”

    老国公笑看着杨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