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行记-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王风吟无奈叹气,只恨自己方才管不住嘴巴,多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莫慧!”法明方丈脸色有些难堪,“王施主乃我少林贵客,不得有失待客之礼。”

    “方丈,”莫慧回头看向法明。他嘴里牙齿撞到一起,发出吃吃声响,忍住没将埋怨牢骚的话说出口。

    “若不是玄空冒充了玄易,那还会是谁呢?”王风吟心知此刻若不解释明白,莫慧定会纠缠到底,反正这些话是迟早要说的。此话说毕,王风吟又坐回到方才的位置上。

    莫慧金刚怒目,瞪着王风吟道:“那你又有何凭据料定是玄空所为?”

    “贵宝刹近些年玄字辈的弟子中,除了玄空之外,其他弟子可都还安在?”

    法明方丈点点头。王风吟接着问道:“那此前玄空和玄易二人相处如何?”

    “二人是在同一年入寺,从小一起玩闹功课,亲如兄弟。除了九年前那次因招式见解分歧大打出手之外,几乎就没有过大争执。”莫慧阴着脸说道,玄空和玄易都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徒弟,二人之事他也是比较清楚。

    “如此说来,玄空对玄易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王风吟反问道。

    “当然,”莫慧大声道,“你小子此话何意?”

    “在下在意,若是玄空冒充玄易来,想必其他人很难察觉到破绽!”王风吟解释道。

    “这。。。。。。”莫慧迟疑了一阵,“这也未必,弟子中对玄易了如指掌的又不是单单只有玄空一人。”

    “那这个假玄易身上胸口的剑痕又作何解释?”王风吟问莫慧。

    “这岂不是更好解释了,”莫慧讥笑两声,“少林寺内会此招式的弟子并非只是玄易一人,随便换作别的弟子也能在他人胸口上弄出这道疤痕。”

    “没错!”对莫慧的反驳之言,王风吟深表赞同。随后,他轻轻笑了两声,让莫慧看了心里很不痛快。莫慧怒哼一声,喝道:“王施主,若不是念在你是方丈请来的客人,贫僧定不会容你诬陷我徒儿!”

    “莫慧大师先别急着生气!”王风吟神情自若道,“在下的话还没问完呢!当初山下有草寇滋扰山民,敢问后来可逮到些流寇?”

    “当时山民被困在大火中,弟子们自然是先救人要紧!待到火势弱后,已是三天之后,那些草寇早就逃得没影了。”莫慧攥紧了右拳,此时的他有些不耐烦了。

    “那草寇滋扰山民是为何?是想杀人还是想打家劫舍?”

    “那几年粮食欠收,西北战事不断,百姓捐税繁重。草寇聚集,滋扰百姓,大多数是为了那半口粮食。”法明哀道,眼中尽流露着对贫苦百姓的怜悯。

    “既然如此,那就怪了!当时贵派弟子奉命下山驱赶草寇,那百姓又怎会被草寇关押到一处,以百姓作为人质?除非有人告诉他们贵派派了弟子下山解救。”

    “这又有何稀奇!”莫慧再次反驳道,“他们派几个人盯梢,只要发现任何风吹草动及时发出暗号便是。”

    “没错!”王风吟再次大声附和。此时,莫慧霍然站起身,紧着咬牙,目露凶光。他对着法明方丈合十道:“方丈,这姓王的小子说了半天,都没有找出个确凿的证据。莫慧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草率定言诬陷玄空。”

    “阿弥陀佛!”法明抬眼看向莫慧,“稍安勿躁,且听王施主说完!”

    莫慧鼻子急急哼出了一口怒气,又坐回到蒲团上。他闭眼抄手,试图静下心神。待他睁开眼时,王风吟才道:“草寇一般都是些寻常百姓出身,练些粗浅的外功招式的都不会。若是知道少林弟子要来驱赶他们,怎会不落荒而逃,何必要以卵击石?此外,想要造成一场连烧三天三夜的大火,若不是经过一番精心布置,只怕是不成吧?”

    “你的意思是这些都是精心安排好了,就是为了制造玄空死于大火的假象?”莫慧道。此时他脸上没有丝毫怒气,而是多了一些夹杂嘲讽之意的笑,“王施主果然是心思缜密,才智过人!只不过,贫僧有一事不明白想向王公子请教,这些人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让玄空冒充玄易?”

    “这在下就不得而知了。“王公子笑着摇头道,“不过,玄空冒充玄易一事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你这些推理看似各个合情合理,实则都无确凿证据,怎么就无可争辩了!”霎时,莫慧胸口又填满了怒气。

    王风吟冷冷一笑,站起身,道:“该说的在下都已经说了,是对是错想必三位大师心中都已有判断。那么在下就先告辞了!”

    “阿弥陀佛!”法明大师站起身,笑着送王风吟离开方丈室。此间莫言和莫慧二人跟在法明身后,其中莫慧也不再多做纠缠。出了方丈室,王风吟独自一人边走边在沉思。莫慧方才最后一问,他心里其实有想到些头绪。只不过因其中牵扯过大,且有太多疑惑他还未想透彻,故无法在三位大师面前道出。

    “玄空假死,经易容之后长成与玄易一模一样。因其从小与玄易朝夕相处,对玄易性情、习性和言谈举止都了如指掌,故冒充起玄易很难有人会看出破绽。”王风吟心中盘算着,他忍不住叹道:“一切都是天衣无缝!若不是这个假玄易被逼死,估计没人会发现这个秘密!”

    “玄空顶替玄易回到少林之后,《易行记》一书也随之出世。看来,此前一切精心策划都是为了这本在江湖上掀起波澜的书?”王风吟接着推测着,“当初抄录《易行记》一书在少林寺苦修的贬官;到将此书引到朝廷之上、看望故友的钦差;到最后《易行记》一书在天底下广泛流传。。。。。这一切显然也都是经过精心策划。”

    想到这,王风吟心中一凛。原先只是巧合的事情若都是精心策划安排好的,那背后必是一场大阴谋。想到天底下只有萧泰一人会这刮骨换皮的易容之术,王风吟早就将此事与叶忘仇联系在一处;此外,叶忘仇当初是封皇帝之命暗中监控整个江湖,且《易行记》又有朝廷官员和皇帝参与其中,王风吟推断:“这一场阴谋都是由叶忘仇或当今皇帝策划,其中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干涉江湖之事。”

    “只不过。。。。。。。”王风吟一脸疑惑,“《易行记》此书面世之后,最大的收益者是破生门,莫非破生门是受朝廷命令控制?”

    “不可能!”王风吟当即否定了他自己的推测,“周仲不可能会听命于朝廷!”

    “那朝廷此举究竟意欲何为?”王风吟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一路上埋头苦思的王风吟像是撞到一堵墙上,他抬起头,只见眼前站着一个和尚大师。那和尚身材魁梧,面色冷峻,左眼眼眸灰暗阴森。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只有一只手臂,此出家人就是江湖人称“断臂僧人”的莫情和尚。

    “得罪,抱歉!”王风吟急忙合十道。莫情瞥了王风吟一眼,也合掌道歉,只不过语气较王风吟冷淡许多。二人四目相对,无话可说。王风吟无奈苦笑了笑,他刚想开口说些化解尴尬的话,谁知莫情倏地就抬脚离去。看着莫情离去的身影,王风吟心中暗笑道:“如此甚好,明知道是无话可说,何必偏偏要去找话说。”

    一盏茶的功夫后,王风吟已来到西厢房前院的一棵枝形沧桑老态的菩提树下。他坐到树下的石凳上,打量着枝头上嫩绿的新叶。一阵春风徐徐而至,带着清香芬芳,让他顿感心旷神怡。沉思一阵后,他喃喃自道:“来到少林寺近一个月了,不知外面的世界如何?”

    与其说是“外面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他心中总是忘不下两个人。那一夜在扬州的四喜客栈,叶雨乔在客房门外听到了王风吟和言若初同床夜话,并在一怒之下一走了之,从此没了消息。这一个月多以来,王风吟听到的唯一一件与她有关的事情,是从叶忘仇口中得知。只不过,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叶雨乔竟是叶忘仇的侄女。

    此刻再想到此事,王风吟仍是心如刀割。“你怎么能是叶忘仇的侄女?”他愁眉叹道。叶雨乔对于他而言,就如他对于叶雨乔一样,都是一无所知。当时离开了双华城,他曾想过去找她,然而,他没有。

    王风吟心中割舍不下的另外一人,就是面容乖巧,举止端庄的言若初。一个月前离开了双华城,王风吟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个关于言若初亲生父母的惊天秘密。这一切,都得从他在洛阳城外遇到法明大师说起。
………………………………

237 若初身世(上)

一个月前,没有向言若初告辞,王风吟就在双华城两名弟子的催促之下离开了双华城。因叶雨乔真实身份乃叶忘仇侄女一事,王风吟感到心灰意冷,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人是信得过,包括他自己。出了双华城,他不知该往何处去。此前的爱恨情仇,都已被他抛之脑后,他只想找个清静之地,重新去接受这个世界。或者是,永远地逃避这个他看不懂的世界。

    王风吟骑着马,漫无目的地走在被春色包围的山水间,心中却如仍处在严寒。数日后,他来到洛阳城外。通往洛阳城的黄土道上,漫天沙尘,王风吟坐在马上,眺望向远方的洛阳的城墙。兴许因这黄沙,这洛阳看在他心里也变得厚重悠久。城墙越来越近,胯下的马儿则越走越慢。王风吟跳下了马,轻轻抚了抚马头,牵着马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城门口,几个身披金色袈裟,头顶佛帽的僧人从城中走出,其中正中间一位手中还拄着少林的方丈禅杖。见此,王风吟不禁自问道:“前些日子法元方丈死在莫松手中,那这位新上任的方丈又是哪位?”

    从沉吟中醒过来时,几位少林寺的僧人已走到王风吟身前。王风吟埋下头,与几人擦肩走过。随后,王风吟停下脚步,犹豫了一番,他回头背对几位僧人喊道:“几位大师请留步!”

    几位僧人回头,其中中间的方丈合掌道:“阿弥陀佛,小施主有何指教?”

    少林方丈虽看似十分谦逊客气,而他左右两边其余六位僧人就有些不高兴了,他们冷眼斜看着王风吟,心想着哪里来的毛头小子?

    王风吟松开牵马的缰绳,上前几步,躬身合十道:“在下花间派弟子王风吟,曾在苏州李园与法元大师有过一面之缘,不久前听到法元大师不幸罹难噩耗,痛心疾首,为之扼腕。今日幸见得方丈大师,冒昧请教大师法号。”

    “哼,你这小子算什么东西!”这时候,站在法明大师左边的莫慧喝道。莫慧乃般若堂首座,皮肤黝黑,面目粗狂。

    “诶!不得无礼!”方丈大师轻声道。随后,他向前一步,对王风吟道:“原来是花间派的王风吟少侠,久仰久仰!老衲法号法明,法元乃老衲师弟。”

    听法明大师说久仰,让王风吟心中不禁有疑问:“这位法明大师此前真有听说过我么,还是真的说句客套罢了。”他笑了笑,对方丈大师再次合掌道:“法明大师,今日有幸相见,实乃晚辈福气。”

    法明大师呵呵乐笑,道:“王施主去年在诛邪大会上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半月前又在贵派遭遇险情时力挽狂澜,剿灭贼首,保住贵派百年之业。能有如此一位少年才俊,实乃贵派与江湖武林之福。”

    听法明大师说完这席话,王风吟愣住了。法明大师口中的“久仰久仰”,可不是客套之话,而是之前确有听闻。只不过法明方丈这几句夸赞的话,让他觉得有些羞不敢当,并慌道:“不敢当,不敢当,方丈您过奖了。”

    法明大师慈悲地笑了笑,随后问道:“不知尊师奚当归奚大侠近来如何?早在三十多年前,老衲就与尊师有过几面之缘,且还曾向他领教过贵派剑法绝学。如今一晃已是三十多载,只愿奚大侠一切安好。”

    王风吟脸色一黯,对法明道:“方丈大师,在下实有要事相商,不知大师能否行个方便?”

    “哦?”法明大师犹豫了一下,“老衲贸然问一句,是为何要事?”

    “莫松!”王风吟向前一步,凑到法明耳旁悄悄说道。

    听到莫松二字,法明眼中登时射出一道精光。他环望四周,见城门右侧边上有一间毛草铺盖的茶铺,便道:“王施主,你看到那边茶铺下坐下一叙如何?”

    王风吟“嗯”了一声,便与法明大师联袂走向那间茶铺。而身后跟着的六位面面相觑,俱是满脸疑惑,猜想王风吟适才究竟是在法明耳边说了些什么?

    茶铺里入了座,法明大师命其余六位大师另作一处,他与王风吟单独一桌。六位大师虽心有不甘,可还是只能听从。满了茶杯,法明大师小声问道:“王施主,近来可见过我这不肖师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