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道漫途-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更是亲自建立了铁血巨城,广纳志同道合之辈,以雷霆般迅疾的铁血手段,逼迫中州之地的所有武道势力俯首称臣,建立起了中州之地有史以来的第一道秩序。
    凌重霄以及铁血巨城一统整个中州之地,东晋,北齐,南唐,西楚四大国家自然是不愿意见到。
    不过当凌重霄连番激战四大国家官府势力的武道巨擘以后,无法铲除凌重霄的四大国家,也只好捏着鼻子认同了中州之地已经一统的既定事实。
    当然,如果只是一味的强权,铁血巨城也不可能在中州之地存活长久。
    卧榻之侧尚且容不得他人鼾睡,四大国家又怎么可能会容忍一个随时能够攻伐自己国境的地域,被外人彻底的统一?
    不过这凌重霄的手段到也当真是非同凡响,他亲自一一拜访四大国家的帝王。
    分别向四大国家讲明了中州之地不再混乱,重新建立起秩序的好处,最终竟然真的让他说服了四大国家的帝王。
    究其原因有许多,不过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四大国家为了争夺中州之地的掌控权,已经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
    对于中州之地的投入,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那般,使得这四大国家早就有些不愿意了。
    然而四大国家之间又不敢让其他的国家彻底掌控中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便一直的苦苦支撑着。
    如今凌重霄既然已经彻底镇压的中州之地,再加上凌重霄立誓中州之地自此保持中立,绝对不会投靠任何一国。
    所以短时间之内无法奈何得了凌重霄的四大国家,便联合铁血巨城签订盟约,就此认同了凌重霄以及铁血巨城统一中州之地的事实。
    自此以后,中州之地就成为了四大国家之间,一个绝对中立的缓冲之地。
    而凌重霄麾下的铁血巨城,也成为了江湖武林当中一方极为特殊的存在,既不属于官府衙门,又不是地道的宗派世家。
    铁血巨城作为掌控中州这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势力,四大国家肯定不会允许铁血巨城倒向任何一个国家,必须保持着绝对的中立。
    在盟约刚刚签订的时候,四大国家便打算派兵进驻中州之地。
    然而凌重霄又怎么可能允许他所建立的心血被其他势力染手?自然是强硬无比的否决了,因此这铁血巨城根本就不属于四大国家麾下的武道势力。
    但是铁血巨城还掌握着整个中州之地的规则,这于朝廷官府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铁血巨城也并不是纯粹的武道宗派世家。
    在凌重霄以及其麾下铁血巨城那恩威并施的统治之下,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中州之地的各方势力已然彻底安稳了下来。
    原本混乱不堪的中州之地,也重新建立起了法治严明的秩序。
    再加上那畅通无比的地势环境,整个中州之地的商业十分地发达,好似一个富饶的小型国家那般。
    只不过统治这个国家掌权者并非是官府朝廷,反而是铁血巨城这个武道势力罢了。
    最终重要的还是,中州之地好似海纳百川那般,从来就不计较治下子民的出身来历。
    只要你不是那些被整个江湖武林针对的魔教门人,在遵守中州之地律法的前提之下,铁血巨城根本就不会针对你。
    当然如果胆敢在中州之地作乱为害,铁血巨城麾下那些如同朝廷军队的铁血卫,也绝对不是吃素的。
    对于被八景剑宗追杀的周言来说,这三教九流之辈鱼龙混杂的中州之地,无疑是最好的去处。
    因此在离开了哀牢山脉以后,周言便快马加鞭地接连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程,赶到了齐国最为靠近中州之地的沧澜郡内。
    此时此刻,周言就站在一座横跨沧澜江的石桥边上,翻过这座石桥以后,对面就再也不是齐国的疆土了。

第一百七十章 泰安巨城
    不同于其他国家那重兵集结的边关要塞,这分割了中州之地和齐国的沧澜江上,却是根本不见任何一位边军。
    唯有一行行象征着齐国的旌旗,迎风招展地矗立在沧澜江岸旁。
    耳中听着旌旗摇摆时产生的猎猎之声,感受着沧澜江上萦绕起的那股湿润水气,周言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喜悦的弧度。
    为了躲避八景剑宗的追兵,周言在离开哀牢山脉以后,他便日夜兼程地朝着中州之地赶了过来。
    这足足一个多月的奔驰,使得周言亦是不由得感到身心疲惫了。
    现如今中州之地和齐国的界桥就在周言身前不远处,只要跨过面前这座界桥,周言便可以踏足中州地界。
    到了那个时候,周言也就不用再日夜兼程的赶路了,这让他的心情也不禁轻松惬意了不少。
    手中缰绳一抖,周言当即便不再做任何的迟疑,直接就策马向着前方的界桥走了上去。
    中州之地水域丰富,地势平坦,交通运输向来极为方便,商业自然是十分的发达。
    再加上此地乃是四大国家的缓冲之地,几乎每天都有四大国家的商队来来往往。
    而这座界桥作为齐国与中州之地同行的主道之一,其上的行人车马自然是熙熙攘攘,特别的热闹。
    这中州之地就在前方,因此他也没有太过急促,只是缓缓地汇入了行人当中,一边观赏者沧澜江那波涛辽阔的江面,一边朝着界桥的另一端策马而去。
    行过足足有五百多丈长短的宽阔石桥以后,又是一行行迎风招展的旌旗出现在了周言的视线之内。
    那旌旗以金线纹边,玄黑色为底衬,上书“铁血”两个铁画银钩的血红篆字。
    毫无疑问,这些旌旗便是象征着铁血巨城的旗帜。
    虽说跨过这座界桥以后,周言便正式踏足到了中州的地界之内,不过他却也并没有就此停下步伐,反而继续向着中州地界的腹地行了过去。
    相较于其他国家那辽阔无垠的疆土而言,中州之地也不过只是相当于一个大郡府罢了。
    中州之地并没有如同四大国家那般以府县划分而治,反而是又一座座巨大的城池组成。
    在中州之地里面,拢共矗立着十三座巨城,最中央,最核心的便是铁血巨城,其他十二座巨城则是全部分属于铁血巨城麾下。
    距离中州之地和齐国分界之桥最近的一座巨城,便是中州十三城之一的泰安城,乃是中州之地的掌权者凌重霄亲自命名而来,寓意着国泰民安之意。
    周言的目的地,就是这座名为泰安的巨城,短时间之内,他就打算在泰安城内安家落户了。
    跟随着沿途的商队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左右,一座宏伟高大的城池便出现在了周言的眼帘当中。
    在那高大的城墙上面,时不时便会有十余位身着黑红色轻甲的军卒巡逻而过。
    这些军卒便是凌重霄麾下的核心势力铁血卫,乃是中州十三城秩序的执行者。
    望着那些身着黑红色轻甲的军卒,周言的眼眸深处不禁闪过了一抹异色。
    那些铁血卫竟然全部都有着武道修为在身,而且最低都是淬血的武道境界,其中的队率甚至是胎息境界的武者。
    以周言现如今罡气的武道境界来说,他自然不会畏惧将这些军卒放在心上,最为让周言惊异的还是这泰安城自身的力量。
    要知道这可仅仅只是守城的铁血卫啊,他们的职责与其他国家那些郡兵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仅仅只是一队铁血卫,他们的实力都要比一般的小型武道世家来得强横。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那泰安城的武道实力,甚至是中州十三城最为核心的铁血巨城,又该强横到何等的地步,这如何不让周言感到惊讶。
    不过周言又不是来中州之地找麻烦,无论中州之地的武道实力如何强大,对于他来说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坏处。
    说不好听一点,得罪了八景剑宗的周言,几乎已经无法再齐国的地界之内立足了,因此他才会来到这中州之地避难。
    只要周言没有触犯中州之地里面的律法,作为中州之地执法者的铁血卫,也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来找周言的茬子。
    相反而言,为了维护中州之地的秩序,以及凌重霄的威严,那些铁血卫还会限制住其他外来的武道势力,这无疑会使得周言在隐形之中得到中州之地的庇护。
    所以这中州之地的实力越是强横,自然就越来越发地有利于周言。
    只见周言缓缓自马背上翻下身来,牵着缰绳向着泰安巨城的城门走了过去。
    在那宽敞高大的城门下方,矗立着十余位精神抖擞的铁血卫,维护着城门处的秩序。
    在城门西侧,摆放着一张木质桌案,几名书吏正在伏案奋笔疾书,仿佛是在记录着入城之人的信息。
    “这位公子,麻烦让我看一下你的鱼符。”
    当周言行至那张桌案边上的时候,一名书吏抬起头来,语气温和的询问道。
    虽然周言是经过了一路的长途跋涉以后,这才来到中州的地界之内,身上也沾染了不少的风尘。
    但是以那名书吏的眼力劲,自然能够看出周言绝非那些寻常百姓,因此他对于周言倒也是十分地客气。
    “鱼符是什么?”
    耳中听得那名书吏的询问,周言的脸上闪过了一抹疑惑之色,颇有些不知所以的出声道。
    “公子是第一次来咱们中州之地吧?”
    那名书吏上下打量了周言两眼,面带笑容的不答反问道。
    “哦?何以见得?”
    周言再次询问道。
    “自从凌大人重新再中州之地建立起秩序以后,便特意为百姓们铸造了鱼符,以此来代表中州之地的身份。”
    那名书吏到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就将鱼符的来历告知了周言:“也只有公子这样第一次来中州之地的人,才会不知道鱼符的存在。”
    “不错,在下是晋国琅琊郡人士,确实是第一次前来中州之地!”
    周言了然的点了点头,轻笑一声说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平心牙行
    解释完鱼符的来历以后,那名书吏再次开口询问道:“不知公子是打中州之地路过啊,还是准备在此定居呢?”
    周言有些不解的出声说道:“路过如何?居住又如何?”
    “如果公子是路过的话,那么公子只需要一道临时鱼符就可以了。
    但是公子要在此地定居的话,那么就有所不同了,公子需要办理专门的鱼符方可,因为每道临时鱼符唯有七天时间的实效!”
    耳中听得周言的询问,那名书吏也没有任何的不耐烦,反而是一直面带笑意的向着周言解释道。
    “在下向来就对凌大人神往不已,自然是准备在这中州之地定居了!”
    待到那名书吏的话音落下以后,周言的心中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便做出了决定。
    与此同时,只见周言抬手抱拳遥遥行了一礼,好似他十分敬仰凌重霄那般。
    周言本就是因为被八景剑宗以及中平陶家的追杀,这才不得不离开齐国,来到了中州的地界之内。
    这一路上的长途跋涉,使得周言这个罡气境界的武道好手,也不禁早就感到心神疲惫了。
    如今听到能够在中州之地定居以后,周言自然不愿意继续苦苦奔波,风餐露宿了。
    眼见得周言这般神态,那名书吏本就十分和善的笑容当中,更是隐隐流露出了一丝亲近之意。
    凌重霄作为重新建立起中州之地秩序的武道巨擘,虽然行事手段可以说是狠辣血腥。
    但是他在中州之地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却是根本无人能及,周言面前这位书吏,自然亦是如此。
    “公子愿意在咱们中州之地落户,在下欢迎之至!”
    随即,只听那书吏笑着说道:“不过在下却是只能够为公子办理临时的鱼符,真正的鱼符还需要公子购置好房产以后,方才可以继续办理!”
    说到这里,那名书吏的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红润的脸色,仿佛是对于没有帮助到周言而感到惭愧那般:“公子您看?……”
    “无妨,先办一个暂时的鱼符就好!”
    周言摆了摆手,轻笑一声说道。
    “还请公子讲明一下详细的出身来历,如果能够出示一下户籍就更好了!”
    那名书吏从桌案上面提起一根毛笔,笑着说道。
    “在下周言,籍贯晋国琅琊郡绥安府!”
    既然打算在这中州之地安家落户,周言到也并没有做什么隐瞒,直接就道出了他的出身来历。
    与此同时,周言更是将他自己的户籍从左袖的暗袋里面去了出来,拜访在了身前的桌案上面。
    那名书吏拿起户籍端详了两眼,确认了真假以后便将周言的信息记载到了花名册当中。
    紧接着,那名书吏从桌案的抽屉里面那处了一道好似游鱼般的木符,用一柄刻刀在木质鱼符上面篆刻出了周言的名号。
    “这是公子的鱼符,还请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