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皆是朝堂上人人皆知的“中立派”,不管是此前柳魏许“三足鼎立”之时,还是现在大宁内外乱作一团之时都从未做过结党营私之事。

    最起码,明面上从未做过。

    而至于方才语气中的疑惑之意。。。。。。

    总共八人,有三人是真的不知道宁永年大半夜的把自己叫来是为何事。

    但其余五人却皆是心知肚明。

    “皇上。。。。。。”

    侍立在左侧的李刊冲宁永年拱了拱手,“试探”着问道:“不知何事如此要紧?”

    “李爱卿。”

    宁永年把书案上的一叠书信向前推了推,轻声回答。

    “你们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第258章 柳家药丸



一刻钟后,包括李刊在内的八人已将书信看过一遍,表情也早已或真情或假意的变得震惊。

    “皇、皇上,柳家竟然。。。。。。”

    说话之人跟李刊同品,官拜太常寺卿,叫岑建安。

    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亦是同舟会之人。

    “岑爱卿。”

    宁永年将目光投向他,随口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皇上,此、此事微臣不敢妄加断言!”

    岑建安二话不说就先跪倒,摆明了一副不愿得罪人的样子。

    宁永年又抬眼一一扫过其他人,见其余七人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沉默片刻后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唉,诸位爱卿可知朕为何会召你们来商议此事吗?”

    “这。。。。。。”

    这个问题的答案众人其实都知道,但却没有一人回答。

    不过宁永年倒也不生气,只是笑道:

    “你们啊,一个个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好手。”

    “罢了,你们不愿说,朕便替你们说。”

    “如今朝堂之上不是姓柳的官便是姓魏的官,讲实话,朕信不过他们。”

    “是,朕确实可以凡事都由自己做主。”

    “但朕也有想不明白、看不明白的时候。”

    “所以朕才会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

    “而你们要是都不开口。。。。。。那朕便真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

    一番话虽是以玩笑的语气说出,但其中却又有些自嘲与无奈。

    岑建安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过后还是李刊率先迈前一步,深吸一口气躬身说道:

    “皇上!”

    “您既然都如此说了,那微臣便斗胆多言几句!”

    “以微臣之见,既然这些书信都是朝廷的探子从许家窃出的,那便大概率是真的。”

    “既然柳家敢伙同许家造反,如今恰好又与魏家斗的你死我活。。。。。。皇上不如便借魏家之手彻底将反贼一举荡清!”

    “。。。。。。”

    虽然并没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李刊这几句话最起码表明了他的态度。

    宁永年闻言之后沉吟片刻,突然又问:

    “那若这些书信是假的呢?”

    “假的?”

    李刊“楞”了一下,思考一阵才回答道:“皇上,微臣不觉得会是假的。”

    “许家如今占据冀州,原州那边大奉亦已发难。”

    “柳魏两家打得越久天下便乱的越久,对许家也越有利。”

    “他们没有理由会在这时候构陷柳家。”

    石渠阁内烛火通明,映着李刊一脸凌然。

    “嗯。。。。。。”

    宁永年微微点头,似是被李刊的解释给说动了。

    而就在此时,刚从地上站起的岑建安也开口说道:

    “皇上,微臣倒是觉得此事是真是假其实已并不重要了。”

    “哦?”

    宁永年表情一凝:“此言何意?”

    “皇上。。。。。。”

    岑建安头埋的很低,声音不大但却有够真诚:“如今我大宁内有反贼未平,外有强敌来袭,如此危难之际柳魏两家却又皆不肯停手,不论在朝在野依旧斗个不停。”

    “再如此拖下去,官者也好、百姓也罢,又如何能倾尽全力平反贼、驱外敌?!”

    “所以不管柳家是否真反,亦不管柳魏两家此前究竟谁对谁错,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让柳魏之争就此停下!”

    “皇上,这便是微臣想说的!”

    “。。。。。。”

    不论真假、不管对错,柳魏两家之中必须立刻倒下一家。

    岑建安虽然没有明说倒下的这一家是谁,但以目前这种情况,恐怕任谁也知道答案只能是柳家。

    “嗯,岑爱卿此言极是。”

    宁永年再次点头,然后又看向至今没有表态的五人。

    “你们呢?”

    “如何想的便如何说,无须讳言。”

    “。。。。。。”

    “回皇上!微臣觉得李大人与岑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以大宁如今的状况,确不能再任由柳魏这样继续斗下去了。。。。。。”

    “抑或可以先查一下信中之事究竟是否属实。。。。。。”

    “。。。。。。”

    很快,剩余五人也都通通表了态。

    出乎意料的,包括并不属于同舟会的三人在内,八人虽然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措辞也有的明确,有的模糊。

    但众人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柳家,该完蛋了。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宁永年是如何想的并不好说,反正表情上是啥也看不出来。

    “诸位爱卿,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再容朕好好想想。”

    “。。。。。。”

    李刊等人对视一眼,皆没再多言,躬身退出石渠阁。

    殿中安静了片刻,直到宁永年看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李怀忠随口问道:

    “老李,你觉得他们说的可有道理?”

    “皇上,这个老奴确实不知。”

    李怀忠小声回答:“不过既然诸位大人都这么想。。。。。。”

    “怎么?难道他们就不能是提前串通好的么?”

    宁永年先是打断一句,但很快就又笑着自我否定道:“哈哈,这话你就当朕没说。”

    “能把这八个人同时收为己用。。。。。。如果真有这种手眼通天之人,那朕干脆直接把皇位拱手相让算了。”

    虽是一句戏言,不过却也是宁永年此刻的真实想法。

    如果今晚他只见了一个人,他或许还会怀疑一下此人是否跟魏家有所勾结。

    但当八个一直保持中立的重臣都是一样的态度时,那这个疑虑便不复存在了。

    那么。。。。。。

    “老李。”

    半晌之后,宁永年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魏贤志进宫。”

    。。。。。。

    两个时辰后。

    当魏贤志走出石渠阁时,身上比来时多了一物。

    一块刻有“禁”字的令牌。

    虽然禁卫军如今大部都在冀州,但京城里仍留着将近万人。

    更关键的是,这其中还有从悬镜司并进来的花翎卫。

    所以,宁永年给魏贤志的并不单单只是可以调动禁卫军的权限,其实更是一把“尚方宝剑”。

    一把可以斩掉整个柳家的尚方宝剑。

    “。。。。。。”

    快步走出皇宫,魏贤志神色平静的弯腰钻进马车。

    其实当李怀忠去魏府召自己进宫时,他就知道魏长天的谋划已经成了。

    两天。

    两天之后,大宁三大姓氏便会只剩下一个。

    那就是“魏”。

    放到半年之前,魏贤志打死也想不到这一天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就好像冥冥中有一只巨手在推动着一切不停的加速、加速、再加速。

    话说,如果给这所有的变化找一个起始点的话,应该是什么时候呢?

    春龙诗会?

    长天杀了柳元山?

    好像还要再早一些。。。。。。

    不知为何,魏贤志脑海中突然蹦出一幅画面,并且完全是出于本能的觉得似乎就是打从那一刻开始,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时临近黄昏,自己正与秦彩珍在湖心凉亭喝茶。

    长天突然跑过来,先是破天荒的跟他娘道了声“谢”,然后又十分拘谨的小声说道:

    “爹,我想杀个人。。。。。。”

    没错,那天儿子确实有些反常。

    欲言又止的模样,就好像此前从没做过杀人这等事似的。



第259章 挑月剑的不凡之处



卯时末,一缕金光刺破翻滚了整夜的乌云,绵延不绝的闷雷也终于暂歇了一口气。

    暂且不管手握禁卫军令牌,一夜未眠的魏贤志是准备如何将柳家一网打尽的。

    远在蜀州的魏长天今晚也是同样没睡。

    推开房门,沿着山路又走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沿途只遇见几个早起的天罗教弟子。

    “见过师兄。”

    “魏公子。”

    “。。。。。。”

    各不相同、却都十分恭敬的问好声时而从路旁响起,魏长天皆是笑着点头回应。

    差不多两个月前他就参加过“大典”,已经正式成为天罗教的圣子了。

    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并没有出现网文里的那种“有人找茬,然后自己人前显圣、震撼全场”的桥段。

    似乎大家都对他成为新一任圣子十分服气。

    当然了,有的人可能并不是由衷的心服口服,只是迫于秦正秋的压力没说出来而已。

    但不管怎样,既然大典顺利完成,那这个结果便已无可更改。

    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秦正秋现在突然因为某种原因挂掉了,那他便将接过掌教之位,直接成为天下第一魔教的教主。

    “呼~”

    一阵晨风略过九顶山巅,拂动衣角猎猎作响。

    停步在一处断崖边,抬眼向前看去。

    对面的山峰周围半遮了一层乌云,将峰身拦腰隔断,只剩半截峰头和远近山颠在云海中浮沉,恍若数座海中岛屿。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隆。。。。。。”

    停了没多大功夫的雷声又开始在远处轰鸣了。

    魏长天就这么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直到朝阳拼尽全力的撕破阴霾,完完全全跃出天际时才转身沿着来路向回走去。

    身后,被群山遮住的蜀州城露出一角,因为距离实在太远,只能模糊看见纵横交错的灰蒙蒙的绵延屋顶。

    就如同前世沙盒游戏中由玩家建造的城市一样。

    不管再如何庞大雄伟,它终究只是身处在更高位面的“上帝”的玩物罢了。

    昨晚,魏长天最后想问楚先平的那个问题其实是——

    “楚兄,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上不仅有一品高手,还有。。。。。。”

    “真正的神仙呢?”

    。。。。。。

    。。。。。。

    一刻钟后,魏长天已经走回天罗教山门,在一间静室中找到了正在打坐修炼的秦正秋。

    “外公,练着呢?”

    “哈哈哈,不练了不练了。”

    秦正秋睁开眼爽朗笑道:“长天,听说原州那边已经打起来了?”

    “是。”

    魏长天盘腿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昨天上午开打的。”

    “嗯,想来此仗最起码要打个一年半载。。。。。。”

    秦正秋明显对原州的战事并不太感兴趣,点点头后就不再提及此事,而是笑问道:“对了,那本挑月剑法你可曾开始练了?”

    “挑月剑?”

    魏长天一愣,晃晃脑袋。

    “没有。”

    他说的倒是实话。

    自打回到蜀州后他就把挑月剑的事抛之脑后,压根就没想过要练。

    毕竟这剑法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魏长天自知不是萧风那种有大气运加身的“主角”,心中早已认定自己手中的“挑月剑”跟系统里的仙阶武技“挑月剑”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不过如今秦正秋却好似又有了点新的看法。

    “长天,这几日我闲来无事练了一下那剑法,昨日刚刚练至登堂境。。。。。。”

    武技按照掌握程度可划分为四种境界——登堂、纯青、小圆满、大圆满。

    正常情况下,寻常悟性的武人练一门普通武技大约半年左右可入登堂境,三至五年可入纯青境,至少十年才能练至小圆满。

    而至于大圆满。。。。。。那就不是光靠练便能达到的了,还需要一定的契机。

    当然了,这只是一般情况。

    比如一些天资绝颖之辈,再比如像秦正秋这种上三品的高手,练起来肯定要快些。

    但再怎么快也很难做到短短几天就将一门武技练至“登堂”。

    所以这只能说明一件事。

    那就是“挑月剑”确实太过简单了。

    “外公,然后呢?”

    魏长天兴致缺缺的问道:“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有!”

    意料之外,秦正秋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一个十分肯定的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