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希望我能称心如意,可如今却是事事都不顺心啊。”

    “咯咯咯,公子可真是不知足。”

    杨柳诗笑着打趣道:“你还要怎样才算称心呀?”

    “自然是天下归一,无拘无束,妻妾成群。”

    “咯咯咯,那公子觉得这三样哪一个最难?”

    “废话,当然是第一样最难。”

    “可奴家却是觉得第二样最难呢。”

    杨柳诗的声音突然变小了一些,也严肃了一些。

    “若真的有一日公子做到了天下归一、妻妾成群,那又怎么可能无拘无束呢?”

    “只有无牵无挂的人行事才能真的不受约束吧。”

    “公子,你说对么?”

    “嗯?”

    看着杨柳诗的表情,魏长天突然发觉她好像是意有所指。

    稍稍沉默了半晌,语气不再随意。

    “你是在说。。。。。。李梧桐?”

    “是。”

    杨柳诗轻轻点头:“公子,如今武平公主定在怀陵城,也定已与宁永年见过面了。”

    “公子或许该早些想想该怎么。。。。。。”

    “。。。。。。”

    杨柳诗的话没有说完,不过意思魏长天却是懂了。

    很明显,眼下宁永年并没有直接“背信弃义”,而是仍然给了李梧桐一丝希望。

    他想要做的事用屁股也能想明白,肯定是要把李梧桐彻底拿捏,而不仅仅只是当做一个人质。

    至于李梧桐本人甘不甘心做这样一个“傀儡”。。。。。。在“保全大奉”的诱惑下,她恐怕可以放弃一切。

    那么到时候,自己又该怎么做?

    “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冲杨柳诗笑了笑,魏长天扭头看向窗外的夜空。

    夜色浓重,乌云的轮廓渐渐化开,像是洇了水的墨,一团团不甚清晰。

    似是在回答杨柳诗,又似是在自言自语。

    魏长天眯了眯眼,慢慢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有些人值得,有些人不值得。”

    。。。。。。

    。。。。。。

    翌日,辰时。

    怀陵城,府衙。

    白雪收残月,寒风散晓霞。

    毫无征兆的,怀陵就这么落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不同于极少下雪的蜀州,怀陵府地理位置更靠北,每年怎么也要落上几场大雪。

    只是今年这雪好似太早了些,才刚入冬就迫不及待的来了。

    如絮般的雪花在空中纷纷扬扬飘荡,落在地面、屋檐上便化作冰水,落在人身上便覆了一层白。

    府衙周围早已站满了身披“白袍”的大宁兵卒,数十衣着各不相同的奉宁官员踏上长长的石阶,鱼贯走入正厅。

    他们便是要参与这次和谈的双方官员。

    说是“参与”可能不太合适。

    最起码对于大宁官员来说,他们皆明白自己的任务其实只是“见证”。

    包括站在门外,准备时刻向百姓“传达”谈判进度的礼官。

    所有人都再清楚不过,这次谈判的双方其实只有俩人。

    宁永年和李岐。

    而鉴于后者如今比三岁小孩强不了多少的智商,那他的角色或许便会被李梧桐所替代。

    “。。。。。。”

    “公主殿下,我朝圣上马上便来,先请入座吧。”

    正厅之中,有官员低头向着李梧桐拱了拱手。

    后者如今已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头发也打理的整齐,再不似昨日那般样子。

    “嗯。。。。。。”

    轻轻应了一声,李梧桐看了看满屋端坐在位的两国官员,又转头看了一眼屋外。

    冷风刺骨,天地白皑皑一线,凄凉且空旷。

    看着这幅雪景,李梧桐一时间有些愣神。

    然而随着宁永年从屏风后走出来,殿门便被慢慢合上了。



第531章 和谈(中)



“皇上!”

    “皇上!”

    当宁永年缓缓绕过屏风、现身在正殿之中时,大宁方面的使臣无一不立刻起身行礼,神色无比恭敬。

    而大奉一边的人却表现的各不相同。

    有人悄悄打量着宁永年,表情忌惮。

    有人怒目圆瞪,牙关紧咬。

    有人低头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有人身子微微颤抖,似乎有些恐惧。。。。。。

    当然了; 李岐还是那副憨傻的样子,坐在长桌一侧的首位玩弄着衣角。

    至于就坐在他身边的李梧桐。。。。。。

    视线有些躲闪,她好像不太敢看宁永年。

    “。。。。。。”

    “哗啦啦!”

    衣袖抖动的声音响亮,待宁永年落坐于主位之后,一众大宁使臣便也纷纷敛袖坐下。

    “皇上。”

    一个身着紫服的白发老者晃晃悠悠站起身子,躬身看向宁永年。

    此人名为司马从,官拜鸿胪寺卿; 同时也是这次和谈大宁方面的正使。

    而大奉的正使则是一个叫闵中光的文臣。

    “。。。。。。”

    高大而空旷的大殿里静静的,除了众人的呼吸声外,一时间便别无动静。

    “嗯。”

    片刻之后,宁永年表情不变的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司马从便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缓缓说道:

    “诸位,自两国开展以来,百姓多有因战乱流转离散、无辜丧生者,天下生灵涂炭。”

    “两朝圣上皆不愿苍生遭此劫难,故愿以仁义之心、安善之道、太平之举,以解两国之争。。。。。。”

    “。。。。。。”

    。。。。。。

    在任何一场谈判过程中,真正能拿主意的人往往都是说话最少的。

    一般情况都是手下人先谈,实在谈不拢的话正主才会最终一锤定音。

    如今这场和谈也是一样。

    虽然宁永年和李岐都在场,但具体细节却基本都是由司马从和闵中光来“商议”。

    “商议”当然是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大宁作为在战场上获胜的一方,和谈中肯定也占据了绝对优势。

    简单来说,大宁将会提出一共五个条件。

    只要这五个条件双方能谈拢,那么大宁便会撤兵。

    而跟所有“不平等条约”一样,第一个条件自然是关系两国地位及领土方面的。

    “自盟约缔结之日起,大奉需尊大宁为主国; 并割让九江府、党平府、密云府、江夏府、三川府,共五府之地归入大宁疆域,永不可追回。”

    “。。。。。。”

    尊大宁为主国,承认大奉为前者的附庸国。

    并且还要割让五府之地。

    与前世诸多“不平等条约”相比,这样一个条件乍一听好似十分苛刻。

    但实际上,大奉方面却对此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

    又或者说他们早已有心理准备了。

    打了败仗,割地求和是正常的。

    至于五府之地多不多。。。。。。

    大奉一共有二十四府,一个府不论是从面积还是人口上来看,都基本跟大宁的一个州差不多。

    当然了,府与府之间是不一样的,有的重要,有的则是可有可无。

    而这五个府郡都位于两国边界,并不算多么富庶。

    所以,宁永年要的还真不算多。。。。。。甚至大大低于大奉此前的预期。

    不过即便心中暗喜,但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哼!”

    暗自与李梧桐对视一眼后,闵中光旋即冷哼一声,故作愤慨道:

    “司马大人!此事绝无可能!”

    “。。。。。。”

    。。。。。。

    大约半个时辰后,殿门缓缓被推开一半; 寒风夹杂着雪花登时挤入殿中。

    一个宦官拿着一张小字条走出大殿; 将字条交给等在外面的礼官后便又重新返回殿内。

    而礼官则是低头扫了一眼字条; 旋即冲身旁的几个兵卒点了点头。

    “铛!铛!铛!”

    下一刻,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沉闷且厚重。

    府衙外瞬间变得骚动,站满了整条街的人群拥挤在大雪中,仰首屏息等待着什么。

    然后他们便听到了礼官那波澜不惊,但分外清晰的声音。

    “怀陵之盟,第一款!”

    “两国暂已议定,自盟约缔结之日起,大奉需尊大宁为主国,并割让九江府、党平府、密云府、江夏府,共四府之地归入大宁疆域,永不可追回!”

    “。。。。。。”

    在宁永年的刻意安排下,双方的谈判进度第一时间便被公之于众。

    很难说前者这么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反正对大奉百姓而言,很难有人在此时还能保持淡定。

    个中滋味除了愤怒之外,更多的或许还是无奈。

    “唉,真憋屈!”

    “皇上和公主为什么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行了,已经不错了,四府之地而已,不算多。”

    “而已?!这可是我大奉疆土!!”

    “可是朝廷打了败仗,除了割地求和还能有什么办法?若是皇上不答应,你觉得宁永年会怎么做?”

    “这。。。。。。”

    “咦?为何这四府之中没有咱们怀陵?”

    “怎么?你难道还想做大宁走狗不成?!”

    “仁兄莫要误会,我只是觉得奇怪,毕竟怀陵府亦处在两国边界之上。。。。。。”

    “。。。。。。”

    很快,府衙外的人群便开始或义愤填膺、或长吁短叹的议论起来。

    而不论他们是何态度,是悲哀还是清醒,殿中的谈判却都不会受此影响,很快便就继续进行下去。

    谈完了领土问题,那接下来肯定就是“赔款”了。

    “战争赔款”五万万两,三年之内付清。

    除此之外,大奉作为藩属国,每年还要向大宁上贡白银两千万两、良驹万匹、细粮千万石、绸缎牛羊等特产若干。。。。。。

    相比于“割地”,“赔款”虽然不涉及主权问题,但对于一个国家造成的伤害却更加直接与凶猛。

    毕竟大宁打仗烧钱,大奉同样也烧钱。

    而在国库已经见底的情况下,那这些巨额赔款便只能是从老百姓身上剥削而来。

    到时候各种繁复苛税定会层出不穷,百姓民不聊生,进而令大奉进入国力不断衰退的恶性循环,最终此消彼长,大奉将再也不会是大宁的对手。。。。。。

    这个道理没人不明白。

    不管是闵中光也好、李梧桐也罢,都再清楚不过背负上这样一个巨大“债务”的后果。

    但是不答应又能怎么办呢?

    因此,在双方底线没有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赔款”的问题同样谈的很快。

    司马从依旧象征性的松了松口,减少了一万万两赔款。

    而闵中光在屡次尝试无果后,最后便也只能接受了这样一个数额。

    赔款四万万两,三年之内付清,其余条件不变。。。。。。

    至此,五个条件已经谈妥了两条。

    这两条可以说既在大奉方面的预想之中,也都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甚至李岐、宁永年、李梧桐三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没有说过哪怕一句话。

    前者是要装傻,不能说话。

    后两人则是皆知道如今还没到需要他们说话的时候。。。。。。

    屋外大雪依旧,礼官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在怀陵城。

    而随着司马从在片刻之后平静的说出第三个条件,殿中的气氛也终于第一次变得剑拔弩张了。



第532章 和谈(中下)



“闵大人。”

    “既然大奉日后将为大宁之属国,那边防一事自然便也没有必要了。”

    “盟约缔结之后,还望贵国可以撤去两国边界所有守兵。”

    “当然了,如果贵国担心匪患山贼之事,我国亦可派兵助贵国驻守边城,绝不会容匪人兴风作浪。”

    “此亦乃我国之职责所在。。。。。。”

    “。。。。。。”

    大殿之中一片安静,唯有司马从的声音回荡其中。

    他文绉绉的说了半天; 但意思却很简单。

    就是大奉不可在两国边界设防,甚至大宁军队还要驻扎在大奉边城,帮助后者“保护百姓免受匪人侵扰”。

    其实到这里一切还算正常。

    但司马从接下来的话却使得闵中光顿时便变了脸色。

    “哦,还有。”

    “为了防止两国日后再生战端,还望贵国圣上下旨,令三品境及以上武人不得担任军中之职。”

    “另外; 为了惩办伤害两国及两国百姓之首祸诸臣,希望贵国可以将所有曾在军中任职的三品及以上将领交予我国处置。”

    “我朝刑部定会依律惩治此等罪臣; 以慰此战逝者在天之灵。。。。。。”

    “。。。。。。”

    从此大奉军中不可再有上三品境的武人。

    并且如今大奉军中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