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一想到今晚还有大事要办,他便又遗憾了摇了摇头。

    “今天就算了。”

    “等过完年你跟我一道去看看。”

    “是,奴婢记住了。”

    “嗯。。。。。。还有,既然天工局的工匠们在山中过年,那就一定要好吃好喝的伺候好,另外再给每人额外赏一个月的俸禄。”

    “奴婢等下便差人去办。”

    “行。”

    点点头,魏长天暂时将天工局的事放在一边,转而又说起了今夜的大事。

    今天是除夕,既已称帝,那宁玉珂自然便要在皇宫设宴百官,以彰显一国盛世之景。

    起初魏长天觉得这次的国宴不宜大操大办,毕竟如今大敌当前,若是搞得太过奢华无疑有些不合时宜。

    但游文宗却主张不仅要大操大办,甚至还要穷侈极奢,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造一个“人间仙境”出来。

    “公子,越是大敌当前,此宴便越要奢靡。。。。。。”

    “唯有此,百姓才有信心、百官才有信心、大蜀才有信心。。。。。。”

    以上是游文宗的原话。

    魏长天听完后虽然没能完全理解他的脑回路,但考虑到后者毕竟更懂治国之道,于是便就依他所言,准备搞一场声势浩大、且无比奢华的国宴。

    此宴不仅从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并且还特意邀请了许多虽不做官,但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参加。

    其中便包括诗圣苏吾。

    说起苏吾,自打魏长天在春龙诗会上连作九首传世之篇后他便归隐老家淮州,直到最近才再次出山。

    而他也并未拒绝这次“极乐国宴”的邀请,已于几天前到达蜀州城,如今便住在城中。

    “。。。。。。”

    “今夜的国宴非同小可,宴间你免不了要说上几句。”

    看着宁玉珂,魏长天问道:“要说些什么,可已想好了?”

    “嗯,奴婢已想好了。”

    宁玉珂微微点头:“主人要先听一听么?”

    “听就不听了,蜀州之战前你那次演讲便讲的挺好的。”

    魏长天笑了笑:“今夜还如那般就行。”

    “是,奴婢知道了。。。。。。”

    轻轻低下头,宁玉珂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魏长天看了她一眼,问道:

    “怎么了?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

    “主人。。。。。。”

    沉默了半晌,宁玉珂慢慢站起身子,然后便在魏长天惊讶的眼神中缓缓跪倒在后者身前。

    自打察觉到魏长天不喜欢她动不动就要跪,宁玉珂已经很久没有这般做过了。

    因此如今这一跪定然有着超乎“主仆关系”的含义在里面。

    “你这是干什么?”

    皱了皱眉,魏长天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但宁玉珂却很倔强,依旧没有起身,只是默默从袖中摸出一只小绸囊,解开,从中取出一片小小的圆形纸钱。

    她红着眼眶将纸钱托举至魏长天眼前,双手微微有些颤抖。

    而魏长天也在此时终于明白了宁玉珂的这一跪是为了什么。

    这是宁庆宇出葬那天飘满蜀州城的纸钱。

    若不是宁玉珂主动“提起”,魏长天险些都要忘了这事儿了。

    毕竟在他杀宁永年的所有动机当中,严格来说其实并没有“为宁玉珂报仇”这一条。

    不过。。。。。。

    默默将纸钱接在手中,看着那金黄的冕旒一点点底下去,直至完全贴在地面。

    宁玉珂没说一句话,只是用这长跪来代表了她此刻所有的情绪。

    魏长天默默看着她,眼神有些复杂。

    有欣慰,有悲悯,又有愧疚。

    “呼~”

    火光闪过,薄薄的纸钱化作一团明焰于空中翻飞。

    燃尽所剩的黑灰很轻,一阵风吹过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宁玉珂与宁永年之间所有的恩怨也随之一同散在了风中。。。。。。

    其实,宁玉珂与尤佳倒是挺像的。

    只不过她们两人一个是为了“恨”而活,一个是为了“爱”而活。

    当宁永年死去后,前者的“恨”自然便不复存在,宁玉珂也终于可以不再为了仇恨而活。

    但对尤佳来说。。。。。。

    且不说她现在大概率已经死了。

    即便没死,只要这份“爱”还在,那她便只能痛苦的活下去。

    因为不论是宁永年还是魏长天,都没曾真的爱过她。

    “。。。。。。”

    看着窗外的几棵桃树,魏长天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尤佳。

    过完年,桃花马上就要开了。

    也不知道桃花再开时,那能不能见到那个喜欢桃花的女子。

    或许能,或许永远不能了。

    唉。。。。。。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啊。



第578章 盛世



酉时初,蜀州城。

    蜀州城,大蜀国都。

    大蜀虽已立朝,但却未改城名,依旧以“蜀州”命名此城。

    作为大蜀治下十四州中的最大城,居住在蜀州城里的百姓已不下千万人,与大宁京城和奉元城相当。

    但若从繁华程度来讲;  那在这两年之中始终未曾被战火波及的蜀州城自然要举三者之首。

    换句话说,蜀州城眼下便是奉宁两国中最为繁盛之所在。

    千秋古城,映万年青史。

    这样一座城市所承载的东西无疑很多很多。

    有少年侠客的剑和心中志向;有文人墨客的笔和华彩文章。

    有进出朝堂,致天下之治的“大人”;有普通平凡,劳农作之劳的“小人”。

    有行遍四方的游子;有倦鸟归巢的归客。

    有意中人幽会的山与水;有兄弟歃盟的血与酒。

    有喜悦、有欢闹、有洒脱、有光明;

    当然也有悲苦、有遗憾、有欺骗、有黑暗。。。。。。

    人间所有的一切你仿佛都能在这座城中找到。

    它承载了一切命运,又承载了一切愿意或者不愿意接受命运安排的人。

    而此时此刻。

    当数万盏飞灯乘风而起,犹如星河倒悬;当万民涌上街头;  笑着拥挤在挂满了红灯笼的大街小巷;当宛如白昼的未央宫亮起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盏华灯,数百朝官来宾拱手相互问好之时。。。。。。这座城市便又好像只承载了一样事情。

    那便是奉宁两国近千年来最后的盛世。

    “。。。。。。”

    “苏圣!”

    “苏圣,我敬您一杯!!”

    未央宫,泰和殿前。

    偌大的广场早已站满了人,数万盏明灯点亮了每一个角落,来往的宫女成群结队,手中端着无穷无尽的美酒与佳肴。

    虽然礼部按照惯例给每个宾客都安排了单独的食席,但此刻很多人却都已离开了自己的位子。

    他们拎着酒壶四处走动,一面看着各种临时搭建的奇观异景,一面与遇到的熟人笑着停步交谈几句。

    若是聊到开心,两人便共同举壶饮酒,酒壶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转瞬又远处一刻未停的宫乐所淹没。

    身着官服的朝官、微醺的来宾、随行而来的家眷、忙碌于人群中的宫女。。。。。。

    此刻所有人脸上都尽是笑意,笑声混杂着酒香直冲云霄,又在舞女的舞姿中重返人间。

    如此场面与其说是国宴,倒还不如说是一场“极乐大典”,只令每个人都暂时忘记了所有烦恼,沉浸在这喜庆热闹到无以复加的夜晚无法自拔。

    “苏圣!”

    “此情此景,您不如就作上一首吧!”

    被十数人围拢其中轮番敬酒;  未曾修炼的苏吾如今已有些不胜酒力;  好似是半醉了。

    他晃晃悠悠的扶住身旁用金片拼铸而成的巨大龙首,举起酒壶大饮一口。

    一切声音仿佛在此刻变得缥缈,唯有苏吾断断续续的声音与盛世同响。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未央宫前月半斜。”

    “。。。。。。”

    八句一出,苏吾仰头将壶中酒尽数倾入口中。

    而周遭听到此诗的人皆蓦然瞪大眼睛,脸色涨的通红。

    他们呼吸急促的反复念着这八句诗,扭头再看向周围,只感觉本就以无可附加的繁盛之景竟因此诗又上了一个台阶。

    “好诗!!”

    “好诗啊!!!”

    “我等陪苏圣共饮一壶!愿我大蜀永世皆如今夜!”

    “喝酒!喝酒!!”

    “。。。。。。”

    “砰!”

    随着无数人同时高高举杯,一朵烟花恰在未央宫上空绽放,犹如一朵巨大的牡丹。

    宫灯夜明昙华正盛,共饮盛世一杯繁华。

    。。。。。。

    。。。。。。

    成建府,府城。

    就当蜀州城完全沉浸在一片似天宫般的欢庆之中时,已同属大蜀的成建城却是显得有些冷清。

    当然了,今天是除夕,城中其实还是有些过年的氛围的。

    但成建城此前刚刚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因此眼下不论衙门还是百姓手头都颇为拮据,大家顶多在家中吃顿团圆饭便算是把这年给过了。

    只是相比于冷冷清清的街道;  此时济世堂中却有些热闹。

    “姑娘,这点酒菜你一定得收下!”

    “贺神医无子无孙,每年都是一个人过年,此前我们都会给他来送些饭菜的!”

    “是啊!今年幸好有姑娘在,贺神医也算有个伴了!”

    “姑娘,收下吧!俺们没啥本事,也就这点东西拿得出手了。。。。。。”

    “。。。。。。”

    看着面前已经不知是第几波来送饭菜的百姓,李梧桐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虽然她只来了济世堂不过半个月,远没有资格看病开药,平日里只是做些杂活。

    但这些百姓却对她十分尊敬,仿佛只要她在济世堂做活,那便是活菩萨现世一样。

    “好,饭菜我收下。”

    “我替老师谢谢各位乡亲们了。。。。。。”

    收下饭菜,送走这一波热情的百姓。

    李梧桐站在门口向外看了看,感觉应当不会再有人来了,便将正门关好,只留下一道小门以防有人突发病疾前来问医。

    做完这一切,她这才拎着刚刚的酒菜回到后院,重新坐在了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对面。

    今日是除夕,济世堂其他伙计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只有她和没有亲人的老头仍留在这里。

    而从桌上的饭菜来看,两人已经吃过一会儿了,并且还饮了一些酒。

    “老师,您少喝一些吧。”

    解r /》        后者举杯喝了一半,笑着说道:“公主,老朽一年只喝这一顿酒,你便让我喝吧。”

    “老师。。。。。。”

    李梧桐的眼神突然变得黯淡,轻轻低下头:“我跟您说过的,我不再是公主了。。。。。。”

    “呃。。。。。。”

    老头蓦然愣住,好像有些愧疚:“那个,是老朽忘记此事了。”

    “。。。。。。”

    原本还算和谐的氛围突然变得沉默,看着低头不语的李梧桐,老头沉默半晌后才问道:

    “李姑娘,你当真不打算去建昌府么?”

    “魏公子既然已经准许皇上在那里复辟大奉,那你。。。。。。”

    “老师,我不去建昌。”

    李梧桐忽然抬起头来,眼中含着泪水打断道:“我不配回去的。”

    “。。。。。。”

    “唉,这世间哪有那么多配不配的事啊。。。。。。”

    将剩下的半杯酒一饮而尽,老头自顾自感叹了一句,又问:

    “那你日后还会不会去寻魏公子?”

    “我。。。。。。”

    李梧桐咬着嘴唇,痛苦的摇了摇头。

    “老师,我想去寻他。”

    “可、可我知道自己不该去。。。。。。”

    “。。。。。。”

    没有劝李梧桐什么,老头只是默默给她倒了一杯酒。

    “李姑娘,老朽行医一生,救过很多人,也没能救下很多人。”

    “这世间谁都知道生老病死乃为天理。”

    “但你知道可有一种人能够百疾不侵么。。。。。。”

    说到这里,老头顿了顿,看了一眼有些茫然的李梧桐。

    “是死人。”

    “这世上只有死人才不会染病,但他已经死了,百病不侵又有何意义呢?”

    “李姑娘,不知你可明白老朽的意思?”

    “。。。。。。”

    月光中,李梧桐的身子微微一颤,沉默了很久很久。

    老头见状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留下了最后几句话,然后便拎着酒壶推门而出。

    “你想不明白,那便留在济世堂治病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