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先让自己人相信,城中的百姓才会相信。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后者感受到真正的恐惧。
。。。。。。
。。。。。。
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魏长天几人坐车回到了竹坞。
此时已是黄昏,回来的路上沿途所见永定城还算平静。
毕竟现在只是大军围城,但屠城的消息还没传开,百姓们大都不算慌张。
不过估计用不了多久,这般平静便会不复存在了。。。。。。
“相公!”
一路回到小院,一直在院中来回踱步的杨柳诗立刻便迎了上来。
不过她并未问城外大军的事,而是有些急促的说道:
“方才楚先平派人来了,说是想在今晚再见你一次!”
“嗯?”
魏长天闻言一愣,不知道楚先平这是玩的哪出。
意识到要输了?
还是有别的什么阴谋?
亦或只是单纯的想跟自己再聊聊?
皱眉思考片刻,魏长天开口问道:
“在哪?”
“龙首山脚有一名为相思的小湖,便在那里。”
“什么时候?”
“来人说相公你何时得空何时去便可,楚先平会一直等着。”
“。。。。。。行,我知道了,先吃饭再说。”
点了点头,魏长天还是决定去见一见楚先平。
以他对后者的了解,这应该不会是什么陷阱,最起码也不会是那种“在湖边设伏暗杀自己”的拙劣诡计。
但自己就这么去还是有点不保险。
“叫李子木来。”
突然,已经走出几步的魏长天又回过头来,沉声说道:
“跟她说,今夜她跟我一起去。”
。。。。。。
ps:今一明三
。23txt。。23txt。
第831章 夜凉(下)
五月初四,下午申时,自新奉而来的大乾二十万降兵终于抵达了永定城下。
毫无疑问,这样一支军队并不会有多强的战斗力。
但不论如何这都是军队,并且人数要远远超过永定城中城备军和禁军的总和。
更别说后者当中大部分人并不听从吕元进的指挥,只想在这场大乱中明哲保身。
因此,即便只有二十万人,但想要围困住整个永定城却也足够了。。。。。。
“见过魏公子!”
“见过公子!”
永定城外,二十万大军主帐。
魏长天带着段方平四人坐于帐中,对面则单膝跪着几个新奉的将领。
很明显,兵虽然是降兵,但将领肯定的是自己人。
所以除了公孙家的几个谋士之外,大部分将领其实都是许岁穗“无偿支援”的。
这些人大都在新奉之战时见过魏长天,魏长天也对他们多少有点印象,因此眼下双方并不陌生,相互客套了几句后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嗯,都起来吧。”
“此次来永定要做什么,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
“记住,打从现在开始,城中若有军队想要出城,不必阻拦,任由他们离开就是。”
“但所有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有何缘故,一个也不许放走。”
“我就住在城南的竹坞客栈,如若有什么紧急之事便差人去与我说,我自会出手解决。”
“若是没什么事,那就好好盯紧四座城门,等待我的命令。”
“都听明白了么?”
“是!我等明白!”
整齐的应和声立刻响起,看得出这些新奉将领对魏长天都十分恭敬。
不过片刻之后,却也有人试探着问道:
“公子,属下有一事不知当不当问。”
“问。”
魏长天言简意赅的吐出一个字。
“是。。。。。。”
看了看身边几个同僚,说话之人稍作犹豫,旋即轻声问道:
“公子,明日如若公孙言死了,我们当真要屠城么?”
“。。。。。。”
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此话一落,主帐之内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但每个人的表情却又不尽相同。
毫无疑问,即便是在战时,屠城、抑或说屠杀百姓也是一件十分伤天和的事情。。。。。。哪怕杀的是敌国百姓。
更何况现在大回已然战败了。
因此,站在这几个将领的角度,他们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无比纠结。
但段方平四人就没有这种“心理负担”,此时皆是呼吸急促的盯着魏长天,心中明显有着不同的倾向。
而魏长天也确实很快就给出了他们所期待的那个答案。
“怎么?你们莫不是以为我只是在虚张声势?”
“属、属下不敢!”
方才说话的将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赶忙慌张的辩解道:“属下只是觉得此番所率士卒皆是大乾降兵,军心未免难控。”
“如若公子真的要屠城,属下们也好早、早做安排。。。。。。”
“哦,原来是这样。”
冷冷的瞥了那将领一眼,魏长天慢慢站起身子。
“那你们便提前安排吧。”
“。。。。。。”
那你们就提前安排吧。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那个问题,不过这句话其实便已是答案。
一众将领的脸色瞬间都发生了变化,但却没人敢再提出半句异议,只是连连应和道:
“是!请公子放心!我等明白了!”
“嗯,明白了就好。”
另一边,魏长天轻哼一声不再去看他们,而是扭头对段方平四人说道:
“四位前辈,这边的事办完了,咱们走吧。”
“。。。。。。啊!好!”
回过神来的段方平几人赶忙也站起身子,再看向魏长天的眼神已然变得有些狂热。
如果说过去三天魏长天的表现让他们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的话,那此时此刻的场面则令四人终于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顶尖恶人的格局”。
这可是一国京城,数百万人的命啊!
魏公子说杀就杀!竟丝毫不见犹豫!
虽然段方平四人此前皆杀过不少人,并且不管杀的是谁也都未曾有过犹豫或者纠结。
但平心而论,若换做是自己来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段方平四人没有一个敢说自己能做到如魏长天一样“狠心”。
果然没来错!没来错啊!!!
如果现在不是在军营之中,段方平四人恨不能立马给魏长天跪下以表心中的激动和崇拜。
只是他们不知道,魏长天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心狠手辣。
不管是“妇人之仁”也好,还是“尚未泯灭人性”也罢,总之他确实做不出如宁永年那般的屠城之举。
而之所以没有跟那些将领说实话,也只是因为他要把戏做足。
只有先让自己人相信,城中的百姓才会相信。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后者感受到真正的恐惧。
。。。。。。
。。。。。。
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魏长天几人坐车回到了竹坞。
此时已是黄昏,回来的路上沿途所见永定城还算平静。
毕竟现在只是大军围城,但屠城的消息还没传开,百姓们大都不算慌张。
不过估计用不了多久,这般平静便会不复存在了。。。。。。
“相公!”
一路回到小院,一直在院中来回踱步的杨柳诗立刻便迎了上来。
不过她并未问城外大军的事,而是有些急促的说道:
“方才楚先平派人来了,说是想在今晚再见你一次!”
“嗯?”
魏长天闻言一愣,不知道楚先平这是玩的哪出。
意识到要输了?
还是有别的什么阴谋?
亦或只是单纯的想跟自己再聊聊?
皱眉思考片刻,魏长天开口问道:
“在哪?”
“龙首山脚有一名为相思的小湖,便在那里。”
“什么时候?”
“来人说相公你何时得空何时去便可,楚先平会一直等着。”
“。。。。。。行,我知道了,先吃饭再说。”
点了点头,魏长天还是决定去见一见楚先平。
以他对后者的了解,这应该不会是什么陷阱,最起码也不会是那种“在湖边设伏暗杀自己”的拙劣诡计。
但自己就这么去还是有点不保险。
“叫李子木来。”
突然,已经走出几步的魏长天又回过头来,沉声说道:
“跟她说,今夜她跟我一起去。”
。。。。。。
ps:今一明三
。23txt。。23txt。
第832章 还不够
就这样,魏长天和楚先平算是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
两人都没有多说什么,不过魏长天在最后还是多问了一句。
“楚兄,要跟李子木单独说几句么?”
“。。。。。。”
看了看不远处的人影,楚先平摇摇头,回答的十分言简意赅。
“不用了。”
“。。。。。。那好,你多保重吧。”
站起身子,魏长天留下最后一句话便向着李子木走去。
两人好似说了几句什么,然后便在楚先平的注视下渐渐走远,直到彻底消失在夜色之中,再也看不见了。
“公子,楚先平他。。。。。。”
坐在回竹坞的马车上,今夜“白跑”一趟的李子木犹豫了很久,终究还是小声问道:“他究竟要去做什么?”
“这事儿你没必要知道。”
魏长天看了她一眼:“总之与你无关。”
“。。。。。。是,奴婢明白了。”
低了低头,李子木的语气很轻。
而魏长天想了一下后则又补充道:
“不过没他说的那么危险,他应该不会有事的。”
“。。。。。。”
缓缓抬起头来,李子木的眼神很复杂。
她像是想说什么,但又没能说出口,最后便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奴婢晓得了。”
。。。。。。
。。。。。。
一夜无话。
第二天,魏长天起了个大早。
虽说问斩公孙言是在中午,不过他还是早早起来准备看一看永定城中的情况。
而事实也确实没令他失望。
经过一夜的发酵,“反王若死,全城陪葬”的消息已然传开,打从半夜开始便有不少百姓拖家带口的想要出城逃难。
然而他们哪里走得了。
由于魏长天昨天就下了命令,因此普通百姓不管如何哀求,愣是一个也没能出得城去。
反倒是城中守军连夜走了不少。
如此场面其实是颇为可笑的。
大敌围城,自国军队不想着守城抵抗,反而跑的比谁都快。。。。。。
没人是傻子,当百姓们看到城墙之上再无一个大回兵卒之时,对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便已经有了一个预计了。
只是他们除了破口大骂几句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普通人与修行者之间武力上的差距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反抗,更别想着强行冲出城去了。
毕竟“勇于”尝试的人如今已经变成了地上的一具具尸体。
因此,如今摆在城中数百万百姓面前的路便只剩下了两条。
一,坚决支持吕元进和大回朝廷,期盼他们有办法可以挡住城外二十万大军。
二,集体情愿,放过公孙言。
选一,便是将自己的命全部寄托在吕元进身上,可以说是“与国家共存亡”。
选二,虽然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但好歹能活下去。
这个选择题乍一看很令人纠结,可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其实并不难选。。。。。。
“乡亲们,反王不能死啊!”
“那魏阎罗连大军都派来了!他不是在吓唬我们啊!”
“操!城备军那一群王八蛋!昨夜老子眼睁睁看着他们出城去了!城外的军队压根就没有阻拦丝毫!”
“这么说来恐怕是军中有人与敌国勾结啊!”
“这还用问吗?!一定是这样了!否则魏阎罗在城中住了这么久为何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
“那咱们怎么办?”
“哼!朝廷于我们不义,咱们又为何要忠?依我看咱们就去市曹给公孙言求情!”
“是啊!人是朝廷杀的,凭什么要我们陪葬?!我们的命就不是命了?”
“说得有理!”
“去!咱们都去!”
“。。。。。。”
茶馆、酒楼、街头巷弄。
在意识到出城已是不能之后,永定城中各处便都出现了以上的论调。
很明显,人在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时都需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
而城备军的出逃便成为了最合适的借口。
当兵的都逃了,我们凭什么要留下等死?
命是自己的,什么家国、什么大义也不能要了老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