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

    魏长天一愣:“那你究竟是因何罪被抓的?”

    张三如实回答:“一共有十二条罪告,第一条是……”

    “停停停!不用再说了!”

    魏长天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法外狂徒”,感慨道:“难怪你叫张三。”

    张三面露疑惑:“公子此言何意?”

    “没什么意思……张三是你的本名还是化名?”

    “化名。”

    “那你本名叫什么?”

    “张全蛋。”

    “……我还是接着叫你张三吧。”

    魏长天一阵无语,半晌才回过神来换了个话题问道:“对了,你是如何将过去发生之事记得如此清楚的?”

    “回公子,小人别的不行,但记性特别好。”

    张三认真道:“所见所闻基本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魏长天有些惊讶:“此话当真?”

    “不敢欺瞒公子。”

    “那这倒算是个本事……”

    魏长天拖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脸色逐渐变得严肃。

    “张三,我虽不知王二为何要让你跟在我身边,但我既然信他,那便也信你。”

    “此番我们去蜀州,我或许会让你去做不少事……你知道该如何做吗?”

    “知道。”

    张三立刻答道:“只做不问。”

    “那如果我交代了一件你做不到的事呢?”魏长天又问。

    “小人自当竭尽所能。”

    “错。”

    魏长天摇摇头纠正道:“无论何事,如果你自觉做不到,便应当及时告诉我,决不能自己逞能……”

    “亦不要自作主张。”

    “凡事切忌托大,尤其是在蜀州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小心谨慎才能成大事,记住了么?”

    张三认真点头:“记住了,公子。”

    魏长天看了他一眼,突然又问:“方才我说的四句话头一个字各是什么?”

    “无,亦,凡,小。”

    张三没有任何犹豫,立马一字不差的脱口而出。

    “不错!”

    魏长天满意的点点头。

    “确实有几分本事!”

    ……

    当马车回到客栈时已经是晌午了。

    鸢儿一直等在门口,说是那瘦县令又来了,在客栈摆了一桌,众人正等着他回来开席呢。

    魏长天一听便赶忙进到大堂,果然菜已上桌,梁振等人正在边喝茶聊天边等他回来。

    “贤侄!你回来的正好,快些上桌吃饭了!”

    梁振放下茶杯招呼了一声,魏长天则是赶紧冲众人拱手抱歉道:“诸位,实在不好意思。”

    “此前不知王大人设宴,便去城里转了一圈,回来的有些晚了。”

    “哈哈哈,不晚不晚。”

    梁振大笑两声在首位坐下,随口问道:“贤侄感觉这中陵县城如何?”

    “这个……街道宽敞,一尘不染。”

    魏长天实在没得夸,便只能随便找了俩词。

    不过这话到了瘦县令耳中却有点讥讽之意。

    百姓都跑光了,城里可不是宽敞吗?

    他老脸一红,低头拱手道:“是本官无能,让公子见笑了。”

    “王大人……”

    魏长天也懒得解释,干脆顺着他安慰道:“您不必太过自责,只要匪患能平,以后中陵定会再现繁华之景。”

    “借公子吉言……”

    瘦县令强行挤出一丝笑,可任谁都能看出这笑中的苦涩之意。

    虽然昨天他们杀了一拨匪人,但这只是中陵县匪患的冰山一角。

    其他匪人背后或许没有妖物控制,行事不会那么极端,不过进村抢掠这种事肯定是家常便饭。

    所以匪患的问题其实压根就没解决。

    “爹……”

    不知是不是见瘦县令和中陵百姓太过可怜,梁沁突然开口建议道:“要不然你给潭洲的刺史写封信,说一说中陵之事……”

    潭洲不是边疆,因此不设总兵一职,军政大权都集中在刺史一人手里。

    从级别上来说潭洲刺史跟蜀州总兵同为从三品,如果真写上这样一封信,对方肯定会卖个面子出兵剿匪。

    但梁振怎么可能愿意为了一个小小的中陵欠下这等人情。

    “咳,我与冯大人并不相识,贸然写信怕是不妥……”

    “爹!你不认识又怎知潭洲刺史姓冯的?”

    “我……”

    梁振心头抓狂,恨不能把梁沁的嘴给堵上。

    可偏偏此时他又发作不得,便只能稍微把话说白一点:“沁儿,这毕竟是潭洲之事,我们只是路过,不宜胡乱插手。”

    “怎是胡乱插手呢?”

    梁沁认真劝道:“你一封信便可救中陵无数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事为何不做?”

    “这……”

    梁振被如此义正言辞的理由怼到说不出话来,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让自己的傻闺女明白其中关节。

    幸好魏长天在此时开口解围了。

    “沁儿,其实不用梁叔写信也有办法能让州衙出兵剿匪。”

    “啊?”

    梁沁赶忙问道:“长天哥,还有什么办法?”

    魏长天笑道:“就是我昨日说的,只需中陵的富商大户愿意捐钱便行了。”

    “可是……”

    梁沁看了一眼瘦县令,犹豫道:“王大人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捐钱么?”

    “那是之前。”

    魏长天把玩着酒杯,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轻轻说道:“我有法子让他们明日一早便乖乖到县衙将银子双手奉上。”

    “公子!”

    瘦县令满脸急切的抢在梁沁之前问道:“敢问是何法子?”

    “此事很简单,只需王大人和梁叔配合一二……”

    魏长天笑了笑,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外加死几个刁民而已。”



第86章 离中陵谢公子



当夜子时,中陵县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近百号装备精良的“匪人”杀至城下,与官兵“一番大战”后第一次破城而入,旋即就是好一番打砸抢烧。

    城内几乎所有的富商大户都遭到了的袭击,虽然他们也有所抵抗,怎奈寻常家丁护院根本不是这群匪人的对手,最后各家各户都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连家主都被杀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持续时间并不长,不到一个时辰匪人们便大呼小叫着离开了县城,嘴中扬言等以后钱花光了还会再回来。

    哭喊、咒骂声响成一片,整个中陵城一夜未眠。

    一直到第二天清早,这些遭受损失的富商大户才勉强收拾好家中残局,集体跑到县衙门口来讨一个说法。

    “吾儿!你死的好惨啊!!为父定要亲自手刃那匪人为你报仇!!”

    “王县令呢?!我们要见他!!”

    “官兵都是干嘛吃的?!连区区几十个山匪都对付不了?!”

    “老爷你放心!奴家绝不会让你死的这样憋屈!”

    “呜呜,我的家产……”

    “咚咚咚!咚咚咚!”

    县衙门口的登闻鼓几乎要被锤破,门外空地上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过若是有心人在此便不难看出——前来告官讨说法的全是城中的大户人家,寻常百姓竟无一人。

    当然这也很合理,毕竟匪人进城抢掠一趟“不容易”,肯定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没什么油水的小门小户之上。

    “吱呀~”

    在众人惊天动地的哀嚎声中,县衙大门终于被两个鼻青脸肿的衙役推开,不过门后站着的却不是县令,而是一个白发老头。

    “师爷!王县令呢!”

    立刻有人高声质问道:“出了匪人进城这样大的事!你不要告诉我们他不知道!”

    “让王大人出来!我们要当面向他讨个说法!”

    “他莫不是想当缩头乌龟吧!此事若解决不好,我等便告上州衙!!”

    “诸位!诸位!先听说我!”

    面对一众质疑,白发老头满脸“悲痛”的沉声喊道:“王大人他昨夜亲自带兵与匪人激战,却不幸被匪人一掌击伤,此时确实连床都下不得!”

    “你们有何事与我说便可!”

    “何事?这还用问吗?!”

    有人厉声喝道:“当然是要衙门赔偿我们昨夜的损失!还要出兵将作案的匪人尽数捉拿归案!”

    “对!”

    “没错!”

    此人的说法立刻就得到了一片呼应,而那白发师爷也不着急说话,一直等到众人都喊累了这才苦笑道:

    “诸位,你们都是中陵县人,应当最清楚本县的情况。”

    “匪患连年不息,衙门若是真能剿,又哪里会等到今日?”

    “其实匪人之前从未进过城并非是忌惮官府,只是我们运气好而已!”

    “可如今县城周围的村子都已被他们搜刮殆尽,怕是这县城日后也要时常遭受匪人的侵扰了……”

    师爷这番话既是在诉苦,同时也传达出一个很明确的信息——

    这匪患官府是管不了了,爱咋咋地吧。

    如此不负责任的态度众人当然不能答应,一时间愤怒的斥责声较之刚刚还要更甚。

    “什么?!这便是衙门给我们的说法?!”

    “王大人身为中陵的父母官!就这样置百姓于水火之中?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哼!乡亲们!既然王大人不管,大不了咱们便去州衙告状!”

    “……”

    听着一句句威胁之言,白发师爷无奈的摇摇头,心中暗叹了一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民告官这种事别地不是没有,但最起码都是偷偷摸摸干的,哪有像眼下这种敢光明正大威胁的情况。

    不过这也冤不得别人,要怪就只能怪自家大人实在太过软弱,太过事事为“民”着想了……

    心中牢记魏长天所交待的说辞,师爷又等了一会儿,感觉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冲众人一拱手,嘴里无奈道:

    “诸位,时至如今我也不瞒大家了。”

    “其实也不用你们去告,县令大人他自觉对不起中陵的父老乡亲,已经准备辞官还乡了。”

    “王大人一走,待下任县令来之前少说也要个一年半载的光景,且即便新官来了,他又一定能平的了这匪吗?”

    “诸位,听我一句劝。”

    “这中陵县今后怕是再无宁日了,你们……还是早些收拾东西走罢!”

    “……”

    这一次,没有吵闹,没有愤怒,没有不满。

    师爷这几句话说完,所有堵在门口的人全都傻眼了。

    他们哪里想得到平日里那个高高瘦瘦、从不会发脾气的县令老爷居然就这样要辞官走人了!

    不用他们告上州衙,人家自己先不干了!

    可县令能走,他们却走不得啊!

    这些人的家业全在中陵,谁会愿意放着现成的好日子不过,跑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地方重新开始?

    但若不走……难不成还要在这里等着匪人一次次的来抢,来杀?

    “县令老爷不能走啊!我、我愿意捐银剿匪!”

    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嗓子,短暂的沉默过后应和声便瞬间响成一片。

    “对对对!王大人可不能辞官啊!我刘家也愿意捐银子!”

    “县令之前不是说只要有钱便能请州衙出兵剿匪吗?这钱我们来凑!切不能将这中陵县让给匪人啊!”

    “是极!王县令这种好官举世难寻!我贾家同样愿意拿银子!”

    “万昌米行也愿意!”

    “为了我死去的儿!我也捐!”

    “都捐!我们大家都捐……”

    “……”

    县衙门前一时间画风突变,刚刚还义愤填膺要讨说法的一群人瞬间变成了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好市民,纷纷争抢着表示要捐钱剿匪。

    师爷看着这一切,心中惊叹那位魏公子的神机妙算,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

    “诸位,你们这是……罢了!那我便将此事告知县令大人定夺……”

    “师爷!你一定要劝县令老爷别辞官啊!”

    “是啊!钱都好商量!这官可万万辞不得!”

    “之前不愿捐钱剿匪是我等糊涂!还请师爷告诉县令,我们已经知错了……”

    “好好好,我定会如实转告……”

    白发师爷一边应付着众人,一边跟旁边的衙役挥了挥手。

    后者见状立刻悄悄退走,很快便有一骑自县衙后门而出,直奔城南而去。

    ……

    一刻钟后。

    城南的官道上百余骑青甲兵森然挺立,而那位瘦县令则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倒在梁振和魏长天身前,最后愣是好几个人才将他搀扶起来。

    “梁大人!公子……”

    “老、老朽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