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渊在外城留下五千军士将原守军替换下来,亲率余下六万五千大军,加上投降后的一万立摆城原守军,一起浩浩荡荡的向内城进发。
立摆城内城大门早已打开,城主府管事和帮主们齐聚在内城门下迎接雷渊的到来。
雷渊慰问了两句,又召来城主府管事详细问了问钟前被杀的经过。
一来天色昏暗,二来神境期的打斗余波太大,没人敢冒死靠近,直到打斗结束了一个小时后,众人才战战兢兢的出来一探究竟,发现钟前死了,又在城主府外找到了城主的尸体。
这下城主府彻底乱了套,管事召来各帮主议事,商量一下立摆城该何去何从。
他们都知道立摆城外雷渊亲率十万大军在等着,还能怎么办,只有投降才有一线生机,硬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论个人战力谁能挡的住雷渊,论国力,钟郡能跟雷郡比吗?
所以天还没有亮立摆城就派出了使者前去投降。
雷渊在了解了情况后,便率领着大军进城了,他先行一步来到了城主府,不过打斗现场已经遭受到了破坏。
城主府下人不可能一直眼睁睁看着城主府乱成这样,已经清理了一部分。
雷渊的到来吓的城主府下人赶紧回避了,他一人独自勘察了一下现场,虽然他能模拟出一些打斗场景,但是到底是谁杀死的钟前他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钟前的尸体已经被人收敛,雷渊来到停尸房对钟前的尸体又做了一遍检查。
他发现钟前的经脉虽然造成了扭曲,但那并不是致命伤,真正的致命伤是五脏六腑,居然都被震成碎片了。
于是据此推断钟前是被重力打死的。
可究竟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打死一个身穿铠甲的神境期呢?
雷渊当然想不到雷生头上,因为他觉得雷生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能抗住央权的内力波攻击不代表就能杀死一个铠甲将军。
有些铠甲将军虽然实力已经变弱了,那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被杀死的。
当然,跟机甲完美融合在一起的雷玄和羽都除外。
能靠着重力杀死钟前的,雷渊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机甲战士。
但机甲战士那么大的块头,不可能不被人察觉,再者说了,能杀死铠甲将军的机甲战士实在是凤毛麟角。
否则天下岂不又多出一些将军来。
“难道是智能人造人?”雷渊猛然一惊。
传闻总议会离开鄂斯星球的时候,留下了许多可以自由成长的智能人造人。
谁也不知道当初的总议会这么做有何用意,但是从一代将军到三代将军,他们都联合对鄂斯星球进行过大排查,结果根本没发现什么智能人造人。
但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将军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这种智能人造人。
虽然一直没找到。
传闻这些智能人造人力大无穷,而钟前恰恰是受重力打击而死,雷渊根据判断才有了这种怀疑。
于是雷渊来到立摆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全城戒严开始对全城人员逐个排查。
但仍然一无所获,钟前之死成了悬案。
不过能得到雷渊的厚葬也算死得其所。
立摆城的一切政务都交给了伯昌等一干文臣处理。
该升的升,该降的降,那些为恶的自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立摆城很快稳定下来。
齐虎那边也没打成,军营那边见大势已去自然也就降了。
齐虎留下五千人驻扎在军营,他则带着降兵降将们来见雷渊。
军营的机甲战士自然得到了雷渊的重用,那些降兵们也被打散编制进了雷郡各部。
立摆城只是一个开始,在雷郡智囊们的有意散播下,钟前之死和立摆城投降雷郡,雷郡如何善待这些降将的消息迅速扩散到整个钟郡。
钟郡迎来了大地震,一些见大势已去的城主主动来降,而都城那边誓死效忠钟家的机甲战士则带着钟前的家眷离开了钟郡,投靠其他郡国了,准备利用他郡的战力帮助钟郡复国。
………………………………
第225章 势如破竹
一切的想象都很美好,钟郡的机甲战士想利用他郡帮助自己复国,但是别的郡国则看上了机甲战士手中的机甲。
所以在将这些机甲骗到手后,钟前这些忠心耿耿的机甲战士以及家眷们,全都命丧在异郡他乡。
毕竟不是每个将军都像雷渊这般宅心仁厚的。
他们留在钟郡还能得个善终,离开就意味着死亡。
没人傻到去帮助不相干的人复国,帮你复国对我有什么好处,再者面对雷郡,在这一片区域谁能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来投的钟郡机甲战士就是块肥肉,无论他去到哪里都免不了被人吃掉的厄运。
钟郡很快就被雷郡和平收编,但同时谣言四起,说雷郡要效仿央郡称雄鄂斯星球。
所以一些相邻的郡国迅速抱团在一起,准备共同对抗雷郡。
这也是钟前死因不明,雷渊在钟郡耽误了时间,失了战机,不然攻下钟郡后雷郡完全有能力在各方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再拿下一郡。
不过慢有慢的好处,每拿下一处地盘就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革,可以保证不会再生乱,雷郡大军也能心无旁骛的继续前行。
雷渊在钟郡没能查到杀死钟前的凶手,而这个凶手仿佛也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没再出现过。
雷渊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毕竟钟前的死对雷郡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而且雷渊在钟郡待了半个月了,甚至有意制造独处的机会引诱凶手来犯,结果雷渊都没受到任何生命威胁。
如果让雷生知道了雷渊为了查明钟前的死因而如此煞费苦心,一定会暗自摇头。
半个月后,雷郡大军终于再次出动继续南下,不过让雷渊有些失望的是,他本想一路和平解决的计划落空了。
因为钟郡的事情在前,而钟前死了,谁还会相信雷渊结盟的诚意,所以雷郡已不做他想,只能打了。
就算两个相邻的郡国为了对付雷渊而结了盟,但雷渊的个人实力又岂是他们这些三流将军联手就能对付的。
所以雷郡仰仗着雷渊的强大战力一路势如破竹,连破六郡,一直杀到丰和郡。
丰和郡的丰和将军是个老油条,他其实挺赞成雷渊的,但又不敢得罪央郡一系,所以在他治下的八个城池中一半像雷郡那样施以仁政,一半则像央郡那般有些严苛。
如今雷渊大军兵临城下,丰和将军自然是不敢与之作对的,所以他大开城门,亲自迎接了雷渊的到来。
雷渊也没让大军随自己进城,在跟丰和将军谈了一天后,雷渊成功说服了丰和将军,让丰和郡开始进行改革。
就这样雷郡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丰和郡。
当然,不能算拿下,因为丰和将军尚在,所以丰和郡就有自主权,不能并入雷郡的版图。
将军在一郡国之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说将军让谁死,谁都得毫无条件的接受死亡。
因此丰和郡的改组还算顺利。
但就因为丰和将军尚在,雷郡大军一旦离去,丰和将军的存在对雷郡大军来说就是一个潜在威胁。
雷郡大军的后续储备粮食是要经过丰和郡的,万一他动了什么歪心思,在后方不着痕迹的搞些破坏,查也不好查。
所以齐虎来见雷渊说出了他的顾忌:“属下恳请将军做个决断。”
雷渊当然不会杀丰和将军,他说道:“如果我们对丰和将军动了手,那就是出尔反尔,以后谁还敢来投我雷郡,丰和将军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们只有对他好了才能让其他人放下戒心。”
齐虎道:“别有用心的人来投不如不投,雷郡大军在您的指挥下怕过谁,只要有您在就是央权来了我们也敢战一战,央权的黑甲卫号称天下无敌,那是因为他们没和雷郡的闪雷卫相遇,将军,我们不需要虚情假意的投降。”
齐虎的思维是真正的战士思维,那就是打,你别跟我投降,我不相信你会真心实意投降我,我有足够的实力和你打,将你消灭然后再按照我的思维重组。
他的思维其实跟雷渊相悖。
常言道慈不掌兵,雷渊是一个好将军,但不是一个好的统兵将军。
他总想着用自己的诚意去感化对手,那是理想型的战争,是不存在于实际生活的。
雷渊道:“此事不用在议了,我意已决,大军明日启程离开丰和郡。”
齐虎无奈只好退了下去。
不过齐虎的担忧有道理,但在丰和将军身上是多余的。
都说了丰和将军是个老油条,他看问题其实是很透彻的,再者他是真心向着雷渊,所以他主动找到了雷渊。
丰和将军的来访让雷渊感到很意外,他来到帐外相迎,二人坐定后,雷渊问道:“不知丰和兄到我这军营中可是有什么事情指教?”
丰和将军道:“明天雷兄弟就要离开丰和郡了,兄弟对我丰和郡有再造之恩,前路多凶险所以我来给雷兄弟推荐一位帮手。”
雷渊道:“丰和兄言重了,我们现在犹如唇齿,理应互相帮扶才是,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而已。”
丰和将军笑道:“既然是唇齿相依,那我丰和郡理应跟雷郡一起继续走下去才是,可不能躲在后面享清福。”
见丰和将军执意如此,雷渊也不能拂了对方的好意,只好应承道:“不知丰和兄推荐了谁来?”
丰和将军起身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雷渊一惊:“这怎么行,您是千金之躯丰和郡之主……”
丰和将军没等雷渊把话说完就打断了他:“这话就差了啊,我现在已经不是将军了,铠甲我已经传给了长子,虽然他的实力还很弱,但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排位大会也不可能再举行下去了,所以只要他仰靠着的雷郡这片天不塌,他有的是时间对铠甲进行炼化,而我对雷兄弟的人品那是佩服的不行,能跟着雷兄弟一起打天下我才不枉此生,所以还请雷兄弟满足我的愿望。”
雷渊激动的上前抱住丰和将军的双手:“雷渊此生能得丰和兄这一知己,才不枉此生,感谢丰和兄的厚爱。”
雷渊也不傻,他知道丰和将军这是甘愿来他身边做人质了。
第二天,雷渊跟丰和将军一起出现在大军面前,雷渊当众封了丰和将军为第一助手,而且给了丰和将军调动大军的权利。
可以说雷郡大军中,除了雷渊就是丰和将军了。
其实丰和将军这么做,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用意,虽然雷渊给了丰和将军那么大的权利,但雷郡将领们都知道,不过有名无实而已。
如果没有雷渊的批准,你让丰和将军调动一下大军试试。
没人傻到会听丰和将军的指挥。
出了丰和郡就是杨郡了,而杨郡的南邻居以前是狼郡,现在已经成为方郡了,狼郡已经不复存在。
一个多月前,方郡成功攻占了狼郡,方将军更是亲手杀了狼将军,狼郡并入到方郡的版图已经一个多月了,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改革。
雷郡的盟友不多,所以有一个必须得是铁杆,世人都知方郡很向着雷郡,方将军更是把雷将军当亲兄弟一样看待。
所以当杨将军知道雷郡带着近二十万大军渐渐逼进杨郡的时候,他彻底的慌了。
北有雷郡大军压境,南有方郡虎视眈眈。
雷郡和方郡又是至交,这仗还怎么打。
哪怕向西边的迟郡求援,他们也挡不住雷郡和方郡的联手攻击。
所以,唯一的出路只有投降一途。
雷郡大军还没有到杨郡边界城池通集城,就遇到了前来议和的杨郡使者。
那使者手捧着杨将军的亲笔手书来到了雷渊的中军帐内。
雷渊看过杨将军的主动议和书后,说道:“你回去告诉杨将军,说我雷渊并不想大动干戈,是他们误解了我,只要杨将军愿意与雷郡结盟共同对抗央郡的入侵,杨郡就还是杨郡。”
使者回到杨郡后将雷渊的话口述给了杨将军。
杨将军不知道雷渊所谓的诚意是什么,决定亲自与雷渊谈谈。
不日,雷郡大军赶到了通集城外,杨将军站在城墙上,高声呼喊道:“有请雷兄一见。”
杨将军的排名也不低,排在第二十八位,他这蕴含内力的一喊,声音立刻回荡在雷郡军营内。
雷渊踏着飞板来到城下,微仰头看着城墙上,拱手道:“杨兄别来无恙。”
杨将军道:“单打独斗我不是你的对手,但你雷郡从北一路走来已是疲惫之师,想攻占我杨郡也要付出代价,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