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如此,纣王已经登位临朝多年,太师为何还不能放开手,掌控朝廷大权,为的,不就是因为太师心中知道,只要太师在,朝纲就在,太师一旦不在,呵呵。”
这一番话说,说的闻太师冷汗直冒,闻仲作为太师,位高权重,能力手腕都相当出众,自然如敖信所说,能够看出如今商朝虽然鼎盛,却也到了盛极而衰的关键时刻,如果纣王能够抵住四方诸侯的压力,慢慢削减诸侯的势力,自然可以长久延续。
可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就如敖信所言那样,回天乏术。
如今,朝歌需要弹压四方八百镇诸侯,正需要手腕强硬重整旗鼓,威慑四方,但同时,八百诸侯到底是商朝册封,就如天庭算计龙族,也是要先把龙族逼反才能动手一样,诸侯无错,朝歌一旦动手,只会闹的天下大乱,倾颓更盛。
如今的纣王,乃是闻太师亲自教导,文治武功自然不用说,只可惜为人好大喜功,脾气暴躁,缺乏为王的城府,正因如此,闻太师才迟迟不敢放出大权,怕就是怕纣王一时气盛,行事激进,结果酿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如今见敖信一语道破天机,闻仲连忙说道:“如此危机,不知道道友又是如何打算,还请道友指点一二才是。”
敖信见状,似笑非笑地看向闻仲,“这么说来,太师是相信了在下的话,打算和在下结盟了?既然如此,有些事情,是不是也应该提前说个清楚,也免得日后旧事重提,反而不美啊。”
听到这话,闻仲冷静下来,知道敖信这是在谈条件,当即开口道:“道友说的是,既然是两家结盟,有些事,自然要说清楚,道友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就是。”
“好,不愧是三朝元老,道德之士,太师果然快人快语,既然如此,我也不客气,直言相告了。”
“龙族和商朝结盟,自然是要守望相助,所以日后,我龙族会出马,帮忙朝歌这方,打击和守护仙道方面的攻势,同时,商朝当以我龙族为图腾,与我龙族共兴天下,日后商朝领土之内,兴云布雨,水道河川,全都由我龙族执掌。”
“如此以来,我龙族和商朝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日后攻守相依,自然全力以赴,助商朝万年流传,太师认为如何?”敖信正色道。
听到这话,闻仲眉头一皱,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毕竟商朝乃是以玄鸟为图腾,一旦该换龙族,不说其中牵扯国运变化,便是朝堂之上,八百诸侯也不会答应。
闻仲再怎么位高权重,到底只是人臣,只是太师,这等涉及国本之事,还轮不到他来决定,况且,就算是纣王,面对如此大的事情,也要群臣通过才行,要闻太师直接答应下来,实在是不切实际。
沉吟片刻,闻太师不由说道:“道友所求,按理来说,并不过分,可是我成汤天下以玄鸟之德建立,普天皆知,若是骤然之下,该换门庭,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到时候,别说是我王和朝臣不答应,就算是他们答应,百姓也会认为我朝歌再非正统,到时候,岂不是更加动摇国本,此事恐怕?”
说着,闻太师为难的看了敖信一眼,话虽为说尽,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见状,敖信开口道:“太师的忧虑,在下岂能不知道,我也知道,改换图腾一事,兹事体大,容易造成国本动摇,而且一个不小心,让元始天尊等一众仙神知道,更加走漏了风声,到时候,非但你朝歌动荡,就连我龙族恐怕也要遭受波折。“
“所以,我也不是强行要让朝歌同意,只要太师首肯,暗中得纣王一张密旨,言说日后,如果封神之战真的开启,龙族全力协助朝歌朝堂,镇压四方之后,那时候,朝歌携镇压天下之大势,再行宣告天下,使此事落到实处,也就行了。不知如此,太师可能答应?“
“这?“听到敖信这么说,闻太师有些犹豫起来,如果是暗中进行,而且是等一切都尘埃落定的话,倒不是不可能。
不过,到底是在朝堂上混的,闻太师虽然已经异动,却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转头看向敖信,沉声道:“敖信道友,不知你所谋划,可真能帮我成汤天下稳固吗?“
敖信也不是第一天出来混的,闻太师的意思如何不明白,冷笑一声,“太师此言实在是没有道理,元始天尊是什么人,天庭又是什么存在,天下间,有谁敢说在这几位的面前,能够逆天改命,实打实的有什么把握。”
“说到底,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如今你我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赌一个背水一战,鱼死网破,死里求生而已。要说把握,还真是半分也无,道友若愿搏上一搏便罢,若是存着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当我不曾说过好了。”
闻太师听了也觉得是自己太过奢望了,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敖信也不用来找自己了,连忙说道:“道友勿怪,道友勿怪,是闻仲糊涂了,既然如此,道友所请,闻仲答应了,明日便往宫中一趟,请来密旨,暗中实行,道友以为如何?”
“这还差不多。”敖信闻言点点头道。
“那么,道友所谋,不知是?“闻仲见敖信脸色好转,连忙问道。
第468章 匆匆三年
闻言,敖信连忙说道:“如今商朝虽然陷于困境之中,却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要说困境,如今最大的困境,无外乎整个商朝,就只有太师一人坐镇中央,导致只要国中有什么大事,只要将太师调走,便会四方云动。”
“因此,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让朝歌之中,多一些能够镇压乾坤的人,在下不才,多少还算有些本事,愿替太师坐镇中央,避免一旦朝廷出事,太师无暇分身,导致天下大乱。”
“同时,还应该多请几位同道中人前来,共谋大事,旁人不说,却说与我龙族合作的申公豹,交友广阔,倒是可以请来,也不用让他述职,只要他担一个国师的名头,四下游走,为商朝请几位有志之士,协同坐镇,为日后封神大劫做好准备就行。”
“到时候,一旦战乱起,这些人便能够迅速镇压四方,到时候,就算是天庭想要有所动作,没有了人间王朝的势力,他们总不能自己亲自上场,搅乱乾坤吧,到时候,商朝之困,自然也就解了。”
闻太师闻言大喜,连连点头,“好好好,这个办法甚好,既然如此,我这就下去安排,遍走三山五岳,请来志同道合之辈,保我成汤天下安稳如初。“
“且慢!“
见状,敖信连忙拦住闻太师。
“道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闻太师疑惑道。
敖信说道:“太师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可是此事兹事体大,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得上的,况且,要和元始天尊和天庭做对,太师以为,谁都有这个背水一战的胆量吗?就连我那龙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恐怕也不敢全力出手。“
“太师如今广发英雄帖,恐怕非但不能保全朝歌安定,反而会闹的沸沸扬扬,走漏风声,到时候,反倒要生出祸事来了。“
“那,那依你之见,这该如何是好?“闻太师忙问。
“要对抗元始天尊与天庭群仙,等闲之辈,是不行的,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请来,之后和你我一样,被陷在这封神大劫之中,被人算计的左道修士,大能大德之才,才能被引入朝歌,加入你我的阵营。”敖信说道。
“可是,我等又如何知道,那些人被算计其中,又如何去找呢?”闻太师有问。
“此事不难,天庭想要改朝换代,镇压群邪,一些左道修士,必定都在他的打压行列之中,在此之前,我已经遍查天地之间,修为精神,大善大德之辈,这些人,数量不多,却一个个法力高强,只是,如果不拿出实证来,怕是不会相信你我之言,加入这等大劫中来。”
“因此,在如今大劫未起,劫难未生之际,恐怕难以说服他们,只会走漏风声,因此,此事不宜张扬,还需小心寻访为妙,如今我心中,已经有了腹稿,待得太师圣旨真意首肯之后,我便出去寻访,为教太师相信,我先将其人身份,一一告知太师才好。”说着,敖信便在闻太师耳边,将一群原截教弟子等人的来历告诉了闻仲。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为镇守成汤天下多年的太师,闻仲的见识自然不俗,敖信所言等人他也尽数知晓,知道一个个本领不凡,而且如敖信所说,都是左道修士,而且是左道修士中,一些清净自在,并非祸乱天下之人,顿时放下心来。
“既如此,此事便请道友决断,闻仲莫敢不从。“闻太师说道,此事便就此打住不提。
次日一早,闻太师便亲至王宫,与纣王密谈此事,从早上说到晚上,期间连饭也顾不得吃,一直到深夜时分,才终于拿到了敖信所要的密旨。
此后,朝歌之中多了一位不知来历的御史大夫,名唤沈信,说是御史大夫,可日日神出鬼没,就连朝堂也不曾出没过几次,整个朝堂之上,也没有几个人认识,唯一熟悉一些的,就只有太师闻仲和纣王了。
也不知道这位沈信,到底给这两人灌脸什么迷魂汤,让他行走各处,动用钱粮,随意挥洒,打着纣王的名号,建立行宫,劳民伤财,惹得民间朝堂怨声载道,不少人上本弹劾,却要么被纣王留中不发,要么被闻仲浅浅揭过,随意罚了些钱粮,也就当惩处过了,一度超越费仲尤浑,成为朝堂第一大奸臣。
如此日日复年年,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三年过去,每天参奏沈信已经成为朝歌官员必备的行程,可沈信还是极少现身,我行我素,众人已经渐渐麻木了。
朝歌变化不大,倒是成汤天下的颓败之势越发明显,只要能接触到大量信息,脑子灵光的家伙,基本都感觉得出那么一点点意思。只是,朝歌依旧歌舞升平,对外边的反应稍稍有那么点子纯度,尤其在此时交通相当不便的时候。
正如敖信所预料的一样,随着四方诸侯越来越强大,明里暗里,整个商朝都呈现一片暗流涌动之象,先是数年前东夷蛮族犯边,大商边军竟然连败几仗吃了不少暗亏,朝歌自是非常不满,当机立断派出精锐大军前去支援。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对于朝歌的实力而言,实在不值一提,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场大战之后,商朝的军事实力也渐渐暴露在众人的眼前,至少明面上的实力如此,一时间,朝堂上下,暗流涌动的更加多了起来,彼此之间的试探摩擦也更多了。
眼看四方诸侯越来越压制不住,纣王已经渐渐坐不住了,闻仲如今也是心力交瘁,脸上愁容不断。
看着一脸愁容地闻仲,敖信笑道:“太师放心好了,这几年借助打造行宫,我行走天下,已经布下不少的后手,暗中准备不少,龙族那边,也早在准备之中,只等有人冒头,就能打个措手不及,如今时机将至,我也要离开朝歌,前往寻访当日所言的一众左道大拿了,太师只请坐镇朝歌,待我归来便是。“
第469章 剧情开始
闻仲闻言大喜,立刻与敖信详谈一番,就坐镇朝歌一事,布置再三,这才放下心来,从容不迫的离去。
数日之后,敖信便离开朝歌,一路返回陈塘关来。
就在敖信出现在陈塘关的时候,此刻的陈塘关也恰好陷入一场“热闹”的景象之中。
陈塘关外,熊熊烈火好似流星火雨一样,从天而降,轰隆隆落在城池村庄中的各个角落,爆炸声回响不断,半个陈塘关几乎陷入一片火海,人声鼎沸,哭嚎声不绝于耳。
其中,一个瘦小的身影犹如闪电一样,迅速的在郊外穿梭着,一路朝着海边奔袭而来,那小小的身躯,爆裂的火焰,不用多说,就让人一眼认出他的身份,这个故事的主角,魔童哪吒。
看到眼前的景象,敖信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哪吒骗过结界兽,来到陈塘关,偶遇海夜叉作乱,因此大发神威,抓捕海夜叉。
结果,由于海夜叉能够幻化成水的模样,因此哪吒一路追来,反被人误认为是他抓走了孩子,最终还和村民起了冲突。
当初看电影的时候,无数人为哪吒打抱不平,在哪吒忍无可忍,出手殴打村民的时候,简直是大快人心。
不过敖信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并没有这种感觉,并非是他不同情哪吒,事实上,对哪吒他无比的同情,他也最清楚,作为被人摆弄命运的人,想要冲破命运与成见,是何等的艰难。
但他同样能够理解村民为什么会这样,对于村民来说,哪吒就是一头关在动物园里被驯化的狮子,大家都知道,动物园的狮子经过驯化,等闲不会伤人,隔着笼子和屏幕的时候,自然可以轻松观看。
可是一旦有一天,动物园的狮子跑出了动物园,哪怕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