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天啊,这只凤凰太苟了-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一统人族,成为即便不被诸圣认同,也是名副其实的人族共主。

    这时诸圣坐不住了,只得前往凤族与林阳商讨,要么林阳选择少昊为帝。林阳得此功德,之后的四帝不再插手。

    要么就让少昊辞任,寻人继承共主之位。

    林阳于是寻来了少昊,询问其意见,结果少昊不愿成为五帝之一,而是要拜林阳为师。

    林阳见其坚定,便收了少昊为门下二弟子。而少昊则将位置传给了自家的侄子颛顼。

    颛顼继位之后,也不负期望,在西方二圣派来的弟子辅助下,贡献极大,制历法,初创九州,其疆域之大,东起蹯木,西至流沙,南至交趾,北至幽陵。

    颛顼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功德圆满后,也是进驻火云宫,与三皇一起,镇压人族气运。

    颛顼之后,便是帝喾,帝喾是颛顼的侄子,也是得西方二圣派出的弟子的辅助,继位之后,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

    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

    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

    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缔造了一时之盛世。

    帝喾以木德为帝,功德圆满之后,同样进驻火云宫,镇压人族气运。

    就此,一切似乎又走上了正轨。但就在帝喾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尧之后,尧继帝位,却出了意外。

    尧是由截教弟子多宝道人辅助,本来人族在尧的统治下,也是快速发展。

    但就在尧的统治后期,即将功德圆满,成为人族第三帝,进驻火云洞之时,却发生了水患。

    洪水泛滥,淹没人族疆土,尧于是派出鲧前去治水。

    结果鲧治理洪水多年依然不见成效,尧大怒之下,将鲧杀死于羽山。



第一百一十二章 淮水无支祁孔宣再收二徒



鲧死后,尧继续派人治理洪水,但也都不得其法,如此便一直拖延了下来。

    之后尧退位,禅让于舜,前往火云洞,成为五帝之一; 镇压人族气运。

    而舜继尧之帝位,也是得多宝道人的教导,一方面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

    一方面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

    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

    最后,便是舜继承尧的任务,继续寻人治理洪水。

    在群臣的建议下,舜决定征辟鲧的儿子,也就是大禹来治理洪水。

    而大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来疏通河流; 果见成效。

    不过也就在大禹为之欣喜时,却遇到了有大妖作乱,阻止他治水。

    不死火山中,林阳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声。

    “叮,神级选择系统发布任务:赤尻马猴在淮水中兴风作浪; 阻止大禹治水,是否帮助大禹,收服赤尻马猴?”

    “选择一:接受任务,可获得时间法则碎片一块。”

    “选择二:拒绝任务,可获得空间法则碎片一块。”

    ……

    林阳睁开眼,听着系统的提示,愣了愣,随即元神推算天机,却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赤尻马猴?那就是无支祁了啊!洪荒有名的混世四猴之一。

    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这猴子传说就是感应到了自己的死劫,才出来搞事的。

    最终也被大禹擒住,关在了淮井之中,永世不出。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完成了它的愿望。

    但林阳想来,大概不是的,这样的结果,就算是没有死,但和死了又有什么两样?

    被关在淮井之中,永世不出,这就是永世的囚禁啊!

    “系统,我选择一。”

    林阳做出了选择,随即又找来自己的兄长孔宣。

    只见孔宣的修为越发精深,林阳对孔宣道:“兄长,那五帝最后的一帝已出,名曰大禹。”

    “不过其现在正遇到麻烦,还劳烦你去帮一帮他,顺便这教导大禹的事情,也还要靠兄长你,毕竟你有经验嘛。”

    孔宣听得无语,虽然说林阳话说得很好听,但不知为何,他从字里行间总感受到林阳这是自己偷懒,才把这事情交给了自己。

    不过孔宣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能给自己这三弟分担点责任,他还是很乐意的。

    “对了,兄长,那猴子你不要杀了,可以带回来,或许你喜欢的话,也可以收他为徒。”

    林阳又叮嘱道。

    “没问题。听你这样说,这猴子也是稀有,如果有缘,那自然不会错过的。”

    孔宣笑道。

    出了不死火山,孔宣直奔淮水而去,到了淮水,果然看见一头猴子在淮水中兴风作浪,好不嚣张。

    有数名大罗金仙围攻于他,却都被他打翻落入水中。

    狼狈不已。

    “好猴子,这本事不差。”

    孔宣隐在云端偷看,只见这无支祁使得是一条镔铁棍。

    而且善于操弄大水,本领之强,孔宣所见,也就那水之祖巫共工能胜得过他。

    不由得,孔宣也是起了爱才之心。

    而就在这时,突然下方淮水中的无支祁仿佛是感受到了什么,双目中射出神光,向孔宣所在的云层看来。

    却是隐约感受到了孔宣的窥视。

    孔宣当即也不再藏身,现出身形来,却是穿着一身青衫,面色儒雅,双手空空。

    不像是修道人,反而像是一个书生。

    无支祁眼中先是露出凝重,随即便大喊道:“哪来的高手,可敢和我一战?”

    孔宣身形落了下来,出现在无支祁的对面,笑道:“凤族,孔宣。”

    听到孔宣自报姓名,无支祁当即脸色一变,却是知道孔宣的名头。

    毕竟此时的凤族,独占一方大地,威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而孔宣作为林阳之兄长,在地皇年间,也曾作为帝师出现过。

    无支祁自然知道孔宣的厉害。

    他只是区区一大罗金仙而已啊,怎么把孔宣这等的高手也惊动了呢?

    无支祁颇有些进退两难。

    “无支祁,我从我三弟那里已经知道你的来历了。”

    孔宣道。

    无支祁闻言,脸色更是大惊,叫道:“我有什么来历?”

    “连凤尊都要对付我吗?”

    孔宣摇了摇头,笑道:“你不要慌张,无支祁,我三弟跟我说过,不杀你,只是将你带回去。”

    “带我回去?”无支祁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他为什么要来搞事,阻止大禹治水啊。不就是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一缕生机所以才如此而为吗?

    现在听孔宣的话说,自己竟然入了那南方凤尊的眼里?

    因为看重自己,所以特意让孔宣来收自己?

    “没错。”

    孔宣道:“所以,无支祁,你要怎么选?是继续阻大禹治水,还是随我去南方?”

    无支祁当即大拜道:“谢道尊仁慈,无支祁愿意去南方。”

    “好。”

    孔宣大笑道:“那我再给你一个选择吧。无支祁,你可愿拜我为师?”

    无支祁一愣,复又大喜拜道:“弟子无支祁,见过老师。”

    孔宣收了无支祁,淮水之乱顿时解决了。

    大禹连忙来谢过。

    而孔宣干脆也把大禹给收了,如此一来,孔宣门下也有三个弟子了。

    大弟子自然是神农,二弟子是无支祁,三弟子则是大禹。

    孔宣让无支祁也来辅助大禹,继续治水。

    毕竟无支祁擅长操控大水。

    果然,有了无支祁的帮助,大禹治水更加顺利了。

    治水期间,大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大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多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而有了这么大的功劳,在舜退位之时,便将帝位传给了大禹。

    大禹便为三皇五帝的最后一帝。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夏禹炼九鼎九州结界



大禹因为在治水的过程中,几乎走遍了整个人族的疆土,因此对各地的地形、习俗和物产等等都了如指掌。

    于是在大禹继承帝位之后,便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而且大禹还建立了夏朝,为人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以阳城为帝都,帝都之外五百里叫做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大禹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夏朝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召开了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    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

    “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

    众人也都知道大禹是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在看到大禹的这种态度之后,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从此天下归心。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也就是青铜。

    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便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九个大鼎,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和雍州鼎。

    九座青铜鼎各自对应着九州,在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

    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大禹成为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

    九鼎铸成之日,又有九龙出现,却是祖龙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

    九龙纷纷逼出自己的精血,融入九鼎之中,却是使得九州鼎更加神异,汇聚了人族和龙族的气运。

    如果将九州鼎一起催动,则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结界,名为九州结界,却是将人族的九州疆土尽皆笼罩在其中,可庇护人族,抵御外敌。

    大禹铸成九鼎,终于功德圆满,成为五帝的最后一帝,进驻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

    而在大禹离开之前,便将帝位让给了群臣推荐的益。

    然而大禹刚离开,益的帝位还没坐稳,这时候大禹的儿子启却造反了。

    启斩杀了益,继承大禹的帝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帝王。

    而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禅让制也被世袭制所取代。

    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

    夏朝之后的统治并不安稳,各种内乱外乱频发,甚至还出现了失国的事件,虽然后来又重新夺了回来,但夏朝却也仅仅只经历了十四代,就宣告灭亡了。

    取而代之的,乃是商朝。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国力壮大,而恰逢夏朝的末代之帝夏桀行暴政,于是进攻并且推翻了夏朝,建立了新的政权。

    也就是商朝,又称作殷商。定都于毫,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汤诰》,要求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