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家人丁还是很兴旺的。
男丁女子都不少。
既然柳小莲不可能嫁到方家去,那她可以想办法把自己的孙女塞过来呀。
如果能嫁给七郎做正妻,那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那给四郎做妾,也是好处多多的。
方老太以前把孙子带过来,就是想着找机会撮合他和柳小莲。
可是如今苏锦绣把话都挑明了,方氏以后定然也会多了防备,干脆,倒不如另辟奚径。
毕竟,如果是把孙女带过来,那行事可就方便多了。
四郎这几日正好在家,七郎过些日子也就回来了,若是四郎走了,想要接近七郎应该也会更简单。
毕竟,在老太太的眼里,七郎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呢。
这就是生瓜蛋子,最好糊弄了。
方老太说没见着大外孙子呢,不乐意走。
苏锦绣知道他们这是故意呢,可是人家当外婆的想要见见外孙,她也不能拦着。
干脆就让人安排了早先柳老头两口子住的那个小院儿,偏是偏了点儿,可是清静呀!
苏锦绣给杨嫂使了个眼色,“把东西都给备齐了,别再让老太太挑嘴,说我对她不敬了。”
“是,夫人,您放心,一定都安排好。”
方老太和方二爷虽然是母子俩,可是既然住进柳宅了,还是将他们的住处分开了。
毕竟男女有别,不合适。
不过,方老太还是差人将儿子叫过来,说是让他帮忙把东西给归置一下。
丫环想要动手,被老太太拦了,说是自己的东西,不习惯让外人碰。
什么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想着让儿子过来呢。
方二爷把门一关,“阿娘,您看现在怎么样?”
“放心吧,莲姐儿不能嫁过去,那咱们可以嫁个姑娘进来呀!这苏锦绣话里话外的意思,不都是咱们方家配不上莲姐儿嘛,既然这样,咱们嫁个女儿进来,这她可不能再拦了吧?”
方二爷一时没明白过来,一脸不悦,“那不是一样嘛!不都是方家人?”
“那能一样?这姑娘家嫁进来,那就是柳家人了,又不是将七郎给带到乡下去吃苦,他们还能说什么?再说了,咱们方家的姑娘长地也水灵,嫁给七郎做正妻,那也是亲上加亲,这种事情,古来有之,你妹妹定然也会答应的。”
方二爷挑眉,倒是忘了这一茬了。
“放心吧,我瞧着你妹妹对她几个侄女还是不错的。我合计着,老大家的芳姐儿,你家的红姐儿,年纪上都合适,而且样貌也都不差。就看看七郎能看中哪一个了。”
对于这两个孙女的长相,方老太还是很放心的。
而且都是豆蔻年华,配七郎,那也不算是辱没了他。
方二爷的小心思就开始动了起来,“阿娘,咱们之前不是也提过了,可是妹妹那里不肯松口呀,只说七郎和莲姐儿的婚事都得让四郎做主。咱们这事儿,还得去找四郎说。”
“你放心,四郎那里自有我去说。不过,我瞧着那个苏锦绣是个爱坏事儿的,得想个法子把人支走。”
方二爷一听就蔫了,这是她的家,那可是正经的女主人,他们怎么把人支走呀?
“你放心,这个简单,只要我说想跟外孙子说说体己话了就成。到时候,你记得在一旁帮个腔,我这个当外婆的,想跟外孙单独说两句话,这还不简单?”
这么一寻思,倒还真地有门儿。
“那成,我去前院儿盯着些,四郎回来了,我就带他过来。那苏锦绣未必就能赶得上见。”
“那样正好。”
两人在屋子里商量的倒是热闹,丝毫没注意到外面一个小小的身影,已经快步去了主院。
苏锦绣听完了下人的禀报,只觉得这个方老太也太逗了。
如果她是七郎的阿奶,那想要插手七郎的婚事,兴许还有几分的理由。
可是一个外祖母,哪里来的这么足的底气?
还亲上加亲?
我看她是想着把柳家的产业都给冠上方姓吧?
苏锦绣气不顺,想了又想,还是派人去门房那里候着了。
估摸着,柳承恩也快回来了。
柳承恩晌午饭了些酒,然后就直接在老师家里歇了一个时辰。
回来的时候,酒已经醒了大半儿。
不过刚进门,就被杨嫂给拦住说了几句话,再之后,柳承恩就是被杨二和杨嫂给搀扶着去了后院。
方二爷这边还等着呢,可是一瞧人醉地这么厉害,有什么事情怕也是说不通了,干脆,想着明天再说。
柳承恩听完了小丫环的禀报,嘴角微微抖了抖。
对于这个外祖母,他的印象还真地是不怎么好。
当然,倒也不能说方老太这人多坏。
毕竟,家里头穷,这就是万恶之源。
外家当初不愿意支持他读书,他也没有怪过方家。
毕竟方家也有那么多的人要养呢。
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所以,柳承恩在这方面倒是不怨恨方家。
他之所以对方家的印象不好,那是因为幼时有几次看到过方老太训斥方氏。
说她是个榆木脑袋,说她不知道贴补娘家,说她是白眼儿狼之类的。
总之,方老太就是很明显的重男轻女的那一种。
当初他们一家还没有被赶出去,方氏手里头哪有银钱?
辛苦攒了大半个月,才藏了五文钱,也不过是刚够两个包子钱的。
柳承恩当时就看着方氏捧着这五文钱哭,可见当时是有多委屈。
“阿锦,你想怎么办?”
苏锦绣叹了口气,“四郎,我没有看不起方家的意思。只是如果七郎以后的岳家是这样的人家,只怕会给他的前程带来麻烦。若只是穷,咱们也不会轻视了方家,只是这番作派,我担心他们养出来的孩子在品性上就不行。”
第229章 柳承恩毒舌再现
其实,柳承恩也是在担心这个。
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大兴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他深刻地知道一个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品性的形成是有着多么关键的作用。
想想柳大郎,再看看那个宋秀才,这一切不都是最好的例子吗?
“方家的事情,我会亲自跟方家族长谈的。如果他们不能安分一些的话,我不介意让方家人都长长记性!”
苏锦绣听得眼睛都直了。
这就直接要去方家的族长了?
想想也是,四郎的阿公已经过世了,所以方家真正当家做主的人,应该是方老大,可是听着莲姐儿的意思,方家大舅舅只来过两次,而且每次都很拘谨。
也就是这位二舅舅有些嚣张。
“你要直接越过大舅舅去?这是不是不太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他现在是一家之主,如果不能当好这个家,那他也应该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和教训,否则,方家早晚要出事。”
苏锦绣想到了夫君的厉害,便觉得他说什么都对。
当天晚上,柳承恩以醉酒为由没有再出院子一步。
一直到了次日早饭时,这一大家子人才算是见了面。
方老太身为长辈,便故意拿乔,推托说自己换了地方没有睡好,所以才起晚了。
苏锦绣看她神采奕奕的,可不像是没睡好的样子。
倒是柳承恩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既然阿婆在这里住不惯,今日就回去吧,我会安排人送你们回去,还有,以后也尽量不要再在别处留宿了。您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一晚睡不好,便是将养十日也未必能养回来。”
方老太的脸一僵,怎么也没想到柳承恩能说出这种话来。
方二舅在一旁都听傻了。
这叫什么事儿?
可是仔细一想吧,四郎好像也没说什么难听话,而且话里话外,也都是透着关心呢。
说到底,还是方老太自己先说的没睡好。
这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呢,怪不到别人头上。
苏锦绣忍着笑,还真地是痛快!
方老太落坐后,便想着提一提七郎的事。
哪知道,柳承恩却是轻咳了一声,“先吃饭吧,有什么事,用过早饭再说。”
在不知不觉中,柳老二一家子都越来越像是大户人家的主子了。
吃饭的规矩也是越来越注重。
不仅仅是这一点,还包括以前使唤下人时,他们有些不自在,可是现在,却已经是很熟练,也很自得了。
所以说,时间,真地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用过早饭,柳承恩让人将东西撤了,然后一行人挪到了偏厅说话。
偏厅三面都是窗子,此时窗子打开,各处的风景都不相同,倒是令人心旷神怡。
“二舅舅,先前宋有忠曾派人去找你,无非就是想要利用你来拖延我赶考,好在我先一步找到了你,二舅舅,那些银子可花完了?”
方二爷的脸色一僵,原本这些日子还总觉得自己是四郎的恩人呢。
现在被他突然提及,怎么听自己都像是一个被人使唤的下人。
“呵呵,还成。那些银子我也没有都花,大部分都给了你阿婆保管了。”
方老太其实哪里见过什么银子呀!
不过,当着几人的面儿,还是要维护一下儿子的脸面的。
“是呀是呀,都交给我管着了。”
“阿婆,阿公过世的早,没能享上福,小辈们也没机会在他面前尽孝了。待会儿我亲自送你们回去,正好,也让我阿娘去阿公坟前上烛香,烧些纸钱。”
方氏的眼睛亮了亮,随后又是有些高兴又是难过的,“是呀,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我还没有跟阿爹说过呢。正好,今日就让四郎与我一同去上烛香,也好让阿爹在天之灵安息。”
这把死人都搬出来了,方老太也实在是说不出不愿意回去的话了。
苏锦绣算是看出来了,四郎心里头什么都清楚,就是不愿意跟他们浪费时间。
昨晚上四郎那原话是怎么说来着?
说是大好的青春时光,怎么能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人身上?
这话此时再想想,觉得更是在理了!
可不就是这样嘛!
不重要的人呢!
没必要!
于是,方老太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他们母子就被送回去了。
到了方家之后,柳承恩面色冷漠地看了他的大舅舅一眼,直接去找方氏族长了。
族长一听说是官老爷找他,那都吓得浑身哆嗦呢。
虽然这个官老爷跟方家也有些关系,可是说实话,跟他们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甚至见了面,都不一定认识。
柳承恩也没有跟他弯绕子,“方族长年纪大了,方家的人,最好还是约束一下,本官虽然现在官职不高,可也容不得旁人来欺负本官的家眷!”
族长吓得一激灵。
柳承恩的家人?
那可是官眷了!
虽然没有品级,可就是高人一等了。
很多普通老百姓不能用的规制的东西,他们都能用了。
所以,到底是哪个想不开的去得罪了柳家人?
有人凑过来在族长耳边低语了几句,族长的脸都吓白了。
“还请柳大人恕罪,是老朽无能,此后定然会好好约束族人,定然不敢再犯。”
“那样最好。本官姓柳,不姓方。所以,如果再敢有人打着本官的旗号胡做非为,本官不介意大义灭亲,至少,还能给本官搏一个好名声,也免得再被人诟病。”
族长听着都觉得腿软。
那官老爷的权利可是大着呢。
可不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惹得起的。
“柳大人放心,小老儿知道怎么做了。”
“很好,不该随意乱走的人,最好就是乖乖地待在家里,这一次,本官看在我死去的阿公的面子上,就不计较了。再有下次,本官定不轻饶!”
“是是是,一定一定。”
从族长这里得到保证,柳承恩也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了。
离开的时候,他注意到了方大舅那一抹复杂中透着几分愧疚的眼神。
对此,柳承恩也只是微微摇头。
方家的事,但愿能就此结束。
第230章 解决方家
柳承恩其实也不想以势压人,可是对于方家这种欺软怕硬的本性,也只能如此。
走的时候,方大舅紧追着他出来,原本应该是受人敬重的长辈,现在却追在他后面跑,妥妥的一副仆从相。
柳承恩内心也实在是不忍。
可如果不这样逼他一次,只怕方家以后也会越来越不像样子。
趁人不备,柳承恩还是塞给了他两张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