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宫里出来,柳承恩僵硬地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脖子,感觉后背湿滴滴的,怪不舒服的。
自己只是让人在田村做一个试种,没想到也是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的。
所以说,自己在这位至尊的面前,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吗?
伴君如伴虎呀。
柳承恩无奈地叹了口气,又想要让自己名垂千古,有所建树,又不想担风险?
怎么可能!
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下面的叶片不能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
但是这种话,能跟皇上说吗?
不能!
别说是皇上了,就是苏锦绣那里也是不能说的。
否则非得把他当妖怪给抓了不可。
因为皇上给派了任务,所以柳承恩也不得不绞尽了脑汁,将自己能想到的关于农田里增产的法子都写了个遍。
写完之后,再逐一地确认可行性,然后再重新抄写一遍。
可行性较低的,还得再想法子写出如何能推行下去。
上辈子做了那么久的管理层,自然知道,身为下属,不仅仅需要找出症结所在,关键是要给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司的重用。
眼下,皇上可不就是他的上司嘛。
一直弄到了半夜,总算是弄完了。
主要还是现在条件简陋,这要是有一台电脑,分分钟搞定!
唉,落后的生产力呀。
还好,他官职太低,不需要上早朝,因为他还没有那个资格。
比起那些重臣们来说,他还能多睡半个时辰。
等到勤政殿的王公公再来宣他的时候,便是同科的状元都有些不高兴了。
按理说,皇上宣诏也应该是优先考虑他的,现在倒好,昨天是宣的柳承恩,今天又是!
梁思明看状元范兴不高兴了,心里面则是偷着乐。
最好是两人斗起来才好,他不过是二甲进士,被一个探花郎抢了风头也没什么,可是范兴可不一样,他是本届的状元,而且又是顺阳府范家的人,他们要是斗起来,那才热闹。
顺阳范氏,是顺阳府重要的士族之一。
这支范氏人,兴起于秦汉之际,数百年声名显赫,其间累世相继,历朝历代,都有范氏嫡系为官,贵显于世,顺阳范氏,是大兴朝范姓中最为显赫的一支。也因此,有不少的范姓人,都想要跟顺阳范氏攀附。
一旦有了顺阳范氏的照拂,这日子和前途都会顺畅。
当朝内阁中,便有范阁老,同样的一甲榜眼出身,后入翰林,再被派到地方为官多年,之后调回京城,便一直辅佐先帝,直到先帝驾崩,当今圣上继位,又协助新帝站稳朝堂,不久后,便入内阁为辅。
严格算起来,范阁老入内阁的时间并不算长,不足十年,如今已经是花甲之年,也当回乡养老了。
如今看到范氏又出了一位状元爷,范阁老自然是最为高兴的。
只是可惜了,年纪上偏大了些。
想要有所建树,怕是很难了。
四十岁的状元,等到告老还乡,也不一定能做到四品官。
官场的规则,要么熬资历,要么就是拼人脉。
而范阁老再厉害,也不可能拔苗助长地太厉害了,否则,皇上第一个不会饶了他。
好在,除了范兴,范家还有其它人已经是身处高位了。
所以,范家只要不作死,五十年内,绝对不会衰落。
皇上当初点了范兴为状元,其实也是看在了这位范阁老的面子上。
实际地相处下来,他发现这个范兴过于迂腐了些。
脑子不够灵光,很多事情,只会照本宣科。
这种性子的人,若是没有范氏庇佑,只怕在朝中也是吃不开的。
皇上看过了柳承恩写的折子。
还真地是厚厚一沓子。
皇上将这些都看完,已经是过了一刻钟。
不怪皇上看地慢,一则是这写地也的确是多,而且详尽,而且皇上看地也仔细,生怕再落下什么要紧的。
“不错,可惜如今我朝已经没有大司农一职了,要不然,这个职位绝对是得你来坐!”
“微臣惶恐,能为皇上解忧,是微臣的本分。”
皇上点点头,甚是满意。
“此事,朕会再着内阁商议,另外,在此之前,朕会差人先在皇庄里头试一试。柳卿呀,朕的皇庄离田村不远,你以后去田村的时候,顺便再去一趟皇庄,指点一下那些个废物们。”
果然是圣宠呀!
柳承恩却觉得皇上这是逮到了一个不要钱的劳动力,狠着心的压榨呢。
“回皇上,微臣每日还有公务要忙,这时间上可能不太多。”
皇上眯眼,这是拐着弯儿地说没时间呢。
“这有何难?你且放心,朕自会差人安排。你手头上的那些个差使,别人也能做得,可是这增产一事,却是离了你不行!”
“是,那,微臣听凭皇上调遣。”
柳承恩知道,自己是想推也推不了了。
“朕听说你家夫人的手艺不错,近来可是有不少人在朕面前抱怨衙门的伙食不好呢。”
柳承恩立马紧张了起来,“诸位大人们未免夸大其辞了,不过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点心而已。”
对于他如此自谦,皇上又有些不高兴了。
“你也差不多就可以了。朕又不会跟你抢人,总是贬低自家夫人做什么?是朕听闻母后近日食欲不振,御膳房那边想尽了法子也没用,倒不如让你家夫人做些小点心送进来试试。”
柳承恩脑门儿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又是谁故意在皇上跟前嚼舌根的?
那位尊贵的太后,哪里能随便食用外面进来的食物?
真出了什么事,他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皇上,微臣身份低微,内子不过是乡野出身,做出来的东西粗鄙,怎敢入太后之口?便是太后多看一眼,都是污了太后的身份。”
皇上轻笑,“出息!”
这话,怎么听就透着几分的亲昵呢?
第241章 皇上嫌他死地不够快呀
皇上当然也知道宫中饮食的一些规矩,也知道如今柳承恩圣眷正隆,的确是不适合再出风头了。
“罢了,你且去吧。皇庄的事情,你记得多多上心。”
“是,微臣遵旨。”
免了让苏锦绣送点心进宫的事情了,那这皇庄那头,柳承恩也就不敢再讨价还价了。
这位可是天子,是大兴朝最为尊贵的人,柳承恩还是知道见好就收的。
皇上也没薄待他,走的时候,皇上顺手将两支上等的狼毫笔直接送他了。
竒_書_網 _W_w_w_。_q ǐ_S_u_W_α_N_G_。_C_c
这狼毫笔可是难得!
狼毫,是指用黄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笔。
像是小楷狼毫,是用黄鼠狼尾部的毛制成,故名狼毫。其做出来的毛笔很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
皇上赏的这两支,那就更不一般了。
只看这笔端表面呈现嫩黄色或黄色略带红色,有光泽,仔细看每根毛都挺实直立。腰部粗壮、根部稍细。把笔尖润湿捏成扁平型即可见其毛锋透亮,呈淡黄色。
而这笔杆更是用了楠木,毕竟是皇上用的东西嘛,怎么可能差得了?
皇上有赏,这是好事。
可柳承恩心里头苦呀。
出殿门的时候,还得恭恭敬敬地捧着两只盒子。
待下了台阶,便快速地将东西揣到怀里,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了。
皇上只是宣他过来面圣,都已经惹人嫉妒了,若是再让人知道他还得了皇上的赏,估计能气得胡子都翘起来。
柳承恩可不想花这个心思跟他们玩儿什么宫斗计,还是明哲保身为妙。
好在,自打这一次之后,皇上一连七八天都未曾再召见他。
如此,翰林院中原本有些诡异的气氛,也总算是被平息了个七七八八。
一转眼,已经到了七月。
当初苏锦绣买下了田村的一些地之后,便听柳承恩的,让苏孝整出几亩地来,种上了春苞米。
这个时节,正好也要收了。
春苞米,在这会儿可是稀罕物。
除了嫰苞米可以直接煮熟了吃,老苞米可以做成苞米糁的饼子或者是粥之外,其它地方也都是宝。
苞米窝子,也就是苞米外面的那层皮,到了就成了枯黄的那种,可以撕成细条,然后再纺成线,最后可以做成圃团或者是草鞋等等。
至于苞米秆,柳承恩也是有大用的。
转了一圈,现在还不能收,只能先撇了一些嫩苞米,煮着、烤着换着法子的吃。
后来,柳承恩还干脆让人把这些嫩苞米给剥下来,一粒一粒的,再弄个古代牌的没有松仁苞米。
松仁这东西贵,不过还是可以少买一些的。
这道菜一做,苏锦绣连着吃了好几天,也不嫌腻。
不仅她吃,还给隔壁的两位夫人都送了不少。
杨珊珊逢人就夸苏锦绣的厨艺好,不知不觉间,苏锦绣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了。
蒋夫人也爱吃这道菜,还特意亲自去学了回来。
可是等出锅之后,尝一口,便有些蔫。
“怎么就没有人家做的好吃呢!啧,看来我这手艺是真不行。”
柳承恩试着种春苞米的时候,还没当上翰林院的编修呢,还特意嘱咐的苏孝,一定不能忘了播种。
如今这东西种出来了,他们自己吃了个痛快,户部那边也有人盯上了。
因为苏孝发现了商机,天天让人撇上几筐的嫰苞米,然后拿到京城来卖。
嫩苞米原本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可问题是,现在人们都是种秋苞米,还得再有将近俩月才能下来呢。
这嫩苞米的香甜味儿,自然而然地也便得到了富家子们的喜爱。
苏孝也是个聪明人,没有自己直接弄到京城里头卖,而是跟京城的几家饭庄酒楼打好了关系,让他们在这里煮着卖。
啧,一到了饭点儿,整条街上飘着的都是苞米的香甜味儿。
可把那些个权贵们给馋坏了。
消息传到户部,自然就引起了轰动。
为什么?
户部是干嘛的呀?
那就是专门管着朝廷的钱袋子呢,直白些,就是管前些给皇上搂银子呢!
这会儿才七月,嫰苞米直接就上来了。
听说现在京城里头的嫩苞米都卖到十文钱一个了!
这是什么价钱?
这要是搁到两个月后,十文钱能买半筐嫰苞米了。
说到底,还是这东西稀罕。
现在放眼整个京城,也就只有这么独一份儿。
你说气人不气人?
到底是天子脚下,皇上又是一位明君,就算是有人想要仗势欺人,也得小心压制着。
更何况,那田地还是人家柳探花的!
户部尚书闻着这苞米的香甜味儿,那两只眼睛看到的,就是明晃晃的银子呀!
知道消息的第二天,直接就把这件事给捅到了御前!
于是,刚刚睡醒的柳探花,就这么迷迷糊糊地被人给抬进了宫。
好在,进殿之前,人已经清醒了。
“柳卿,你倒是说说看,这么早就种下苞米,你是如何想到的?”
“回皇上,微臣也不过是想着试一试而已。说来也是赶巧了,微臣在田村置地的时间不对,正好荒着几亩地,当时的小麦都长出来一大截了,所以,无奈之下,只好让人翻了地,然后试种一下。没想到,竟然真地成了!”
柳承恩这话,还真挑不出毛病来。
这件事情,整个田村的人都知道。
当初买下的那些地,的确是荒了好几亩。
当时还有村民笑话他们是傻子呢,花这么多的银钱买下一些长满了杂草的地,而且时机也不对,啥也种不了。
没成想,人家直接种上了苞米,竟然还有了收成!
户部尚书道:“皇上,微臣看过柳编修家种出来的苞米,个头很大,而且粒粒饱实,只是如今被他们给提前收了嫰苞米,这一亩地到底能产出多少,怕是很难计算了。”
产量这个词,成功地勾起了皇上的好奇心。
“柳卿做事,朕还是很期待的。柳卿,你自己说说!”
柳承恩都要悔死了,心底里头抽空儿还在吐槽着皇上呢。
一个七品小官儿,在朝堂上被皇上左一个柳卿,右一个柳卿的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