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还想着给妻子留点儿脸面罢了。
毕竟,他没想过休妻,只是想着给她一点儿教训。
当然,这也是他必须要摆出来的一个态度。
因为苏大郎的回来,所以,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想要把糕点方子给强行占有的老太太,这会儿也的确是有些尴尬了。
毕竟,她刚刚这所以敢大闹,就是以他们护不住方子为由,虽然这方子压根儿就不能算是苏家的。
可她是长辈呀,总是有理的。
现在见苏大郎把一切都解决好了,她若是再不依不饶的,才是真地让人看了笑话。
晚上,苏锦绣看到在院子里坐着发呆的兄长,微微摇头。
“大哥打算让大嫂在娘家待多久?”
苏大郎抬头看着月亮,“再说吧,她一心向着娘家,那就让她在娘家多住一阵子。”
“大哥,其实大嫂的心思我也能懂。假若是有一天我成亲了,而娘家日子不好过,我也一定会想法子照顾娘家的。”
苏大郎皱眉,一脸认真地看着她,“你有这个想法并不为过。只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底线,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一定不能越过那条线。”
苏锦绣点点头,在他身侧坐下,“大哥,果酱现在卖的好,而且利润是最大的,咱们家也不缺几样糕点的进项。咱们家人手有限,倒不如把几个方子让出去。”
苏大郎急了,“绣姐儿你万不可如此想。那东西是你做出来的,方子也是你的,怎能说让就让?”
“大哥莫急,我当然也不是说现在就让出方子。只是今日这情形你也看到了,老屋那边不会就此罢手的。这次咱们能保下了,下次阿奶定然会再想出更狠的法子的。”
苏大郎沉默了。
那是他们的阿爷阿奶,真要是赖着脸皮来跟他们讨要,父亲那里只怕也是顶不住的。
特别是二郎还在念书,明年就要下场考试了,若是他们再以此为威胁,这方子的确是不好保住。
苏大郎紧了紧拳头,哪怕是不好保,他也得尽最大的努力。
不能让绣姐儿的心血都白费了。
兄妹俩各怀心事,不再言语。
苏锦绣将最后的一锅果酱熬好,让大哥和阿娘帮着封口,之后便又让小四去查了还有多少的小陶罐。
“阿姐,小陶罐不足二十个了,大陶罐还余十二个。”
“好,你去忠叔家问问,看看明早能送多少陶罐过来。”
“知道了,阿姐。”
苏锦绣先前定的那种腌菜坛子,这会儿里头正在酿着黄豆酱,方子也是柳承恩给的。
时候还不到,现在都在墙根儿底下放着,也不敢开。
苏锦绣担心自己头一次做不好,所以只准备了一坛子的黄豆的量,结果没想到,等到前期加工完之后,这一坛子竟然装不下了。
苏锦绣现在就是有些担心,万一这一次没做好,那些豆子可就都糟蹋了。
“这果酱的生意怕是做不长久,毕竟这野山莓也不是常年都有,所以咱们也不能接太多的订单,万一到时候做不出来,咱们还得赔钱。”
杨氏这头封完了口,又想到昨儿大郎先后接了二百多个小陶罐的定钱,就有点儿担心了。
苏锦绣倒是很乐观,“阿娘放心吧,等这野山莓没有了,又会有其它的果子了。咱们守着大福山呢,山上的野果子可多了去了,还有那山杏毛桃,也是一样可以做成果酱的。”
杨氏听完眼睛一亮,“你说真的?”
苏锦绣笑着点头,“我已经让招财他们摘些山杏下山了。今天我就熬一小锅试试。”
杨氏听得自然十分欢喜,“现在山杏怕是还没有长熟,只怕是能酸倒了牙。”
苏大郎笑着应道,“那山杏即便是熟了,也是酸的。阿娘就放心吧,有咱们绣姐儿在,一定能把味道给调试好的。”
苏锦绣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信心,毕竟这也只是听柳四郎提了一嘴,具体的方子,还得靠她来摸索。
等招财摘了一小篓的山杏回来,苏锦绣洗净尝了一口,真地是险些没有酸掉了牙。
这么酸的东西,若是想要制成甜杏酱,怕是要耗费大量的糖。
如今这糖可是精贵东西,若是用量太大了,这成本也就要跟着上去了。
苏锦绣想到了以前吃这一类的瓜果,有时放上两天后会变软,而且口感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放几天后,味道就没有那么酸了。
苏锦绣深深地记住了今天这果子的酸味儿,打算也放两天后再做。
次日,苏二郎休假,竟是与柳承恩一起回来了。
“四郎来了,快进来坐。”
“叨扰了。”
杨氏笑地那叫一个热情,“哪里话。小四,快去给四郎冲一碗糖水过来。”
现在杨氏也大方了,家里虽然不备茶叶,可是糖水她还是不再吝啬了。
苏大郎正好算完了帐,将帐本也一并带上,进了堂屋。
“果酱咱们做了有二十天了,这是我记的帐,四郎看看。”
柳承恩却是摆手道,“不必。”
苏大郎心头一热,被人如此信任的感觉真是不错。
“这是你应得的那一份儿。”
柳承恩看了一眼摆出来的银子,竟是有四十两之多。
那果酱的价钱他是知道的,如今看这么多银子,定然是按五成给他算的。
柳承恩抬手拿了两个银元宝收起来,“我只是给了绣姐儿一个方子,不出力不出钱,实在是受之有愧,这余下的钱,还是给你们收着吧。”
苏保柱却是不依,“若是没有你这方子,我们哪里能赚得这么多的银钱?四郎你快收着。”
柳承恩却是坚持不肯,杨氏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这样,你先收了,下次再结帐的时候,我们就按三成算。”
柳承恩再次摇头,不过,注意到了一旁安静的苏锦绣,眸光一动,“绣姐儿,这方子是你又经过几次改良的,若不然,这二十两便交由你吧。”
苏锦绣被突然点名后,脸上一烫,总有一种没成亲就开始管着未婚夫钱袋子的感觉。
说实话,这种感觉,还真不赖!
第29章 咱盖新房吧
当然,最后这银子还是被杨氏给收起来了。
当着全家人的面儿,只说这二十两银子算是柳四郎给的聘礼了。
苏锦绣脸微红,这不是都下了一次聘了吗?
柳承恩笑笑不语,当初自己只带了五两的银子下聘,的确是少了。
二愣子在这里干满了一个月,也不提要走的事儿。
到期了,还是天天一早过来点卯干活。
苏家人都看出来这人有些转变了,便也未曾撵他。
这天二愣子将柴挑了回来,眼瞅着柴房里头都堆满了,便琢磨着是不是要跟着苏保柱一起下地。
扭头看到虎子和二狗子两人正笑哈哈地说着今日各自的进项,二愣子别提多羡慕了。
再看到了苏瑾行抱着豆子,他媳妇儿给他擦汗的情景,更是觉得自己以前不是个东西。
怎么就好赌了呢?
如果不认识那些个杂碎,那他的家现在是不是也是和乐融融的?
苏大郎看出来这小子有些转变,将他叫到一旁。
“我前些日子在镇上看到你家孩子了,被小少爷在大街上当马骑,还挨了揍。”
二愣子呆呆地看着他,眼底似乎是有些什么东西要冲出来,可是迷迷腾腾的,让他自己都有些糊涂。
苏大郎拍拍他的肩,“得空了,还是去看看他们母子吧,你家女儿也不小了,若是再等上几年,怕是”苏大郎没再继续说,一个长地还不错的小丫环在大户人家里要遭遇什么,他实在是难以启齿。
苏锦绣和小四一起挎着篮子在村东的竹林里头转悠,张月兰扛着一把短锄头跟她们一起。
这是来挖笋子了。
张月兰负责挖,小四负责捡,而苏锦绣则是大半儿的时间都在盯着大山瞧。
等到两篮子挖地差不多了,三人就准备回去。
方敏这会儿正好背着一个小竹篓下山,一下子碰面,眼底的恨意瞬间便涌现了出来。
“还真地是没心没肺,自家嫂子都要被休了,还能这么悠哉地出来闲逛,也不知道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小姑子,天天琢磨着如何让兄长妻离子散。”
张月兰扑哧一笑,“敏姐儿,你这是说谁呢?不会是在说苏家大郎吧?他现在可没孩子!”
方敏脸色阴郁,“不就是给他家做工嘛,用得着这么死命地巴结着?”
张月兰脸一沉,“你怎么说话呢?你要是想做工,你也出去找活计呀,可也得有人用你不是!”
这话扎心了。
方敏娘之前也来苏家找活,不过被杨氏给婉拒了,只说是她来的晚了,人都定下来了。
方家离苏保柱家最近,却是一点儿便宜没占到,这方家怎么能舒坦得了?
特别是方敏,上次败坏苏锦绣的名声不成,反倒是搭上了自己的名声,幸亏后来她一直对外哭诉,说是自己出去挖菇子的时候,荷包丢了,找了几次没找着,这才算是挽回了一些。
为这个,她还拿出来了一些私房钱,特意请了几个平时玩儿的好的姐妹给做了证。
不然,谁能信她?
苏锦绣其实没把她当回事,只做视而不见。
“嫂子,咱们回吧。”
方敏是以前和苏锦绣玩儿地最好的,不说天天在一块儿也差不多了。
可是现在嘛,人家是压根儿连个正眼都不给她的。
方敏气得直跺脚,上次毁了一大片的蔷薇花,竟也没能让她的生意受挫,这一次,说什么也得想法子打压一下她的嚣张气焰!
苏锦绣不用想,就知道方敏定然还会想法子再来对付她。
毕竟,上辈子待她如姐妹,可她都能想出法子来与宋二郎沆瀣一气地来对付她。
这辈子有了上次的事,两人自然是如同水火了。
苏锦绣想到了她刚刚提到的妻离子散,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方敏没料到她突然转头,吓了一跳,“你干嘛?”
苏锦绣的眼神幽幽,好一会儿才笑道,“我大伯母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跑腿当地这般勤快?”
方敏脸色微变,眼神闪了闪,分明就是心虚的表现,“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苏锦绣只看她这反应,就知道上次大嫂泄方子的事情是她传出去的。
方家就住在他们家隔壁,虽说是隔了一条小过道,可是两家的土墙那么矮,能顶个什么事儿?
十有八九,是她听着了,便急匆匆地去给老屋报信儿了。
苏锦绣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这种事情,无凭无据的,也实在是没有必要闹大了。
关键还是在自己家呀。
刚进院子,就听到堂屋里头阿娘在吵吵。
仔细一听,似乎是谁来借钱了。
苏锦绣把东西放下,让张月兰带着小四先去了灶房,然后自己进了堂屋。
自打苏锦绣能给家里头赚银子后,家里大小事,也便不再避着她了。
杨氏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苏保柱则是闷声抽着烟,脸色也不好。
“阿娘,这是怎么了?”
杨氏再次狠狠地瞪了当家的一眼,“还不是你的好阿爹!老屋那边说是瑾言交不起束脩了,便来找咱们家借银子。一开口就是五两呀!”
苏锦绣也明白,这五两银子有多重要。
要是搁在以前,这差不多是他们一大家子一年的嚼用了。
“都说了是借,你吼什么?再说了,那银子不是也没借成?”
杨氏气得瞪眼,“那叫借?去年说是束脩不够了,借的三百钱还你了吗?这次一开口就是五两,我说没有,你还想要跟我急,怎么着?你侄子是亲的,儿子女儿都是外头捡回来的?”
苏保柱皱眉,低斥道,“又在浑说!”
“哼!五两是没借成,可是我推托半天,你还是一开口就给了人家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都够几个人的月钱了!”
苏保柱可能是觉得理亏,也不再吭声了。
苏锦绣叹了口气,都知道他家挣了银子,这开口借钱,只怕也是早晚的事儿。
“阿爹,要不咱们盖房子吧。”
第30章 张桂花
杨氏吓了一跳,“好好的盖什么房子?咱们现在这土屋不是住的也挺好的?”
苏锦绣心里头已经想好了,拉着杨氏道,“阿娘,都知道咱家现在挣了钱,可是却没有大的花项,倒不如把房子盖起来,就盖青砖大瓦房,再把咱们的外面都用石头和青砖垒起来。这样的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