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苏锦绣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跟关先生说了,所以没必要了。
柳承恩在兴江镇这里,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便写了信,让苏久带回去,又嘱咐苏久,让他将两位公子都带过来。
苏锦绣看了信,便知道柳承恩是想着让两个孩子都意识到民生的重要性。
立马安排人给清川和苏幕都准备了些衣裳鞋袜,然后由苏久带人一路护送去了兴江镇。
兴江镇的条件自然是极差的。
离着平县几十里的路,又是处于边境,这里的百姓们大多都是被朝廷流放过来的一些犯人的后代。
至于犯人?
呵呵,要么死在了这苦寒的条件下,要么,就是在某个地方服刑呢。
你以为流放过来就没事了?
那得干活呀!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而兴江镇这地方,百姓们不富裕,可是恶霸却不少。
柳承恩刚刚带着两个孩子去集市,就看到了强取豪夺的一幕!
第434章 可不敢招惹
兴江镇再连同底下的几个村子,满打满算加起来,这人口都不过三四千人。
而且有些还是最近几年才跟着犯人亲眷一起迁移过来的,这个兴江镇百姓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
柳承恩查过了卷宗,这里百姓死于疾病,以及死于意外的占多数。
换言之,其实就是死于穷困。
若是手里头有钱,能抓药看病,还能死那么多人吗?
若是这兴江镇太平,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意外死亡了。
这个镇子的人口少,所以只有一个亭长,底下里正数人,可是这亭长本身就是一个好吃懒做,欺软怕硬的不做为之人,这镇子上百姓的日子又怎么会好过?
北安州这两年有大变化,这里的人,却是知之甚少。
好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北安州早在几年前就换了知州了。
他们这里一般有什么案子或者是纠纷,都会由里正或者是亭长来处理,可若是再大的命案,除非是那家人着实地有背景,一般情况下,都是不会惊动到平县的县太爷的。
“虎爷饶命呀!我们一家子就指着卖了这两只鸡给家里阿爹抓药呢!求求你了,手下留情!”
被称做虎爷的,是一个看起来人高马大,格外粗犷之人。
柳承恩目测对方的身高应该在一米九以上。
这种威猛的汉子,不思为国出力,却一心只想着欺压弱者,着实可恨!
“留个屁的情!别说的我虎爷故意欺负了你似的。你们家欠我的银子什么时候还?”
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孩童跪在地上,一只手还在扯着对方的衣裳。
“虎爷,求求您了,我们现在的确是还不起,总得先想法子给我阿爹治病,您放心,等我阿爹好了就能起来做工了,到时候欠您的两贯钱,一定还上。”
虎爷瞪着眼珠子道:“什么两贯钱?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利滚利,你们现在欠我四贯钱了!”
小孩子脸都白了,“啥?明明是两贯钱呀,当时契书写的,我们只借两贯钱的!”
“这都过了一个月了,你们还不上,自然就要加利息了。”
一个月,这利钱就翻了一番儿,这位虎爷还真是会做生意呀。
而且说出去,还得是人家欠着他的银子不还。
这叫什么事?
柳承恩看不下去了,一使眼色,高威过去了。
“哟,我怎么听着,你家这利息够高的?”
高威是皇上派过来护卫之一,当初是跟着柳承恩一起进北安州的,主要职责,便是保护柳承恩的安全。
高威,人如其名,生地人高马大,往那儿一站,不比虎爷的个子低,可能是身上有着杀伐之气,只是一句话的功夫,便让人觉得他比那位虎爷还可怕呢。
这气势,不服不行!
“哟,这是出来个管闲事的?怎么着?想练练呀?”
虎爷显然是混了多年的痞子了,这种事儿,以前应该也是遇着过。
高威却是连个正眼都没瞧他,直接将跪在地上的一大一小给拉起来了。
小的才几岁,浑身瘦地除了皮就是骨头了。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眨眼就被高威给拎到了一旁。
“你说他们欠你钱,那可有借据或者是契书?”
虎爷一听,立马挑眉道:“这自然是有!怎么着?你替他们还了?”
高威扭头与大人对视一眼后,面无表情道:“拿来!”
虎爷嘿嘿一笑,“可以呀,不过总得先让我见着钱吧!四贯钱,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你拿契书来看,上面写的多少,我自会代他还你多少。”
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百姓来看,这位虎爷似乎也是怒了。
“哪儿来的外乡人?知不知道这是谁的地盘儿?敢在这里跟我耍横,你是不想活了吧?”
柳承恩皱眉,身边已经凑过来了不少的百姓,开始细数这位虎爷的家世了。
“啧啧,怎么又惹上了这位呀?那可是咱们兴江镇的头号大人物,惹不得的!”
“这话怎么说的?大娘,这位虎爷莫不是官爷?”柳承恩低头开始套话了。
“哟,官爷算什么?咱们镇子上虽然也有些差爷,可是真正做主的那可是亭长!这位虎爷跟亭长的关系可不一般。”
“亲戚?”
“可不是嘛!这位虎爷是亭长的亲侄子。这才只是算利钱了,去年还生生打死了一个人都没事儿呢。”
柳承恩一听,脸色一肃,这都出人命了?
“这怎么回事?”
前面高威跟那个虎爷卯上了,柳承恩则是带人在外面开始跟有闲聊了。
聊着聊着,关于这兴江镇亭长的种种事迹也就听说了。
柳承恩初到这兴江镇之时,便已经听闻过地方亭长不作为,只是没想到,能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互市监是官署名,也是官职名,就设在了兴江镇。
不过因为这互市一直不怎么样,特别是冬天四五个月基本上都不开张,一年到头的税收都是可怜地养不起家的样子,所以,这互市监在这兴江镇上也没有什么地位。
便是这位从六品的互市监大人,有些事都得听从这位不入流的亭长的。
皇权不下县,所以亭长是地方县令再往下委派,或者是由地方上推选出来的德高望得之人才能担此重责。
小小一任亭长,没有品级,自然就是不入流的地方差爷,虽然也拿着上头的俸禄,可是实际上却是没有朝廷册封的。
换言之,县令便可以任免亭长里正的。
不过一届小小的亭长,竟然能纵容了自己的侄儿如此胡做非为,简直可恨!
“你们这里的税收又是怎么回事?我是打北安州来的,听说上头念及兴江镇百姓不易,所以免了你们三成的税收呀。”
那位大娘则是冷笑一声,“那是上头说的,可是在我们这儿,都是亭长说了算。便是有亲戚在县城谋营生的,也知道咱们镇子上是免了三成的税收,可是亭长说要全收,我们能怎么办?哪个敢告到县里去不成?人家县太爷也不见得有功夫搭理我们呀!再说了,没等你去告状呢,估计就能被那虎爷给打死了!”
第435章 惩治小吏
显然,大娘这话并非是空穴来风。
柳承恩眯了眯眼,手指轻轻地摩挲着,倒是不知道在他治下,竟然还有这等的不法之地!
这种事情,柳承恩既然遇上了,自然就没有不管的道理。
一边命人快马加鞭去将平县的县令找来,同时,一边又命人去调了自己的仪仗及护卫过来。
正好自己过来巡视互市的地点,因为靠近边关,所以便请了王硕同行,这下子,他手底下带的那些人倒是能用得上了。
柳承恩转身去了镇子上的衙门。
亭长是不入流的小吏,下有亭佐、求盗等吏卒,掌治安、诉讼和捕盗贼等事,因此,自然也有专门办公的衙门。
可是偏偏就是一个掌治安的小吏,竟然敢纵容自己的亲戚胡做非为,甚至是罔顾人命!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高威收到了同僚的示意,二话没说,三五下便直接将这个虎爷给拿了,“我大兴朝明令禁止,不许民间放印子钱,你倒是好呀,敢光明正大地闹腾了。走,这就带你去见官!敢问乡亲们一句,可知此处的门亭在何处?”
周围的人都面色俱变地退了两步,看高威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似的。
最后,还是那虎爷嚣张,大笑数声,“好呀,你带我去呀!前面直走,下一个路口右转便是!你若是不将我送过去,你便是个怂包软蛋!”
这后面骂人的话,还真是粗鄙不堪。
高威冷笑,自然也知道这人是在故意激他,二话不说,一个七尺高的汉子,就被他这么拎着走了。
原本被欺负的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相视一眼,最终还是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拎上两只鸡,也一路跟过去了。
“弟弟,待会儿机灵一些,若是被问及,你莫出声,一切有我。就算是要罚,也是罚我。你可千万不能牵扯进来。”
这哥哥是早已料定了亭长会如何判了,这才有此一说。
弟弟年纪小,哪里能听得懂?
不过还是懵懵地点了头,哥哥的话,是不能不听的。
到了门亭,里面果然已经有人都开始问案了。
亭长一看自己的侄儿被人拿住了,自然是少不得一番痛斥。
几句话的功夫,便已然是黑白颠倒,出手惩凶助人的高威俨然已成了一恶霸强盗,而私放印子钱的虎子,反倒是成了被冤之人。
“你好大的胆子,胆敢在我们兴江镇作恶,来呀!押下先打二十板子,若是改口认罪了,再行处置。”
“是,亭长。”
不过一介小小亭长,这官威倒是不小。
高威冷哼一声道:“尔等不过一介不入流的小官,竟然也敢要打我?此人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甚至手上还背了人命!要罚,也该是先罚这个畜生不如的东西!”
亭长更怒了,“放肆!来呀,给我打!”
这是半点儿体面都不讲了,直接就开始以权压人了。
没等高威发威呢,就听到了外面的锣鼓声。
知州大人的仪仗队来了。
“知州大人巡查,闲杂人等回避!”
轰!
所有人脑子都是懵的,空的,特别是那位亭长,两眼瞪地又呆又直。
他刚刚听到了什么?
知州大人?
事情的发展,显然已不能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能左右的了。
很快,亭长以及那位虎爷再加上几位帮凶都跟着被下了狱,而柳承恩则是在外张贴了告示,有冤屈者,尽可来申诉。
百姓们奔走相告,一时间,这门亭内倒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先前的衙差都换了人,而且都是穿着正式的统一的官服,这下子,百姓们都信了。
柳承恩花了三天的时间,将亭长以及虎子等人的一众罪行都梳理完毕,证据确凿,直接下令查抄了亭长的家。
不仅仅是他,那位虎子因为身上背着三条人命,还打伤数十人,打残九人,这般的恶棍,那必然是死刑!
平县的县令只觉得两股战战。
虽然这兴江镇离地远了些,可好歹也算是在他的名下管辖。
如今出了这种事,他自然也不好推卸责任。
“行了,你回去吧。本官打算在这里重新建立衙门,你手下若是有本地的差人,想要调回来的就让他们先调回来,也好供本官驱使。”
“是,大人。”
兴江镇很穷,这也是让柳承恩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又颇为头痛的地方。
这里离边境很近,换言之,守着互市监,百姓们还能过地这般不堪,这到底是该怪谁?
这里的互市监姓汪,因为官职也叫互市监,所以手下一般都尊称他为汪监大人,或者是汪市监,也更顺口一些。
柳承恩将汪市监叫来,仔细地询问了关于互市之事后,便打发他去修正相关的条例。
另外,柳承恩又去了原先的互市的地址,觉得这里太过寒酸,而且也一点儿没有大国集市的风范!
还不如他们高县的一个小集市呢。
柳承恩直接修书一封给了李信,让他再找人组织了工匠等人,再联系砖瓦泥料,总之,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里焕然一新。
当然,这只是表面功夫,最重要的,还得是他们的货物抢手才行。
对于真丽国来说,什么东西最好卖?
瓷器、茶叶、皮毛、绸缎、绣品等等,这些无论是哪一样弄回去,都是绝对可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