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苏宝慧才不吃菜团子呢,肚子里要还能装下,不如多吃两口鸡蛋饼呢。

    吃饱了饭,便有一位管事模样的人过来了。

    “姑奶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外头的马车已经备好了,可以走了。”

    苏宝慧瞪眼,“这就走?我还没见我哥和我嫂子呢!”

    “太爷和太夫人如今都在城外的庄子上住着呢,不在府里。”

    此庄非彼庄。

    只是苏宝慧没问,管事自然也不会多做解释。

    “我们这一路走来,身上的东西也都耗地差不多了,若是去了庄子上,这吃穿?”

    这是想着先问清楚了,免得到了那头再不好说话。

    “姑奶奶放心吧,大爷已经交待过了,昨儿就有人去了一趟庄子,给您几位的住处和衣裳也都备好了。”

    如此,苏宝慧总算是笑了。

    她就知道,再怎么着她也是苏大郎的亲姑姑,他敢不管!

    一家子人爬上了马车,然后晃晃悠悠地开始往外走了。

    苏家在京城置办的田庄离着京城可远着呢。

    走了一整天,晌午饭都是在马车上啃的干粮,一直到了亥时初,这才到了地方。

    车夫跳下来敲了门,马车里头的两个小娃娃早就睡着了,便是苏宝慧也正是打着瞌睡呢。

    这会儿听到了动静,连忙把儿子和儿媳妇都叫醒了。

    他们一家子被人安顿在了一处小院子里,三间正房,两间厢房,里里外外简单却很干净。

    因为是晚上,所以苏宝慧也没有看地太仔细,现在只想着吃点儿东西,然后倒头就睡。

    不多时,便有人送上了热汤热饭。

    两个小的也被喊了起来,赶紧吃东西。

    车夫则是和庄头单独在一处说了会子话,才去休息了。

    苏大郎早就交待过了,着人在这里盯着他们一家子,给他们十亩田地打理,也不需要他们缴税缴租,只管养活自己就行了。

    只是有一样,不能离开这个村子。

    至于粮食,庄头也给准备了一些。

    当然不可能都是细粮,大部分都是苞米和番薯。

    等到第二天庄头过来一交待,这苏宝慧气得就跳脚了。

    一会儿大骂着庄头,一会儿又骂苏大郎不孝,总之,就是未能遂了她的愿,所以气愤非常。



第591章 给五十两吧



苏锦绣听说了苏宝慧来京城的事,倒是没有放在心里。

    这种人,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惯了。

    待得知她的丈夫竟然也是因为无钱看病抓药而亡,苏锦绣也不觉得奇怪。

    就苏宝慧这种人,一辈子活的也只是她自己。

    一个眼睛里头只看得见自己和儿子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愿意分一点注意力给旁人?

    当初为了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都能做出让苏瑾行冒雨上山的事情来,她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既然大哥都安排好了,那也省了咱们的事儿。不过一个苏宝慧,真闹起来了,也不会对二哥有什么影响。只是会让人有几分膈应罢了。”

    苏锦绣看地很清楚。

    苏二郎现在的官职虽然低,可是有真材实学,而且为人低调谦卑,在衙门里头的人缘儿还是不错的。

    就苏宝慧一个姑姑,又能如何?

    除了到处去败坏哥哥的名声,估计也做不出旁的了。

    最多,也不过就是受人怂恿,想着去官府告人了。

    便是闹大了,这天底下也没有侄儿去孝顺姑姑的道理!

    再说了,他们自己的爷奶爹娘都活的好好的,又不曾沾过苏宝慧的半分光,更不曾被她养育,何来亏欠一说?

    而苏宝慧自己有儿有女,又何需旁人来代为尽孝?

    说到底,只要是苏宝慧敢闹,苏锦绣就有把握让他们一家子的名声臭到底!

    苏宝慧把自己看地很重,却不知道在别人眼里,她当真是不值一提。

    孙大郎是个被人娇惯惯了的,哪里愿意下地干活?

    可是庄头那边儿也放出话来了,最多可以给他们供应半年的粮食,待明年收成下来了,就不会再管。

    而且庄头给他们划过来的十亩地,都是已经种上了冬小麦的,也不需要人干什么了,只是到了来年开春浇浇水,再就等着收割了。

    这等好事,若是放在别人家里,估计能乐得跳起来!

    可是到了苏宝慧这一家子眼里,只觉得苏大郎是个无情又抠门的东西!

    十亩田地,在不缴税的情况下,养活他们一家六口那是绰绰有余了。

    而且除了农活之外,他们还可以去做些别的。

    这村子里偶尔也会有一些需要雇佣短工的机会,就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干了。

    只要愿意吃苦,好好干活,用不了几年,他们就可以攒下一份家底的。

    苏锦绣靠在大迎枕上,懒洋洋地吃着点心。

    董姨掀帘子进来,绕过屏风,“夫人,这都过了二十了,您看外头那些想要过来给主子请安的管事们什么时候过来比较妥当?”

    “都可以,等过了二十三吧,到时候太爷和太夫人回来了,也好一块儿请安。”

    “是,我刚刚听苏孝说,江宁府那边差人送的东西到了码头,今儿卸了货,估计傍晚左右就能到。”

    “嗯,让他看着安排吧。”

    董姨领命出去,约莫有小半个时辰后又回来了,这一次,脸上还有几分的为难之色。

    “夫人,少爷院儿里头如今还缺一两个玩伴,刚刚雅宝楼那边的掌柜的过来了一趟,说是身边儿有两个不错的孩子想要推荐到少爷身边服侍。”

    苏锦绣这才睁开眼睛,“可靠吗?”

    “回夫人,掌柜的说一个是他的侄儿,还有一个是上个月店里头救的孩子。”

    “让刘二去查查这两个孩子的底细,最主要的是人品。”

    “是,夫人。”

    安安院子里头原本也是有两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的,只是一个比他大几岁,家中前些日子遭逢变故,苏锦绣干脆就开了恩,将人放回去了。

    如今安安身边只有一个小书童,年纪不大,而且玩心重。

    董姨这会儿提到了这个,也是担心小主子再被人给引诱着学坏了。

    因为伤寒被控制住了,所有雅宝酒楼又再度开张了。

    其实也开不了几天了,一般过了腊月二十三之后,再去酒楼里头吃饭的人就少了许多。

    苏孝则是觉得因为伤寒的事情一闹,这次京城的酒楼们能在年前再开张的估计也没有几家,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机会,所以便让人准备了一下继续做生意。

    那位王琴师也再度回到了雅宝酒楼,而她的妻子则是留下来教艾宝抚琴。

    她的技艺虽然不是多高超,可是引导一个孩子入门还是没问题的。

    腊月二十二这天,四位长辈都回府了。

    也是在此时,苏保柱和杨氏才听说了苏宝慧的事。

    “你说这宝慧是怎么想的?这钱重要还是人重要?现在弄成这个样子,也不知后悔了没有。”

    “你那个妹妹呀,也是个脑子里头进了水的。为了省几两银子的药钱,活生生没了一个相公,你说她是不是傻?她一个女人家,原本就是只知道宠着儿子的,没了她男人,一家子的心思都变歪了。”

    苏保柱没吭声,他也知道妹妹的确是做地过分了。

    “大郎如此安置也好,也算是看在血缘的份儿上给了他们一家子一条活路。一家五口,若是好好干,有十亩地在手呢,又不用缴税,以后日子也能过得红火起来。”

    “就怕他们自己懒怠不肯干呢。你没听大郎和儿媳妇说么,一来就想着要管事的位置。她也不想想,自己那个儿子是个什么德性!”

    当年还是孩子的时候,杨氏就看不上那个孙大郎,如今就更看不上了。

    都是娶妻生子的人了,竟然还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也不知道是谁给的底气!

    苏保柱想了想,还是叹口气,“早先咱们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不如就差人往庄子上送些银两,也算是过年给几个孩子的零嘴钱了。”

    杨氏没反驳,反正他们家现在也不差那点儿钱,实在是没必要因为些许银子吵闹,反倒是让外人看了笑话。

    “成吧,你觉得给多少合适?明天我让大郎找人送过去。”

    “一个孩子给上二十两银子吧,让人说清楚是给他们添置新衣和吃食的钱。”

    杨氏看了他一眼,“两个孩子四十两银子怕是不好听,干脆给五十两吧,咱们也不差这十两了。”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592章 生了



苏宝慧一家子得了银子这天倒是高兴地捧了他们几句。

    孙大郎的媳妇眼瞅着那白花花的银子被婆婆给拿走锁起来了,自然是起了几分的心思。

    孙大郎接到了媳妇的暗示,也只当是没看见。

    到了夜里,他媳妇就不干了。

    “你是不是傻?人家都说了那钱是给咱们两个孩子的,你怎么就不知道把钱要过来?”

    孙大郎虽然贪钱,可是他不傻。

    那钱虽然名义上是给两个孩子过年的,可是实际上还不是看在了阿娘的面子?

    如果不是因为有阿娘在这里,苏家怕是一两银子都不会给的。

    再说了,孙大郎长这么大,家里头但凡是有好吃的好用的,何时不都是先紧着他?

    他知道阿娘心疼他,这银子早晚也都是会花用在他身上的。

    所以,他不着急。

    “闭嘴吧!没有阿娘,那两个娃啥也不是!赶紧睡你的,人家不过是说个场面话你就当了真了?这是我那个舅舅会办事。如果直接说是拿来贴补我们过日子的,那钱还那么好拿吗?不开窍的玩意儿!”

    孙大郎倒是难得的聪明了一回。

    腊月二十八,各家各院都已经打扫地干净明亮,酒楼也停了生意,大家伙儿各回各家了。

    各地的管事们都在二十五这天过来请了安,然后领了东家给的红封,高高兴兴回去过年了。

    再远一些的,比如说江宁府的管事,则是直接由苏孝差人给了红封。

    哪怕是过年,柳承恩也不能回来。

    无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职位,柳承恩也是没办法。

    大年三十,大家都得守岁。

    因为柳家老宅的老太太和老太爷都还活地好好的,所以柳府上下基本上都得守岁。

    方氏原本的意思是让苏锦绣正常休息就好,可是苏锦绣觉得不妥,只不过是有孕,又不是生了重病。

    好在董姨早就料到了这一幕,所以白天特意让夫人多睡了一会儿。

    晚上,两个小娃娃是最早睡着的。

    让他们守岁,那是不可能的。

    外面天冷,两个孩子都睡着了,也不好再往外走,免得再受了风。

    苏锦绣直接让人将他们安置在了西间儿的软榻上,那里是苏锦绣的小书房,睡两个孩子倒也无碍。

    苏锦绣到底是没能坚持到子时,最终迷迷糊糊地就在床上睡着了。

    最后还是董姨过来帮她脱的鞋子,再扶她慢慢躺好了。

    柳承恩不在京中,所以各府的年礼自然都是由苏锦绣亲自盯着办的。

    特别是给江府、张府的年礼,自然就更是用心。

    关疏影也借着置办年礼的机会,认识了不少的夫人小姐。

    正月初八,江家的家学就开始上课了。

    原本按照以往的惯例,是应该过了上元节之后才开学的。

    可是因为去年闹了一次伤寒,耽误了孩子们的课业,所以几位先生一商量,也便决定早些上课。

    从年前一直到正月,李幕倒是偷偷溜出宫几次来柳府。

    这让苏锦绣的心情大好。

    李幕在她跟前养了几年,她是真心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的。

    就跟清川一样。

    如今清川被柳承恩带走了,李幕能过来陪陪她,让她很是感动。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正月二十这天,苏锦绣发动了。

    好在不是头一回生产了,而且京城各方面的条件也都不差,早早地做了安排。

    方氏坐在椅子上,手里头还不停地转着一串佛珠。

    杨氏则是和产婆一起进了产房,到底是亲生的女儿,不放心呀。

    关疏影则是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热水和药汤等等,还得让人注意着照顾几位小主子。

    安国公主得知苏锦绣发动了,想了一下还是派人送了一些补药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苏锦绣疼了一个多时辰后,终于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婴。

    产婆抱着孩子出来的时候,可是把柳家人都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