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过午饭,一大两小三个孩子一起在一张床上睡了大半个时辰,然后才起。

    李幕走的时候,苏锦绣递给了他一封信,“你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将这信面呈御览。若是能成,便算是你帮了姑姑和姑父的一个忙,若是不成也没事,我再想别的法子。”

    李幕大概猜到了这信上写什么,后晌她在正屋里跟人商量事情的时候,他也听了一耳朵。

    不为私利,还是惦记着更多的人。

    “姑姑放心,我一定亲手交到父皇手上。”

    “辛苦你了,我给你备了东西,你后天才走,到时候我会让苏孝在半路上直接加进去,这样也不需要你再另外派人手了。”

    “多谢姑姑。”

    “谢什么,也不全是给你的,还有给川宝带的东西呢。等到了那边,你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大人们商量,千万不可自作主张。”

    “是,元宝记下了。”

    李幕回宫后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叫到了御书房。

    正好,李幕借机就把信给送上去了。

    皇上看完信,表情有些复杂。

    “你看看吧。”

    李幕一愣,没想到父皇会让他看。

    “你认的这个姑姑可不是一般人呢!她有心为西边的将士们做些什么,可是又不愿意让人觉得是她在帮着柳承恩,所以只是说了法子,然后由朝廷或者是安西都护府的人自己去谈。这个女人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更难得的是,她不贪心,知分寸,懂进退,还识大体呀!”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给地相当高了。

    便是皇后,也不曾被皇上这般地夸赞过。

    李幕抬头,“父皇,那您打算如何呢?”



第603章 收了一批人参



“此事,朕会着人去办,既然她有心助西边一臂之力,那关于柳家的产业,朕也会默许的。”

    “多谢父皇。”

    李幕知道,父皇口中的默许,其实就是一种支持了。

    只要他点头,那么接下来姑姑想要做的事,就一定会畅通无阻了。

    其实自皇上登基以来,一直在挖渠兴建水利。

    如今的水运可以说是有了极大的进展。

    就在前年,大兴国内的三条水运线贯通,只是唯有西边儿,一直没有动静。

    主要是西边儿本身就缺水。

    当地的百姓,那是真正的靠天吃饭。

    河道资源紧缺,所以如今皇上最想做的事儿,其实就是将水往西运,一旦能打通了这条水路,那就能给西边的百姓们带来极大的好处。

    先不说百姓们种地用水了,只是有可能因为航运带起来的相关好处,那就已经是很可观了。

    只是,开凿渠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力,还需要大量的银钱,如今国库虽然是充裕起来了,可是还没到了可以肆无忌惮地花用的地步。

    之前延陵府有百姓暴动,如今西边儿又不那么安稳,皇上自然是不可能只盯着水利一处了。

    如今苏锦绣提出的这个法子,正好是先解了西边的急,等他腾出手来了,国力再强盛一些,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苏锦绣次日被皇后召入宫中,只是稍坐了一会儿,正巧皇上就来了。

    苏锦绣心里头明白,这个巧合,分明就是皇上故意安排的。

    她是臣子的妻子,皇上单独召见她自然是不合适的,所以,由皇后这个一国之母来召见,然后再被皇上无意中遇到,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有关海产往西边儿送的事情,皇上也没有瞒着皇后。

    苏锦绣昨晚上正好又收到了北安州的喜讯,这会儿见着皇上心里头一激动,便一并说了。

    “你说北安州的人参已经收了一批了?”

    “是,皇上。人参六年便可以取用,这药效虽然是差了一些,可是比起昂贵的百年人参来说,这样的参做成了参片,稍微富裕一些的百姓家里头也是可以买得起的。”

    皇上心中甚慰。

    若非是她今日提及,皇上早忘了当年柳承恩跟他提过的种人参的事了。

    “这人参药藏局也已经收录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卖给了一些药铺。这可是救命的东西,这人参试种成功,以后定然可以救更多的人,我们大兴朝的百姓有福了,多亏了当初皇上愿意支持臣妇一试,如今总算是不负皇上所望。”

    最后两句,倒是把功劳都推到了皇上身上。

    皇上听着能不高兴吗?

    可不嘛,当初要不是他一力支持,这种人参的事儿,谁敢去干?

    而且一种便是六年,这六年就只是眼巴巴地瞅着,不能动,不能挖来换钱,还得派人守着护着,哪儿哪儿都是银钱呢。

    “好!柳卿娶了一位贤妻呀!”

    苏锦绣连忙跪下谢恩,“多谢皇上夸赞,只是臣妇也只是一普通妇人,若非是向当地的一些药农请教,又有当时皇上派去的几位太医相助,这人参怕也是种不成的。”

    “哈哈哈!好!皇后,这柳夫人替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你可要厚厚赏赐才是呀。”

    “皇上说的是,臣妾刚刚还想着您之前命人送来的东珠不错呢,臣妾年纪大了,这般耀眼夺目的东西,倒是更适合柳夫人这样的年轻人。”

    “皇后哪里话,你是皇后,这天底下什么东西是你配不上的?”

    皇上心里头高兴,这会儿说话也就软和多了。

    皇后听得心里一阵暖流滑过,不免就多看了苏锦绣两眼。

    “皇后娘娘乃是尊贵的凤凰,这凡间什么样的东西配皇后都显得黯然失色了,便是那光彩夺目的东珠,也不及娘娘凤姿的十之一二。”

    皇后听得心花怒放,虽然年纪大了,可这等好话还是喜欢听的。

    “行了行了,你快快坐着吧。难怪安国也喜欢你,你这张嘴会说话,太讨人喜欢了。”

    皇上又坐了一会儿,便回御书房了。

    皇上一走,苏锦绣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龙威太重了,真有点儿受不起的感觉。

    皇后又留她说了一会儿话,走的时候,还将自己手上的一只镯子当场摘下来给她戴上,这份看重,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苏锦绣进了一趟宫,再回来时,便是大箱小箱的东西不断。

    这满京的贵妇们看地都眼红了。

    你说说这以前柳大人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这赏就赏吧。

    如今人都被调到那贫苦的西边了,怎么这苏锦绣还得能了这么多的赏赐?

    你说皇后赏的又不是皇上赏的,能有多看重?

    那又怎样!

    皇后地位稳固,而且一直被皇上所敬重,而且苏锦绣是外命妇,皇后赏她,那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总之,苏锦绣这是又在京城贵眷中出了一把风头。

    李幕离京了,城门一开就走了。

    听闻走之前李幕去给皇上拜别,结果皇上也只让人嘱咐他好好反省,再无下文了。

    而此时,安王也终于弄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

    “你说是老幺身边的一位乳娘得罪了常贵人,而且还害得常贵人摔了一跤,所以皇上才想要杖杀了那人,却被老幺给拦了?”

    “是,奴婢打听清楚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当时小殿下再三阻挠,那位乳娘只挨了十棍子,再后来,小殿下向皇上求情时,一时言语有失,这才惹得皇上大怒了。”

    具体说了什么,没人能打听得出来。

    不过有这些消息,也已经足够了。

    安王笑地一脸轻蔑,“到底还是一个孩子,而且还是被宠坏了的,真以为父皇宠他,就能什么都由着他了?如今因为一个乳娘就就敢顶撞父皇,活该他被罚!”

    内侍抬头快速地看了一眼,复又垂下头,“主子,听闻最后没有杀了那个乳娘,不过皇上又赏赐了常贵人不少东西,应该算是补偿了。”

    安王沉吟片刻,“想法子与这位常贵人搭上线,她可是宫里头位分晋升最快的女人。”



第604章 沙尘暴



苏锦绣这次之后,就再度沉寂了下来,极少出门。

    对外,也只说是需要带孩子,而且出月子的时间不长,还得想法子把身材恢复了呢。

    有关于某些建议,苏锦绣没有再让苏孝多事,既然皇上觉得可行,自然会安排。

    另一边,苏大郎这里倒是配合地特别好。

    早在几年前,苏大郎就买了几条船,主要就是走货运。

    也因为这几条船,苏大郎可以说是赚地盆满钵满。

    毕竟,自己走货的成本低了,而且还能再接别人的货,那利润自然是杠杠的。

    当初买船的事情,苏大郎也是跟苏锦绣和柳承恩商量过的。

    苏锦绣觉得这船他可以买,至于柳家就不必掺和了。

    一来,苏大郎是土生土长的江宁府人,他对当地的各个方面也比较了解,所以这一行可以做;二来,苏大郎是自己可以实际操作很多事的,不会只依靠亲戚或者是底下的人,可是柳家就不行了。

    柳家四郎和七郎都是走仕途的,而苏锦绣又是女眷,而且还是有诰命在身的官眷,自然是不可能在外头做这个。

    至于柳家的那些亲戚或者是如今的一些手下管事,都不太可能撑得起这一块儿。

    漕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除了需要人手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脉,还要与各地的码头上打好关系,即便是苏大郎有着多方人脉的庇护,可是盈利的收入,也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

    比如说漕帮,再比如说地方码头上的一些管事,都得分些好处出去才行。

    饶是如此,苏大郎因着这几条船一年的进项也着实不少。

    苏锦绣手上不缺银子,可是也没等哪回手上银子多了能存上几天的。

    先前是京城的伤寒,她花了不少银子去囤药。

    还有去年给安西都护府送物资,也消耗了大笔的银子。

    如果手里头银钱充足,她怕是能给整个安西都护府送上一年的物资。

    好在这次压住了,知道把功劳得让出去了。

    有些事,她可以想想,但是不能做。

    一旦做了,可能眼前会有一些利益,可是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风头出地不少了,苏锦绣也不想太招摇了,只要在家把孩子照顾好就成了。

    另一边的安西都护府,这日子可着实不好过。

    安西都护府只是一个衙门的称谓,其辖下所治总共有三府四州,其主要职责,还是护一方之安宁。

    如今甘州和卫宁府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气候问题。

    前几天才刚刚经历了一场小型的沙尘暴,如今看这气象,再加上了当地老人的经验,这几天只怕是又要有一场大型的沙尘暴。

    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极其小的天气现象。

    柳承恩来之前,就知道这里的气候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而且往往一场大型的沙尘暴,能把庄户人家的所有希望都给打碎了。

    柳承恩在上辈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对于沙尘暴的一些常识还是有的。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也就是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

    而人类活动因素则是指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

    不过对于目前的甘州和卫宁府而言,人类破坏活动的原因比较少,他们最多也就是砍砍柴,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山林下手。

    可问题是,面对一大片的荒漠,别说是十棵百棵的树了,便是上千棵,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土地沙化,这就是放到了柳承恩的上辈子,都是一个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是现在了!

    上辈子有一些现代的设备和技术辅助,可以在短期内大量地植树造林,可是现在呢?

    哪有这个能力?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极其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说到底,就是太干了。

    沙尘暴带来的灾难,可以说是相当骇人的。

    安西都护府是建在了定西府,这里几乎是不怎么受沙尘暴的影响。

    不过,若是赶上了强风天气,这里照样是一片昏黄,虽然不至于形成灾难,可若是出门,那也绝对是要出事的。

    开春后,甘州和卫宁府两地都是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由此也正好促成了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