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家主如何不知谢阔如何在何处?
谢阔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出头的人了,自考中进士后,也算是一路上顺风顺水。
按说他如今能任都护府司马一职,也还算是可以了。
毕竟他入官场的时间也没几年呢。
可关键就在于,他比柳承恩的年纪大,可是官职却比人家低了好几级,这如何能让他服气?
再加上了谢阔先前在京中读书,便与谢婉晴走的近,也就是如今的肃王妃。
想来这位肃王妃没少在他耳边念叨柳承恩的不是了。
“这个谢阔!在官场上,那是能以年纪来论高低的吗?再说了,咱们谢家是什么人家?怎么能让人去做如此卑劣之事?要知道那苏大郎虽是商户,却是曾得到了皇上夸赞之人。这谢阔的脑子不好使,怎么刘家的人也跟着下了场!”
谢三爷也沉着脸,“大哥,这件事情若是处置不当,我谢家的名声必然受损呀。”
第665章 谢婉晴的命令
谢家主瞪他一眼,这还用你说?
这么明显的事儿,他会看不出来?
“现在这个苏大郎倒是识趣,知道先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我们。若是他们直接往外一说,再加上他们手上的证据,那刘家做的事必然就会被人曝出来。偏刘家又跟我们谢家是姻亲,这如何还能说地清楚?”
“那就先等等消息吧,看看刘家那边若是真地受了谢阔的指使才如此的,那咱们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将这件事情给平了。”
若是以往,倒也还罢了。
可是如今安王殿下正是发力之时,这种时候,若是传出谢家仗势欺人等流言来,那可就遭了。
此时,两人都在埋怨谢阔的不稳重。
没等多久,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就回来了。
一同来的,还有谢婉柔。
“你怎么回来了?”
谢婉柔早在见到谢家小厮的时候,便意识到可能闯祸了,便干脆亲自回来一趟,至少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三叔,有些事情可能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所以我便想着亲自回来跟你们禀报一下。”
谢家主一使眼色,所有下人都退了出去。
“柔姐儿,让刘家人对江南那边动手,是谁的意思?”
谢婉柔心里顿时就轻松不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回父亲、三叔,这件事情原是阔儿先写了信过来,想让我家老爷帮忙。我家老爷原是不愿意的,毕竟江南不是刘家的地盘儿,纵然是有些生意在,他也不愿意和苏家人闹翻脸。可是……”
谢三爷皱眉,“可是什么?”
“可是阔儿说这也是大姐的意思,所以……”
闻言,谢家主的脸色都不对了,“他说晴姐儿让这么做的?”
谢婉柔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他没有直接说,可是送来的信里头夹了大姐的信物,所以,我也不好回绝,便与老爷商量了之后,才让人在江南动手的。”
“什么信物?”
“就是大姐的头簪。大姐出阁时的嫁妆,我记得当时祖父和父亲都曾说过,大姐是远嫁京城,若是遇到了什么棘手之事,凭着那盒子里的十二支头簪,便可以命令谢家人相助。”
谢家主愣了一下,他记得的确是给婉晴陪嫁了一套头簪,只是当初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吗?
没等他捋清楚呢,谢三爷就发声了,“这件事情我也记得,当初父亲和大哥的确是都说过这话。只是这簪子怎么会到了谢阔的手上?”
“自然是大姐给的了。说起来,大姐与柳大人和苏家都不对付,是不是知道了柳大人去安西都护府上任,所以才会让人给谢阔送了簪子,好让他便宜行事?”
砰!
谢家主一巴掌拍在了桌上,吓得谢婉晴一个激灵。
谢三爷大概也能猜到大哥为什么发脾气。
只是事到如今,发火又能如何?
解决得了问题吗?
“谢阔写的信呢?”
“回父亲,在家中放着,因不知父亲是问询这件事,所以未曾带在身上。”
“你速去取来,将谢阔这一年来与你们通的书信都拿来。”
“是,父亲。”
谢婉柔出了谢家,却是勾唇一笑,笑得那叫一个摇曳生姿呀!
“大姐,当初你让我们出面算计苏家,你自己毫发无损地继续做你的肃王妃,却害得我被夫君责难,更是害得我们刘家被人耻笑。这一次,可别怪妹妹我心狠!”
谢婉柔对谢婉晴有恨不是一天两天了。
若非是她仗着谢家嫡小姐的身份,自己和老爷又怎么会总是被当枪使。
这一次,无论如何这锅也不能甩到他们身上了吧?
他们可是本分的很呢。
谢婉柔轻嗤一声道:“我只是庶女,我家老爷也只是商贾,所以我们只是奉命办事,若是这种锅也要我们来背,那以后谢家人的命令,还有哪一个人愿意接?”
谢婉柔来的时候其实大概就料到是什么事了,只不过在自己的父亲和三叔面前,要装作不知道罢了。
至于那些书信,她当然也是故意不带在身上的。
若是真带了,她的话反倒是要让父亲好好考虑一下真假了。
谢婉柔取了书信以及谢阔让人送来的那支信物,然后一并交到了谢家主手上。
“父亲,这支簪子上面有咱们谢家的记号,女儿也是确认过之后,这才让老爷去为难苏家人的。而且我们也没有做太出格的动作,只是以稍微高一些的价格将粮食收了,原本谢阔的意思是要让我们好好教训一下苏家人的,可是我家老爷说苏家大爷以前救过三叔家的两位弟弟,所以,我们便没做其它的。”
谢三爷很满意。
他们两口子还能记着苏大郎是他家孩子的救命恩人,总算是有心了。
“好了,这件事情除了你们夫妻之外,还有何人知道?”
谢婉柔一脸为难道:“当时因为动用了大姐的信物,所以女儿回来过一趟,母亲和姨娘也都是见过的。”
谢家主脸色瞬间不好了。
也就是说,这么大的事情,夫人是知情的,可她竟然不告诉自己!
“你把谢阔的用意也跟她们说了?”
“说了。父亲知道,我姨娘是向来不管事的,而且这种事情,也没有她置喙的余地,至于母亲,则是让我们按大姐的意思办即可。”
谢家主脸色肉眼可见地黑了下来,“你母亲还说什么了?”
“母亲还说大姐一人在京城不易,贵妃娘娘身份尊贵,可是身居内宫,有诸多不便,所以有些事情,还得靠我们谢家人来帮忙。”
谢三爷则是冷笑了一声,眼神意味不明地在大哥的脸上盘旋了几次,未发一言。
可谢家主这样的老狐狸又如何不知道这个三弟是何心思?
无非就是瞧不上夫人以及谢婉晴的这番作派罢了。
“好了,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情就此打住,切莫再对旁人提及。”
“是,父亲。”
谢婉柔却没急着走,而是一脸忐忑道:“父亲,因为大姐交待下来的事,所以我家老爷拿出了大把的银子去买粮,如今这些银钱都被压在了粮食上,您看?”
第666章 要下雨了
这个意思其实就很明白了。
刘家是按照谢婉晴的吩咐做事的,所以如今出了事,不能让刘家担着吧?
得罪人的事情,刘家办了,苏家人若是记恨,估计也是记恨刘家。
可是这损失的银两,总不能还得让刘家自己承担吧?
若真是如此,那谢家的言行未免就太让人寒心了。
再说了,谢婉柔身份再低,也是谢家主的亲生女儿,刘家也是谢家的姻亲,真要是让人心寒了,以后的差事还如何交待下去?
“放心吧,此事定然不会让你家夫君受委屈的。”
“是,多谢父亲。”
谢婉柔想要的是银子吗?
当然不是!
这次虽然是高价收粮,可是刘家的家底丰厚,最多就是将粮食再原价地卖出去,赔上一些银子就是,还不至于让刘家伤筋动骨。
可若是能借着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儿子进入谢家的族学,那可就不一样了。
谢婉柔知道谢家如今的境况,若是只养着谢家人,自然不缺银子,可问题是还养着一位宫里头的娘娘以及一位安王爷呢!
不管谢家愿不愿意,这位安王都是流着谢家血脉的皇子,所以,如今谢家可是正全力以赴地支持安王呢。
果然,谢婉柔于次日便等来了自己的姨娘。
难得呀,父亲竟然舍得让姨娘出门了?
身为妾室,哪怕是良妾,在谢家这样的门第里,那也是极其卑微的存在。
谢婉柔的亲娘走这么一遭,无非也就是代表谢家表个态。
当然,这种事情,谢家主怎么可能开得了口?
所以让一个女人来,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你父亲的意思,是安排你的两个儿子都进咱们谢家的族学里去读书,而且你父亲也承诺了,一直到他们考上秀才为止。”
言外之意,这两个孩子进了谢家族学,谢家最低也要保他们都中了秀才功名。
这份承诺,可是比几万两银子都有用。
像是刘家现在缺银子吗?
他们缺的是脸面,是身份,是地位!
若是自己家中有了两个秀才郎,那他们刘家的地位得整上个升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进了谢家族学,以后就有机会得到更多名师的指点,还能结交诸多的名士公子,这绝对是划得来的买卖。
于是,当晚刘家人几乎就是要举杯庆贺了。
至于那些粮食,最终还是被刘家以高价运到了西边,哪怕是不进甘州,其它的地方粮价也是远比江南要贵的。
虽然还是亏了钱,可亏地没有那么多了。
另一边,苏大郎和苏孝二人已经顺利地抵达延陵府,收粮的事情,当天就开始做准备了。
有了苏锦绣给他们备好的书信,在延陵的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谢三爷觉得收粮一事,说到底还是谢家人做事不地道,所以又跟大哥商量之后,还是从刘家收里弄了一千石的粮食给甘州送过去了。
对外只说是谢家捐的粮,支持安西都护府赈济灾民的一种表态了。
如此,谢家反倒是还落了一个好名声。
而柳承恩自然知道事情的缘由,也只是淡淡一笑。
不管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至少,百姓们受惠了。
一千石粮食,不少了!
更何况谢家命人送来的还是一半粗粮一半细粮,很不错了。
至于谢阔,他的日子可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柳承恩没打算对付他,主要是暂时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个心思。
可是谢三爷却不能轻饶了这个侄子。
不能对着谢贵妃发火,还不能对着谢阔发火吗?
谢阔这里不仅仅在信中被痛骂了一通,而且还被告知他的银钱方面也将受到限制。
这是有了实际性的责罚了。
离地远,不代表就没办法治你了!
谢阔身边还被安排了两个人,都是谢三爷特意从家族中挑出来的,就是为了过来看着他,别再想着给柳承恩捣乱了!
这种时候,不求谢阔能立什么大功了,只要他不给家族添乱就不错了。
谢阔被家族长辈斥责,并且严令他以后不得再私自与京城联系,便知道这次自己做的事情已经被他们知道了。
在后来得知谢家还派人送来了一千石的粮食后,便彻底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大祸。
好在事情被家中长辈压住,否则……
谢阔进入官场也有几年了,自然知道官场处处都有机会,当然也有陷阱。
此事一旦被人上报,那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好不容易才做了五品官,他可不想自己这么快就要回去养老了。
谢阔老实下来了,柳承恩这里的工作也就顺利了许多。
只是,已经到了六月底,却仍不见下雨,所有人都有些急了。
没有水,这整治出来的田地怎么办?
还指着能种一茬苞米呢,这东西产量比小麦要高,虽然吃着不及白面好,可是至少能填饱肚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老天爷一直不开眼,他们也没办法。
柳承恩也急呀!
他就算是本事再大,也没有呼风唤雨的能耐呀。
因为着急,嘴里都起了一圈儿泡。
“大人,您这嘴皮都干裂了,喝点儿水吧。”
“放着吧。”
柳承恩自己心里头清楚,这火气主要是因为着急才起来的,喝多少水